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看到孔子偏爱归纳的方法,他的论断一般是建立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之上。当孔子与子路论及文明的进化时,他将远古经济的发展作为起点,关于第一阶段的论述仅与原始技术相关,比如房屋的建造,食物的烹调和衣服的制作。的确,技术发明是文明的基础。 孔子的论述从采集为主、狩猎为辅的时代开始,这样的经济环境是在包牺氏之前。他的原文是:“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1】食物、衣服、房屋是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三样东西,但没有技术的发展它们不能被创造出来。其中火的利用是最重要的,接着是治金和烧陶。然后这些技术被用于取得食物、衣服和房屋。经济生活满足之后,宗教生活就开始了,这就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文明起源。《易经·系辞》中,在我们上面部分引述过的讨论“理财”的第一段之后,有十三段指出了古代帝王“理财”的史实。整个这一章实际上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轮廓,其章节顺序是按年代的先后,所有的一切都回溯到发明与发现的时代。“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2】从他的名字和发明,我们可以知道包牺时代尚处在渔猎阶段,以及畜牧时代。【3】中国人事实上没有关于自己早期历史的准确知识,但据说包牺一朝长达110年,之后的十五朝也都冠以包牺氏之名。可以肯定的是,神农与包牺两代之间相隔的时间一定很长。因为神农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系辞》接下来就提到他:“(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4】“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6】这是文明的重要进展。因为《系辞》中没有提到货币,看来这一时期的交换大多还是以物易物的形式。按照历史学家的观点,神农主政120年。接着七代统治之后,黄帝兴起,他执政了100年(2147~2048 B.K.或2698~2599 B.C.)。又过了241年之后,尧帝时代到来,共90年。接着是舜帝,他当政50年。黄帝、尧、舜是三位最伟大的皇帝,他们已经处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系辞》一并提及他们说:“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7】《易经》的学说是关于进化的理论,而《系辞》则用了这三个皇帝时期的经济发展来说明这一点。的确,经济变革是文明发展进程中最有力的因素,孔颖达注释时举例说:“若黄帝已上,衣鸟兽之皮,其后人多兽少,事或穷乏。故以丝麻布帛而制衣裳,是神而变化,使民得宜也。”【8】这正是历史的经济解读。简而言之,在黄帝和尧舜时期取得了文明史上划时代的进步,而这一进步主要是基于经济的发展。因此,《系辞》仅仅提及物质文明。关于这三个皇帝时期的物质文明,《系辞》只提到了九件东西,这九件东西全部发明于黄帝时代,在尧舜时代得到完善或改进。因此,《系辞》并没有区分它们。这九件东西依次是:(1)他们创立了服饰制度,并用它建立了社会等级秩序。因此《系辞》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9】它显示出当时和平,优雅、有序和手工业得到发展的社会,以衣饰作为作为区分当代与以前时代的标志。(2)他们发现了航行技术。《系辞》说:“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致远以利天下。”【10】在制作舟楫的过程中,他们使用了金属工具。(3)他们发明了交通技术。《系辞》说:“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11】(4)在航行和交通得到发展以后,就需要保护城市安全了,因此《系辞》说:“重门击柝,以待暴客。”【12】(5)为了加工食物,他们作了杵和臼,《系辞》说:“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13】《系辞》将它们位列于诸多伟大发明之中,我们能看到中国人是多么看重稻米。(6)因为社会已经高度发展,双重城门和柝已经不足以保护安全,因而需要好的武器。《系辞》说:“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14】这些东西看起来与其说是经济的,还不如说是军事的, 但它们确是为了经济目的,是为了保卫财富。(7)他们改进了住所。《系辞》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15】(8)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中国人从来都将葬礼看作是经济生活的一部分。《系辞》提及棺槨的发明时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16】(9)一旦物质欲望得到满足,就需要精神生活和规章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书写文字的发明和充分使用。