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合作主义研究
D.佩青纳:第三帝国经济纵论 
作者:[ D.佩青纳] 来源:[作者惠寄] 2005-07-23

   对德国动员其经济潜力的调查研究,不能仅限于战时。德国与法国、美国和英国的情况正好相反,到1939年9月它在经济上已为战争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因此在战争的前半个时期,它根本用不着在经济方面作什么特别努力。只是在闪电战失败,不得不对军事资源实行全面动员之后,确切意义上的“战争经济”方才开始。

   战时的经济计划与技术成就有密切的关系。早在1916年,也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就首次试图发展与战略迫切要求相适应的经济控制手段。这些手段是一步一步凑合起来的,并没有一个整体的计划。由于他们决定着每一个工业部门所得到的原料的配给量,组成这一崭新的战争勤务部门的许多公开的或半公开的机构便得到了对生产和分配的各个重要方面的控制权。

   纳粹德国在三十年代所奉行的重整军备政策是在考虑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后制定出来的,因此它在战争远未开始之前,就已完成了经济动员的计划。


                                1933-1939年   战争努力


   在1933--1939年间,德国经济向重整军备的方向发展,是与纳粹德国的外交密切相关的,而他们的外交政策又是与希特勒在其《我的奋斗》一书中所明确阐明的长远目标决定的。德国的外交政策从以下两个口号里可以看得很清楚:一个是“扩张领土”;一个是“征服生存空间”。在1936年的“四年计划”和1937年的霍斯巴赫议定书中,都详细地对这些目标作了解释。

   与外交政策方面的这些目的并行不悖的是一项野心勃勃的军备计划。到了1936年,德国的经济力量已经赶上,甚至超过它以前的征服者的后备力量。到了战争爆发的时候,德国的军费开支已达六百亿德国马克。他们军费的年开支,1932年仅占国家预算的4% ,到了1938年,即增至50%,或者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7%。在同一期间内,英国的军费开支仅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4%;美国的军费开支则仅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见表1)

                   表 1       德英美三国军费开支一览表
——————————————————————————————————————————
    |       德     国         |         英    国         |          美   国
年度 |-------------------------|--------------------------|-------------------------
    |  德国马克 | 国民生产总  |  英    镑  | 国民生产总  |   美    元  | 国民生产总
    |           | 值的绝对百  |            | 值的绝对百  |             | 值的绝对百
    |  (10亿) |    分比     |  (10亿)  |    分比     |   (10亿)  |    分比
——————————————————————————————————————————
1933 |     1.9   |      3      |     0.1    |      3      |      0.5    |      1
——————————————————————————————————————————
1934 |     4.1   |      6      |     0.1    |      3      |      0.7    |      1
——————————————————————————————————————————
1935 |     6.0   |      8      |     0.1    |      2      |      0.9    |      1
——————————————————————————————————————————
1936 |    10.8   |      13     |     0.2    |      5      |      0.9    |      1
——————————————————————————————————————————
1937 |    11.7   |      13     |     0.3    |      7      |      1.0    |      1
——————————————————————————————————————————
1938 |    17.2   |      17     |     0.4    |      8      |      1.0    |      1
——————————————————————————————————————————
1938--|          |             |            |             |             |
1938年|    8.6   |      10     |     0.2    |     4.7     |      0.8    |      1
的平均|          |             |            |             |             |
值    |          |             |            |             |             |
——————————————————————-———————————————————
                  [ 注 ]  上表取自贝雷尼塞.卡罗尔《总体战的设计》

   由于德国的财政资产(不包括各州和各行政区)在1933年至1939年9月期间仅能担负军费开支的三分之二,因此,如想担负这样大的开支,就必须建立新的财政程序和财政制度(见表2)

                 表2     1933-1939年9月德国的岁入和开支情况一览表
                               (单位:10亿德国马克)


