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谈天说地
回首明月在茫茫 ——纪念南师怀瑾辞世十周年 
作者:[枫桥] 来源:[作者惠赐] 2022-09-18

生不知何以来,死不知何处去,生死之间,是我们自以为是阳光普照明明白白的人间。然而,相对于生命两端万古的茫然,短暂几十年,也许连一点烟花都算不上。在这无尽的茫然中,父母是让我们开眼见阳光的人,而明师,则是打破万古茫茫,点亮我们生命之灯的人。

十年了,不思量,自难忘。

十年前的明月,高高挂在太湖之畔,荼毗炉中袅袅青烟升起,连蚊虫都自觉安静了。

十年后的今天,世间缘分聚聚散散,依旧上演一幕幕人类历史长河中熟悉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

很长一段时间,不愿承认南老师业已离开的现实,这不仅仅是因为以老师为灵魂的大家庭突然解散,大家看到了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更还是有不少疑惑油然而生,令人不得不参究。比如,我们都或多或少对老师有了神化,毕竟我们都感知他修行的证量非比寻常,他也透露过不少关于生命的秘密,特别是如何转变生死,甚至留形驻世的秘密,于是我们大都总认为他寿过百岁是没有疑问的。再者老师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他的精气神都非寻常可比,面对如此超迈绝尘的老师,云泥力判,我们总会觉得自己学得不够,期望能够多亲近,多感受,毕竟面对真实的老师,跟面对老师的书和视频音频还是有着极大的不同,哪怕他讲的话一模一样。十年中,大家每每碰面,情景就如白首同学在,闲坐话南师。

可是他毕竟走了。十年,我也常笑自己,只学到了老师自嘲的一句话:一无是处,一无所长,一无所成。如果这算含了师承,倒也可以,不用贴着“平凡”的标签,我本来就泯然众人。

老师是反对随意著书、写文章的,害怕我们落入“一字错而五百年野狐身”的因果,但他却鼓励我多写多发表,我也迷迷糊糊地答应了。可是每要落笔,却又担忧起来,我真的有那水平写吗?这样犹犹豫豫的,成文也诘屈聱牙,好像胡子都得捻秃了一般。思量再三,还是觉得自己资质太差,懂得太少,于是乎很自然的放弃了江湖快意,冷板凳一坐,管他春夏秋冬,管他缘起缘灭,继续读书,返观回照,好好修习。这也是南师的教育法啊!

达摩祖师十年面壁,有二入四行之说,我想我能把道理先捋捋明,起码多些圣贤熏陶,少些坏事恶习,也是种好事吧。道理熏多了,人自然而然会转化到行动上,因为思想被道理改造了,行动自然就会变化。除非知行不一,没有落实到行动,这仍需要时刻检点自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到了,要能用到实践,获得益处,方能领略到南老师注解先圣的妙处。

逻辑只是工具,思想不是智慧,就像人们常说的,道理懂了那么多,还是过不好人生。我们可以把不幸推给命运,也可以认命,但我们更需要清清楚楚地观察,观察身内身外,缘起缘灭,特别是把自己看清楚,看清楚了,理才会到。自己都迷迷糊糊的,道理再多,确实也无从着手,这世间很多道理是反的,比如有说运动好,有说安静好,理由都很充分,究竟怎样好?只有自己明白了自己的状况,才能做出合适的选择。

至于怎样才算看清楚,用怎样的方式看清楚,天上那轮明月,在老师的教育中有不一样的意义。藉着这个十年的周期点,我想讲述一下我所看到的那天挂着的月,来看看众说纷纭的南老师。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关注南师的人非常多,议论褒贬在所难免。他自己在《狂言十二辞》中也早已自描:“誉之则尊如菩萨,毁之则贬为蟊贼”。议论我听了很多,议者也见了不少,每一个议论背后其实都是一种世界观和人生态度,而世界观和人生态度是可以改变的。虽然年纪越大、社会阅历越丰富,想要改变就越难,但我还是想写写我的一些想法,供诸位参考,起码也可以多一个版本,或者我自己也会被改变。

首先我想说的是南老师的学问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这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的李石曾先生给南老师的赠联,原为经纶五大教,南师不受,改为三大教。

人的认知对他的命运影响极大,而认知便基于学问。学问是有学也有问,学是学知识,问是产生疑虑的解决方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和问是相辅相成的,学问到哪便是觉悟到哪。南老师自幼接受传统私塾教育,授课的也是名儒,后又接受过现代教育,文武兼备。在追求学问的道路上,他拜了上百位老师,磕头无数,又因时代机缘,与当时各界大师切磋砥砺,单就他这求学问的气概与造化,便可以称之为山登绝顶,海到无边了。

南老师将学问解释的很清楚:学问不仅是知识,做人做事都是学问,这是他在《论语别裁》中提到的。在《庄子諵譁》以及讲禅等时候,他又对学问有更深入的表达,他说天地间一切学问都与人的身心性命有关,如果与生命无关,那自然会被淘汰。在接续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最直观的是知识的传承,需要让学习者能够知道和认识传统文化,不可任意贴上糟粕、迷信等等的标签然后弃如弊履;知识再深入,逐渐知行合一,真懂了才谈得上学问。南老师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核心用现代词汇“生命科学”来表达,是因时置宜,也是他对学问透彻认知后的判择,是对学问根本的提示。所以知识与做人做事都很重要,但有不少人怕读书,懒于深入研究,说南老师讲只要会做人做事就是学问,这也是错误的,通常便是把做学问庸俗化,是片面的,浪费前贤一众生命之精粹,很容易“空到人间走一遭”。

由此我们可以从更广义的范围来看,南老师高深的修行,也就是内圣之学,以及圆融的为人处世,或者说外王(用)之学,两者都是在做学问。他的内圣并非通俗意义上的道德修养,也不是记用文句的训诂,更不是陶醉在心灵鸡汤,而是生命和智慧的开发。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他这种开发的次第可以在佛经上得到印证,也可以在中国古代经典中得到佐证。实际上他一直是在用自身的证量,直击往圣先贤的心地,并用时代的语言文字反哺给我们。他的外王(用)也不是通俗意义上的事业和成就,而是他能将内圣修养,也是所证得的传统文化根本,在下至贩夫走卒,上至王侯将相,在各阶层、各行业、各文化层次的最广泛的人群中扎根并弘扬开来。

这二十来年,有股民国热,人们对民国时代的大师产生了很大的向往,甚至认为民国以后无大师。这些大师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有胡适、马一浮、熊十力、钱穆等等,还有台湾著名的学者殷海光、许倬云等人,他们或为南老师的忘年交,或为惺惺相惜,共同传承、保卫传统文化的同行。这些大师对南老师也多是赞誉有加。常见拿来跟南老师对比的钱穆,也是南老师在台湾复兴传统文化的朋友,包括给南老师赠联的李石曾,他是清代军机大臣李鸿藻之子,不仅深受旧学渊源,同时也是留法勤工俭学的发起人,还是北京大学校长、故宫博物院的创办人,是学贯中西的大教育家。他们这批人,对南老师并没有“文人相轻”,赞誉显然发自肺腑,但我们很多人,却不知为何给南老师打上伪大师、民科、骗子、江湖大佬等等的恶劣标签,难道他们鉴人的水准比他们奉为至尊的大师还高明?

徐复观先生回忆被他老师熊十力先生“起死回生”的一骂,非常有借鉴意义。当时熊先生让他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过了段时间,徐回复已读,然后谈了自己的心得,全是他对该书的不同意见,被熊先生大骂:任何书都有好的地方和坏的地方,你专门挑坏的地方,这样读书哪怕读了百部千部,也不会受到益处!这一顿骂将徐复观骂醒,自此他改变学术方式,读书要读出每一部的意义!终而成就一代大家。

知识是死的,知识也是活的,同一段古文,同一个汉字,从古到今可能本就是注解纷纭,否则不会有训诂、考据和注疏;同一句诗文,同一个典故,不同人的解释就是会呈现出不同的意境和格局,否则也不会出现三教合流,不会有文化的兼容并蓄,源远流长。有经有权,这才是中国人的传统,而一切标准化,则是集权需要,亦或者养成适应工业时代的西式思维模型。

南老师在讲解《孟子》时曾说:“对于书上的文字解释得出来,懂得书上所说的道理,那只是知识,不是学问。真正的学问,是将所懂的道理变成自己的精神、思想、行为,而且能实行、做得到,这才是真正的学问。知识处处都有,学问却要自己去做出来。”“成功不一定是升官发财,那与一个人完成学问无关,只有完成了自我教育,拯救了自己,才是真的成功!”“道理会之于心,用以做人、做事,才算是读通了,才算有学问,才算是成功了。”这些话说得多么直白!

