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哲学纵横
翟玉忠:至善与明德——论宋以后学人对《大学》的误读 
作者:[翟玉忠] 来源:[作者惠赐] 2016-11-04


编者按:性命之学是儒家学术的核心,由人道之善起修,上达天道之明德,而达到圣贤境界。以大行愿大智慧,化民成俗,即明德之下达,以臻至天下太平。翟玉忠先生此文澄清了宋儒对至善、明德的误读,揭示出儒家性命之学的精华,值得细心品读。


积善成德,由人道之善起修,上达天道之德,成圣成贤,这是中国文化内圣外王不二法门的精髓所在。


所以《大戴礼记·劝学第四十六》说:“积善成德,神明自传,圣心备矣。”黄怀信等著《大戴礼记汇校集注》按:“神明自传无义,‘传’必‘得’字之误,诸校是。”【1】


孔门心法的核心经典《五行》解释说:“善,人道也。德,天道者。”具体地说,在《五行》中仁、义、礼、智属于人道之善的范畴,而圣属于天道之德的范畴。


《礼记?大学》开篇也是讲“积善成德,神明自传(得),圣心备矣”的道理,只不过说得稍微详尽些。上面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一、现代大学教育的本质是学习实用技能的“小学”


何谓大学之道?


《礼记?学记第十八》着重从教与学实践的角度讲了这个问题,《礼记?大学第四十二》着重从修道进德的角度讲了这个问题,二者所谈角度不同,不过完全可以互参。


《学记第十八》开篇是讲学习的重要性:“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东汉郑玄注:“所学者,圣人之道在方策。”唐代官方编纂的《礼记正义》孔颖达疏:“郑恐所学惟小小才艺之事,故云‘所学者,圣人之道’。以其化民成俗,非圣人之道不可。云‘在方策’者,下篇‘文武之道,布在方策’是也。”


换言之,要经世济民,必须学习圣贤之道,这是“大学”的应有之义。那么什么是“大学之道”的呢?《学记第十八》写道:“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大学最后学成谓之“大成”,《礼记正义》解释说:“‘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者,谓九年考校之时,视此学者,言知义理事类,通达无疑。强立,谓专强独立,不有疑滞。‘而不反’,谓不违失师教之道,谓之大成。‘此大学之道也’者,言如此所论,是大学贤圣之道理,非小学技艺耳。”


不难看出,“大成”是一种于万事万物圆融无碍,应化无方的智慧境界。我们参考孔子对圣人的理解,能够更清楚理解这种境界。据《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第四十》,鲁哀公问孔子什么是圣人,孔子回答说:“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大道者,所以变化而凝成万物者也。情性也者,所以理然、不然、取、舍者也。故其事大,配乎天地,参乎日月,杂于云蜺(亦作“云霓”,喻圣人风采境界非凡——笔者注),总要万物,穆穆纯纯,其莫之能循;若天之司,莫之能职;百姓淡然,不知其善。若此,则可谓圣人矣。”


圣人智慧应变无方,处世和光同尘。正是因为大学之道乃是圣贤智慧之学,所以汉唐注家特别强调“大学贤圣之道理,非小学技艺耳”。在古人的心目中,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生产生活技能是小学所教内容。古代八岁入小学,儒者(保氏)教之。《周礼?地官司徒第二?保氏》述其职责云:“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乃教之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日车马之容。”


而现代大学重工具理性,将专业技能作为教学的主体,近乎完全忽视了圣贤智慧之学。特别是在中国,连“方策”中的圣贤经典也被史学化、(西方)哲学化了——对于一般现代大学教授来说,“知通乎大道”与海外玄谈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此意义上说,现代大学教育的本质是学习生产生活实用技能的“小学”!


 二、宋儒颠倒“积善成德”为“积德成善”


如何成就圣人之道?