           税收、海关税收及其它来源                            81.8
          “冶金研究所”证券的财政资助                         10.5
           税 收 债 券                                          3.1
           短 期 信 贷                                          6.9
           长 期 信 贷                                         16.7
——————————————————————————————————————————
                                                              119.0
——————————————————————————————————————————
           非 军 事 开 支                                      59.0
           军 费 开 支                                         60.0
                                                           ——————
                                                              119.0

          [ 注 ] 上表取自弗里茨.费德劳:《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经费的筹措》

   德国政府为了不让公众看到政府有巨额债务,利用了所谓“冶金研究所”证券这样一个巧妙的工具。“冶金研究所”纯系一个虚构的机构,它的资本由各主要军火生产厂家提供,这样便可根据德国银行的规定,在政府偿付军火购置费用的证券上,取得第二个“有效的”签字。在1937-38财政年度快结束时,已发行的这种证券的票面额已达120亿德国马克,到了战争爆发时,偿还数额仅为15亿德国马克。1939年,到期付款的“冶金研究所”证券由不付利息的国库券代替,国家即用这种债券偿付购买军火的费用。这种短期信贷使得利息和偿还费用激增,其幅度已超过预计的规模,因此必须找到一种长期的解决办法,因为1939年的“新财政计划”到头来只不过是迅速增加国家信贷的一种手段罢了。对于德国银行来说,这意味着原来剩余下来的一点独立性也将失去。这项法律使得独裁者掌握了信贷的全权,政府再也无法从规章制度方面控制货币和财政政策了。人们只有从战时体制的角度,方能理解这项法律的重要性。它可与1914年8月制定的财政措施相比拟。

   在备战过程中,德国政府不仅仅是在财政方面修改了它的政策。在1936年的“四年计划”中,为了使国家进入战时体制,规定了许多激进的经济动员措施。在希特勒执政的初期,制造军火的原料及农产品均发生过短缺情况,军队的汽油储备也将耗尽。这种物质短缺危机是对外贸易方面的苛刻条件造成的,而且既要满足军事方面的需求,又要满足民间的需求,实际上是做不到的。直到1935年,国家利用规定的工资最高限额的办法,偿还了日益增加的公众债务,这样国家便可从全国岁入中抽调更多的钱。当成百上千的失业工人重新进入劳动市场时,尽管他们的薪金水平很低,但购买力却增加了。然而,由于消费品匮乏,进口的消费品尤为短缺,故这种购买力的增加似乎也是虚假的。当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要么调整经济发展的重点(军事机器通过这种调整可将国家的大部分资源吞并掉),要么利用征收重税和施加政治压力的办法,维持原有的发展重点。

   除了上述国内的经济问题外,对外贸易的条件也越来越坏了,这对一个工业国家是不利的。在1933年之前,德国的经济因原料价格下跌而获得过好处,但在1934和1935年,世界市场上的成品价格继续下跌,而原料、食物和半成品的价格不是维持不变就是上涨。德国政府官员于1935年秋季开始考虑:如果军备扩充速度维持不变,就有必要采取食物配给制度。军备水平和生活水平同时提高,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政府任命戈林担任原料和通货部的调解员,后来又任命他担任该部的经济协调员,专门负责解决这个令人烦恼的问题。

   汽车的燃料问题比对外贸易和原料供应方面存在的问题还要严重,这是1935年制定的“四年计划”的主要原因。德国国防军曾发誓要在德国生产出人工合成汽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以及考虑到不依赖国外的石油来源,就必须利用液化煤炭的办法,大量生产燃油。“四年计划”主要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因为到了1936年,德国人已经看出,零零星星地干永远解决不了原料和汽车燃油的危机。只有采取坚定不移的经济措施,才能继续将扩充军备置于优先的地位。

