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探微
刘怡:战前德国的军事准备——爆发式扩军、早熟且早衰的“总体战” 
作者:[刘怡] 来源:[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2017-08-26] 2017-09-08

▲1935年3月16日,正在宣誓的德国国防军,该日,德国正式宣布“再武装”

1935年,70岁的前德军总参谋部第一军需长(副总参谋长)、一战德国陆军的灵魂人物鲁登道夫出版了他这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总体战》(Dertotale Krieg)。全书开篇提出了一项令人震惊的观点:流行已有近一百年之久的克劳塞维茨经典战争理论即将被颠覆;未来的世界大战将不再是以军事手段追求有限政治目标的行动,而是一个个巨型民族共同体为维持生存而进行的全面、绝对的斗争。因此,在下一场战争爆发前,德国必须将其政治结构、经济产业、社会面貌和民众心理改造为适于达成最大军事效能的形式,特别是在精神、经济和军备上做好实施“总体战”的准备,才有迅速获胜的希望。德国的胜利须依靠其军队在决定性会战中的胜出来取得,但动员和装备这支军队却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必须置于一切目标之上。

同年3月16日,德国正式宣布“再武装”。自1920年《凡尔赛和约》生效以来始终被限制在10万人规模的国防军(Reichswehr,直译为“帝国防卫力量”)被重新命名Wehrmacht(直译为“防卫军”,按约定俗成仍简称作“国防军”),总兵力将扩充至不少于36个师,同时征兵制、总参谋部体制、装甲部队和航空兵也得以全面复兴。

640 (6).jpg

▲1939年,克虏伯公司的一家兵工厂里,正在进行最后组装的重型火炮 

不过,和鲁登道夫设想的完美状态相比,第三帝国实际的军事准备状况远远称不上理想。由于滥用赤字手段、缺乏有效的军种间协调以及战争提前爆发,德国在年产飞机、船舶的数量方面始终落后于英国,甚至也不及尚未进入动员状态的苏联。但通过对日常经济的军事化改造以及提前启动大规模军火生产,德国比英法早2年左右进入军工产能的高速增长期;这一增长将在1941年达到顶峰,随后因总体规模不足和原材料短缺逐渐下滑,而希特勒的如意算盘是在那之前就赢得他的军事冒险。1940年的那一次,他成功了;但在1941年,他孤注一掷地向东进军,陷入与两个洲级大国的对抗中,最终败北。兴起于德国的“总体战”理论,最终也以德国的战败为例,获得了绝佳的验证。

 爆发式扩军

纳粹党上台后,由于希特勒早早确定要同时实现对法复仇和征服东欧的双重目标,他在采购新装备和扩充军力方面甚至比将军们更加激进。1934年德国军费额度增加到了28亿马克,与法国相当。同年春,国防军秘密征召8万名新兵,开始以“特别训练营”的名义筹组坦克、自行火炮和化学战部队,并在第3骑兵师建制下组建了第1装甲旅的架构。未来的空军也以“发展民用航空”作为掩护,默默进行着技术和战略论证。实际上,在“再武装”正式实施前的1934年,德国的飞机产量已经达到了1968架,超过英法美三国之和。 

进入1935年,“再武装”计划正式浮出水面。由于认定必须在西线常驻10个师以防范法国的入侵,希特勒在公布恢复征兵制的新《国防法》时,直接将陆军一线兵力“加码”到了36个师,并决定组建陆海空三军总司令部和总参谋部。按照这一指示,战争部在同年夏天通过了“七月方案”,确定到1939年为止要将陆军一线兵力扩充到33个步兵师、1个山地师和3个装甲师,共70万人。到了1936年8月,整个计划再度被推翻,陆军的平时兵力被设定为32个步兵师、4个摩托化师、1个山地师、3个装甲师和3个轻型师,共83万人,在1939年10月前完成武装;战时状态下,一线兵力将进一步扩充至102个师、共360万人。 