于是乎我们看到,南老师讲解儒家经典,通常都把严肃枯燥的字句场景化,比如孔子说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一般解释就是说宰予白天睡觉不是好学生,说孔子是在责骂宰予,骂的还不堪入耳,而南老师则将其场景化,认为是孔子看到各人天赋体质的不同,有些人就是精力不济,就像朽木没办法去雕刻,怎么办?要么通过锻炼、修行去改变体质,要么就顺其自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无论哪种选择,都可以有学问来支撑。再如孔子看到几只野鸡在飞,感叹“时哉时哉”,一旁的子路拱拱手,“三嗅而作”,历来注解总令人感到牵强,而南老师一说这是子路跟随孔子学习,突然有所悟的表现,我们读者哪怕没有三嗅,来个深深一嗅,马上也心领神会了。

把经典生活化,是南老师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这种贡献按照学术的理路分析或许可以表达为把文句和知识经验化,再由经验启发各人的智慧。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场景下内涵是不一样的,人们习惯上的理解和反应也是不同的,比如一个“敬”字,古人的庄重和今人的庄重在形式乃至心境都是不同的;一个“斋”字,今人执行时自然会想到营养问题、运动问题,古人理解起来则实在的多,不需要再特别的进行辅助说明。因此南老师说《礼记》开篇就把核心都讲清楚了:“勿不敬,俨若思”,后面的学问都得有这样的心境支撑,不需要再行补充说明。不止《礼记》,当年所有的学问都得如此,如果光解释文字条目,那么再怎样“权威”,乃至“圆融无碍、应化无方”等等都只是技术层面的描述或形容,真正的核心在心。这个心,是文化浸淫出来的,古人本就生活在那种氛围,爸爸妈妈叔叔婶婶都是这样,所以很多自然而然的内容就不需要反复地啰嗦,后人生活环境不同,思维缜密,知识丰富,反而障碍了心地的自然袒露,因此需要再三强调和说明,再不行的就只能用各种方法去尝试回到那种心地光明,而方法工具最多的就在佛家。一些学者认为南老师把佛家引入解释儒家太多了,我想不是太多了,而是他在教授的过程中感受到时代对教育的巨大影响,当你再怎样解释也没有办法将古圣经典还原并接续到当代人的时候,一定是心的惯性问题,习惯性的思维和适应现代社会的脾性,让人们很难“拨云见日”,这就需要合适的工具来解决。

现代学术确有很多优势,这条路南老师并不反对,从大陆到台湾到欧美到再回大陆,南老师无论是自我成长还是回馈社会,都离不开与当代学者的切磋,少有人关注到南老师也是国内最早资助传统文化学术研究的人,而且这种资助不加干涉,持续数十年。只是搞思想研究的朋友很难明白,注解经典要调整的核心不在思想,不在观念,而在生命的状态,是生命在日常生活中袒露的“自由而解放”的状态,这需要的更多是体会和感受,而不是研究跟琢磨。用当代思维心的土壤去嫁接古代意识心的花朵,结出来的果实是不一样的,因此把经典生活化容易,可是怎样生活化,像谁的生活化,这个却是有天壤之别。我们看到几千年来,有理学家对孔子的生活化,也有红卫兵对孔子的生活化,当然也有现在恶搞、漫画对孔子的生活化,都是不一样的。正因为不同的人对生活的判择不一样,特别是不同时代的人本身就是不一样,所以现实榜样就更为重要,当我们看到南老师对经典的解释时,看到他“圆融无碍、应化无方”的样子,不用高推圣境,圣人的形象自然就饱满鲜活起来,因为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南老师,不就是这样的吗?!

再比如,南老师常引用宋儒张载和朱熹的话:学问之道无他,在变化气质!在南老师的学问体系中这点是很显然的,做学问的目标不是文凭和工作,更不是增加谈资,而是要能够做到转变生理。这个转变气质不是指带上点书卷气,更不是带上腐儒的味道,而是心能转物,做学问要能转变心理和生理,令怯者勇、刚者柔、弱者强。正因为他深厚的修证功夫,我们才得以看到一位仙风道骨、神气充盈的南师。就像孔子面对他的学生,我们都习以为常知道他因材施教。他对子路、对颜回、对子贡,对每个学生教育都稍有不同,同一件事情,甚至会用相反的指点,这显然就是学问和知识的区别。如果做学问到最后只有一种权威版本,非要在字面上抠答案,那孔子也会成为民科、骗子、伪大师、江湖大佬,而最终的大师或许要在电脑中诞生。

因此如果谁单纯拿几个文句的解释与学院训诂标准不同而诋毁南老师的学问,用自己的喜好、观念的执着而否定三教的互融互通,那起码是找错了方向。况且按照当代训诂派的要求,还得将注解文字的源头追溯到甲骨文,可是甲骨文是清末民初才被发现和开始解读,也就是说整个两三千年间的所有古人都不认识甲骨文,照这么推断,那么孔子他老人家对历史文本的解读也可能错误百出了,何况此后两三千年几乎全体中国人?!

如果经典只是按照学术翻译的意思,那大多是关于人性和社会发展的学术观点,甚至连学术观点都谈不上,就像今日多如牛毛的论文、书籍和自媒体一样,人人都可以发表,也可以高谈阔论。西方学术本身就是始于理念又终于理念,只要是理念是观点,天然自带值得探讨、可以反驳的基因,那么古圣的确可能只是相对高明的或者老于世故的人而已,经典也并不值得人人诵读。但是中国传统学术更重意向,就如庄子所言“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经典历来都有不同注解就不足为奇了。譬如《道德经》,一般我们认为是哲学、文学、处世经典,政治家解读出来的则是治国宝典,修行人验证出来的是修行宝典,而且这些解读似乎都可成立!不过搞政治的一般不会承认内用黄老,学术界或者历史上的儒家对修行方面的注解态度则是既向往又不愿意公开承认。比如朱熹他们援禅入儒创立理学,他们不懂修行次第,缺乏底气,对孔孟修行不明就里,熟读经典却找不出孔孟也深懂修行的证据。这些南老师都指出来了,比如孔子一生一以贯之的修行,比如《大学》的三纲八目如何修,比如孟子《尽心篇》介绍的如何修呼吸法,修到了何等程度。其实对照佛道两家在修行上更详细的阐述,我们可以有两种方式去验证南老师这样解释得对不对?一种是自己下手试试,古往今来很多学者都试过,比如包括朱熹在内的理学家们都会自修静坐功夫,近现代的很多学者包括钱穆、殷海光等等也都试过,只不过这个方式相对困难,特别是充满质疑精神经常用脑的学者,下手第一步就很难放下自我去认清自己的呼吸,再往下深入实践的要求是有点高,于是乎信则高推圣境,疑则斥为玄虚;另一种是文本相互验证,比如大量的文本去对照修习呼吸法门与孟子描述的情形是否一致,这种对学者而言相对简单。但是如果自己试都不试,资料查都不查,连“本本主义”都懒得装,直接否定说这都是凭空捏造,是迷信、不科学、愚昧,还要吓阻别人研学,那似乎并不符合科学精神,也缺乏民主自由的意识。

