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探微
上古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 
作者:[王新中 刘精忠] 来源:[网友推荐] 2014-12-23

    自古以来,中国就与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各种形式的接触,与西亚的文化交流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本文在综合一些新的材料与证据的基础上,把中国与西亚文化交流的时间上推到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这对于整体认识旧大陆各地区的交流具有启发意义。

    一、彩陶与中国和西亚早期的文化交流

    近年来,我国有研究民族文化的学者发现,在我国盘古创世神话和彝族创世神话中都有左眼为日,右眼为月的描述,并认为这两个神话实际上是同出一源的变体,都源于西亚巴比伦混沌之神的传说。还有彝族英雄神话支格阿龙中关于鹰和马的母题以及支格阿龙所使用的武器三叉戟都有浓厚的西方色彩(西亚、埃及、希腊)。仅仅是通过神话母题的相似来证明中国古代神话与西亚古代神话有某种联系,给人的印象也许有些玄奥和牵强。然而,我国学者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发现的与上述神话有关联的证据,的确使人信服。首先是在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个虎首类人面彩陶葫芦瓶上(距今5000~6000年)和西亚萨马腊文化(在伊拉克北部,距今约7000年)遗址出土的一个人面瓮上都发现了“左眼睁”(表示太阳)、“右眼闭”(表示月亮)的人面图像。这种相似并不奇怪,因为地处西北的古羌戎与西亚的文化交流也是便当的,两地发现的“左眼开,右眼合”这样一种母题的神面像,正说明盘古神话、彝族创世神话以及姜寨虎头变型葫芦瓶,可能都接受过来自西亚文化的某些影响。[1](P114)其次是彝族古老的“变体彝文宗教示意书”中反映支格阿龙形象的彝族古代民间艺术、甘肃青海地区辛店文化(青铜时代)彩陶、新疆阿尔泰山洞岩画、伊朗西南部彩陶(距今约6000~7000年)和伊拉克萨马腊(距今约7000年)彩陶上的人物造型,其画法和艺术风格都完全一致。由此可见,彝族文化中融入了西羌、西亚文化因素,也表明了中西文化交流在远古时期所达到的深远程度,大大超出我们今天的想象。自新石器时代起,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充当着重要中介的是我国西部古民族尤其是古羌族。这一切都从彝族的文化中表现出来,因为彝族文化与甘青陕地区的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等远古文化息息相通绝非偶然,本来彝族就是西羌先人南迁的后裔。古羌人居西北湟渭之间,曾经几度迁移,既有东向发展的,也有南向川、滇、藏的,而经四川入滇者尤多,往西还有达到新疆帕米尔高原者。对上述几件艺术品的初步探讨,可以看出彝族文化除了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积淀外,也融入了西亚等外来文化因素,对于研究古老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以及远古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二、小麦与中国和西亚早期的文化交流

    一般认为,小麦并非中原华夏族原产,而是由我国西部的先民们从遥远的西亚引入中原的,这是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就与西亚有间接交往的又一个典型实例。斯塔夫里亚诺斯认为中国(黄河流域)是在公元前1300年前后从西亚引进小麦的,我国学者新近的研究认为小麦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应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距今5000年以前)。

    关于小麦种植在黄河流域的起源,我国学者早已注意到古代文字和习俗中的一个有趣现象:虽然早在周代小麦就被列入“五谷”之中,成为我国北方广泛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先民们并不以麦为贵,宗庙祭祀必称黍稷,富国安民则言贵粟。我国古文献中的这一语言文化现象,实际反映了原产于中国的粟在古人生活中的地位至高无上,黍、稷之类皆属粟。重粟不重麦这一古俗表明,小麦似乎不是华夏先祖自古耕食之谷,而更可能是后来从域外传入的作物。[2](P47)在甲骨文中已有表示麦的字,这就是“来”字,“麦”字则是后起的。“麦”字从止,“止”是足趾之“止”朝下的象形会意,表示降落,即罗振玉所说的“古降字”。来、麦二字,音近义同,相互借用,但在甲骨文中就已有各自所侧重的意思,来指“来去”之义,麦专指“小麦”之麦。《诗经》中提到栽培麦时亦用“麦”而不用“来”,只有在纪念祖先引种麦类的《周颂》中,仍采用来这一名称,如《周颂·思文》中有“贻我来牟,帝命率育”的诗句,故《说文》释“来”为“周所受瑞麦,来牟。天所来也”。[2](P48)因此,来、麦从词源上证明使华夏族颇感神秘的小麦是外来的、引进的。《山海经》中提及粮食作物时有黍稻而不见有麦,并说炎帝和黄帝之后裔皆“食黍”或“食谷”,这也说明早期的华夏先祖不知有麦,或还未引种小麦。大概从殷周以降,人们对于小麦由来的具体情况早已一无所知,以至于本来真实的故事就演变成了模糊的神话传说。于是,小麦“始从天降”之类的说法也就成了人们历代相传的知识。这也从反面说明,古人虽然不清楚小麦是何时何地如何传入中国的,但很早就知道小麦并不是华夏故土原来就有的。[2](P48)我国学者还通过对利、啬穑、每美等字的考证,得出我国栽培小麦的历史不早于公元前4000年,不晚于公元前3000年。[2](P49-50)小麦从公元前3000年引入中原到中唐以后取代粟成为黄河流域居民的主食,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因此,至迟在距今5000年前左右,中国新石器文化就与西亚的史前文化有了直接或间接的往来,原产西亚的小麦就以新疆与河湟为中介传入中原地区。

