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nby.com.cn 2004-11-16 14:39:46 李春 刘广超
1979年秋,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修筑护村堤以防水患。该村小学教师贾建国在带领学生开荒种地时,挖出一些石铲、陶壶。作为村里的文化人,有一定文物保护常识的贾老师把发现的物件上交到县文化馆。贾老师当时不会想到,他的这一举动造就了"中国二十世纪一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的发现为我们了解祖先的生活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此处出土的8000年前的骨笛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此处发现的龟甲上的契刻符号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龟灵崇拜则是原始的宗教信仰;稻作遗存、狩猎、捕捞和聚落布局反映了当时人类社会生活的情况。
舞阳贾湖文化展现了8000年前的文明曙光。
■开荒中的意外发现
2003年秋日的一个午后,沿许泌公路北行10余公里,记者前往贾湖村朝拜远古先民的遗迹。由于不久前的连绵阴雨,连接贾湖村与许泌公路的乡间小路极不好走,午后的阳光还很"热情",陪同记者前往的舞阳县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寥新中斑白的两鬓已经挂满了细微的汗珠。看着路边大片大片东倒西歪的玉米,新中老人喃喃自语:"今年农民的收成可不好哇。"在坑洼不平的乡间小路上走了1500米,我们终于来到目的地——贾湖村。
舞阳县当地政府对记者的这次采访极为支持,当我们到达贾湖村的时候,贾湖村村支书贾普选已经在村口等候我们。红脸庞、小平头、大眼睛、声音洪亮,初次见面,你不会相信贾普选今年已经49岁了。贾支书是贾湖遗址发现的最早最完全的见证人,20年前他就在贾湖村村委会工作,贾湖遗址的发现和历次发掘中都有他的身影。应该说,贾普选是贾湖遗址在当地最有发言权的人。
在贾普选的带领下,我们沿着贾湖村的护村堤往前走。与豫中南众多自然村没什么不同,拥有800多人的贾湖村很"平实"地显现在我们眼前。贾湖村三面临水,村中以贾姓居民为主,村边的湖因之得名贾湖。贾湖上百亩的水面显得很有气魄,据贾普选讲,即便大旱之年,这湖水也从不枯竭。临水而居的好处不言而喻,从饮用、灌溉到渔猎,贾湖水不知道养育了多少周边百姓。同样是水,也给贾湖村村民带来了数不清的苦痛与灾难。1975年8月,一场汹涌而至的洪水将贾湖村所有的房屋冲垮泡塌,如今贾湖村的房屋都是那场灾难之后重建的。我们有理由相信,8000年前的贾湖先民选择在这里生存栖息也是因为贾湖丰美的水。贾湖文化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考古发现表明,8000年前,贾湖先民文化湮灭于一场突发的洪灾;8000年后,贾湖村民为防水患而修建护村堤,才使得贾湖文化得以重现。
1979年秋,贾湖村修筑护村堤以防水患。该村小学师生在修堤形成的取土坑内开荒种地时,发现了一些石铲、陶壶。该校教师贾建国当即将这些物品上交到县文化馆,引起县文化馆文物专干朱炽的重视。当时裴李岗文化刚刚被发现,全国特别是河南省各级文物考古部门十分重视对新石器早期文化的探索。1980年春,河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身)组织专人前往贾湖调查,随后确认这是一处裴李岗时期文化遗址。1983年春,贾湖村村民要求在遗址区西部规划宅基地,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身)派员前往发掘,此后,历时10余年、多达7次的贾湖遗址发掘工作陆续进行。
站在贾湖村村边的护村堤上,贾普选指着堤内村民房屋间一片不小的空地说:"这里就是贾湖遗址的发掘现场。"
■发掘结果超乎想像
顺着贾普选所指的方向,我们看到在那片空地上还有当年村民建房打下的地基,十几年过去了,地基的砖块上已经布满了青苔。据贾支书介绍,经过大大小小总计7次的勘查、发掘,有关部门将贾湖遗址面积确定为5.5万平方米,除了该村护村堤内的那片空地,堤外还有相当大的未发掘的保护面积。舞阳县政府所立的贾湖遗址石碑就在护村堤边,有些粗陋却不失庄重。
在贾湖村村支书贾普选的家中,他回忆起当年遗址发掘过程中的趣闻逸事。1986年3月至6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了对贾湖遗址规模较大的第4次发掘,当时有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部分师生参加。这次发掘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发现了有"中华第一笛"之称的贾湖七孔骨笛。发现骨笛的当天晚上,历史系的师生非常兴奋,一位老师当即拿出200元钱交给贾普选:"帮忙置办酒菜,我们要好好庆祝一下。"师生们不论长幼男女,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结果,酒量不错的贾普选很快就喝晕了。趁着还未醉倒,贾普选扶着村里一个后生的肩膀回了家。说到高兴的地方,贾支书指着他身前的小方桌说:"贾湖发现的不少骨笛出土后就放在这里。"
"居移气,养移体"。多年接触考古界的经历已经让贾普选成为当地考古知识最渊博的人,像"文化层"、"出土"、"灰坑"这些相当专业的词语不时在他的言谈中出现。而贾湖遗址的发现也使当地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大为提高。贾湖发现骨笛的消息传开后,附近一些乡镇"见过世面"的人动了歪心思,想到这里找些"宝贝"。由于经费、考古设备等因素的限制,有一次考古发掘后,工作人员将发掘后的灰坑用塑料薄膜简单覆盖后留待下次发掘。结果有个贾湖附近乡镇的人不声不响地来到这里,将薄膜掀开,跳进灰坑里东掏西摸。正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村民看到后马上叫来了"义务文物保护员"贾普选,贾支书赶到现场二话不说就将那个动了歪心思的家伙扭进了派出所。从那以后,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贾湖的东西不能乱动"。
