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种馈赠,它是如此短暂。”这是大卫·艾尔金斯在《超越宗教――在传统宗教之外构建个人精神生活》一书的导言里,最后说的话。淡淡地看这话,似乎有些励志的意味,而稍加品咂,则弥漫出一些神秘来,继而令人无限怅惘。
大卫·艾尔金斯当过牧师,曾经立志将自己的生命通过职业奉献给上帝。然而后来,他不再相信教会教给他的许多事情,并开始在做礼拜时体验到此前从未有过的空虚感。“我还是发现自己的确不能相信自己确实不信的东西。就是这么简单。”他如此解释自己的变化。当然这是相当痛苦的。他感到孤立无援,担心自己的精神生活就此终结。
不过后来,他还是在宗教之外获救了。
也许是有过出入宗教的经历,作者对灵魂以及灵魂的归属、培育之类的话题格外在意。他先是用了相当的篇幅来阐说灵魂不是独属宗教的,甚至于它与宗教并无关系。他认为灵魂是人类内心的精神溪流,只是人常常为社会的、线性的、逻辑的东西所吸引,而忽视甚至于无视了这条溪流。
我从这番描述中隐约地觉得,他所说的“灵魂”的意思,不是我以往印象中与信仰的神秘、死亡的阴冷相联系的东西,而是指冥冥中的那个“我”,虽然它同样也是具有神祕性质的。到目前为止,我与任何一种宗教都还没有产生能够进入的缘份,虽然身边有笃信佛禅、或者笃信基督的朋友,有时也会怀着敬畏,进寺庙燃一柱香,或进教堂听一支曲。我以为这是因为在我至纯的时光错失了与它们相遇的机会,以至于逐渐丧失了由衷相信什么的能力。我大约也应该是没有信仰的人群中的一个吧。因此当艾尔金斯在本书的前几章里努力告诉读者关于宗教未必能够安置灵魂,我读来几乎没有维护抑或排斥的想法。
我只是对冥冥中的那个“我”,那个称之为“灵魂”的东西,产生了兴趣。我是谁?除了物质的“我”之外,似乎有另外的一个超验的东西,在非逻辑的状态下,偶尔浮出,来不及细究,来不及追问。在某一个瞬间,令我感动,或者令我悲伤。艾尔金斯说,灵魂带着远古的记忆密码。理性的因素、社会性的因素干扰着人对灵魂的体认,灵魂如黑夜丛林般潜藏在人的内在核心而不令人自知。而人应该做的、有价值的事情,是意识到自我灵魂的存在,并唤醒沉睡的它。
难怪忙碌的人生中偶有自我缺席的恍惚,也难怪旁人看来诸事顺遂的自身却以为活得如同行尸走肉。那是被放逐的灵魂在嘴角飞起的嘲笑么?
在现实的、日常的生活空间之外,存在着另一维度的空间,人的灵魂与精神性的东西,被置放在那里。本书在表述这样一个意思时,尽可能地使用一种实证的、研究报告的方式,以表明不是在说天外的故事。当然,此书还告诉读者,灵魂既不是容易牵领到台前的,也不都是飞扬灵动的,长久的嗜睡尽可能造成它失血与萎靡。所以灵魂需要培育、滋养,通过不同的途径令其与神圣相遇。
在这本书里,作者介绍了八条途径:
途径一,阴性特质――“阿尼玛”的途径。作者认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心灵中原本同时具有阳性与阴性两种特质,由于社会文化的原因,不唯男人们极力摆脱阴性特质,女人也自觉地贬低与排斥这一特质。而如果能够充分发展自身的阴性特质――即直觉的、想象的、情感的、艺术的、右脑的那一部分特质,灵魂则有望被唤醒。
途径二,艺术――缪斯的途径。艺术作品的创造过程,某种角度上说是艺术家通过敏锐的感受力从神圣之境接收到的灵异之物,我相信这里面有着机缘巧合。王实甫若不是在某个时间里写下“西厢”文本,换个时间,就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了。艺术作品恰恰又是灵魂能够理解的语言。一本戏、一幅画、一段曲子在某个时间里令你热泪眶,说明灵魂的琴弦正在被拨动。
途径三,肉体――情爱、性与感性的途径。东西方早期文化中,都有将类似于宗教的仪式与男女交合联系在一起的记载,董仲舒《春秋繁露·求雨》中即有“令吏民夫妇皆偶处”的文字。古人认为这种关系是神圣庄严不可亵渎的。本书的作者说,“真正的精神性是植根于我们的肉体之中的”,“精神性其实就是世俗快乐生活的自然而然的果实”。
