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今天的祝寿会,我有些兴奋,因为在世界上活到108 岁而笔耕不辍的学者就很罕见,因此这样的贺寿会也是世界少有,是我一生中的难得。
在高寿的人群中,老而有所为的并不乏人,英国肖伯纳93岁出书,美国毕加索90岁仍在作画;日本一个90岁的老婆婆出版一本诗集发行百万册,南开大学杨敬年教授93岁翻译《国富论》连印好几版。但是纵观当今世界,百岁之后连续推出多本著作的,中国没有,世界也没有,是周先生创造了新记录,所以周有光先生是世界的唯一。
周先生的一生成就了三个跨越。
一是跨越世纪的常青树。周先生从五四以来与时俱进,百年来一如既往朝气蓬勃,永远保持思想的活力,他提出的“从世界看中国”的命题,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在学界已是人所共识。
二是跨越多种学科。他从经济学、金融学跨入语言学、文化学、中国史,世界史,游刃有余,融汇文史哲经,赢得“周百科”的称誉,可谓最具有通识的大学者;
三是跨越代沟。周先生105岁出版《朝闻道集》、106岁出版《拾贝集》、《文化学丛谈》,拥有很多年青的读者。《朝闻道集》在深圳获得“2010年度十大好书”之一,同年周先生还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2010年魅力人物”。
以老年之作赢得年青人的心,不仅是周先生一人,何方的著作被《北京青年报》连载、资中筠先生在书展上受到年青人的热捧,还有李锐、李新等回忆录都在年青为拥有大量粉丝。这是因为他们的著作有思想魅力,以强烈现实的关怀精神感染人、吸引人;有思想的威力,以博古通今之识和自我反思,促人省醒,因而有征服力。
跨越代沟,赢得共鸣,这是中国特有的社会气象,可称之为周有光现象。在现代社会转型中为什么会出现周有光现象,通观历史可带给我们新的思考。
记得六、七年前我曾向杜导正先生建议,将《炎黄春秋》推向世界,并获得他的同意我写了《老革命的新觉醒----《炎黄春秋》评介》一文,参加日本的“国际汉学会议”,当然我也遵守约定,该文不在中国发表,也不上网。但这篇文章译成多种文字,不久听说美国哈佛大学的中文报刊阅览室,该刊放在第一位。
为什么要将这一刊物推向世界? 因为我认为,认识老一代的新觉醒,就是了解中国,因为在中国这是一个历史现象。
人们呼唤当代新启蒙思想,往往追溯到五四的新文化运动,诚然这一轮启蒙,举起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促进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中国的转型。打前头的是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年青人,传播的是西方先进思想。但从中国启蒙思想史上来考察,更可以追溯到明清之际,在这被古人喻为天崩地裂的时代,出现了一批光照百代的思想家,最杰出的当数黄宗羲,因为梁启超多次表白近代维新变法的原动力是来自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孙中山在革命之初散发这本书以启发国民。一本在出自300 年前只有2万多字的著作,何以被现代改革家和革命家奉为指导的经典?
其要义有三点:
一、提出“分治以群工”,成立“议事堂”,抑制君权独揽。
二、提出“复方镇”,用扩大地方权力的措施,削弱中央集权。
三、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提高士大夫议政意识。将朝政的是非公布于学校,实施公开监督。
这三点不正是现代宪政的重要内容吗? 要知道在明末清初虽有西方科学思想的影响,却从没有西方政治思想的引进,也就是说,这是在没有西方思想影响下的土生土长的新思想,不同于西方呼唤人性解放的是,中国启蒙是针对君主专制的批判,这是中国启蒙不同于西方的重要特色。
与他相应的是唐甄的《潜书》提出“抑尊”(抑制权力),“势尊自蔽”( 权力自己蒙蔽自己),这是接近西方绝对权力绝对腐蚀的命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位作者,推出的传世之作,并不在他们的盛年,而是晚年。
因为对制度的反思需要有思想,也要有体验的引爆,加深思想的深度。黄宗羲所以能有这样卓越的思想,是因为他经受了杀身之祸、破家之灾、亡国之痛。他当过“愤青”,搞过暗杀,到晚年归隐田园,痛定思痛,重新思考这哺育他成长也置他于万劫不复的王朝,发出抨击专制制度的呼声。
要知道他的父亲黄尊素是至死不悟的愚忠,身为东林党人訾议朝政,被皇帝下令处死,临终前还不忘赋诗叩谢君父。像这样竭尽忠诚的循理之士,不正是被他念念不忘的君父无情地株杀吗? 天理何在? 皇帝的圣明又何在? 被这悲剧惊醒的人们,终究要发出悲愤的呐喊。黄尊素倒下去了,黄宗羲却拿起笔猛烈地抨击这吃人的专制制度,提出: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君主既然“不以天下万民为事”,作臣的就没有必要“杀身以事君”! 正是这亲身体验,使他思想升华,从专制制度中叛逆而出。
从黄尊素到黄宗羲这父子两代人完成认识上的飞跃,需要经历,经历是认识世界的财富。所以《明夷待访录》只能出在他晚年的大彻大悟。这也就是中国启蒙人物最先多出自老年的原因。
美国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在81岁的高龄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在获奖仪式上她讲了一句话,令人感动,这句话是: “我是一朵秋天里的雏菊,我相信,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里开放。”
周先生亦如这些先贤,是秋天的繁花,黄昏中灿烂的晚霞,使后人受惠无穷。
(作者单位:中社院近代史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