    三、青铜剑与中国和西亚早朝的文化交流

    近年来我国学者林梅村在《商周青铜剑渊源考》中指出:“正如现代考古研究所揭示的,中国文明有独立的起源,但中国从未脱离世界其它五大文明而孤立发展。中国考古新发现以及中亚古代语言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我们探讨商周青铜短剑渊源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大量证据表明,商末周初突然出现于中原的青铜剑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3](P39)考古资料表明,青铜柳叶剑和青铜管銎斧最早产生于西亚杰姆迭特·那色文化(公元前3100~2900年),后经伊朗高原传播到中亚、南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这两种兵器的传播是在印欧语人大迁徙的背景下进行的,后来被广布于欧亚大陆的印欧语系游牧人普遍使用。所以,与印欧语人有关的青铜文化中基本上都有这两种兵器出土,其向我国的传播大致是由伊朗洛雷斯坦青铜文化到中亚的马尔基安纳文化、再到南西伯利亚的安德罗诺沃文化。最后,通过我国北方的鄂尔多斯青铜文化的中介作用约在周代传入中原地区。古吐火罗人很可能在这一传播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们在四坝文化衰落后,一度东进到鄂尔多斯草原。但公元前13世纪鄂尔多斯文化的兴起,遏制了古吐火罗人的向东迁徙并使其向南发展。四川成都十二桥遗址和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晚商柳叶剑和模仿柳叶剑的玉剑,大概与古吐火罗人的向南迁徙有一定的传承关系。[3](P49)尤其是广汉三星堆遗址的仿柳叶剑玉剑的发展,说明古代巴蜀在通过南亚与西亚有间接交往的同时,与西域并通过西域与更远的西部地区有间接交往。历史语言学研究者发现丝绸之路上流行的17种古代东方语言或方言中的“剑”字无一例外都源于古印欧语,这是印欧人在向周围迁徙过程中与不同地区居民发生交往在语言上的表现,也可说是柳叶剑传播的语言学地图,汉语对“剑”的称呼很可能来自吐火罗语月氏方言,匈奴人对剑的别称“铤”亦然。[3](P56)

    关于青铜器与中西文化交流我们还可以找到左证。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胡博在《齐家和二里头:关于远距离文化的接触问题》一文中,考察了内蒙古和甘青地区早期金属时代文化与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的关系,并依据西伯利亚几处遗址以及巴克特里亚马尔吉安纳文化群的最新碳14校正年代,认为中国早在青铜时代滥觞期即已受到异域文化的影响,还列举了许多实例,其中有伊朗出土的红铜爵和觚形器[4](P118)。这两件红铜器出自伊朗南部克尔曼省克尔曼东北的沙赫达德。该地位于卢特沙漠外缘,其文化性质与阿富汗到土库曼斯坦间的巴克特里亚-马尔基安纳文化群有密切关系,一个特点是有相当多的锤制金属容器,其中小型的有流容器和圆筒形饮器特别流行。前者有些像中国的爵,后者像中国的觚。[4](P118)伊朗沙赫达德的爵形器,其形制有与中国的爵相似之处,有流和尾,深腹平底,在这两点上接近二里头。

    六、讨论与结语

    吐火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初的印欧人,亦是中国境内最早的游牧民。亨宁认为吐火罗人至少可以追溯到击败纳拉姆辛(Naram-Sin)统治巴比伦约百年的古提人(Guti),他们于公元前三千纪末离开波斯西部来到中国,一部分定居下来,其他仍过着游牧生活,即后来中国史书中常见的月支[1]。余太山认为允姓之戎、大夏、禺氏可以分别溯源于少昊氏、陶唐氏和有虞氏,且与月氏或吐火罗关系密切,不能排除他们属于印欧人的可能[2]。如此看来上古印欧人即活跃于中国,且不局限于西域。
 
    蒲立本通过对上古汉语[3]和印欧语的比较研究[4]亦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印欧人进入中国绝不晚于他们进入印度[5]。在汉语[6]和阿尔泰语[7]中不仅存在许多印欧语(吐火罗语)借词,而且存在某种结构上的类似性,汉语和印欧语可能存在某种发生学联系。因此有人提出了欧亚超语系假说(Eurasiatic Macro-family Nostratic Hypothesis),并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8]

    在新疆等地发现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址的主人大都属于印欧人。[9]殷墟遗骨亦有印欧人的成分[10]。山东临淄春秋战国时代墓葬出土的人骨中有些经DNA测验属于(类似于)印欧人。[11]三星堆青铜群像[12]、西周蚌雕人头像[13]、白浮西周墓葬中出土青铜人面像[14]等均有明显的印欧人特征,还有青铜器上的饕餮纹[15]和狩猎图像[16]很可能是印欧人在上古中国活动留下的痕迹。