途径四,心理学――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途径。现代心理学由于和医学、自然科学打包在一起,按医学模式加以建构,形成医生、患者、疾病、病症、治疗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反而忽略了对于人们心灵的真正意义上的关注。本书认为,心理专家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认识真实的自我,使人的思想、情感和内心体验与他们的真实存在相协调。人的强烈的抑郁感受来源于自我认同的消亡,因而忧郁的痛苦如同死亡,好的心理医生会设法让求助者重新了解分析原来的“自我认同”以及内心的真实呼唤,使人获得再生的力量。
途径五,神话学――故事、仪式和符号的途径。神话不只是远古时间和空间传下来的故事的汇总,更不意味着谬误与虚假,而是包含着有关人的条件洞见和深邃的真理。无数人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他们经历过出生、童年、成人、为人父母、中年、老年和死亡,这些经历以神话的故事、仪式和象征符号做成指示性的地图,让后来的人知道自己正在经历着什么。不仅如此,它们还留下通向生命本质的神秘入口,以培育和支持人的灵魂。某些时候,在仪式面前,人会觉得与另外的世界很近。现代科学虽然拓展了我们的知识,但由于它注重对自然实体的研究,那些功能良好的方法和统计程序,对于研究主体的人以及人的心灵,未必奏效。
途径六,自然――大地和天堂的途径。虽然今天的人们也常常向往大自然,休闲时也愿意倾听蟋蟀与青蛙的鸣叫,观赏丛林、湖水、青草与暮色,但只要仍旧认为自然界的一切是人类用来观察、操纵和利用的对象,人可以引导自然前进的方向,那么,人类就始终处在危险之中。大自然是人类的父母,它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而人类不过是自然所孕育的数百万物种之一。如果我们能像梭罗一样体会与沉思瓦尔登湖,我们才可以不孤独。
途径七,关系――友谊、家庭和社群的途径。我们孤独地来到这个世界,又孤独地离去,不管两个人多么相爱,关系多么亲密,他们仍然是分开的、独立的两个人,因此孤独和隔膜是人不可去除的一部分。一直也是这样觉得的。但本书的作者说,更加深邃的真理则是,我们都是互相联系着的,孤独的感受正是实现这种联系的灵魂的渴望。友谊,知己,是发生在真正的灵魂间的,彼此的灵魂向对方敞开,他们用信任、冒险、脆弱的方式将自己交给对方。即使保持沉默,他们也在相互交流;当他们分开时,都将对方放在心中;再度相逢,就像彼此从未分开过。本书的作者告诉读者:双方必须共同努力才能产生这种心灵友谊,而培育友谊的最好方式就是谈论这种关系自身。朋友的特点是耐心守候;另一个真理是友谊有时候也会结束。这种结束如同把我们的灵魂从根基上撕裂开,我们会想:“这种友情是我非常依赖的,如果它都可以终结,那我还可以相信什么人、依靠什么呢?”即使活着的时候友谊没有终结,那它也肯定会在死亡来临之际中止。因此,没有理由不对我们现在拥有的友谊心存感激。
途径八,灵魂的黑夜――生存磨难的途径。通常,我们在“自我”控制下生活,它总在策划着我们认为重要的任何东西,它不相信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磨难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然而现实是无情的,那怕我们侥幸躲开了其他,死亡最终也会到来。短暂无常是人的存在无可争辩的事实。正因为万物短暂,我们必须与这种存在的事实相妥协。
写下这几行字时,想到冰枝师傅半月前病逝,黯然神伤。
本书在最后为读者设计了一个为期三月的精神成长计划。包括选择场地,每天写两页纸的心灵日记,做若干个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