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探微
这场战役才是战国的分水岭,却鲜为人知! 
作者:[墨雨青城] 来源:[快报2017-01-13] 2017-01-25


    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围歼战,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从此失去了单独对抗秦国的历史。正是因为长平之战对战国历史走向的巨大影响,很多人以为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分水岭。然而,这是错误的。

    因为赵国虽然军事实力强大,但是综合国力并不强大,经济基础薄弱。虽然在与秦国的多次交手过程中数次取得胜利,但只要稍加研究我们就能知道,这些战役都是“闪电战”,也就是说持续时间很短,赵国打得起,而一旦陷入消耗战,赵国就吃不消了,农业问题暴露无遗,长平之战就是最好的例子,与秦相比,赵国是打不起消耗战的。

    我们知道,国家间的竞争力是以综合国力为前提的,综合国力不行,在竞争中就是失败。商鞅变法前,秦国也曾多次打败魏国,可是结果呢,对魏国影响并不大,而自己却面临破产,这就是综合国力差距产生的现象,所以秦国对于变法才有更加迫切的要求。

    所以说,综合国力决定了赵国只能延缓秦国的统一时刻表而不能阻止秦国统一,换句话说,就是长平之战绝不是战国走向的分水岭,也改变不了秦国统一的事实。

    那么,决定秦国统一的起点在哪儿呢?不是前260年的长平之战,而是前284年的济西之战。

    济西之战?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虽然名气不大,但它的影响力却远在长平之战之上,因为济西之战,五国联军打垮了齐国,之后齐国衰微,这是战国中后期影响最大的一个事件。

    与赵国相比,齐国的综合国力要强的多,国际影响力也更大。自前312年秦楚齐三强对立局面瓦解到前284年齐国衰落,齐国长期与秦国保持“两极格局”,是当时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虽然军事实力比秦国差了些,但在争霸过程中,齐国却始终压制秦国,换言之,齐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请看:

前312年,齐国灭燕国,由于措施不当加上各国干涉,齐军撤退。
前301年,齐韩魏联军在垂沙击败楚军,从此楚国一蹶不振。
前298-前296年,齐相孟尝君组织齐韩魏联军攻秦,破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
前296年,齐国在权打败燕国,燕国损失十万军队。
前288年,为了阻挠齐国灭宋,秦尊齐为东帝,并相约瓜分赵国,齐没有中计。
前287年,齐国为防止秦国干涉自己灭宋国,组织联军再次进攻秦国。
前286年,齐国灭宋国,领土扩大一半,国力进一步增强。

    正是由于齐国的强势,严重威胁了周围国家的战略安全,而齐国吞并宋国之后,土地、人口、财富大幅增加,假以时日齐国将这些营养消化,实力将更为强大,再加上齐湣王数年来如一日的妄自尊大以及在苏秦主导下的失败外交,齐国与周围国家的矛盾激发,各国开始联合准备进攻齐国,由于对自身的威胁,攻齐时并不像五国合纵攻秦时存在胁迫和利诱现象。

    前284年,五国联军在燕国名将乐毅的率领下进攻齐国,齐国则以触子为统帅在济水构筑防线,坚壁清野,凭恃天险固守。可以说,触子是颇懂军事的,只要齐军能坚守,假以时日,五国联军内部必然要出矛盾,到时齐军可以利用反齐同盟内部的不和,各个击破。这种作战思想应该说很符合齐国的实际。

    然而齐湣王却以一个军事外行的眼光强令触子主动出击,御敌人于国门之外,于是触子便一改守势,率领齐军摆开与五国联军大战的架式。结果齐师大败,齐军主力不复存在,联军取得完胜,随后联军横扫齐国,齐国几乎被燕国所灭,从此一蹶不振。

    表面上看,从齐国的垮台中收益最大的是燕国,但实际上却是秦国,从前,秦、齐两极对峙,这一战略均势对于夹在中间的国家是安全的格局,此谓“齐秦不和,天下无忧”。而中原诸侯在苏秦等人的倡举及其本国私欲的驱动下,合纵攻齐,打破了东西两极均势对峙,从此列国便失去回旋机制,再也无力抵制秦国。


相关文章:
·翟玉忠:不离本分才是真正的“大定大静”
·应对变异,中医药才是永久的“疫苗”
·陆寿筠:只有非宗教的道信仰才是哲学的终极
·翟玉忠:中华政教体系才是构建我国软实力的基础
·翟玉忠:知识只是工具,智慧才是力量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