   1936年8月,希特勒公开宣布了“四年计划”要达到的目标。经济上承担的任务是,给德国人民创造若干“自力更生”的条件,也就是说,给德国人提供武器,以便打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鉴于德国经济的发展因缺少“生存空间”而受到限制,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只有扩大“生存空间”才能保证德国人民获得生活的资源,换言之,也就是为德国获取原料和食品的来源。然而,当时的情况是,德国的经济只能部分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在那段时间内,德国经济的职能有两个,一个是在有限的领域内保证人民的生活条件。军事上的努力要辅之以经济上的努力,在四年的期限内,要组织调整德国的经济,以便支援耗费巨大的战争。要尽一切力量发展燃油、合成橡胶、矿砂和合成工业用油,以减少德国对进口原料的依赖。

                 表3    1936-1942年各主要工业部门武器产量情况表
                              (单位:千吨〉

——————————————————————————————————————————
      产  品         |        1936       |        1942       |      增加百分比
——————————————————————————————————————————
        铝           |         98        |         260       |         168
     合成橡胶        |         0.7       |         96        |       13600
     炸    药        |         18        |         300       |        1567
     火    药        |         20        |         150       |         650
        钢           |        19216      |        20480      |          6
        铜           |         61.4      |         41.1      |         -24
        镁           |         13        |         30        |         103
     合成制品        |         25.8      |        119.3      |         363
     碳氢化合物      |        1790       |        6260       |         250
——————————————————————————————————————————
          [ 注 ]  上表取自迪特马尔.佩纳青:《自给自足的政策》

   希特勒对经济工作的指示是德国总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便使得武装冲突无法避免了。人们从一些获取原料的计划中可以看出,几年以前战争经济部和I.G.法本公司为建立一个德国的碳氢化合物和合成汽油工厂所提出的建议的影响,这些建议在1936年春季得到了原料和通货部的支持。这些建议要达到的目的是十分清楚的,即德国要武装起来打最后一场战争,除此以外别无新内容。然而,有一点是新的,那就是德国有能力使国家经济重整军备的工具,有能力将经济上的自给自足与扩张主义联系起来。这件事是由经济部一直从事这种事务的官员负责完成的,当时的经济部部长是雅尔玛.沙赫特。尽管沙赫特用非正统的方法为扩充军备提供资金和管理对外贸易事务,但他依然忠实于达到最终目的:重整德国的经济使之重返世界市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德国根据“四年计划” 的精神,建立了一个不属经济部管辖,直接向戈林本人负责的委员会。

   在1936年至1942年期间,“四年计划”的组织和目的几经改变,直到1938年夏季,它的重点才集中到拟定发展原料和常用消费品的计划。在这期间,“四年计划” 也考虑到发展农业生产,此外,工资和物价的管制,以及劳工和投资等问题也在这项计划的考虑范围以内。从1938年夏季开始,计划人员将其注意力全部放在与装备机械化部队有关的工业部门上,这些工业部门就是生产合成化学药品、轻装甲和枪炮的工厂。从宣传直到1942年,“四年计划”的组织发展成了整个战争经济的一个主要部门,它能够为国防军、防御部门和军械部门提供武器装备。但是这项计划并未能消灭官僚机构里的争权夺利和拖拉延误的作风,而这种风气正是1939年以前德国动员系统中的典型情况。明争暗斗仍然是动员部门及其下属的各种不协调的部门固有的毛病。

   这样一来,1936-1937年间确定的发展原料、常用消费品和合成制品的指标势必要经常修改。完成指标的期限规定不合理,通常过短,因此,对计划指标及其成果进行比较就变得毫无意义了。重要战略物资的生产安排应由军队负责,但也并入了发展原料和常用消费品的计划之内。除此以外,赋予执行“四年计划”的各个下属部门的权限过于窄小,它们只负责向新的工业部门提供劳工和原材料。生产指标、投资数额以及修建工厂的期限和地点等均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它们通常不关心资本的周转和劳动力的分配,因此它们常常是产生错误的根源。计划由各个部门分别执行,而且它们完成任务的手段有限,这样便带来许多问题,势必会因原料不同而相应地建立新的部门。另一方面,这种部分控制的体制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它在后来的将资源集中在某一个或另一个部门的过程中,常常带来最好的结果。