提起贾湖遗址的发掘,张居中这个名字是任何人都不能忽略的,因为他就是1986年以来历次发掘的主持人。贾普选与张居中的关系很"瓷",贾支书告诉我们,张居中在贾湖进行考古发掘时就在他家中生火做饭。贾普选说起张居中教授时也是"居中、居中"地猛叫,透出分外的亲切。
很可惜,张居中教授眼下远在千里之外的安徽,我们无法与他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记者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站上找到了张居中的情况介绍:"张居中,男,1953年7月生,1978~1982年就读于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获学士学位。1982年8月至2000年6月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1988~1989年参加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领队培训班,获田野考古领队证书。1991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98年晋升为研究员。1984年至2000年先后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一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所长助理,河南省考古学会理事,河南省文博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1999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优秀专家。2000年6月调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任教, 2001年11月被任命为系副主任至今。"张居中对贾湖的研究被列为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考古发掘报告及研究成果已编撰成《舞阳贾湖》一书,全书共200多万字,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考古资料显示,8000年前,生活在中国淮河流域的贾湖人创造出的文化,超乎现代人的想象。其音乐文化、稻种文化和宗教文化已相当发达,表明淮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摇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考古专家在对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进行了多年考古发掘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据测定,贾湖文化存在的年代为距今9000年至7800年。当时这里是亚热带气候, 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丰富,极宜人类生存。1983年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贾湖进行了7 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300多平方米,发现房基40多座,窖穴300多座,陶窑近10座,墓葬300多座,陶、石、骨等各种遗物数千件。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称,贾湖文化提供了一个黄河、长江之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居当时文化发展前列的相当完整的实例,对于研究中国新石器文化起源,以及黄河、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笛声传自八千年前
吹奏乐器,在我国古文献中有很多记载。如《世本》说"女娲作笙簧",《通历》说"帝喾造埙"。人们在距今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埙,有力地印证了文献中的有关记载。我国著名音乐家吕骥对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埙进行了测音研究,用音叉测得的音和用闪光测音机测定的结果证明,当时的音阶与我们现在的五声音阶中的小三度音程接近。
如果说距今60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制造的陶埙已经达到了与现在五声音阶完全相同的水平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的话,那么,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贾湖遗址发现的已具备七声、八声音阶的骨笛,不得不让人叹为"听"止了。
经动物学家鉴定,贾湖骨笛是用鹤类动物的尺骨锯去两端关节钻孔而成。制笛之前贾湖人曾经认真计算,笛子制成后还运用打小孔的方法调整个别孔的音差,制作方法和过程,与现在民族管乐器的制法很相似。它反映出的音律水平和计算水平之高,令人惊叹。专家研究发现,贾湖人已经有了音与音之间距离差别的基本概念,这些音程关系经过了七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音乐艺术实践,直至明代乐律学家在计算和理论上加以科学化的总结,才使人们对十二平均律有了新的认识。