南老师说自己“治不古不今之学,当谈玄实用之间”,他的不古不今,实则亦古亦今,是极富生命力的学问,或者说就是围绕生命本身的学问,不管千年万年,只要有人类生命存在就需要这种学问,没什么古今。更有意义的是,南老师再三强调,只要这个传统文化在,中国就在,中国之“中”也可以说是拥有这种生命的学问,正是这种文化的绵延存续,所以我们是中国。一向自谦的他“狂言”一把,定位自身是“亦仙亦佛之才”,从他超逸绝伦的学问来看,并非狂妄,反而是借狂道真。他所取得的修行深度是儒释道三家两千年来合流的集大成,是真正落实儒释道三家文化的硕果,因而他的学问有着与近现代学院体系不同的表达方式,也是我们普通知识分子较难具备的,起码我们生活环境的土壤,与南师求学时代早已风物迥异了。修行可以很神秘,也足以很普通,所谓“谈玄”或“实用”,对大众来讲,能做到的就是实用,做不到的就当谈玄亦可,究竟怎样一回事,需要多学习,多了解才能明白。所以他在“谈玄”跟“实用”之间用了一个“当”字,就像秤砣,要怎样平衡,各人得根据自己的才具、禀赋以及现实条件来衡量,实际上也是在说,我们不要轻易用自己的“当然”去衡量南老师的“当处”。

晚年南老师给他人的墨宝落款常有“九三顽童”、“九四顽童”,这不只是嬉笑一番,同样也表达了他的修行境地。批判南老师的人通常都忽略了儒释道的根底“道”究竟是什么?究竟怎么修?有人说上古就已“绝地天通”,又说“道术将为天下裂”,最后很多都落入了“坚白之辩”,习以为常地用西方范式将诸子百家定性为学术争鸣、思想自由,忽略了西方学术有宗教道德为底蕴,我们东方传统学问则以智慧为源泉,但比身上衣,不识怀中珠,不亦悲乎。

学者们研究和传授学识、道理,修行界则相反,侧重于修,在为学日增和为道日损中偏向于后者。修行界中也有一些人质疑南老师的修行境界,这一点南老师通常都一笑置之。如果质疑是为了探索真理,那么不妨带着疑惑深入去研究,就像南老师也分析古圣先贤、高僧大德们的修为程度,但那是基于他自身的修证,结合经典所做的理性研究。我想如果质疑者不是单凭某些“佐证”、“感觉”,而是能够有定力通读《大藏经》、《道藏》、《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有慧力可以解释那些描述修证过程中出现的境界、现象的古文、隐语,比如是不是能够将《参同契》、《达摩禅经》、《瑜伽师地论》等信手拈来;是不是有能力随时都在戒定慧中,再或者起码先通读一遍南老师的书,再来探讨这个问题,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总之,南老师认为学问是为了做人、做事,甚至学问和做人做事就是一体的,那么个人修证、社会活动等等都是他学问的一部分,做人毕竟不只是社会人,个体身心状态是做人的基础,那么认清并调整个人的身心状态又是重中之重。体质虚弱的宰予跟体魄强健的子路,过的日子做的事业只能不同,不能说明他们学问高低。正是南老师的修证,让他看明白了古圣先贤们作为一个个真实的人,究竟修为到了什么程度,他从实际的修为入手,来重新认识和整理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而他这体道深度,并不是西式话语所说的“个人主观”体验,而是有着一步一步的次序,这个次序,历代先贤们都留有各种实践过程的文本。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南老师的学问究竟如何,还需要用他的修行、他的事业来观察,而不仅仅是学术界的高度,也不只是修行界的深度。就像研究王阳明而忽略他静坐的功夫,研究袁了凡却忽略他佛法的修持,只从文字上找答案,或从神通上辨高低,那永远无法真正了解和走近他们。

第二我想谈谈南老师的事业

南老师的履历,可能并没有惊天动地的内容,跟历史上那些留下名字的帝王将相比起来,一个少将参议的头衔,当过教授,修过铁路,参与过国共密谈……并不能算出彩;他也不是科学家,发明了改变人类历史的重要技术、基础理论。但是这中间细参又颇为可观,比如以一少将参议头衔,请假需要找当时总统蒋介石面批;当教授不侧重于学术而志在千秋;修铁路以一介平民书生主导,中国国情下的唯一;国共密谈贡献史册未有之和统智慧;面对当代科学之先进却提供超越科学目前范围的古代经验……

可见南老师虽“挟王霸纵横之术”,但他的事业目标并非常情可测,他在解释事业时说得很明白:“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之谓事业”!他说:“所谓一个事业,就是这件事情做了,起码影响五十年、一百年,乃至千秋万世。真好的东西,要有几十年、几百年,乃至千秋万代,人家还舍不得丢,那才叫做事业”。他拿来举例的通常只有像释迦牟尼、孔子或者耶稣等人,他讲:“在地球没有毁灭以前,他们的大名就永远存在,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因为他们对人类有了贡献,这样才叫千秋大业,是另一种事业,绝不是你做官的权力所能比拟的。一个人当了皇帝,就算统治全世界,最多也不会超过几十年就过去了”。这些话都是南老师学问所体现出来的格局,从初心发愿,到每一步的人生轨迹,都体现出他踏踏实实地在做这番事业,这也才是他真正要做的事业。

南老师有句经常引用的名言:“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他所计较的是天下黎民,这也是每一位从山河破碎,任人欺辱的时代走出来的前辈先驱的共愿。不同的是革命家们缔造了新的社会,而他则心心念念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接续,他探索的是超越“历史兴亡周期率”的人走的大道。诚如他的名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了可以再来,文化亡了就真的亡了。他是真的传道,传真的道。而且,我们不要光局限于21世纪我们看到的资讯跟感受到的文化氛围,我们需要将时间往前追溯,这样才能明了他“一生志业在天心”的坚定不易。起码在1942年,他这个事业很早就确定了,20多岁悟道后,他孤身削发,去峨眉阅藏,当时便是为接续与弘扬文化做准备。在山上充满传奇色彩的施食,更是当众表态要扶持儒释道三家文化。在“杨柳千条尽向西”的年代,他很早就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式微,看到了这种式微背后的风险,以及这种式微的根源所在,他用一生的岁月致力于此,要挽救文化,挽救民族。他用的方式,跟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辜鸿铭、熊十力、马一浮、梁漱溟、冯友兰等等都不一样,他是跨越了两千多年,直接圣源,同时将儒释道三家核心学问、奥秘证到、保任,彻底弄明白了,真正化为己有以后才重新入世。按照庄子的意见,南老师当是经历了《逍遥游》、证得了《齐物论》、成就了《养生主》、懂得了《人间世》、修到了《德充符》、圆满了《大宗师》、方才入世时时刻刻《应帝王》,去面对我们这群爷。因此,我们当以传承和接续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人物,以大历史的眼光看待南老师的事业。这当然是个大问题,不是短短几句话的感受跟比较能够成立,面对这样不世出的人物,我们很容易盲人摸象、以偏概全。

南老师常说书非秦汉以上不读,原因是秦末文化出现断层,虽然董仲舒将儒家文化重演,但那更多出于政治需要,出发点就不一样,而且也只是突出儒家;也有人将隋末的大儒王通拿来比较,王通在弟子的成就方面,确实与南老师相似,执师礼者两朝重臣、能人皆有,但当年传统文化并未出现严重的传承危机;还有人以王阳明为例,指出大家同是悟道后建功立业,王的事功似乎更靓眼,不仅有军功,还有开创心学的大事业。两者都是修行人,王阳明的悟道程度,心学数百年的功过、流弊,历代先贤,包括南老师也都阐述过,从历史沿革来看,是儒释道三家合流的一个过程,心学并不究竟。因此这些历史上在世俗大名鼎鼎的人物,与南老师的事业来比,还是有很大不同。

出世俗的呢?比如玄奘,比如禅宗各位祖师、道家各路神仙,在个人修证上非常了不起,弘法利生、代代相传,他们传承的是佛道两家的法脉。虽不乏在俗世有影响力的大居士,但通常还是在传统文化辉煌的时代,与近现代不可同日而语。三家在历史的乱流中不断融合,有理学、有心学,有用佛法阐述儒家经典,也有道家尊崇佛家经典,最终为南老师在三教来回穿梭,相互印证打下了基础。到了近代,三家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核心,连带诸子诸贤都被打倒了,西方文化迅速占领我们的头脑;不仅是从意识形态上改变,而且社会形态的土壤也被铲除了,比如说家国体系的解体,人的原子化、物化,都足以让文化土壤随之改变。

