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必自尊,然后他人尊之。若本身无自尊而要他人尊敬,恐怕是很困难的
现在所谓看电视,常常是在各频道间翻来覆去。前段时间翻频道时,偶及凤凰台的“一虎一席谈”,正在辩论《三字经》是否应删改。里面有位“嘉宾”,据说是著名的哲学家,正在放言什么“四书五经都是垃圾”,中国一千年的教育都是失败的,因为小孩子都念《三字经》,所以没出一位思想家。
有位“嘉宾”提醒他,《三字经》似乎只有七百年的历史。这位哲学家微笑点头,却并未承认自己说错,实际置若罔闻,稍后仍重申中国“千年”教育的失败。必须说,此人确有眼光——《三字经》焉能作为传统教育的表征,只有直击四书五经,才能表明传统教育的失败。
座下一位似曾在外国念书的来宾也呼应说,中国教育的确失败,导致能得诺贝尔奖的华人,都是美籍。浅陋如我,也尚知绝大多数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其本科以前的教育是在中华文化的语境里接受的。但这一基本事实,场上似无人知晓,至少无人提及。只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嘉宾”提醒说,犹太人可能是世界上得诺贝尔奖比例最高的民族,而犹太人就最重传统。
这下“哲学家”更加语不惊人死不休,遂指出传统本各不同,犹太人的传统是优秀传统,中国传统是害人的传统(仅《道德经》除外)。这让人想起当年鸣放的时候,有位担任领导的学者曾宣布言者无罪,劝大家畅所欲言。后来真有人因说话而吃罪不浅,这位学者领导又说,所谓言者无罪,是要无罪者才无罪,若其本有罪,自不能享受无罪待遇。两人的高论,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确够“哲学”,甚或太“哲学”,让一般人不懂。
“一虎一席谈”不是我常看的节目,翻频道时却也不时看上一段,很佩服其选题的敏锐。我的一个印象,一般以为说话平和的读书人,到了那里便激动如斗鸡、说话像下圣旨,仿佛节目提供的饮料里含有兴奋剂。那情景,已不是什么斯文扫地,根本就是与斯文隔绝。有人告诉我,这样说话是该节目的常态。但主持人自己又不断在那里提醒:这是面向世界华人的电视节目,不要让人感觉像在吵架,请尽量平和表述。似这般众人皆浊我独清,应非节目本身的设计。然何以至此,也让我有些纳闷。
通常我不会思出其位,斗胆去给电视节目提建议。但那次节目的现场有不少儿童,他们看见著名的“学者”原来就是这样进行辩论,会产生什么影响,我是有些担心的(尽管电视上赠予的“著名”不一定靠谱,然小朋友或未必知道)。若策划人尚存积德之心,或可将此节目定级为“少儿不宜”。不过,现在我总是尽量试着从建设的角度看事情。那次看了几分钟,便发现这档节目对小孩子学成语还是很有帮助的——什么叫“大言不惭”,观此即知,全无需老师解说。
如今我们的学术,高下由政府认定(大学里现在就特别重视政府奖),讨论和提升则多在电视屏幕之上。虽说是学术无禁区,然既号称学者,说话似应与常人略有不同。钱穆先生曾说,“文薄风嚣”是“衰世之象”,表现在“刻薄为心,尖酸为味,狭窄为肠,浮浅为意”。一旦“俏皮号曰风雅,叫嚣奉为鼓吹”,则“陋情戾气,如尘埃之迷目,如粪壤之窒息”。那次电视辩论的表述是否如此,我不敢说。但我知道,人必自尊,然后他人尊之。读书人若不爱惜羽毛,则斯文扫地之后,终难逃窒息于粪壤的结局。个人如此,群体和国家亦然。
我曾引用过亨廷顿的推论:国家的富强可能导致本土文化的复兴。这些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学热”的同步,似可支持他的推论。但也还有一种不够乐观的可能:当中国实现长期追求的“富强”目标,因而出现传统文化复兴的需求时,包括“专家”在内的国人,对传统文化实已相当隔膜。近年“国学”方面的种种创新型表述(正面和负面的都有),似也印证着这一可能性。
最近很多人又热心于提高中国在世界的说话能力,但不要忘了,让人倾听的前提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若本身无自尊而要他人尊敬,恐怕是很困难的。近代国人善于自我批评,其把传统“讲坏”的努力,远胜于外人。惟温故方能知新:一个没有反省能力的民族,固然难以前行,而一个否定自己历史的民族,就像车祸后的失忆人,也缺乏前进的基础。只有让传统在今人思想里融会贯通,才能继续向前发展。
(作者系北大历史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