   要想确切地说出,“四年计划”在德国的战争努力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仅在个别的工业部门中控制某些特定的项目。但是,从“四年计划”的各项投资额中还是可以看出它的各项活动的规模。从1936年至1942年,总投资额累计达132.5亿马克,占那个时期德国工业总投资额的50%。其中,生产碳氢化合物的投资占41%;生产合成纺织品的投资占21%;生产重金属的投资占10%;生产炸药、炸弹和其它武器成品的投资占12%。尽管一些计划得比较粗糙度的生产项目在许多情况下是不能完成规定指标的,但从生产数字方面来看,“四年计划”还是成功的,至少德国政府的看法是如此。在战争的最初几年中,德国的碳氢化合物、橡胶、轻金属、化学武器、炸药和炸弹等从未出现过严重短缺的情况。

   这种战前的经济动员不应与真正的战争经济混淆。虽然德国生产的武器数量比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多得多,但它的经济仍远没有能设计出一部运转完美无缺的战争机器。政府仍然必须通过分散控制体系,来对无周密计划的武器生产过剩的情况进行协调。在国内,武器生产计划使公众焦虑不安,他们担心消费品的短缺将会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尽管兵工厂得到了工业资源的绝大部分,但消费品的生产在1936-1938年期间,实际上仍增长了25%。

                 表4             工业投资增长情况表
——————————————————————————————————————————
                            1928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
制造业:                  |       |       |       |       |       |       |
 价值(单位:百万马克)  |  1717 |  700  |  1221 |  1637 |  2208 |  2952 |  3596
 数量(1928年为100)     |  100  |   49  |   86  |   116 |   156 |   209 |   256
消费品工业:              |       |       |       |       |       |       |
 价值(单位:百万马克)  |  898  |  360  |   415 |   522 |   635 |   739 |   836
 数量(1928年为100)     |  100  |   59  |   65  |    80 |    92 |   106 |   119
——————————————————————————————————————————
          [ 注 ]   上表取自迪特马尔.佩青纳:《自给自足的政策》

   投资结构在1938和1939年间的改变说明,经济体系的负担日益加重,需要政府不时地加以调整,以便各个部门之间出现的不平衡状况能够得到纠正。虽然经济上出现了这种情况,但人们不能因此而顺理推论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们可以了解到:纳粹思想的唯物理论是怎样造成极度紧张的。人们可以了解到:经济上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以及社会压力的逐渐增大,在1938年生产过剩的情况下,是怎样使采取军事行动的诱惑力增大的。入侵奥地利、苏台德区的危机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被占领不仅显示出德国新的军事威力,而且也表明了经济动员系统的局限性。经济动员虽未受公众舆论的阻碍,但只有在爆发危机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向前发展。

                  表5   各主要工业部门产量情况表(以1943年的产量为100)
——————————————————————————————————————————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
     各种主要产品        |   72  |   80  |   81  |   94  |   94  |   100 |   85
     战 争  物 资        |   20  |   25  |   44  |   44  |   64  |   100 |   125
     建        筑        |  325  |  320  |  208  |   173 |   173 |   100 |   88
     其 他  产 品        |   89  |  102  |   97  |   107 |   107 |   100 |   71
     消   费   品        |  110  |  110  |  104  |   106 |    95 |   100 |   95
     整个工业产量        |   84  |   89  |   86  |    88 |    89 |   100 |   98
——————————————————————————————————————————
         [ 注 ]  上表取自R.瓦根菲尔:《1939-1945年战争中的德国工业》