    林梅村曾肯定地指出吐火罗人开拓了丝绸之路[17]。但根据他自己的考证[18]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的克尔木齐文化和楼兰地区的小河—古墓沟文化为吐火罗文化,其主人与牛、马、羊为伴,熟练掌握了青铜铸造技术,以定居畜牧或准游牧为生,都与丝绸没有任何瓜葛。因此吐火罗人开拓的是青铜之路,尽管他们后来在丝绸之路上也起了重要作用。

    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和历史记述与传说均表明上古存在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文化交流,要否认青铜之路的存在已十分困难。

    第一,没有证据表明东亚的青铜器早于西亚。尽管有人将中国的青铜时代推到了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亦有人将龙山文化、红山文化看成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就算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已进入了青铜时代,也比西亚晚了近千年,且不算青铜时代之前上千年的红铜时代。举世公认中国不存在红铜时代,《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也没有这一条目;龙山文化、红山文化是典型的东亚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第二,没有证据表明东亚和西亚的青铜冶炼技术有什么不同。曾经有人认为青铜铸造西亚用的是失蜡法,而中国用的范铸法,在技术上有本质不同。事实上,西亚几乎同时发明了范铸法和失蜡法,东亚亦同时使用范铸法和失蜡法。考古学界流行一种假定,即自古存在一个以礼器或容器为特色的中原或中国青铜器传统,到了后来才受到北方或外来青铜文化的影响。事实上,东亚早期青铜器均无特色可言,只不过是西亚或中亚青铜器的翻版而已。只有到了商周时代中原青铜器才独具特色。这是技术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分化现象。

    第三,没有证据表明东亚、西亚之间有不可逾越的自然或文化壁垒。人们常有一种错觉,似乎东亚、西亚之间相距万里,会妨碍古人的迁徙和交流。其实东亚和西亚通过中亚紧密相连。古代的草原犹如现代的海洋,千山万水不仅不会阻碍人类的迁徙,而且有利于文化的交流。现代中国与西亚(阿富汗)接壤,可以说是零距离。欧亚大陆通过青铜与丝绸之路形成一体,并不存在明显的自然或文化的分界线。

    青铜之路与丝绸之路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青铜之路活跃于夏商周三代,几乎没有文字记载,主要是由西向东传播青铜与游牧文化。丝绸之路繁忙于汉唐宋元时代,史不绝书,主要是由东向西传播丝绸与定居农业文化。两者先后相继而方向相反,可以说是青铜之路诱发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取代了青铜之路。

注释:

[1] Henning W.B.: The First Indo-Europeans in History,In Society and History Essay in Honor of Karl August Wittfogel,ed by G.L. Ulmen,Hague.1978.徐文堪译注:《历史上最初的印欧人》,《西北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2] 余太山:《古族新考》,中华书局,2000。
[3] 蒲立本著,潘悟云等译:《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中华书局,1999。
[4] Pulleyblank,E.G.:Chinese and Indo-Europeans,Journal of Royal Asiatic Society,3-39 1966.
[5] Pulleyblank,E.G.:Prehistoric East-West Contacts Across Eurasia,Pacific Affairs,47,500-508,1975.
[6] Chang Tsung-tung:Indo-European Vocabulary in Old Chinese,Sino-Platonic Papers 7,1988.
[7] PengLin Wang:Tokharian Words in Altaic Regnal Titles,Central Asia Journal,39(2),155-207,1995.
[8] Colin Renfrew:At the Edge of Knowability:Towards a Prehistory of Languages,Cambridge Archaeological Journal,10(1),7-34,2000.
[9] 韩康信:《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10] 杨希枚:《河南安阳殷墟墓葬中人体骨骼的整理和研究》,《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2本,231-266页,1976年。
[11] Li Wang etc:Genetic Structure of a 2500-Year-Old Human Population in China and Spatiotemporal Changes,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1 7(9),1396-1400,2000.
[12] 范小平:《三星堆青铜人像群的社会内容和艺术形式探讨:兼与中东地区上古雕塑艺术之比较》,载《三星堆与巴蜀文化》,巴蜀书社,1993。
[13] 尹盛平:《西周蚌雕人头像种族探索》,《文物》1986年第1期。
[14] Csorba,M。:The Chinese Northern Frontier: Reassessment of the Bronze Age Burials From Baifu, Antiquity,70,564-87,1996.
[15] 杨希枚:《古饕餮民族考》,《民族研究所集刊》第24册,1967。
[16] 徐中舒:《古代狩猎图像考》,《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上),1933。
[17] 林梅村:《开拓丝绸之路的先驱——吐火罗人》,《文物》1989年第1期。
[18] 林梅村:《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西域研究》2003年第3期。


相关文章:
·翟玉忠:东西方学术范式的不同
·翟玉忠:东西方迥异的思维方式
·胡春雨:中国文化精神的廉洁底色
·翟玉忠:儒家与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翟玉忠:找回中国本土政治经济理论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