换言之,假使按照希特勒最初的估计,欧洲战争在1941年初爆发,则德国陆军要在7年内完成从18万人剧增到360万人的目标,而1914年一战爆发时第二帝国陆军的总规模也不过是210万人。更何况这还只是陆军的扩军方案,海军同样制订了在7年内新建6艘战列舰、8艘战列巡洋舰、2艘航母和近200艘潜艇的“Z计划”,新组建的空军则有意在1942年之前装备2万架飞机。这在财政、工业和人力上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然而希特勒一旦下定决心,立即以不容置疑的强制力将计划推行下去:1938年初,他在一个星期内相继解除了战争部长布洛姆贝格和陆军总司令弗里奇的职务,接着又接受了总参谋长贝克的辞呈,将质疑扩军方案的老派军人统统清洗出局。接着,战争部被直接撤销,由元首本人通过最高统帅部(OKW)向三军总司令下达命令:再也没有内部力量能阻碍德国的爆发式扩军了。

 军工“总体战”

尽管历经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复苏,到纳粹党上台时,德国的制造业产能已经恢复到和英国相当的水平,粗钢年产量接近英法两国之和,但要迅速启动大规模军火生产依然存在诸多困难。德国的黄金和外汇储备只占全球总量的1%,整个工业系统的产能不及英法两国之和的40%,除去煤炭以外的关键战略物资几乎都依赖进口。陆军总司令部办公厅主任弗洛姆中将在1936年起草的一份备忘录认为:即使每年新装备的步兵师的数量不超过10个,德国储备的战略性原材料、燃料和外汇也将在两年内逐渐耗尽,整个国家宣告破产。

640 (7).jpg

▲1936年9月,在纳粹党纽伦堡党代会上行进的装甲部队,此次大会公布了第二个“四年计划”,开始按照备战设定重构工业生产、外贸和军需采购格局 

在执政的前三年,为了解决超过500万人的失业问题,纳粹政权一度在高速公路、运河、机场、公共建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投入了数百亿马克的资金。但随着青年男性被分批征召入伍,以及军火生产负担的陡然加重,对工商业的大规模再投资几乎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殚精竭虑地榨取现有的全部产能。德国钢铁工业的年产量到1938年时已经超过2300万吨,占全球份额的26.5%,超过英国近一倍,在大国中仅次于美国。 

早衰的征兆

评估德国备战工作的成效,必须注意到其突出的两面性特征。一方面,和布洛姆贝格、弗里奇乃至弗洛姆做出的悲观估计相比,希特勒的工作完成的可谓出色:德国的财政源泉和战略资源并未迅速枯竭,相反最大限度地完成了扩军、备战、动员人力的三重目标,并以开战初期的胜利作为验证。但另一方面,德国在经济和安全上的不稳定性都随着备战步骤的加速而不断扩大,早早暴露出了无法长期维持效率的痼疾。 

这其中的首要问题,便是惊人的债务负担。从1933年到1938年,德国用于国防目的的直接支出高达516亿马克,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相当于35.4亿英镑,超过英法美三国之和;在政府年度开支和国民生产总值(GNP)占比中,军费已经攀升到了52%和17%。但军事工业并不是一项能持续创造经济回报和可观利润的行当:由于要优先满足本国的扩军需要,德国生产的军火和弹药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作对外出口,且赚取的外汇随即被用来引进铁矿石、石油、有色金属和橡胶,入不敷出。以至于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柏林和南美国家的贸易往来几乎都采用记账模式,以避免外汇和黄金储备流出。而对高速运转中的国内工商业,则采用征收重税、信贷“放水”和长期赤字的模式勉强维持。从1933年到1939年,年收入超过1万马克的德国国民须缴纳的所得税率一路飙升至13.7%,靠这种直接针对个人的盘剥和提高进出口税率,积累起了818亿马克的收入,加上31亿马克的印花税,构成政府的主要大宗岁入;其余341亿马克全都来自超发货币和借贷。