《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17】黄帝、尧、舜时代尚处农业社会,同时通过航行和交通的进步,也进入了原始商业阶段。但当时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是它已经步入原始工业初期,船和桨,马车和战车,门和柝,栋梁和檐宇,杵与臼,弓与箭,各种各样的棺材,书写用的木牍,所有这些都需要某种技艺性的劳作。尤其是丝绸工业,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并以服制区别了社会等级。这不仅标志着经济发展的巨大进步,也标志着社会和政治机制的巨大进步。阅读整篇《系辞》,我们能看到它实际上是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论文。或许,因为《系辞》作者的兴趣是在于中国文明的总体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我们最好这样说:它实在是对历史的经济解读。从头到尾,《系辞》提到十三种东西,除了八卦、重门和柝、弓和箭、文字和契据这四件,其他都是经济文明所绝对必需的。而且,即使是这四件东西中,重门和柝、弓和箭也主要是为了保护经济生活的;而各种书写方式,从八卦到文字、书契,部分地也是为了经济生活的发展。总之,经济发展是文明的基本要素,而书写是文明进步的最重要工具。《系辞》由孔子的嫡传弟子所著,其重要性堪与《大学》和《中庸》相比。它是宋代哲学学派的基础,并给思想以巨大的推动力。但宋朝的诸学派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从那时起便走向停滞。这只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技术发明和物质福利是文明的主要原动力。如果仔细阅读《系辞》,我们就会发现按照儒家的观点经济发展对于文明进步是何等重要。除了上述所引,我们将从《系辞》中再引述四段话用以说明孔教在一定程度上是重视物质的,并且高度赞赏技术发明。上面说:“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18】《系辞》称物质的东西为神物,是“天之道”所赐,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孔教是多么重视物质;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孔教是经济世界的宗教,上面解释说:“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19】上面还说:“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20】因此,儒家称所有伟大的发明家为圣人,又说:“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21】这一段简直就是解释了发明的过程,上溯到没有任何存在,只有道的初始,下达最后在生活中器物为人类所利用。从上面四段我们可以完全地理解儒家将技术发明看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将经济发展看作是所有文明的基础。孔子在《礼记·礼运》和《系辞》中叙述的是早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还将说一下孔子时代经济发展的一些情况。众所周知,周朝是中华文明的成熟期。王朝伊始(约571 B.K. 或1122 B.C.)有两位伟大的政治家,周公和太公,他们在推进中国经济文明方面都成效卓著。尤其是太公,在离开王朝政府来到自己的封地齐以后,他将全部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使齐成为华夏大地上主要的工商业国。这是中国第一次上升到全国性经济的发展阶段,甚至开始达到国际经济阶段。后来齐衰落了,但齐相管仲(管子,死于93 B.K. 或644 B.C.)使齐再次成为一个主要的工商业国家,它的繁荣一直持续到其灭亡(331 A.K. 或221 B.C.)。在春秋时期(171B.K.~71 A.K. 或722~481 B.C.)除齐国之外还有许多工商业国家,因此孔子时代经济文明已经高度发展,这一时期事实上已是国际经济或世界经济阶段。当然,古代中国人所说的世界只限于华夏世界。但我们必须知道当时那些主要国家的领土实际上与现代欧洲主要国家的领土相当。因此,没有理由不称之为世界经济。到了战国时期(149K.~331 A.K. 或403~221 B.C.)整个中国仅分为七个国家,经济仍高度发展。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活力的时期,是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分水领。这种富有活力的状况在汉初(约412 A.K. 或140 B.C.)结束。我们可以将整个中国历史的经济发展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从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角度,从历史伊始至周初是自给自足和封闭经济阶段;从周初至春秋是地方或乡村经济阶段;从春秋时期至今是全国性经济阶段。当然,这样的区分十分粗糙。如果我们想作更精细的划分,可以说春秋以前是古代经济阶段,春秋和战国是过渡性的经济阶段,由秦(331 A.K. 或221 B.C.)