1987年10月,由中央民族乐团黄翔鹏带队,音乐专家们对贾湖骨笛共同进行了测音研究。他们从比较完整的6支骨笛中,选定了最完整、无裂纹的一支七孔骨笛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这支骨笛的音阶结构至少是六声音阶,也可能是七声齐备的、古老的下徵调(徵: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中的"5")音阶。音乐家萧兴华、徐桃英先生还利用这支骨笛吹奏了我国传统名曲--《小白菜》。悠扬的音乐,令所有在场的人激动不已。贾湖骨笛与西安半坡陶哨(只能吹奏出一个二度音程)、河姆渡陶埙(只能吹奏出一个小三度音程)相比较不知道要先进多少倍。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贾湖骨笛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出土个数最多且现在还能用以演奏的乐器实物。这是我国音乐考古中继湖北曾侯乙墓编钟、编磬之后,又一重大的考古发现。英国权威科学杂志《自然》曾载文介绍了这一发现。
目前,贾湖遗址中出土的骨笛达30多支,除去半成品和残破者外,有17支出土时比较完整。但因长时间在地下叠压,有些骨笛取出来时已经成粉末状。真正比较完整的骨笛有6支,一支5孔,一支6孔,三支7孔,一支8孔。其中的三支7孔骨笛分别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2001年4月至6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科技大学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县博物馆合作,由贾湖遗址历次发掘的主持者、中国科技大学张居中教授率队对贾湖遗址进行了第七次考古发掘。
第七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支二孔骨笛。出土时此笛已断为两段。这支二孔骨笛长20多厘米,呈棕黄色。骨笛两端刻有规则的菱形花纹,花纹细如发丝。骨笛的两孔靠近笛的两端,孔径约3毫米。经测定,这支骨笛被认定为8000年前的物件。这支二孔骨笛是在贾湖遗址首次发现,也是历次发掘中最为精美的一件,是迄今为止世界考古界发现的最早、最为精美的二孔骨笛。
■符号疑为文字起源
2003年4月17日,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站发表了一则惊人消息:"在中国河南贾湖发现的乌龟壳上的符号,很可能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
如果这则报道内容被证实,那将是一个世界级的发现。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古代中东地区的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学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古文字是商代中晚期的殷墟甲骨文,距今不过3300年左右,而贾湖甲骨的年代却距今8000年以上。
在贾湖遗址出土的遗物中,发现了16例刻画而成的符号。这些符号分别刻于14件龟甲、骨器、石器和陶器上。其中龟甲符号9例,骨器符号2例,石器符号2例,陶器符号3例。有些从其形状看,具有多笔组成的结构,应承载契刻者的一定意图。如刻于龟下腹甲右侧的近似甲骨文的"目"字、刻于残腹甲上的"曰"字等。关于这些符号的性质,发掘者认为具有原始的性质,与商代甲骨文有某种联系,而且很有可能是汉字的滥觞。
对于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站发布的消息,贾湖遗址考古发掘的主持者张居中反应很谨慎:"文字的发展要经历记事符号、图形记事、语段文字三个阶段,最后才进入成熟语词文字阶段,贾湖刻符也许是处于第三阶段(语段文字)。"
其实,早在16年前发现贾湖遗址龟甲上的契刻符号后,张居中就和时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的郝本性等人前往北京求证。求证的结果并不乐观。有些专家认定贾湖遗址出土的契刻符号就是文字,而不少专家却认为"这些符号肯定是当时的人们有意识刻画的,但不能确证为文字"。专家们的分歧并不意外,有关中国文字的起源,在学界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后,人们总是在猜测:在如此成熟的文字系统出现之前,一定有其源远流长的创制过程。而考古界也始终没有放弃寻找相关证据的努力。
一种成熟的文字应该具备固定的形、音、义,同时还要上下成文。专家们对贾湖甲骨刻符的形、义都进行了考证,但现在要去准确判断这些8000年前的符号的读音却根本不可能,而且这些符号大多是单独刻画,也就不可能有上下文。这使得贾湖刻符的文字性质未能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认可。
刻画符号的发现,在史前考古报告中并不鲜见。如仰韶文化、崧泽文化、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陶器上都出现了刻画符号。贾湖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与殷墟甲骨文相比较,两者在年代上相距四五千年,但并非没有一点可联系之处,如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而贾湖遗址也有刻在龟甲和骨器上的。贾湖的刻画符号与甲骨文相比,有些地方也确实有相近之处,只不过甲骨文是作为一种相当完备的文字而存在的,而贾湖刻画符号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不管考证的结果如何,贾湖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都会让8000年后的子孙们叹为观止。既然8000年前的骨笛能够吹奏出悠扬动听的《小白菜》,谁知道将来用贾湖龟甲上的契刻符号会不会写出《陋室铭》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