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早期(上)及中、晚期(下)的文化迁移与扩展示意图。Yamnaya,颜那亚文化;Corded Ware Culture:绳纹器文化; Afanasievo:阿凡纳谢沃文化;Sintashta,辛塔什塔文化;Andronovo,安德罗诺沃文化;Okunevo,欧库尼沃文化,Karasuk,卡拉苏克文化。
在亚欧大陆的青铜时代(距今约3000 ~ 5000年前)期间,人类社会出现了许多重大的社会文化变迁,为当今欧洲和中亚地区人口格局的确立打下了基础。然而,是什么推动了这些变化,学界至今尚无定论——它们到底是因文化的缓慢传播而促生,还是大规模人类迁徙造成的?没人知道。
此前,学者提出的证据皆为考古学或语言学证据,但一项近日发表在《自然》上的研究改写了这一局面。在近百位研究者的共同参与了迄今规模最大的一项古人类DNA研究,试图用欧亚人遗骸中的DNA去还原出青铜时代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变迁。
从基因中窥视历史
“我们的研究是第一次对古人类进行的,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群体基因组研究。我们分析了101个古人类个体的基因组序列数据——这比目前为止测过基因组的史前人类的总数还多出一倍多。”哥本哈根大学地球遗传学中心主任的埃斯克·维勒斯列夫(Eske Willerslev)说,“研究结果表明,现今欧洲人和亚洲人的遗传组成和分布,确立的时间令人惊讶地晚——至今只有几千年而已。”
“我们做这项研究是为了去了解自公元前3000年从乌拉尔(Ural)延伸到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的重大经济和社会变动。”论文共同作者、哥德堡大学的考古学家克里斯蒂安·克里斯蒂安森(Kristian Kristiansen)介绍道,“此前的新石器农耕文化被全新的家庭、财产和个体观念取而代之了,我和其它一些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大规模迁移造成的。”
利用最新的分析测序技术,研究者对亚欧大陆各主要青铜时代遗址中的101位古人类遗骸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提示,青铜时代的亚欧大陆的确发生过大规模的人类群体迁徙和变化,这些变化与当时迅速蔓延的社会文化变革相呼应,经过这一系列变化,欧洲和亚洲的人口构成也演变为与今天近似的样子。
青铜时代的人口迁移
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青铜时代早期,颜那亚(Yamnaya)文化从高加索山脉的干草原向西迁移至西欧和中欧,另有一小支则迁向了西西伯利亚。在北欧,以新的家庭和财产系统作为社会准则的颜那亚群体,与原住于此的石器时代群体相融合,建立了绳纹器文化(Corded Ware Culture)——自那个时候起,该社群的人类在遗传上就已经与现居于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欧洲人相似了。此外,遗传学分析也表明,在青铜时代,欧洲人白皮肤的色素特点就已经很常见。
到了约4000年前,辛塔什塔文化(Sintashta Culture)在高加索地区发展出来,他们精细的新武器和马车随即在欧洲迅速扩散开来。约3800年前,他们扩散到乌拉尔河东和中亚,形成了安德罗诺沃文化(Andronovo Culture)。在青铜时代末,铁器时代伊始,东亚人也进入了中亚。有趣的是,这项研究的结果提示,这两个文化群体当时并未发生在遗传上的融合。欧洲人的基因在这个区域渐渐消失了。
青铜时代的欧洲人还不太能喝鲜奶
此外,这项研究也有一些意外的发现,其中之一便是乳糖耐受能力的演化:今天,大部分欧洲人都有乳糖耐受力,但大部分亚洲人都没有。“先前被广泛接受的假设是,对乳糖的耐受力之所以从巴尔干或者中东地区发展出来,与石器时代放牧的引入相关。”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马丁·西科拉(Martin Sikora)解释道,“但现在我们发现,即便到了青铜时代末,该性状在欧洲人中还依旧比较稀有。”研究者认为,乳糖耐受力可能来自高加索地区的颜那亚牧民,这最终让大部分欧洲人都乳糖耐受的选择发生的时间要比之前预想中要晚很多。(来源:果壳网2015-06-14)
参考文献:
1.Allentoft, Morten E., et al. "Population genomics of Bronze Age Eurasia." Nature 522.7555 (2015): 167-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