                               1939-1945年间战争经济的确立



   战争爆发伊始,德国与其软弱而无准备的邻国相比,在战争资源的储备方面享有优势,从而获得极大的好处,这样就使他们得以利用闪击战战术,在连续两年的时间内接连取得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纳粹德国在战争准备上最终愿望已得到了实现。尽管德国的大部分资源均划归军用,然而它的战争机器并未能如它的宣传鼓动人员所说的那样,成为不可抗拒的巨人。1939年以前,国内有两种相互矛盾的倾向处于不稳定的平衡之中:一种倾向是搞战争经济,另一种倾向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纳粹党表面是团结一致的,但内部在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应采取的办法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战争初期的胜利似乎证实了将尽可能多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种策略是正确的,就像在战场上集中使用军队是正确的一样。只要敌对国家的实力仍然处于劣势;只要盟国占优势的经济势力尚未得到发挥,上述策略就会有很好的成效。阿兰.米尔沃德很有道理地认为,这种策略与纳粹独裁者所掌握的手段相适应,相比之下,英国在战争爆发以后所奉循的那种笼统计划就不太适应了。如果希特勒本人在1940年夏季坚持要减少军备,那主要是为了防止“民心”可能低落。

   战争爆发以后,德国建立了上夜班、节假日上班和加班加点的奖励制度。工人们很愿意延长每天的工作时间,某些部门的工人每天工作10小时是很正常的事。1940年1月征用的工人人数最多达到了140万,到了1942年10月征用的工人数量即减至80万,这主要是采用明智的分工制度的结果。

   从武器的生产数量和工人薪金的变化等指数来看,1940年和1941年的经济动员的规模并没有扩大。甚至一系列与战争努力有关的法律因效果没有期望的那样显著,也于1939年9月废除了。这样一来,“限制工作地点改变”的法令,只不过证实了以前有过禁止本地劳动力增长的情况而已。冻结薪金(一直是有效的)尽管是政府的指导方针,但这并未能阻止人们的薪金在1939年至1941年3月期间增长了10.4%。德国在1941年以前,劳工动员并不像英国那样紧迫。例如在英国,妇女劳动力增加了18%,而德国妇女的劳动力的数量却有所下降。1941年以前,兵工厂工人人数只增加了11%,而在1939年--1944年期间,兵工厂工人数量总共增加了36% 。兵工厂的大生产运动直到阿尔贝特.施佩尔掌管这方面的工作时,方才开始。

   当战争拖延的时间比最初预计的要长得多时,德国建立了一种有充分准备能够满足战争需要的体制,此时也正是经济动员的第二个阶段。希特勒不得不承认:闪击战没有能够打倒苏联巨人。到1942年初,他对速战速决已不再抱任何希望了,因此有必要重新拟定战略计划。德国国内的以及被它占领的地区和卫星国内的战争经济的发展方向,随着两个人的职务任命而有所变化。一个是施佩尔就任了武器和军事工业部部长,另一个是弗里茨.绍克尔于1942年春当了劳工部的部长。施佩尔倾向于搞集权制,但为了提高生产力,他也愿意加强工厂管理方面的自治。在拟定计划方面,新的方法取代了1942年以前应用的老办法,因为老办法由于各式各样的竞争而变得不完整了。施佩尔搞集权的办法一开始就遭到戈林和德国国防军内某些部门的反对。为了避免戈林的怨恨,施佩尔自称为,在德国空军司令官监督下,“根据‘四年计划’掌管军工生产的总负责人”。由于施佩尔的任命意味着“四年计划”的终结,故这种安排纯粹是象征性的,但“四年计划”这个词在德国投降之前一直在使用着。

   1942年,德国最高统帅部下属的防御和军械部门并入德国武器和军事工业部。德国海军属下的这些部门也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到了1944年,施佩尔还设法控制了德国空军属下的武器军械部门,这样他便可对负责作出全部重要决定的中央计划委员会和军队计划部门进行压制了。于是,国家经济的总动员工作就这样完成了。施佩尔现在掌管了除负责征集劳动力的部门以外的所有负责军械事务的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四年计划”指导生产的全部权力现在都归了施佩尔。这些权力包括:现有生产计划的执行权;更改计划的最后决定权以及设置新的生产部门的权力。即使在转变时期,当海军和空军有了他们自己的决策机构时,施佩尔让然巧妙地利用给予或拒付原材料的办法,对他们进行间接地控制。

