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楹联的上款是光绪二十八年冬十一月上旬之吉,下款是权四川盐茶使者剑川赵藩敬撰。赵藩是清末民初的一介儒生,白族农家子弟,他在昆明中过举之后,并曾五次上京赶考,均遭遇落弟,后来有幸被当时的云贵总督岑毓英看中,被邀入幕府当师爷,继而又受聘为家庭教师,主教岑三公子岑春煊,历时七载。岑毓英死后,岑春煊亲自出面为赵藩请咨,并资助其入京候选,得到光绪皇帝召见,派他到四川任省筹饷局提调,并历任酉阳直隶州官等职。光绪十八年即赵藩攻心联出台这一年春,四川遭大旱之灾,加上当时洋教堂教士胡作非为,引起简阳、华阳等几十个州县爆发了义和拳运动,且其间成都板桥的义军对局势造成很大威胁,这支义军曾几度挫败官军,并两度围攻成都,震动全川,慈禧闻讯,撤了川督奎俊,宣 调岑春煊接任。岑三公子历来很赏识老师赵藩,在他入川前便急忙把赵藩请到成都相辅,而岑春煊一到职就接管了四川军政大权,对义军展开镇压,义军不支,节节败退,被迫退往山区。岑进入成都仍继续清剿,搜捕义军,并杀了义军首领十七岁少女廖观音,这时赵藩赶到了成都,便及时向岑春煊建议:安抚民心,减轻民负,并实施新政,开办各种学堂,培育人才,一天公务之余,闲步散心,在武侯祠前偶然触发灵机,想起诸葛亮一生勤奋为国操劳,凭借赤胆忠肝,良谋机智,治蜀成功,赢得种种业绩,一时感慨良深,从而联想到自己应该及时以此为契机,引古鉴今,向岑春煊婉言进谏,赵藩的主意打定后,呕心沥血,酝酿构思终于创作成功,写出了这副“攻心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