《大学》的作者指示我们:“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止于至善”居于基础地位。


宋以前,对《大学》上述积善成德的修法学人没有太多异义。但从南宋朱熹开始,他竟颠倒因果,将大学之道变成了“积德成善”,简直是佛家“悟后起修”的儒家版。朱熹在《大学章句》中写道:“新(他妄改“亲民”为“新民”——笔者注)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


由于朱子学宋以后成为官方科举定本,其影响所及,直到二十一世纪的诸多学人。


通观《大学》全书,其行文结构极为清楚,共分三大部分:


从“大学之道”至“在止于至善”四句,是全书的总纲。《礼记正义》孔颖达疏:“言大学之道,在于此三事矣。”,此三事,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事,分别对应天下、国家、个人三个层面。


接下来,“更覆(同复——笔者注)说‘止于至善’之事。”全文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强调个人修身,止于至善是大学之道的“始”和“先”。


受千百年来“以佛释儒”风气的影响,学人们老是将这段话同佛家禅定开悟联系起来,画蛇添足,高推圣境。实际上其内容极为朴实细致。我们不防将孔颖达的解释录在这里,供学人参考:“‘知止而后有定’者,更覆说‘止於至善’之事。既知‘止于至善’,而后心能有定,不有差贰也。‘定而后能静’者,心定无欲改,能静不躁求也。‘静而后能安’者,以静故情性安和也。‘安而后能虑’者,情既安和,能思虑于事也。‘虑而后能得’者,既能思虑,然后于事得安也。”至于“得”什么,郑玄解释的十分清楚:“得,谓得事之宜也。”即得事之义理,做事恰当合宜。


从孔颖达的疏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既知‘止于至善’,而后心能有定”,“止于至善”是起点,到了朱熹里则成了终点。这里的“至善”当理解为最根本、最细处的善,因为后面的“诚意章”进一步解释了止于何处,即“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我们修行的关键,就是在日用伦常处下功夫!


最后,从“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一直到结尾,是第三部分。主要是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后六目。大学八目中,修身为本,所以文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诚意”,在心意识上用功,是修身的落脚点。而诚其意,“止于至善”是基础,所以在释“诚意”的部分“诚意章”,又再次解释了“止于至善”。


那么“亲民”怎么没有解释呢?实际上它包括在“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这部分中,治国即“亲民”。


总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这部分,既包括对“亲民”的解释,又包括对“止于至善”的解释,足见其当是大学之道的终点,而非朱熹讲的


  三、《中庸》“明善”与《大学》“止善”


除了《大学》,《中庸》也是子思学派的重要作品。《中庸》强调“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上面说:“在下位不获(获,得也——笔者注)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指学而诚之者——笔者注),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文中,作者以“诚”论德,言“天之道”,以“诚之”论善,言“人之道”,“诚”之一字,沟通天人——诸君留意焉!!!


欲“事君”(与“明明德于天下”不同,主要是从修身层次上说),其次序是:明乎善-诚乎身-顺乎亲-信乎朋友-获得上。这里明乎善,以及后面的“择善而固执”,与大学“止于至善”是相通的,都是修行的根本,因为明(择)善才有诚意可言。


在拙著《性命之学:儒门心法新四书阐微》一书中,笔者解释《礼记?大学》时,曾对宋儒对《大学》的肆意篡改和严重误读作了细致剖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2】


本文重新提出这个问题,除了找到一些新证据证明宋儒对圣贤之学的误解,更是因为我们修行,找到落脚点十分重要,“止于至善”、诚意才是我们修行的根本,这一点不容商量。颠倒黑白,以末为本,要不得!这是关乎人的性命,智慧的大问题,不得不一再申述——纵然多违先贤师友的教训。


——此理此心,学人知否!


注释:


【1】黄怀信等:《大戴礼记汇校集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8月,第823页。


【2】翟玉忠:《性命之学:儒门心法新四书阐微》,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年3月,第117-153页。



相关文章:
·翟玉忠:《大学》“德本财末”思想的时代意义
·翟玉忠:《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译序
·翟玉忠:读余云辉博士《关于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探讨》
·翟玉忠:不能脱离中华文化背景理解《大学》三纲及“定静”
·翟玉忠:为中华续慧命——六经书院2023-2024年度工作报告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