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艺术
翟玉忠:“华夏正源在西北”诗三首 
作者:[翟玉忠] 来源:[作者惠赐] 2018-08-09

 

7月31日傍晚,与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马林义先生一起,考察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斯都乡一处约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诸多大小房基依稀可见,采集到石磨盘、石璧及诸多石制工具和陶片。猛抬头,瞥见夕阳点燃的丹霞地貌,太美了——瞬间,与古人的目光交接在一起,那种超越千年时空的感觉充满了每一个细胞,难以言表。4500年前,此地的先人,也曾向我这样,在工作之余欣赏燃烧的壮丽群山吧!我想是的,任何人都会这样!

 

在查汗斯都水库修建前,我们拍摄所在的居住台地边缘,曾有河水流过,目前只剩涓涓细流——遥想数千年前,水与山,红与绿,动与静,爱与恨,生与死,凝固在一起,真不知今夕何夕!

 

作者按:

 

2018年7月25日至8月6日,蒙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马林义先生邀请,笔者赴甘青地区访学。

 

从兰州至西宁,从临夏至循化,盘旋于雄伟的积石山下,往来于浩荡的黄河两岸,结合考古、历史、民族学等资料,笔者越发相信:奠定中国文化基础的夏商周三代,初始的夏文化直接源头当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带的甘肃、青海,在时间和空间上属齐家文化(距今4300-3500年)分布范围。

 

青铜时代,在欧亚大陆深度开发畜力能源的生产力大革命中(考古学家谢拉特所说的“次级产品革命”),夏文化兴起于西北,繁盛于中原——华夏正源在西北!夏商周三代皆兴起于东西方交流大通道北方草原的南部地区,东西文明交汇处的黄河流域。

 

作为东亚大陆进入青铜时代的标志性文化,齐家文化具有融汇中西,囊括夷夏、包容万流的特点。中华文化是四千多年前,在世界文明大变迁,东西文明大碰撞,东亚文明大危机(除晋南、豫西,长江、黄河中下流地区新石器时代文明的普遍衰落)中产生的,她绵延至今,生生不息。

 

今天,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狭隘的汉族中心主义,狭隘的中原中心主义,狭隘的中国中心主义盛行,已经到了威胁民族团结、文化自信、发展战略的地步。为中华文化正本清源,成为所有知识分子的当务之急。

 

因为,不失根本,方可开拓未来。过去一百多年来,中国诸多学人忽中忽西,忽左忽右,忽俄忽美,不断在思想上“翻烧饼”(我的朋友,社会学家黄纪苏先生语),仿佛是只会接受别人刺激的低等动物——在此次中美贸易战中,中国知识界几乎集体失语,看到的多是些浅薄的时评、乃至谩骂美国总统特朗普非理性。

 

只有返本,才能开新——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等同于四书五经九个本本、仁义道德两个科目,叶公好龙式地对待中国文化,“中国特色”、“中国话语”、“中国气派”只会变成四字空文!

 

此次访学,有十天时间同马林义先生及其家人住在一起——他们都是虔诚信仰伊斯兰教的撒拉族——撒拉族无书面文字,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元初,他们的祖先用白骆驼驮着《可兰经》,穿越戈壁沙漠,从遥远的中亚迁徙到青海积石山下,在有“青藏高原小江南”之称的循化(县城位于积石镇)繁演生息,安居乐业,直至今天。

 

大家有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习惯,却亲如一家。我真正感受到了伊斯兰同胞的热情好客、宽广包容,信仰纯洁。感谢马林义先生及其家人。马林义先生的母亲已经年过八旬,头上包着黑色的纱巾,和蔼慈祥,吃饭时,不时用刚能听懂的一两句汉语劝我吃好——此情此景,深入心扉,如在目前!

 

我永远忘不了,雨后,黄河上升起的如梦如幻的雾,

 

我永远忘不了,撒拉女孩纯真、清彻、深沉的眼睛,

 

我永远忘不了,暗夜,山后孟达天池反射远方的闪电,照亮群山和云层的奇景,

 

……

 

作诗,赠马林义先生和他的家人,以及此次访学过程中遇到的汉、藏、回、撒拉各族专家、同胞。

 

一、游青海循化积石峡

2018年7月29日,笔者摄于积石峡附近。今天积石峡已经建起水电站,以前这里有黑色的“禹王石”,建库时被淹没。

 

大禹劈积石,

 

三代开文明【1】。

 

黄河流不尽,

 

夏羌古今情【2】。

 

注:

 

【1】地处青海循化的黄河积石峡地区,包括相邻的甘肃临夏积石山县,多大禹传说。《尚书·禹贡》也记载大禹曾“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2】甘青地区为羌人故地,大禹属西夷,故有“戎禹”之称。《史记·六国年表序》有:“禹兴于西羌。”齐家文化的腹地,甘青地区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与大禹龙兴相关——大禹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所以古人亦称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为“禹迹”。

 

二、参观甘肃广河齐家文化博物馆

著名的广河齐家坪考古遗址,细致观察,后面壁上仍能清楚看到4000年前古人居住面的白色痕迹。2018年7月26日笔者摄于甘肃省临夏市广河齐家坪。


南海与西亚,


   九派流中华【1】。


   百年一弹指,


   始觉有齐家【2】。

 

注:

 

【1】7月26日,在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唐士乾先生陪同下,参观甘肃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看到从西亚传过来的青铜文化,南海印度洋地区的海贝,中国新疆地区的和田玉,中国江浙沿海地区的玉器类型,深有所感,为中华文化包容并蓄而惊叹。

 

【2】自1924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广河齐家坪发现齐家文化遗址,几近百年。然而齐家文化的重要意义,直到近年来才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唐士乾先生为此做了很多工作,摩顶放踵,不惜余力。

 

 三、华夏正源在西北

雨后美丽的循化小镇——炎炎夏日,若走春秋,真避暑之圣地。四五千年前,这里地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中枢,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一如今天的东南沿海地区。2018年8月3日马忠明先生拍摄于循化。

华夏正源在西北,


   建中立极天下和【1】。


   洛阳铲,史公书,


   积石山下禹王歌【2】。

 

注:

 

【1】地处西北,与齐家文化有重要关系的陕西省神木县石峁古城,距今4300~4000年,面积约425万平方米,是中国发现的史前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与同时期的陶寺遗址一样,都是三代兴起的大型政治中心,这和建立以人为本的强大中性政府,中国古典政治的“建中立极”理念相符合——三生万物,那是政治稳定发展的基础。

 

【2】洛阳铲,史公书,禹王歌,分别代指考古、历史、民族学三个领域,足以证实夏文化出于西北,盛于中原。




相关文章:
·翟玉忠:拒绝学术“软埋”,贯通经子
·翟玉忠:儒家与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翟玉忠:找回中国本土政治经济理论
·翟玉忠:贤能政治是政治忠诚与业务能力统一的选举制度
·翟玉忠:中国科举制弥补了西方民主制之不足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