略言之,从文化传承的时代背景来看,南老师所在的时代跟历史上最相似的是春秋战国,他自己也常讲现代世界是春秋战国的放大版,从文化背景来看,更是相似。比如孔子常说他当时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原有封建制度在向新的郡县制集权形式过渡,原有文化策源地的周王室名存实亡,上层建筑的逐渐变化导致了文化的变化,孔子还特别感慨:“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可见即便是与异民族的文化斗争,华夏文化也是几乎命悬一线;近代也是如此,从古中国向民主共和过渡,开启的时代变化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冲突加剧,被动挨打的现实让原有文化遭遇质疑和唾弃,全盘西化甚至消灭汉字也曾摆上日程。

另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好像没变,但又确实都变了,“觚不觚,觚哉,觚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人们思维、行为方式都在改变,连器物、文字都是如此。比如我们熟悉的曹刿论战,突破了传统的贵族战争规矩,田忌赛马挑战了传统的竞争模型,就像当代歌词唱的“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在当时都令人目瞪口呆,后世却觉得很正常。仗还在打,舞还在跳,但打仗的规则、跳舞的花样在变,这便是文化思想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个人如此,社会也是如此,文化思想一变,整个社会必然悄然转向。在大争之世,文化思想也逐步迎来所谓轴心时代,这显然也不会局限于文本,而是每个人的生活,是每个人面对问题、矛盾时候自然而然的认知和选择,这才是文化,这才是南老师注解《论语》等经典,是他接续传统文化的生命源泉。礼失而求诸于野,野就不是精英,不是贵族,不是象牙塔,野就在民间,甚至就是每个人日用而不知的那一部分。孔子时代,周公当年整理的文化也是像南老师时代的传统文化那样,不绝如缕,像要断了,又似乎还有丝丝缕缕的联系,所以南老师的事业对标的是孔子,这是时代使然,也是他个人的事功使然。

南老师和孔子的事业可以类比的主要的相似点有以下几个:

1、两者都在传统文化不绝如缕的时代肩负起整理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他们的发心、初心都在文化,这文化都不是皓首穷经的知识和学术,更非是功名利禄,而是和生民性命福祉密切相关的学问。这点很重要!古往今来太多人都是因为个人名利欲望或者单纯工作需要而做学问,即便搏得身前身后大名,也是和两人情况大有不同。孔子同时代有老子这样的高人,也有少正卯这样的学术和政治明星,但他们的初心、事业都与孔子不同。南老师同时代也同样有很多大师,有太多人著作等身,但论对文化的接续、弘扬,没有人能像南老师这样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取得如此的成就。孔子的事业备受磨难,哪怕没吃的快要饿死了也依然初心不变,南老师同样如此,曾经生活窘迫,却冒着风险借钱也要办学。

孔子意识到当时的“传统”文化将在变乱中逐渐毁灭,便着手整理、接续、传承。他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直言就是上溯周公,他所倡导的仁、义、理、智、信等等,是为整个人类社会谋出路;南老师整理传统文化的特质在于注重心脉,他写《禅海蠡测》详细介绍了禅宗,白话注解了《楞严经》、《楞伽经》,讲解大量佛经,让我们更方便明白地了解佛家的世界观以及生命修行的方法和次第,补充了我们民族原初文化中缺少的相关详细内容和逻辑。虽说他不是这样做的第一人,但一定是最为系统,最为详实的人,也是最能让最广泛的当代人所接受的人。他跳出宗教桎梏,将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子思等核心贤圣的著作重新解读一番,贯通起佛陀、孔孟、周公乃至尧舜禹、黄帝之道,儒释道三家平等互补,给我们展示了道,真正落实了道乃天下之公道,令传统文化的道统得以揭示和传续。同时,他还汇编了《正统谋略学》、《儿童经典诵读系列》,讲解并实践了文学、艺术、军事、数术、纵横术、经营管理、儿童教育、中医、太极拳、丹道等等内容,他所做的,诚然是琳琅满目,非常人可及。一切的核心也不是顽固地守旧,留恋远古传说中的美好,正如他的愿望都是向前看:开拓人类走的大道。南老师的行为类似孔子述而不作,却又和孔子一样,完整系统地形成了对传统的继承,并且能够让最广泛的人能够接受,得到潜移默化。

2、两者所传承的传统文化都有其核心,但又不局限于此核心。无论是孔子的仁还是南老师说的生命科学,种种强调归根结底是统一的,需要内外修养的统一,用古词来讲便是“道”。他们留下的作品就像他们的化身,表达着他们的学问,蕴含着他们的精神,充沛着他们生命的能量,洋溢在每个角落。孔子用仁等等的概念阐明周公及其以上中华道统的一以贯之,用六经充实了上溯尧舜以及黄帝的精义;南老师用生命科学等等概念阐明了孔孟老庄之道的重要一核,用儒释道的经典注解充实并复活了孔孟及其上溯至周公尧舜乃至黄帝的心脉。张载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孔子和南老师身上是可以得到实际验证的。孔子的核心地位已然有历史做脚注,南老师的历史地位,如果仅从修证加学术研究和推广的复合要求而言,无论是往上追溯还是同时代,确也凤毛麟角,至于往后看,短时间要再出一个南老师,难!

3、两者都是“栖栖一代中”,但却以一己之力,贯通朝堂和民间。孔子在鲁国当过官,后来一生不得重用,但他门下三千弟子,都是仰慕孔子而主动求学,很多学生位高权重,或者富甲一方,无论是政府高层还是平民百姓,都希望有幸得到他的指点,他目光如炬,智慧炽然,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政府高层关注;南老师也不遑多让,早年也接近权力中枢,他虽在朝无位,但无论是在台湾还是大陆,乃至国外,也是弟子无数,其中位高权重,或者富甲一方者比比皆是,无论是政府高层还是平民百姓,也都希望有幸得到他的指点,他同样目光如炬,智慧炽然,一举一动也会引起政府高层关注。命师给南老师的断语颇可为证:身无分文却富可敌国,手无金印却权倾天下,这与素王孔子也是极为类似。南老师说孔子真想要政权,他能做得到,所以楚国甚至都害怕他入境,反观南老师,尽管他无此想法,但蒋经国也感受到了威胁,逼得南老师远渡重洋,又被号称“人类灯塔”的美国政府派员监控。纵观有史以来的名人,还有几位是相似的呢?南老师说孔子这样的圣贤是十地以上的大菩萨来应世,南老师自己又何尝不是呢?有人救个人于危难,有人救时事于危难,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所说的英雄、菩萨,但若救的是人类千秋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物理接触沾染了色彩,超越物理呢?一段话、一本书都可以影响千秋,何况深入人心经久不衰的文化呢?

4、两者都从事教育,都是有教无类,都是扭转局面,将文化事业开创了新气象。孔子从事教育,是那个时代将庙堂贵族之学传播到民间的“去中心化”,南老师秉承“道乃天下之公道”的理念,将古代只有少数精英或者特殊群体掌握的学问趁着教育普及化的大势播向民间,也是一种“去中心化”,然而去中心化通常会走向他的反面,人们会自动寻找到某个中心,无论是学问还是代表学问权威的个体,在古代是回溯到了孔子,近二十年探寻民国大师也含有这种因素。

孔子所传抓住了智慧之本,学生们按照各自特长或职业发展出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之别,再传弟子则更是大开风气,又敷衍、影响了道、法、儒、墨、名、农、杂、纵横、阴阳等诸子百家。“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孔子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虽然后世将其改头换面形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文化,但为什么后世不选其他诸子或者另立国家意志来作为文化核心?孔子集大成的文化生命力才是根本原因。孔子表达的不只是知识,不只是观点,也不是泛道德,而是生活、是生命随缘而化的理想状态,是智慧之学。他从没有争过高低,但高低自现,他从没有说自己伟大,但伟大就在他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展现。

南老师也同样如此,他传授的也正是智慧之学,而且所谓“别裁”、“他说”、“杂说”、“旁通”、“蠡测”……种种书名的后缀,不仅是谦虚,也是去权威、去中心化的展示。南老师尊重每一个人,而不仅是泛泛的人类概念,在他这里,每个具体的生命都可以有他的特别之处,可以表达他的特点,繁星闪耀,百花齐放,文化才能接上生命的源泉,否则即便孔孟诸贤学问再怎么鲜活,也只能当作思想史中农耕标本的一环来解剖了。南老师的学生中有经商的,有从政的,有军队的,有务农的,有建筑师,有艺术家,有教师,也有家庭主妇,总之是各行各业都有,从年龄分,上有老人,下有小孩,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而且各人还皆有所得。每个人也都在他们各自的岗位上散发着光与热,或多或少的体现了南老师的教育成果,数十年、成千上万乃至无数人,合起来便是一股悄然无息的历史洪流。

