许多人喜欢评论历史人物,不少电视台也开办了这方面的讲坛,还不少人在网上发表评论历史人物的文章。我在搜狐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为什么无赖刘邦能成为开国皇帝》,作者是王从圣。王从圣何许人也,无从得知,我也不想弄清楚此人的来头,只想对他的文章谈点看法。
王文说:“两千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就因为刘邦打败了项羽而愤愤不平”(我不知道这里包括我不,如包括我,请把我删除)。“刘邦的人品与项羽相比的确让人不敢恭维。”并列举了刘邦的几件缺德行为:一是刘邦被追兵所迫,为了减轻车载重量,几次将自己的女儿和儿子推下车子,只顾自己逃命。二是项羽用他父亲要挟刘邦,刘邦不予理会,还说你要烹也分给我一杯羹喝。三是刘邦当了皇帝以后,一个大臣去见他,刘邦正搂着一个女子在那里戏耍,全然不顾大臣的光临。四是刘邦瞧不起儒生,竟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
王文最后分析说,为什么像刘邦这样的无赖能成为开国皇帝,“原因在于刘邦角逐的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最高权力之争的特别之处在于没有任何规则的约束。无论你依靠美德、依靠欺骗、依靠战争,还是依靠残暴,无论采用什么办法,只要你能夺得国家的最高权力,你就赢了。你取得了最高权力,也就取得了制定规则的权力,正义不正义都由你来确定。皇帝之上再也没有权威来裁决和评判最高权力的取得是否合法。项羽败了,败了就败了。项羽找不到地方去说理。”“没有任何权威的约束,只有那些最狡猾、最不择手段的人才能在角逐中最后取得胜利。我们可以理解,道德也是一种规则,也是一种约束。一个有着严格道德戒律束缚的人与一个敢于摆脱任何道德束缚、不择手段的人相比较,谁有可能获胜?当然是前者。”
认为刘邦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不遵守道德约束,而项羽的失败是由于“有着严格道德戒律束缚”。持这种观点的人不是少数,陕西电视台的开坛节目,请了两个专家一个是孔庆东教授,一个名字不记得了,他们二位的观点也是拥项抑刘的,认为项羽是个大英雄,要让自己的孩子学项羽,做项羽式的人。
那么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刘邦夺取天下的根本原因真的像王文所说的吗?
据25史新编《汉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刘邦传记载,刘邦早年在家务农,为人豁达大度,不治产业,好酒及色。应该说刘邦的生活小节上确实有问题,或者说在某些方面品质确实不够好。但是刘邦有很多优点是项羽不具备的。
1、为什么楚怀王不让军力强大的项羽西征关中,而让力量不如项羽的刘邦去征关中呢?原因就是考虑到关中的百姓受秦朝残暴之苦最深,派往关中的将领应该是忠厚长者,而不能是骠悍残暴的项羽。刘邦不负重望,果然胜利平定关中,秦王子婴率众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宣布废除秦朝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受到人民欢迎。
如果让项羽去会怎么样呢?项羽当时向楚怀王争取平定关中的任务,目的是想为项梁报仇。如果项羽要是去西征关中,那他还不把关中的百姓都屠光了。要知道项羽的残暴是出了名的,他每攻下一处都要屠城。项羽攻克襄城屠城;攻克城阳屠城;攻克咸阳屠城,并杀秦王子婴,焚烧秦宫大火三个月不灭。项羽坑杀秦朝降卒20万人。项羽的残暴不亚于秦二世。
2、刘邦被项羽分封到偏僻的巴蜀,他经营巴蜀,发展生产,休养生息,使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而项羽当时在干什么呢?由于项羽分封不均,田荣在齐地举起反楚义旗,项羽杀了田荣,又对齐地百姓烧杀抢掠,激起齐民反抗。
3、刘邦宽宏大度,用人不疑,他身边不仅有萧何、张良、韩信、陈平等将相之才,还从项羽身边挖走了英布等名将。而项羽连身边唯一谋士范增也未予信用,最后离他而去。
不说刘邦做皇帝以后的政绩如何,只说楚汉相争这段历史,刘邦得天下只是一个“不遵守道德约束”所能做到的吗?而项羽的失败只是因为“有着严格道德戒律束缚”所造成的吗?作为一个政治家,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为天下大多数人谋利益,是最大的德。史书上没有明确说项羽“好酒及色”,好酒则是肯定的,但也不一定不好色。刘邦为了政治目的,攻下咸阳后并没有动秦宫中若干美女,而项羽连打仗时都带着美女虞姬,他们两人相比,究竟谁最好色呢?
我们分析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离开个人的历史作用取决于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地位和利益。刘邦出身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阶级,他深知农民的苦难,了解农民心里想什么,政治经济上需要什么,在楚汉相争时,他顺应历史潮流,满足农民的要求,得到了农民的拥护,这才是他取得天下的真正原因,哪里是什么他“不遵守道德约束”而取得天下的呢?
其实这种情况马克思给我们分析过。他在分析1848年至1851年法国阶级斗争时,研究了各种条件和因素,说明了当时怎样使得路易.波拿马(拿破仑三世)这样一个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登上了共和国总统的宝座。 在马克思看来,保证波拿马政变成功的,决不仅仅是他个品质超群的下流和卑劣,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即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使他成为各个阶级共同的“集合名词”,尤其是应该看到他是农民这一法国社会中人数最多的代表。
通过对路易.波拿马这一人物的分析,马克思证明,个人作为一定阶级的代表所以能够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不单单是由于他们的个人品质以及主动作用,更主要的是因为他们是一定的社会阶级、阶层、集团利益和要求的表达者,他们的作用和活动的性质正是取决于他们所隶属的阶级地位和状况。
刘邦也是这样,他的成功和胜利,主要是因为他是一定的社会阶级、阶层、集团利益和要求的表达者,他的作用和活动的性质正是取决于他们所隶属的阶级地位和状况。
项羽如果放在推翻秦朝大起义当中考察,他是一个英雄。他英勇无畏,能征善战,叱咤风云,为推翻秦朝暴政立下了不世大功。但是在后来的楚汉相争中,他的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逆历史潮流而动--他要恢复分封制。至于他残暴焚掠,打仗缺乏战略思考,不能任贤用将,又有妇人之仁,是他最后失败的个人因素。他的英雄气概和悲剧结局,引起无数文人的咏叹。但是,作为最后一个贵族的代表,他的灭亡是必然的,不是什么“有着严格道德戒律束缚”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