640 (8).jpg

 ▲亚尔马·沙赫特,在希特勒政府中担任央行行长和经济部长

1935年之后,德国政府长期以赤字率超过25%的状态维持财政运转,甚至连养老金和社保基金也被投入到军工行业的扩张中。经济部长沙赫特因为自感回天乏术,在1937年底宣布辞职。此后德国的国债继续累积至600亿马克,而黄金和外汇储备已经缩水至6亿马克以下。甚至连希特勒本人也不得不承认:“通过军备生产去刺激世界经济的做法,决不能在一个长时期里为经济安排奠定基础。”于是,他只好走向直接掠夺:对内剥夺犹太人的财产权,以取得超过60亿马克的额外进账;对外则直接吞并毗邻的弱小国家,攫取其领土、黄金储备、工业体系和武装力量。

1938年合并奥地利直接带来了2亿美元的黄金和外汇收入、5个师的额外部队以及可资动员的676万人口,1939年最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则使其陆军35个师的武器装备、800辆轻型坦克、450架新型战斗机、庞大的斯柯达兵工厂以及发达的重化工业体系可以直接为德国所用。但事情的不合理之处也恰在于此——按照最理想的情形,德国应当在不引起英法两国警觉的情况下,“闷声大发财”地完成既定的备战计划,并在1941年万事俱备之后再投入实际作战。但因为物力、财力吃紧,希特勒不得不在备战计划最终完成之前,就不定期地将国防军投入到攫取“生存空间”的冒险中,从而引起了英法两国,尤其是英国的警觉。进入1938年,英国的军费预算剧增50%,飞机、汽车、新型航母的建造也开始全面加速。德国最终不得不在1939年就置身全面战争,此时距离其预想的备战完成节点还有18个月。

640 (9).jpg

▲1938年,被割让给纳粹德国的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裔学生们,热情欢迎希特勒的到来 

归根到底,希特勒始终将个人权位的稳固性置于军工生产的最优效能之上。由于不信任陆军领导层中的传统军人,他在布洛姆贝格—弗里奇事件之后始终拒绝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军种间协调和战略规划机构,而是放任三大军种集团彼此倾轧,最后再凭借个人好恶随意做出仲裁。为了争夺有限的生产线、熟练工人、钢铁配额和燃料,陆海军三军争相提出大而无当的扩军计划,竭尽所能给其他军种制造障碍。结果在距离战争爆发仅有12个月的1938年秋天,急需运输车辆的陆军依然被迫每月匀出45万吨钢给海军,以建造2艘根本不可能颠覆英国海上优势的战列舰,直接导致一线部队短缺1万辆卡车。而原本须承担协调工业部门间关系重任的四年计划委员会,则变成了戈林为空军谋取独占性利益的工具。结果,1941年全德军火产能与一年前相比竟毫无增长。直到1942年施佩尔就任军需部长之后,德国的军工生产才真正进入良性运转状态。 

然而在1939年秋天,希特勒的对手是抱有绥靖心理的英国张伯伦内阁以及因内讧而濒临崩溃的法国政府。他们先是指望依靠波兰把德国拖进长期战争的泥潭,接着又用长达6个月的“假战争”给了希特勒调试军事机器的机会。备战状况难称完美,但决心更坚定的德国人得以将其机动性最强的部队集中到狭窄的法国—比利时前线,突然发力,一战定乾坤。但这台早早消耗完潜能的吞金机器,注定无法承受与地理、人口和资源规模远为广袤的洲级大国对抗带来的重压。1941年冬天,他们将在莫斯科城下学到这昂贵的一课。 



相关文章:
·为什么德国人甘愿做技工?
·德国汉学家顾彬:余华、莫言?他们根本不知道人是什么
·刘怡:战前德国的军事准备——爆发式扩军、早熟且早衰的“总体战”
·张宏良:英国、美国为什么痛恨希特勒?——对德国重新出版希特勒《我的奋斗》的点评
·德国人的好习惯和好品质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