5、两者均因时而动,深懂与时相谐,却为世人甘当中流砥柱。孔子被称为圣之时者,对时代洞若观火,但他却抱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心,宁可“惶惶如丧家之犬”,也要接续和传承文化,这是他对人类的大悲之心。南老师也同样对时代洞若观火,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一生“处半鬼半人之世”,“生于忧患,死于忧患”,同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同样是大悲大爱。当代社会和孔子时代有很大不同,西方文化已经将传统文化来来回回切割了无数回,细分了无数科目,因此到南老师这里不仅不应再分科,反而是需要合,需要众人扭转习惯性的理性逻辑的细分,回归自身生命的总源头,也回归传统文化的总源头。例如他一再强调要经史合参,强调文武合一,强调文史哲合一,强调莫着相等等,都是对重建传统文化传承从个人观念、学术判科、思维习惯等等根子上的扭转。要扭转这样小到个人习惯,大到社会惯性的趋势问题,何其之难?!所以他发掘了三家的宝藏,开出了各种药方。正如他在他组建的东西精华协会的宗旨中所言:“要从东方文化中和西方文化中摘‘精’取‘华’,身体力行之,发扬光大之,挽救思想文化之狂澜于将倾,导引人类走向‘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和平安乐的大同境界”。这些都是他在期待学生中产生新的贤人,秉承他的大愿,继续为传统文化而奋斗,在新的国运颠峰到来前,走出一条人能走的大道,以实现我们传统理想中的太平盛世;同样也是他期待每个人都能够建立自己的人生观,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过好人生,人人不枉此生。这与孔子的时代他独挡洪流要当一个中流砥柱又是何其相似!若两人互换年代,人生是否也会高度重叠呢?

正如南老师所言,与生命无关的文化就无法传承,经南师注解后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等各位祖师们,从平常的生活,到莫测的修行,他们这些前辈就像是重新恢复了生命的活力。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些生命的活力与南老师本身也仿佛是融为一体的,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在不同的人身上就是有不同的效果。至于南老师开创的这波文化事业能够持续多久,我们现在是不得而知,他自己也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仔细推究,无论有没有读过他的书,我们每个人其实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南老师的影响。随着我国国力的上升,传统文化,特别是经过南怀瑾老师注入生命力以后的传统文化,将得以更为广泛地传播、传承,这是可以预见的。

6、两者均有大成就,用了大慧眼、大手段。南老师注解孔门的《大学》、《中庸》还有《孟子》等书,不仅有儒家传统的内涵,更也融合讲解了生命修行的步骤,虽三教互注自古有之,但很多都是他发古人所未发,解今人所不解,补充了《论语别裁》的不足,真正将儒释道三教完美地作了融合。这种融合绝不是理念上的相洽,而是面对生命根本的一致性。孔子序《周易》,周流六虚,通达人天,而自称“知我”也“罪我”的著作《春秋》,一字褒贬,同样通透人道之学,继以上达天道,管窥一斑,可知全豹;有学者认定的伪书《楞严经》等,连佛门中人亦大受影响,南老师为其正名,原因很简单,经内文字风格虽或与原典不同,但其意非大成就者不能透,仅列25位菩萨各各修证次第,50种阴魔云云,即便南师也自谦未能全体经验,但就他所验证过的,真实无疑。此两公案便可一窥文字相与实际意的不同,如同伯乐相马,直透本质,忽略表相,得意可以忘形,否则那些经典哪个版本是最原初的?哪段历史是最真实客观的?原初的一定最好吗?最真实的一定是考证出来的吗?这些可能永无定论。历史与文化的大伯乐,非孔子、南师这样的大成就、大慧眼、大手段者不可。

儒释道三家两千年争来斗去,也抄来抄去,最后在这一百年里,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中,几乎遭到灭门之灾,却又在南老师这里真正被统一,绝处逢生了。假如读者对儒门修养功夫还不过瘾的,那就可以继续研究南老师著述的其他关于道家、佛家的内容,继续研究他开出的书单,再一步一步深入,学无止境。学习南师,就是开启传统文化的百宝箱,你想要平静,他告诉你怎样平静;你想要专注,他告诉你怎样专注;你想要减轻烦恼痛苦,他告诉你怎样减轻烦恼痛苦;你想要身强体健神完气足,他告诉你怎样可以达到;你想要做事业,他告诉你怎样才是做事业;你想要发财,他告诉你怎样才能聚财;你想要竞争,他告诉你怎样提升谋略;你想要智慧,他给你开启智慧;你想要家庭和睦,他告诉你怎样六亲孝慈;乃至你想要容光焕发,想要长生久视,想要成仙成佛……只要你想得到,似乎都能从他手上拿到开启宝藏的金钥匙,所谓法门无量,所谓多宝地涌,我们通过南老师这位集大成者就能看到传统文化星光熠熠、其华灼灼。我们也通过南老师这位站在传统文化巅峰的人物打开了视野,提升了格局,见识了什么是圣什么是贤,什么是真正的成长成人,什么是真正的事业、事业心,了解了生命的意义和无意义,懂得了如何在浩瀚无穷的时空中找到自己的立身……

三教历史性的统一是有它的历史意义和历史责任的,这意义便是将中华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每一位华夏儿女能够受益,让全人类能够受益,让天下有情众生都能受益;这责任便是弥补西方文化的不足,抗衡西方文明的侵略,完成东西方文明的融合。这是一个大课题,也就是南老师心心念念的要开拓的人走的大道。这条大道最终成型是什么时候,是什么模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一定是以人为本。科技、制度、知识、观念等等都是给人用的,以人为本最终的核心还是生命的学问,离不开一个人怎么生怎么死,怎么生活,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保持健康,怎么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怎么看待意识和身体,怎么找到本我……这些学问,南老师都给我们整理好了,这些宝藏,南老师都布施给我们了。

将南老师与孔子并列,一定是有很多反对,孔子生前也饱受争议,直到汉朝,乃至唐宋才慢慢变为教主走上神坛,当然如今现代人也不再有传统的圣贤体系,包括我们在内,自幼接受现代西方批发式标准化教育的当代人,特别是以成功为目标,以利害为价值的人们,对孔子所谓的圣贤是无感的,对这种伟大光荣正确的称号甚至是感觉戏谑的,是南老师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正的圣人形象,树立起真正值得效仿的历史人物,化虚无为实在,那么平凡又如此伟岸。南老师也是不愿当教主或被神圣化的,他力求的是平凡,他告诉大家,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在淡而无味的形态中完成。所谓“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数十年间,南老师的日常基本都是公开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戒慎恐惧,不欺暗室,也等于随时有人监督。他以他的大定力,以他的大愿力,真正做到了每一天,每一刻,每一分,每一思,每一想,每一言,每一行都凝聚在了他的事业上,大修行人但有散乱昏沉,即时醒觉,南老师随缘应化的同时也造缘造势,这种难度非常情可以度量。所以说,将南老师跟孔子并列,只是放眼到历史,去看看两人学问事业的异同,格局的异同,并非是去比较光环和历史地位,那是千百年后的事。孔子不争一时,他开创的事业争到了千秋,南老师所作的事业,就在当代,评说牵扯的因素比较复杂,他自己感慨:“书空咄咄逼人我,弥劫无方唤奈何!”弥劫无方中,他开出了方,他尽了心,也尽了力,当我们将时空拉长,我想便可以看到,他将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色彩。

第三我想谈谈南老师的身后

南老师说他落在“先师之谶”,当年袁太老师预言了他找不到半个像他这样的人交棒,这话很中国。因为如果按照西方的标准,从智商、情商、财商、逆商乃至星座、血型什么的来划分,不可能找不到半个像南老师这样的人。可是按照中国的传统方式,要有慧根、有宿缘、有仙骨、有福德,特别是还要有愿力,这个叠加起来就难了。也所以我们文化中,通常都将那些不世出的人物说成星宿下凡、菩萨下凡等等,来凸显成就一个人物的不易,认为需要祖上有德,是多生累世的修养,还需要因缘具足的经历。用流行词来讲,大宗师们也可以看成是在无数的精英中一路卷出来的划时代人物,实力、努力、运气等等缺一不可。

