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探微
骨刻文——甲骨文的前身! 
作者:[赵鹏] 来源:[山东侨报2016年11月11日] 2016-11-21

编者按:汉字是世界上流行的文字中,唯一的流传了数千年的文字,唯一的象形文字,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可以做为艺术形式存在的文字。但是近代以来,由于饱受列强侵凌,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文明失去信心,为了证明西方世界的一切都是先进的,不少文化学者对中华文化大加批判,甚至用漏洞百出的逻辑,来附会西方的一切都是先进的理论,如果不是甲骨文的出现,他们甚至会就此否定商朝的存在,这实在是不幸的,可悲的!

00002.jpg


骨刻文是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先生在2005年3月发现的。骨刻文主要分布在今天的黄河、淮河和辽河流域,产生和使用的时间距今约4600—2500年。它与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文字南北相映增辉,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五千年不容置疑。

目前,刘凤君先生已掌握骨刻文实物资料1万多件,约3000多个字符。他认为,这些骨头刻划的字符很多,应是一种文字记事现象;而且这些刻划多数象人物、动物和植物的图象形符号,“书画同源”在这里得到了很好解释;特别是出现的成行刻字,证明辞章已经出现。

骨刻文章法布局有早期文字的特点:主要有单字布局、组合字群布局和成行布局。其中组合字群布局可细分为字符组合和字符与图画符号组合两种形式。特别是字符与图画符号组合布局,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刻画图画符号,另一部分刻写说明图画的文字符号。这种字符与图画符号的组合布局,也是古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和古印度图章文字等世界早期文字共同的特点。

骨刻文字体造型的早期特征也十分明显:大体可分为写实物象型、主干分枝型和中心圆型或近似圆型三大类。写实物象型,主要是指人物和动物或近似人物和动物的符号; 主干分枝型,主要是由一根粗长主线为基础,然后在粗线的左右两侧分刻出一些短细线,类似于树枝形,它和今天西南地区彝族所用文字相雷同处较多; 中心圆型是在中间首先刻写圆形或近似圆形的中心,周围刻划向外辐射的几根弯曲线,有的线上还刻细线 。

骨刻文是甲骨文的源头。甲骨文始自距今3300年左右的盘庚时期,正是骨刻文发展的中晚期。骨刻文和甲骨文不但都以骨头为刻写载体,而且骨刻文中晚期的凿灼占卜刻辞和成行布局都直接为甲骨文所继承,特别是骨刻文的象形字对甲骨文接影响更大。所以,甲骨文是骨刻文发展到中晚期出现的专供商王室宗教祭祀用的文字,也可视为骨刻文中晚期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类型。西南地区的彝文和骨刻文关系很密切,骨刻文也可能是彝文的源头。

刘凤君先生发现的骨刻文,被誉为“本世纪初的重大发现”。首先,将我国文字史提前了1300多年,用事实证明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文字的文明古国之一。其次,骨刻文产生和使用的时间距今约4600—2500年左右,文献记载中华夏与东夷文化集团的黄帝、炎帝、蚩尤和他们的继承人尧、舜、禹等都大体活动在距今约4600—4000年左右 。骨刻文的发现,把长期以来关于东夷西夏高度发展文明的研究和争论引向了深入,也把这段远古的传说历史,实证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再就是,距今约5000年左右,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开始产生和使用文字,但他们的文字早在公元三世纪前就逐渐消失了。所以,中国文字自骨刻文起,后发展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一脉相承,是研究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唯一历史时间最长、发展序列最完善的文字体系。

00003.jpg

2015年5月,刘凤君先生集10年的研究成果,出版巨著《骨刻文》,学界高度赞誉这部专著“第一次系统构筑了骨刻文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标志着刘凤君先生骨刻文学理论的成型,在考古界和古文字界引起了震动,也是中国古文字发现与研究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华文明五千年不容质疑,中国文字发展史也将发生改变,骨刻文发现者刘凤君被誉为当代王懿荣”。 




相关文章:
·刘源:《春秋》与殷墟甲骨文材料
·骨刻文——甲骨文的前身!
·东夷骨刻文:汉字源头寻踪
·交大教授探寻“丝绸之路”前身“玉石之路”
·中国甲骨文发现34个新字和新字形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