至今是现代经济阶段。从政治角度划分,秦以前是封建制,之后是绝对君主制;从经济的角度看,前者以土地国有为标志,后者以土地私有为标志。这些是我们所能作出的全部总体性表述。如果在中、欧之间作一个大体的比较,我们可以说中国经历游牧阶段很短,但经历农业阶段十分长;而欧洲停留在游牧阶段十分长,经历农业阶段却很短。我们不想深入历史细节,但可以找出一些今日社会的特点来说明中欧经济文明之间更加鲜明的某些差异。首先,我们来看食物。在西方世界,牛排和猪排是主食,烹饪简单,只是用火烧烤一下。牛奶是日常饮料,黄油作为食油。他们的食物同汉朝时描述的匈奴人的十分相似。而中国人享用的食物品种丰富得多,他们的刀工、调味和烹调也精细和复杂得多。在中国,牛奶不是大众饮料,人们也不用黄油,而用花生油。第二,再看服饰。在西方世界,羊毛和皮革分别是制作衣帽和鞋的主要原料。男子的衣服颜色单一,在大多数国家儿童只穿短裤和短裙,膝以下只穿长袜。女人还穿戴毛皮和羽毛,但不是为保暖,而是为时髦。在中国,丝、麻、棉是制作衣服鞋帽的主要原料。男装色彩多样。儿童不会故意裸露身体任何部位。人们只穿制成大衣的毛皮,也从来不用羽毛装饰。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欧洲在不久前才脱离游牧阶段,至今还保留着当时生活方式的痕迹;而中国很久以前就已经步入了农业阶段,表现出许多农业生活方式的特点。但是,对欧洲来说是幸运而对中国来说是不幸的是:欧洲进入真正的工业化阶段比中国早得多,机器标志着二者之间的大不同。还有,除了食物和衣服,欧洲的建筑也比中国的好。可能是由于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有奴隶为他们建造房屋,在中世纪教堂和封建主拥有巨大的权力建造教堂和城堡。但在中国,没有奴隶,教堂没有那样大的权力,中国封建主也不像西欧的封建主那样具有压迫性。无论什么原因,无疑中国的建筑比欧洲的差。中国建筑的主要缺点是:砌墙用的是砖而不是石块;大部分内部结构,即支撑屋顶的梁柱以及地板,是木质的。因此,它们经不住长期的风雨。而且中国人也没有在保存古代建筑方面显示出多大兴趣,因此,尽管也曾经有过许多好的建筑,它们也在历代的革命战火中被毁坏了。【1】《礼记·礼运第九》,意为:在上古先王之时,没有宫室一类建筑,冬天就住在土垒的洞穴里,夏天就住在棍棒搭成的巢里;那时候还不懂得熟食,生吃草木之实和鸟兽之肉,喝鸟兽的血,连肉带皮的生吞;那时候还不知道麻丝可以织布做衣,就披上鸟羽兽皮当衣服。后来有圣人出世,才懂得火的种种作用,于是用模型铸造金属器皿,和合泥土烧制砖瓦,用来建造台榭宫室门窗;又用火来焙、来烧、来煮、来烤,酿造甜酒和醋浆。又利用丝麻,织成布帛,用来供养活人,料理死者,用来祭祀鬼神和上帝。凡此种种,也都是沿袭上古的作法。【3】包牺之名有一定的意义,“包”意为厨房,“牺”意为家畜。这样的名说明他是厨房和烹调术的发明者。他也被称为伏羲,“伏”意为驯服和驯化,该名说明他是动物驯养的发明者。当时,渔和猎是用不同的网。八卦是书写的最早发明。比如乾卦象征天,坤卦象征地,震卦象征雷,巽卦象征风,坎卦象征水,离卦象征火,艮卦象征山,兑卦象征泽,它们实际上是八个字。在汉语中它们被称之为“八卦”,“八”意为八个,“卦”意为挂着,后者是说事物的现象有次序地挂着以示民众。这是走向文明的第一步。【4】《易经·系辞下》,意为:神农氏砍削树木做成犁头,曲转木材为犁柄,以便耕种和除草,创作许多耕作器具,教导人民,使天下增加粮食。【5】神农一名也有一定的意义。“神”意为神圣,“农”意为农民。他被称为神圣的农民,很明显他是农业的开创者。特别是从“斫”一词我们知道金属已经应用,尽管当时的犁头是木制的。【10】《易经·系辞下》,意为:将木材凿成舟船,削锐木头做为船楫……且可航行至更远的地方,便利天下人。【11】《易经·系辞下》,意为:驯服了牛,乘着马,用牛来拖载重物,用马来奔驰远地,以沟通有无,便利世人。【12】《易经·系辞下》,意为:设置重门,击柝巡夜,以防御盗贼的侵入。【13】语出《易经·系辞下》,意为:发明杵臼,以利民食。【14】《易经·系辞下》,意为:将柔韧的小木条做成弓,把木材削成箭,用弓箭的作用来威服天下。【15】《易经·系辞下》,意为:上古时候,冬天则藏身洞穴,夏天则在野外居住,后世圣人,为了防止洪水猛兽的侵袭,遂教民建筑宫室,上有栋梁,下有檐宇,以防御风雨。【16】《易经·系辞下》,意为:古时候的丧葬,用木材厚厚地堆在尸体上面,埋在荒野中,不设立坟墓,也不植树,居丧没有一定的期限。后世圣人,制定丧礼,换用棺槨以殡葬。【17】《易经·系辞下》,意为: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以后不敷使用了,圣人便发明文书契据,百官也利于治理,万民也赖于此书契,而有所稽察,不致于误事。【19】《易经·系辞上》,意为:显现于外面,有物象可观,就叫做“象”;表现于器用,有尺度的大小,合于规矩方圆的形状,就叫做“器”;制定屋宇之时,即用门户以出入,有法度可寻,就叫做“法”;利用它来出出入入,往来不穷,百姓常常利用它而不知,就叫做“神”。【20】《易经·系辞上》,意为:具备器物,以适人类的适用,设立完成许多器具以利益天下的,没有比圣人更伟大的了。【21】《易经·系辞上》,意为:所以在形器之上,无形体度量,抽象不可形而为万物,所共由者,就叫做“道”;在形体之下,有形体可寻,是具体之物,就叫做“器”;将形上之道、形下之器,变化而裁制之以致用,就叫做“变”;推而发挥之,扩充之以实行于天下,谓之“通”;举而用之于天下的百姓,就叫做“事业”。(节选自陈焕章《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翟玉忠译,陆寿筠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