因此,说南老师没找到接棒人,这在传统看来,只能彰显老师的伟大。文无第一,主要是从学术角度、艺术角度来讲的,主观性较强,但是事业是可以看出影响力大小的,修行是可以判断所到境界次第的。历朝历代,但凡成大名有大功的人物,学生都很难超越。孔门七十二贤,各侧重一科;王阳明一代心学宗师,家事颇为纷乱,弟子也没超过他的;至于释迦文佛,示寂后弟子们很快分宗别派;哪怕是上古的圣人伏羲、神农、黄帝一路下来,也并非一代更比一代强,南老师感叹“教育无用”,感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人如此,自有深意。

那南老师的棒子究竟有没有交出去呢?其实也交出去了,就像孔子,谁能说孔子的教化不成功呢?单单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能够汇集出《论语》,就足以想见他教育的高明。南老师的情况有所不同,依托当代科技,他的音视频可以更广泛、更真实、更长久地流传,他的学生也协助整理了大量的书籍,线上线下广泛传播,就像庄子说的,藏天下于天下,谁还能盗走呢?这不就是南老师一向所倡导的“视子女为天下人,视天下人为子女”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吗?至于谁能够成就,那本来就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完全是各人自己的努力和造化。再过几十年,与南老师有缘一见的都会各个消散,但是不管如何去争,这棒子已经随着人们的行为习惯,随着科技的发展撒向人间遍地开花了。

有人认为传统文化热只是历史性的反弹,认为所有的古代经典归根结底都是“用”,目的都应该围绕以民为本,老百姓过得好就好,所以即便没有传统文化,现代也比古代强。这个问题很复杂,南老师从未想过要复古,他要的是复活,而且活得精彩,这就没必要去想象有一根什么样反弹还是反转的曲线。仅从南老师将传统文化的核心提炼到成为每个人的基础生存必备品,成为生命质量提升的必需品这个角度来看,相信老字号的粮食店、药店、杂货店必然能够换发新的光彩。

世界在变化,中国也在变化,这变化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却可以因人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变化产生不同的形态。高明的人,善于因势利导,就像南老师所做的,一点一滴,慢慢变成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比如他很早在大陆倡导传统文化,也很早提倡了儿童阅读经典,很早开办了中西结合文武结合的小学,乃至现代广为人知的很多段子、很多古代的传说、典故,很多强身健体祛除疾病的方法,甚至阿弥陀佛念a不念e,都是在他的提倡下变成了我们的日常。要知道哪怕是我们二十多年前认为相对于大陆保存传统文化很好的台湾,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也面临巨大的危机,南老师甚至要特意在他的书籍封底写下“为保卫民族文化而战”的口号!这是多么不易的经历!但是南老师却轻描淡写地回应:当一股大势来的时候,如同大江大河势不可挡,但是可以在关键的旁边开一道小渠,慢慢的大势或就改道,向着自己预设的方向而行。他说就像等公交车,高明的人要看到历史的大势,提前等在前面,而普通人,却只能被裹挟在趋势中,或者在趋势后面追,吃一肚子尾气。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的时代,普罗大众没有学习文化的机会,也没有人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生活和思想与草木同寂同朽,如同生活在永远没有止境的黑暗中一样,是孔子照亮了他们。“西风黄叶万山秋,四顾苍茫天地悠”,南老师的时代,无论精英还是普罗大众,都在追逐西方文化,没几人关心传统文化,学者也不自觉地用西方手术刀阉割传统文化,生长在白话文时代的群众很少能够去啃古文经典,愿意去读枯燥的学者著述,是南老师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方式,老少咸宜的授课风格,积数十年之功,趁时势之变,带起了传统文化的巨大流量。风气一开,如今后起之秀们也自觉不自觉地走在南老师去学术化的风格路上,在传播传统文化的事业上卷了起来。

这个时代,我们扫除了文盲,庸俗了偶像,物化了思想,南老师的出现,他一生的努力,唤醒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同时也唤醒了我们对祖先生活、思想更深入的体认,让生命焕发出对本源更亲近的渴望。从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角度来看,他是个扭转乾坤的人。“狮子岭头迎晓日,彩云飞过海东头”,他虽然走了,但是传统文化普及的势头已不可阻挡,不管今后有多少新的学者出现,多少新的研究诞生,支持和守卫传统文化的土壤已经慢慢肥沃,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已经不再是危难时刻的口号。就像孔子普及教育带动了诸子百家,在秦汉大一统的王朝看来他是一个学问的总源头;放眼未来,南老师或者也将是一个从古代帝制走向民主共和新时代的文化总源头,今后人们要接续传统文化的心脉,乃至要根本上融合东西方文化,必然绕不开南老师普及的教化,以及他一生所公开的无数文化密码。

从工业时代走向互联网时代,再走向今日很多人常说的灵性时代,是个体逐渐重视心灵、个性、生命质量,逐步摆脱物质匮乏、生活压力等因素约束的变化趋势。南老师整理的以心脉一以贯之的传统文化,以生命科学为重要核心的传统文化,一定是绕不开的文化源泉,这还只是南老师学问的一极,其他百家学问在他这里同样交织互补,交相辉映,这既是他的事功所致,也是他的学问汪洋恣肆,广博精微,避无可避。此外若要实修实证去深入传统文化,走正修行之路,南老师的解读与经验,远非空谈理论者可比,是可以重点借鉴的,他的修证也是令人难望项背的,如此既可以避免学人走歪路,也可以避免学人得少为足。

今日社会从古代吸取营养,汲取力量,唤醒民众,南老师居功甚伟,相信看到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旧貌新颜,特别是面对美国逆全球化进程中造成的经济、文化等等的割裂,我们不仅在政治经济上保持了战略定力,在文化上同样自信自强,南老师会欣慰。

当然遗憾总是会有的,南老师精通《易经》,他常讲人生本来就没有完美,没有谁能够把所有事都做好了或者安排定了再走,人生永远是“未济”的。也正因为未济,所以我们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希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有的使命管几年,有的使命管几千年,就像庄子说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各人的历史份量是不一样的,就像虚云老和尚对他说的,如果他们前辈都做完了,还要后来的人做什么?如今南老师已走十年,他所致力的事业也伴随着国家的强大而逐渐开花结果,他的学生按时代划分有好多代,很多都是比南老师年纪还大,早已离开,还有很多正在继续努力。他身后的事情,他有预言,但更多的还是需要从南老师这里受益的一代代学子们踏踏实实努力,这样才能不断落实,不断推动文化和事业的前进。

第四我想谈谈南迷南粉该迷什么粉什么

人们追粉,通常是被粉的对象某方面有突出表现,带有光环,在现实中人们常会折服于某人的人格魅力,或者羡慕于对方的权势、能力、资源等等,但南老师的情况似乎都不太一样。无论是在南老师生前还是身后,都有一大批南迷南粉,这并非贬义,追崇南老师的人各个阶层都有,南老师甚至还因此被台湾当局界定为“政学系领袖”,差点引来不测之祸。综观南粉,各种情况都有,有的仰慕于南老师学问事业,有的仰慕于他的人格魅力,有的仰慕于他仗剑天涯的奇异人生,有的仰慕于他仙风道骨修行有成,有的仰慕于他能折服众多政经巨头,也有的仰慕于他精力过人老而弥坚,当然也有仰慕于他的名望财富之类,种种现象便是种种人生格局。

可惜南老师从不愿当偶像,他的愿行很清晰,就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倡东西精华融合,造福人类。他早就说了,他身上的“宝贝”,哪怕是磕头求来的,花重金购买的,或者自己花了大把时间和精力去求证的,他就像撒花一样撒出去,至于大家能够得到什么,得到多少,全看各人自己的悟性和努力程度。他绝不愿被抬上神坛,不愿装神弄鬼,他常常告诫“平凡”。他是说了很多神奇的事,讲了很多不寻常的法,但这种事,这种法,都是随缘而来,不是小聪明可以获得,更不是投机取巧可以证入。很多法门,他是说给有志于此的人,是让部分有缘人去深入探索,不是给所有人。这一部分内容,学者们通常都刻意忽略,就像胡适、冯友兰等学术大家遇到佛法压力很大,只能从文字、历史、社会学等角度去研究,因为他们没有证到,没办法深入,他们注重的大多便是思辨和学术观点,因而只能回避。这样做虽然不全面,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妥当的。南老师更希望人世间多一些英雄,而不是多一些打坐参禅的人,也不是人人都合适继承他的愿力,他期望大家都能养成良好的人格,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自立自强,好好做人做事为本,这是他对迷糊的部分南迷的劝告,也是期待国家社会更加富强的美好愿望。

