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卫战胜:“同治中兴”式的强大,不要! 
作者:[卫战胜] 来源:[] 2010-01-31

  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在世界上的被注意率一下子又提高了不少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人说世界已经逐渐进入“中国世纪”。数据的确反映了中国相比自身的一种显著变化。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天天“胖”起来了。这其实也是最近30余年来,中国从上到下着力追求的一个主题。现在虽然不能说修成正果,却也收获不凡,身体明显是比以往饱满得多了,且不说新长出来的肉是肥是瘦。不过,当前中国的经济成就,却绝不能说“前所未有”。仅从中国自身来说,19世纪60年代到现在,中国向“近代化”、“现代化”进军,实际上已有好几个起落,而且在某些阶段,其表现亦有善可陈。

    19世纪6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当年的清政府就曾大举引进外来资本,所展开的洋务运动也曾造就一时之盛。如果将当下中国与一个半世纪前那个称做“同治中兴”时代的中国相比,单纯从GDP的角度看,当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比今天还要大得多,乃是17%对6%.然而,今天回头去看,这样“富”的国家并无多少美妙可言,“同治中兴”之前大清王朝曾两遭GDP远小于自己的欧洲列强蹂躏,“同治中兴”之后竟然又惨败在GDP只占自身零头的近邻日本之手。“胖子”为什么会被“瘦子”掀翻在地?

    晚清的凄凉经历其实也有其他国家可以作比。19世纪下半叶的沙皇俄国,就像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也像同时代的清朝一样,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短短几年时间,沙皇俄国的经济即告崩溃,帝国再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战争动员,其“强大”的工业生产,竟是花拳绣腿根本禁不起折腾。原因何在?沙俄的教训在于:当时处于世界前沿地位的那些产业,都操之于外来投资者,沙俄自己并不掌握技术上的优势。没有自主创新的技术能力,就不会有操之于己的战略产业,也就没有把握自身命运的主动权。无论同治中兴时代的大清王朝,还是19世纪后期的沙俄帝国,所遇到的问题都是一类,那就是发展主动权并不在自己手中。与此类似的,还有解体之前的奥斯曼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后期所实行的“外侨权益制度”,让外来商人掏空了帝国的经济命脉,而一度强大的拜占庭帝国,后来则被威尼斯商人控制了经济运行。这两个帝国的问题当然不仅在于技术创新能力不够,而在于把国家经济运行或增长的动力交与他人。百余年前的晚清和沙俄,稍远点的奥斯曼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它们的命运都值得现在的中国思考借鉴。

    21世纪的中国胖是胖了,但体质同样不能说好。世界知名的品牌,有几个在中国呢?代表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有几件被中国拥有?中国如果不从事出口,还能不能实现光鲜闪亮的经济增长?中国已经胖起来了,下一步,中国应该把注意力放到增强体质上。


相关文章:
·中兴迎来“洋监工”:美商务部派驻合规员,任期十年不受中兴制约
·余云辉:中兴事件说明中国的工业化之路还很长
·美媒揭印度教科书谎言:1962年“战胜中国”
·余云辉:打造战胜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秘密武器 ——兼谈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原则、策略和方案
·林建华:与真理同行,可以战胜蒙昧与偏执,更无惧强权与不公!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