   这种集中控制的第二个特点是,鼓励私人企业的发展。通过建立工业自我管理机构以及在各工业部门内部设置有权威的委托代理机构和联营机构,德国能够第一次使大规模生产体系标准化,并从中得到好处。武器生产的增长说明,这种新的控制体系对于经济的后备力量是有好处的,在此期间消费品的产量只有少许降低。与外国的观察家的期望正好相反,积极备战的德国的工业总产量在整个战争期间均能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1942年以后,唯一不受施佩尔部长管辖的一个部门是就业总委员会。1942年3月27日颁布的一项命令规定,绍克尔对就业大军有监督之责,在此以前,这一职责根据“四年计划”的规定,由几个部门负责。绍克尔特别注意按照军械部的需求征集和分配劳动力。这种体系在以后的岁月里又有所扩大,这位掌管劳工的头头获得了迄至那时为止根据“四年计划”的规定只有劳工部长才拥有的全部权力。为了增加工人的数量,他有权采取所有必要的措施,以及制定他认为适宜的政策,而置劳工部于不顾。因为有了这些权力,绍克尔得到了地方长官的支持。1942年4月6日,他颁布了一项法令,任命这些地方长官作为他的代理人。邵克尔是制定劳工政策的最高官员,虽然他主要关心的是从国外征召的劳动力,但他在德国工人定级问题上也进行过实验。绍克尔征集劳工的工作干得十分出色,因此仅在1942年一年,兵工厂的工人的数量就增加到130万。

                  表6         德国劳工动员情况表
                           (单位:百万人)

——————————————————————————————————————————
           |             德国劳动力            |                  |   民 众 劳 工
  时  期   |—————————————————-|    外国人和战俘  |   总       计
           |     男    |     女    |    合计   |                  |
——————————————————————————————————————————
 1939年5月 |    24.5   |    14.6   |    39.1   |        0.3       |       39.4
 1940年5月 |    20.4   |    14.4   |    34.8   |        1.2       |       36.0
 1941年5月 |    19.0   |    14.1   |    33.1   |        3.0       |       36.1
 1942年5月 |    16.9   |    14.4   |    31.1   |        4.2       |       35.5
 1943年5月 |    15.5   |    14.8   |    30.3   |        6.3       |       36.6
 1944年5月 |    14.2   |    14.8   |    29.0   |        7.1       |       36.1
 1944年9月 |    13.5   |    14.9   |    28.4   |        7.5       |       35.9
——————————————————————————————————————————
        [ 注 ]  上表取自迪特马尔.佩青纳:《德国劳动力的动员》

   我们从 表6 中可以看出,德国劳工政策方面的两种重要趋势。第一个是,利用强行征集外国劳动力的办法,至少在数量上弥补了德国男性工人的不足;第二个是,由于思想意识上的障碍,增加女性工人数量的做法失败了。但是不管怎么说,1944年德国产业工人的数量与1939年大体相同,但生产率却提高了。军火工业的某些部门在1944年之前,曾出现过生产激增的情况,化学工业部门(产量增加了30%),内燃机燃油工业部门(产量增加了85%),电力工业部门(发电产量增加了26%)的情况也是如此。除了军火工业的产量有增加以外,德国民众的吃食只是在战争进入了第个五年头是才开始逐渐变坏。1943年以前,德国国内对所有消费品实行严格的配给,再加上被占领的国家和卫星国家的进贡,因此德国人的消费水平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表七的数据说明,纳粹德国向其卫星国和被占领国提出进贡要求的情况。(见表7)

                  表7         德国索取进贡情况表
                          (单位:10亿德国马克)

