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念孙《广雅疏证》常间引《管子》中有关古字注解者,即曰“尹知章注云”。余读《管子》,其注释者则曰:“唐司空房玄龄注”。黎翔凤《管子校注》所引诸家注释亦兼有曰“尹注”者,有曰“房注”者,不知孰是。吾于此甚懵懂,惑于《管子》注者为房,抑或为尹。
考诸古籍,据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管子》二十四卷,齐相管夷吾撰,唐房玄龄注。”可知宋时房氏注《管子》之说已颇流行于世。然考诸《旧唐书?列传第十六》、《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一?房杜》及《旧唐书?经籍志》,皆无载房注《管子》事。而《新唐书志第四十九?艺文三》曰:“尹知章注《管子》三十卷。”又《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儒学中》载:“尹知章,绛州翼城人。……卒官。所注传颇多,行于时。”《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九?儒学下》曰:“尹知章,绛州翼城人。……开元六年卒,时年五十有余。所注《孝经》、《老子》、《庄子》、《韩子》、《管子》、《鬼谷子》,颇行于时。”以此推之,则知《管子》确为尹氏所注,后世传为房玄龄所注者,盖假托其名耳。然后世所传《管子》为房氏所著注者何?此一辨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卷》所论最为精确。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一·子部十一》曰:“(《管子》)旧有房玄龄注,晁公武以为尹知章所托。然考《唐书?艺文志》,玄龄注《管子》不著录,而所载有尹知章注《管子》三十卷。则知章本未托名,殆后人以知章人微,玄龄名重,改题之以炫俗耳。案《旧唐书》,知章,绛州翼城人。神龙初,官太常博士。睿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转国子博士。有《孝经注》、《老子注》,今并不传,惟此注藉元龄之名以存。其文浅陋,颇不足采。然蔡绦《铁围山丛谈》,载苏轼、苏辙同入省试,有一题轼不得其出处,辙以笔一卓而以口吹之,轼因悟出《管子注》。则宋时亦采以命题试士矣。且古来无他注本,明刘绩所补注,亦仅小有纠正,未足相代。故仍旧本录之焉。”由此可知,《管子》实尹氏所注,其所以托于房氏者,如《四库》所言,“殆后人以知章人微,玄龄名重,改题之以炫俗耳。”而尹注《管子》文实简陋,却因房氏之名流传于今,其所注他书并不传,亦可谓因祸得福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