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探微
北人之耻:九一八两万日军暴走华土百万里 
作者:[程万军] 来源:[程万军新浪博客2016-09-18] 2016-09-19

    众所周知,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发祥地,所以,华夏文明又称“黄河文明”。黄河中下游即中原是华夏的核心地带,这里包括现在的河南全境、以及河北、山东、山西、江苏的局部地区,基本属于北方范围。但是,这只是华夏的中心地带,而不是全部。早在先秦,华夏就有“九州”轮廓。据传“九州”系中国第一王朝“夏”的创建者大禹设定,战国时代齐国学者邹衍据此曾发表著名“大九州说”,《史记》对此也进行了简要记载,九州即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其中,“扬、荆”二州不在中原,系江淮地带,确属南方。

    追溯历史,中国的外患要从秦汉记起。千年外患大都来自北方,汉民族受到草原游牧民族部落侵袭。在强悍的北方游牧民族压迫下,汉民族被迫一次又一次南迁,华夏文明中心也一再南移。

    从公元4世纪到13世纪,这千年间,中国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第一次大规模北人南迁,发生在东西晋之交。司马晋“乳糜血”,五胡入主中原。司马家的后代子孙,渡过长江,跑到南京“复国”。随着汉族政权南迁,北方汉人不甘受异族政权压迫,也纷纷南下移居。从此,偏安江南,就成为汉族弱王朝的常见历史景观。而南迁亦为南扩,江南朝廷,不止于传统“扬、荆”二州,“江、湘、广诸州”,也“赖以得全”。“南国”涵盖了湖南、广东等东南沿海。

    第二次北人南迁发生在“靖康之变”。随着赵宋政权的南移,北宋汴京皇族、贵族、官僚、富商、平民也纷纷追随,“威盛、隆德、汾、晋、泽、绛民皆渡河南奔,州县皆空”,南迁人数超过200万。

    第三次北人南迁发生在蒙古灭金攻南宋期间。蒙古铁骑在中国北方攻城掠地,烧杀抢掠。他们每攻占一城一地,即大开杀戒,还掳掠人口和牲畜财产。于是,北人闻风南逃。

    大量的南渡北人,不仅带给南方人口红利,而且还带去了“文明软黄金”——将华夏原生黄河文明带往江淮。长江流域就此取代黄河流域,成为华夏文明新中心。由是,中原移民和原属东南“楚人”、西南“川人”一起,组成“新南人”。这些“新南人”成为“华夏南国”中流砥柱。南国汉族皇帝正是倚仗这些人,组成了保家卫国的铜墙铁壁。

    可见,北人南迁,南方给北人栖身之地,北人给南方战力回馈,随着北方汉人一起南下的,是中原汉民族的精神血脉。所以,两宋以来,从精英到精神全被“掏空了”的北方血色暗淡,渐次成为长期沦陷之地,不断衍生“伪齐”之流“汉奸政权”。而汉魂之血性在南方彰显愈烈,南人对外族入侵抵抗得越发坚决。

    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种情况再次出现,中国再次出现大规模的北人南渡。这种情况始自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2万日本关东军向满蒙全境——中国东北三省和蒙古高原进军,不到一个月,占领辽吉两省。尤其是在进占长春、吉林时,几乎兵不血刃,没放一枪,对方就让出两城。就这样,到了1932年2月初,战斗结束。仅用四个半月,日军就打下中国128万平方公里国土,相当于日本国土三个半大的土地,三千万北方汉民族再次成为亡国奴。而当时仅中国东北就拥有30万军队,但在少帅张学良的率领下,奉行逃跑主义,全线崩溃! 

    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以多败少,不战而降者甚多,使北方汉民族人再次蒙难,再度蒙羞。“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

    九一八之后的中国南方战场上,不少老兵唱着这首歌,一打听,大多是那时奉命不抵抗的“东北逃兵”,退至南方抗敌。他们思念故乡故土,盼望有朝一日打回老家去。南方将士闻听此曲,亦深感悲凉,对北人同胞颇多悲悯之情。“南方死战,北人不战”的历史在中国频频上演。民国时期的北人,又一次上演了蒙羞事件。但是,这北人之羞,难道是兵卒之过吗? 


相关文章:
·对湖北人一刀切,对入境的百般伺候,良心不会痛么?
·北人之耻:九一八两万日军暴走华土百万里
·中国公民薛义饮料瓶砸李登辉 被罚款20万日元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