——————————————————————————————————————————
 被索取国   | 1940年下半年|  1941 |  1942  |  1943 | 1944年1月1日至9月10日 |  总计
——————————————————————————————————————————
 法    国   |    1.75     |  5.55 |  8.55  | 11.10 |          8.30         | 35.25
 荷    兰   |    0.80     |  1.90 |  2.20  |  2.20 |          1.65         |  8.75
 比 利 时   |    0.35     |  1.30 |  1.50  |  1.60 |          0.95         |  5.70
 丹    麦   |    0.20     |  0.20 |  0.25  |  0.55 |          0.80         |  2.00
 意 大 利   |             |       |        |  2.00 |          8.00         | 10.00
(1943年     |             |       |        |       |                       |
   9月后)  |             |       |        |       |                       |
其他被占国   |    0.90     |  1.05 |  1.50  |  7.55 |          8.30         | 22.30
 总    计   |    4.00     | 10.00 |  17.00 |  25.00|         28.00         | 84.00
——————————————————————————————————————————
        [ 注 ] 上表取自弗里茨.费德劳《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经费的筹措》

  各个被占国在向德国提供原料方面起了主要的作用。1942年,德国使用的原料当中,50%-100%的铁矿石、硫、硅和氮都来自被占国。

   从1941年夏季开始,德国有规律地用火车将在苏联缴获的战利品运回国内,以保持他们的生产速度。但是这种情况未能持续很长时间,因为原料丰富的地方1943年初又被苏军收复了。

   德国政府曾试图减轻日益增长的战争费用压在人民大众头上的负担。1941年,德国人个人年收入一万德国马克的所得税率为13.7%,相比之下,英国在个人年收入同样的情况下的所得税率为23.7%。德国个人年收入10万马克的税率为55%;英国在同样情况下则为75%。上述情况说明: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为战争付出的代价为6570亿德国马克,其中只有1847亿马克是以税收的形式解决的。德国政府喜欢“一声不响”地取得财政支援,它强迫所有的公众资本存储中心同意,德国政府有权自由处置他们的财产。这样一来,便可给公众一种稳定的假象,避免因突然增税而引起心理上的创伤。在1944年以前,共有1600亿马克公债券(大体相当于国内税收额)由资本存储中心偿付。政府的剩余赤字则用发行钞票的办法解决,因此,到了1945年,公债已达3800亿马克,但这种情况实际上对作战和军火的生产没有重大的影响,因为政府只消发一纸批准书,即可取得所有的物资。从所有的迹象看来,在战争结束时,德国的货币体系已面临崩溃的境地。

                  表8   1941及1943年世界主要国家军火生产状况
                            (单位:10亿美元)

——————————————————————————————————————————
           盟国                         1941                  1943

                       美  国            4.5                  37.5
                       英  国            6.5                  11.1
                       苏  联            8.5                  13.9
                       总  计           10.5                  62.5

           轴心国                       1941                  1943

                       德  国            6.0                  13.8
                       日  本            2.0                   4.5
                       总  计            8.0                  18.3

                                 轴心国与盟国的生产比例

                                      1941=1:1.24
                                      1943=1:1.34
——————————————————————————————————————————
        [ 注 ]   上表取自R.瓦根菲尔:《1939-1945战争中的德国工业》

   关于战前和战争期间的经济动员情况,人们最后还要注意一个问题。从1942年开始,纳粹分子把军火的产量提高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尽管大量的战争活动已在进行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闪击战获得了胜利,因此,德国在短时期内就把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潜力利用起来。德国在这个短暂的时间内,自认为是一个工业巨人,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至少与美苏两国相比,它并非什么工业巨人。盟国的军事优势是必然要大显身手的,因为到了1944年年初,德国的经济资源已经枯竭,而盟国则在美国拥有一个实际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资料来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百科全书》英文版中译本  

 


相关文章:
·余云辉:吸引美元纸币刺激中国经济如同饮鸩止渴
·施格:《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序
· 陈焕章:《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自序
·夏德:《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序
·翟玉忠:《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译序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