社会舆论是风,大众是草,风行草偃,是自然的现象。歌星、影星都有很多粉丝,何况南老师这样的文化名人。就像很多人骂明星的粉丝是脑残粉,也有不少南迷被骂的,这很正常。无论是谁,都无法轻意改变别人,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思想和立场,想想南老师要教学生也是费劲啊,往上数所有的大明师教学生,也都是不容易啊。因此比较合适的方法还是改善自己,让自己因成为南迷南粉而更好地改善自己。怎么因南迷而成为更好的自己呢?我想起码有这么几点。

首先,迷南师不是单纯的迷国学迷传统文化,而应当迷一切人类优秀的文明。

南老师致力于保卫传统文化,致力于开拓人走的大道,方法都在他的书里,但我们不该因为南老师走传统文化路线而否定西方文化,南老师本人也受益于西方科技的好处,他也用西方文明的产品,有时也接受西医的治疗,起码留下了音频视频呢。

南老师是兼容并蓄的,但是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传统文化确实被视为糟粕,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一度被视为四旧,就像除四害那般,是从上到下共同的意志要破除它们,剿灭它们。在奔向新时代的征程中,人们不去管好不好,只看是旧还是新,传统文化此诚存亡危急之秋。因此南老师他们发起的文化保卫运动,有时候难免需要矫枉过正,刻意抬高点传统文化,“找茬”和“贬低”强大的对手,也就是西方文化,这是我们需要明辨的。事实上南老师也学习西方文化,年轻时候还研究过马列主义,西方文化的脉络他也研究得清清楚楚,乃至《圣经》、《古兰经》他也都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了佛法修行瞧出了端倪,于是说“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

无论是圣人还是普通人,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传统文化的内圣外王之道期待我们先把自己搞明白了再去入世,哪怕是一边了解自己,一边去改造世界,也比一门心思向外去搞思想、搞竞争、搞事业更妥帖。了解自己,有传统的东方模式,也有现代的西方模式,两者应当是可以相互参究相互验证的。在到达一定的修养,或者说形成相对成熟的心智后,我们再根据自己的性向、喜好等等分门别科发展,去追求人类顶尖的文明,去突破和创新,推动人类向前发展。这样的专业能力也是有本之木,对社会来说,还不至于过于担忧出现本领盖世却内心邪恶之人,毕竟如今大规模杀伤也许只需要一个按钮、一瓶病毒、一盒制剂。

南老师常说,在批评之前,首先要了解,对传统文化,我们不能没有好好了解就说是糟粕,对西方文化也是如此。南老师哪怕是在谈传统文化中看似非常古老的“礼”的精神的时候,也不忘会通现代文明,他说:“一个人光是文章好,没有哲学修养,不懂科学,毛病就大了。所以光兴于诗还不行,还要立于礼,这个礼就是《礼记》的精神,包括了哲学的思想和科学的精神”,所以对待学问不能极左极右,中庸同样适合对待文化的界别。

南老师说的话,常常也是因人因事,在某个特定场合讲的,所以他的话有“了义”,也有“不了义”。对于他的话,我们需要和对待所有学问一样,慎思之、明辨之,尽量深入和系统地进行了解,我们在学习短视频、短语隽言时更是需要注意这点。

因此迷南师,也是迷一切人类优秀的文明,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搞学术还是搞修行,都应当像太湖大学堂内人民公社食堂挂的联文一样“博闻广采”,学南师就是要君子不器。

其次,粉南师不是粉神通,粉修行,而是要明白事理,做好自己,过好人生。

南老师解说过很多佛经,特别是在修行上,他的解释常常会驱散深奥难懂的文字困境,揭开数千年的修行谜团。这些内容,普通学者不懂,修行精湛的法师们又限于门规戒律等等不好外传,关键还是极少有人能够真的证到这么多法门,这么多境界,还横跨佛道,哪怕《指月录》等综罗历代修行有大成就的法师、祖师的书籍,里面的祖师也不都是有如此境界,因此格外珍贵。由于修行有很多平常人们难以接触的境界,出现很多科学目前无法解释的内容,真真假假,因此就显得格外神秘。特别是主流意识形态还是唯物主义的社会,人们对超越物质常态的事情会有更多的聚焦。不少人学佛修行,还就是奔着神通去的,想要知道前生来世,想要开眼通鬼通神通什么的,想要高人一等,或者想要“一悟千悟”,想着打打坐就什么都明白了。南老师不提倡大家都来学这个,他早就说了,神通的兄弟是神经,劝大家安安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好好生活就是修行,佛法在人间,不离世间觉。

他反对人们动不动就把他视为宗教人物,很多时候他是因为那个时代社会上宗教文化正确见解不多,出家人为了学佛而舍弃家庭,却反而无法好好学习,仅仅是过着出家人的生活而已,也或者是的确遇到合适的人,他才作出相应的佛法教授。但很多人放大了宗教的一面,南老师只好一再地自嘲自己信“睡觉”。最后临走前他因事而写下“平凡”二字,不管缘何而起,也是内外相应,平凡又不平凡。这不仅恰是他自己对自己的写照,也恰是他一贯的希望,让大家别高推圣境,也别困在小我境界,自以为是,得少为足,很多事情要自己证到了、做到了再说,不可拿着他人的东西来炫耀,更不要拿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来装点自己,反而遭黑,自受因果。事不成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必有阴阳之患,南老师不经意间以平凡为人生“落款”,这既是应机之偶然,也是人生之必然。

传统文化里有命运之学,这个孔子、南老师他们也都非常精通,但我们的文明早就摆脱了神话宗教阶段,我们的“上天”也非人格化的神,南老师常讲:“二十一世纪所有的宗教都得将外衣脱了”,对修行或者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神秘现象,我们真正的学者更多的出于研究应用而非宗教心态来面对。他将佛家细分成佛教、佛学、佛法,便是有这样的用心。他常常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一切“自求多福”,是“无主宰,非自然”的,哪怕是因果,也远非线性的一因一果,他也笑电脑都难以算清。所以他鼓励大丈夫便是要改命,要自己立起来,坚定志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不为命运所拘,有益于世的,虽千万人而吾往矣。他自己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面对传统文化倾颓之大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自助者方能天助,就像如今风投会将资源向某人集中以成就事业,南老师也如同传统文化的风投中心,无形之手将全部资源也都向他集中,降大任于是人,最终他也不负众望,力挽狂澜,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学术界的传承,通常都是观点、理念的传承。这个拿学术范式来看就很清楚,一个学者,一本著作的影响力通常就在于被引用次数。但真正对社会有改天换日般巨大作用的,是“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也就是让每个人能受到向好向上的影响,随之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改变一时一地的,我们称他们为英雄,改变数代人的,我们称之为伟人,历久弥新、万古常青的,我们称他们为圣人。孔子是历代都被承认的圣人,但是由于被赋予了太多政治色彩,以至于因政治环境剧变而被弃之一旁。南老师重续的孔子,抛开了政治的打扰,还以真实的活人应有的面貌,同时讲明了这个人为什么伟大,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怎么学习。晚年的南老师,常常说自己的几本书大家应该好好去读,就是他解读《论语》、《大学》、《中庸》等等儒家经典,他希望大家不要被佛道两家专修的法门吸引过去,忘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和现实义务,他甚至提醒大家:史有明鉴,如果一个社会多数人去学仙学道,就是亡国崩溃的开始,不可不慎。

学习南老师,必须是学习他知行合一,他学到的东西,不管是入世的人物风土还是出世的禅密修持,都会用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所修所学而非幻想和空谈。在南老师这里,实修实证不仅是专业修行领域,更是日常生活,历史的经验也是他人生智慧的宝鉴。他是人间清醒,求索天人之际,阅尽人间百态,喜怒哀乐爱恶惧,七情六欲,饮食男女,他最是明白个中究竟,临了总还要告诫大家得有一技之长,要有生存的本领,寻一份能保障生活的工作,要能够自立,要懂得人情世故,审己功德,量彼来处,要居安思危,居安思变。他完全反对空中楼阁,反对不切实际的自我幻想,反对“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就像父母担忧孩子,总希望子女能够明白事理,能够正确地评估自己,然后才能恰当地完成自己。他恨不得把自己的经验尽数传授,可以让孩子本本分分过好自己的人生,对自己有交代,对家庭有责任,对社会有贡献,“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才是真实的南老师,不要大家神话他的南老师。

南老师说中国道统是人道与形而上的天道合一,叫做天人合一,是入世与出世的合一,政教的合一,不能分开。出世是内圣之道,入世是外用,能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具体的事功贡献于社会人类,这就是圣人之用。上古的圣人伏羲、神农、黄帝,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祖,他们一路下来,都是走的“内圣外王”之道。所谓内圣,先把自己的心意好好诚恳恳切地审视清楚再谈其余。如果我们能够学到南老师时时刻刻觉察自己的念头、言行,能够时时刻刻地保持中和的心态,发即中节,不受情绪和身体因素的控制,不放逸、不昏沉、不散乱,内心澄明,向着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坚定地前进,那么修行早已经在路上了。无论是搞科学发明还是经济金融,亦或者是政治军事,各行各业的专业深入到一定程度都需要灵感的加持,否则很容易在某个瓶颈处徘徊不前。而我们哪怕按照简单的方式将内心静下来,也足以更为理智,更为清晰地找到现实的出路,像子路那样“三嗅而作”,因豁然开朗而自然地形成身心一体的反应,着手去做出更好的成绩。

在十年前,短视频、微信公众号之类的载体还没有出现,在南老师“人民公社”的食堂里,大家吃完晚饭常常会有一段小小的闲暇时光,学生们会找一些流行的段子、小文念给老师听,不少段子南老师也是拍案叫绝,但是这单纯是乐呵一下吗?当然不是。一方面这也是个正常人的社会,没那么严肃神秘,轻松愉快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团体需要的氛围,孔子燕居,正是“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南老师注解这一段时说孔子平常生活中非常爽朗、舒展,引申说他乐的是人生的平淡,知足无忧,愁的不是为己,是为天下苍生, 这也正是南老师的自况;另一方面,这也是因为同学们日常工作、修行都绷得太紧了,需要放松一下,但是真放松了,变成“云起魔崖梦欲腾”,那就又不对了。所以说当我们真正把南老师的书看懂了,自然可以懂得修行在寻常日用之间的道理,而不会去追逐虚无缥缈的幻影。

第三要正确面对质疑,面对被黑

无论是谁,有粉就有黑,文化即政治,因此南老师受到的“待遇”也比较特殊,攻击南老师的有一部分是出于政治目的的反华势力,他们秉承“欲灭其国,先毁其史”的策略,对南老师肆意抹黑。大量谣言和“黑料”出自海内外反华平台,而驳斥的文章在国内外很多平台是发不出去的。

面对黑南老师的人,开口骂神棍闭口骂骗子的人,就没什么好说的。民主是好事,教育普及、人权被尊重更是好事,但有一利就有一弊,耍花样的人更多,南老师曾经说过:所谓“圣贤”,只是一个人内养的升华和外用的圆融罢了。但是再怎样圆融的人,也难免会遇到贡高我慢,不理解、不尊重他的人,甚至就是喷子,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但凡真正接触过南老师的人,或者真正读过南老师的书的人,才有资格去探讨去评论,对于正确的意见,南老师也从不吝啬赞美。

还有一种黑是蹭南老师的名望,利用南老师的名声来攫取自己的利益,比如有人写文章、出书,专门针对南老师的字句找茬来蹭,有人宣扬南老师托梦,宣扬自己是南老师弟子,乃至关门弟子,有的利用南老师学生来攫取利益,甚至还有莫名其妙的人编造故事利用南老师来给自己打造商业品牌,熙熙攘攘,千帆竞发,倒是需要大众别具慧眼。

道德、智慧和幸福,真实来源并非是知识、观念和欲望,用西式思维去解构南老师,很容易粉得一知半解,反而遭到质疑。现代人被从小训练,很自然地见到文章就会去提炼中心思想,看到古文就翻译代入现代语境,但经典是每个字都得留意留神,可以用来三省己身,而不仅仅是思维逻辑的推演。这个时代人人都受过义务教育,只要他想,就能很轻易地从网络、书籍等途径获取想要的知识,面对任何事情,上至军国大事,下至家长里短,不管明白多少,人人都能诌上几句,谈点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些通常都离“经”太远。很多人习惯抓住一些“重点”、“核心”,主观认为修行就是应该这样,或者学南师就是应该那样,南老师讲过怎样怎样,可是决定这些人的这样或者那样居然通常还只是一两句话甚至几个概念判断,这样的话还要南老师苦口婆心讲课一辈子做什么呢?

在遇到南老师之前,也许我们会相信学术权威所考证的,说尧是个烛台、禹是条虫子;也许我们会否认自己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否认考古学中没有确切证据的夏朝的存在;也许我们会根据后世尔虞我诈的人性习性,否认尧舜禹禅让的真实性,否认真有圣贤的存在;也许我们会依附西方强势文明,不自觉地去肢解自己的传统,把残存的优秀文化种子也扼杀殆尽;也许我们会用西化的独立取代中式的人格,用物化的欲望取代身心的安乐,用知识的积累取代智慧的成就,用法律的概念取代道德的修养……他让我们放下西方社会线性进化论的偏见,让我们看懂了先祖的伟大,让我们相信我们文化拥有跨越时代的先进性,让我们相信中华文明可以再次迎来伟大的时代……他悄悄带给我们这个时代太多的改变。在遇到南老师之后,我们安下心来,听他讲传统究竟是什么,人生的真相究竟是怎样,听他娓娓道来,看他言行表率,如沐春风,就如孔子所言:“二三子以为我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你们别误解我,认为我别有用心,我没什么隐瞒的,我所有的言论、行为,大家都可以观察思考,都是在启发你们!这才是孔丘,这也才是南老师!

人虽然是群居动物,但却又是独立的个体,因此人天然是孤独的,人也天然是社会的。就像光,有波也有粒,这看似矛盾的组合,却又是每个人的现实;也像学人常常习惯理性思考,自赏于逻辑之严谨,但又不得不承认灵感的作用。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矛盾的或许只是因为我们的思维习惯,或者说思维陷阱。很多时候,明就是无明,明也还是无明之始。是陷阱就该跳出来,打破习惯才能看清并承认现实。我们都需要独立,就如南老师一直强调我们都要自立、要自度,因为最终我们都只是自己面对生死,自己面对长夜,这个时候,学术、论文逻辑再严谨都是没什么用的,我们只有自己去寻找光明。我们也都需要依赖,没有他人的付出和帮助,我们都无法靠自己活下去,所以我们需要明师,社会需要圣贤。即便是让人还原为人的时代,南老师依然让我们理解和信任中华传统的圣贤体系,相信别人可以成圣,并不是要依附他盲目追捧他,而是留一份信念,留一份自己也可以成圣贤的信心,或者说自己可以真正站起来,自度度他,薪火相传。

在行文的最后,我想借用他人的观点:对先人最好的继承,不是继承他的财产,而是继承他的大愿,接续他的事业。子路问孔子什么是真正的坚强、强大。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君子能强,因为君子能够成为一个明白人,能做到正信而不迷信,做到坚定而不动摇,就像夜半圆满的朗月,让夜行人始终都能拥有方向。我想,虽然十年过去了,但这时间并不算长,南老师是点亮我们心灯的明师,他的愿望也同佛的悲愿,他一生的努力,燃烧自己,都是寄希望于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

谨以此文,纪念南师怀瑾辞世十周年!

不思量,自难忘。


2022年中秋于步轩



相关文章:
·回首明月在茫茫 ——纪念南师怀瑾辞世十周年
·四川65处文物受损 李白雕塑难再“举杯邀明月”
·苏轼: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