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主义研究
钟庆:“匠人”眼中的经济学 
作者:[钟庆] 来源:[网友推荐] 2005-12-11

根据2005年11月23日在“乌有之乡”现场速记整理,未经主讲人审阅
   

      今天也不是演讲,是我们大家的一个相互交流。我去年在强国论坛上面写了一些文章,结集出版,出了《刷盘子还是读书》,这个书,广大读者还比较喜爱,所以,我这次回来做一个交流。

    这个书,我们现在看到这个红色封面,另外在结集阶段有一个设计,但是,后来过于卡通化,所以放弃了。形象很形象,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现状的一种描述,我们给别人刷盘子,脑子里面想发财,我们每年增长GDP百分之N,多少年之后,我们就发达了,我们现在可以说,主流的观点都是这种观点,我在日本呆了几年,可能对中国的现状、日本有一些历史的了解。有一些了解、心得会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作为我的出身是搞工程,确切的专业是工业自动化,是搞动态系统怎么规划、设计、研究、开发,现在,在日本从事自然语言处理,从名字上差了很远,实际上本质是一回事。我作为一个工学人来讨论这个问题,实际上还是回来历史上面,有过类似的一些言论,像我这样工学的人不能登大雅之堂,历史有一个类似的,今天也一样,历史上有一个蔡京先生,他问孙子米从哪来,他的孙子说,米从席囊里面,仓库里面运出来,他的眼睛只看到了我们米是从市场里面,从仓库里面搬出来,所以他有这种认识并不奇怪。我们今天这种言论依然存在。

    比如说,昨天晚上我和一位经济学家有一个对话,我们最后的关键点,根本问题是我认为中国80年左右的时候,是一个技术上的顶峰时代,现在中国几乎什么都不能制作,但是,作为他看,正好反过来,为什么?他说凭他的肉眼,在80年代的时候,他从国外背彩电回中国,现在呢?在日本的彩电、美国的彩电还是made  in  china,是他看到的结果,但是我长期从事工业自动化的研究,彩电怎么制造、生产出来,这个过程我清楚,所以我比经济学家更有权威性,关于米、彩电怎么生产出来,经济学家现在都是一种眼睛看到,我们市场里面不缺米,也不缺彩电。我们现在反日情绪比较高涨,但是我们看日本的发达时间,实际上非常短暂。我们在座很多人可能经历过中国所谓的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我们看一下日本,对照看一下。

    这个就是大战刚结束的时候的照片,基本上被摧毁了。这个就是无家可归,还有小孩擦皮鞋的镜头,战后的生活是非常地艰苦,另外,日本不是说资本主义吗?为什么会割资本主义尾巴?他有一段时间完全禁止自由市场,但是还是有些人突破法律,进行黑市交易,这个照片就是有人在黑市里面贩卖黑米,被警察抓住了,把米给没收,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但是,政府把有限的粮食,集中给学校,这是当时东京的一个学校提供免费午餐,国民免费教育、免费午餐,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这是民族精神不倒的表现,我们现在教育产业化等等,就是说民族精神并不存在。

    然后,55年开始,18年时间,改变日本的6000天,一个标志的时间是一个新干线,日本重新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但是,同时还是老牛耕田,拍摄于同一时间,背景是新干线的车站,中国我有一个印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时候,提到,一方面有尖端技术,另一方面,很多人还是手工劳动,在土里面刨食吃,我们把这个阶段定为初级阶段,但是,日本还是用老牛耕田,但是已经有新干线了,他就把自己定位为发达国家,原因我们以后慢慢讲。

    在日本经济高度成长的过程中,18年的时间平均增长率GDP是9.3%,但是在高速增长的后期,东京,日本经济最发达、富裕的一个地区,他们的日常生活的情况,我们可以感受一下,跟我们中国70年代的生活比较一下。这个是71年的新宿,日本东京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71年的照片,底下是对比,年纪大的可以对比一下中国70年代的照片。这是穿的服装,这是街头的饭馆,好像跟中国边远农村的饭馆比较接近,个上面的图片是因为彩电非常少、非常昂贵,在街头观看表演的场景,下面是老农民挑着担子卖豆腐,拍摄时间是71年,71年的时候,日本还是这个样子,但是现在他们小商贩虽说少,还是有,是开着轻卡.这是住房,当是有一个说法叫做兔子小屋,住房非常差,但是,铁路、高架已经修好了,现代化的铁路和兔子小屋在一起,我们年纪大的可以想象70年代的生活。这是他们的汽车,看着很土、很老,但是,已经是先进的交通工具了。这个拍摄年代是67年。

    看下面这个,还在使用蒸汽火车,这是在经济高度发展、高度成长的后期,这是公共汽车,在我的印象里面,没有这种长的汽车了,我有记忆的时候已经75、76年的时候,已经没有这种汽车,这是日本68年的照片,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当时实际上从外观看,中国和日本差距不是很大,也就是差几年的时间。日本的高度经济增长在73年石油危机,进入一个缓慢的增长期,在这个时候,经济增长已经减缓的时候,日本步入现代化了。这个来自田中角荣的改造计划,日本在经济停滞的时候,生活极度改善。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差距?同样的高度成长,日本只有18年的时间,人均收入就赶上了发达国家,已经增长了九点几的增长速度。我们呢?还在1000美元的水平,他们已经好几万美元了,差距在什么地方呢?从外观看,他们经济增长的时候,生活不富裕,经济停滞,生活富裕了,我来解答这个问题。他是靠什么崛起?GDP?像我们慢慢刷盘子的?不是。

    对我们来讲,有一个比较优势,比如说,我们消费汽车,我们可以努力种小麦,然后把小麦运到日本,把小汽车换回来,时间短,见效快,我们马上就能够使用最新式的日本汽车了。但是,如果说从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怎么做汽车呢?这个汽车无非一堆矿石而已,我要想办法怎么把矿石加工成需要的钢材,就需要建立我们的材料研究,怎么引进各种钢材的研制,另外汽车还有玻璃、橡胶、塑料等等这些化学产品,我的化工工业怎么提出这些材料,化学实验室、各种实验室的建造。然后,有了这些材料之后,还不行,还要制造机器,不是靠人工就可以做出,要有各种机床、产业的自动生产线,我有我的机器、材料就可以生产出我的汽车,只要有第一台汽车,后面第二台、第三台,只是一个量的扩张。随着产业机器性能的逐步提高,它的爆发可以实现产量指数的爆发,汽车价格就会指数下降,这是一个相互关系。

    但是,我们靠种小麦的方式去获得汽车的话,那么,第一台汽车可能我们非常便宜,无非我们种多少亩地,国际交换价格多少,就可以把汽车买回来,但是有几个问题。一个,我们的土地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靠GDP来产生足够的粮食,换回来足够的汽车消费。

    第二点,日本人胃口是有限的,不可能吃无穷多的粮食,也不可能买很多的小麦,即便GDP存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但是汽车一样换不回来,他不需要那么多粮食。这是一个差距,刚开始,可能我们粮食换汽车可能很快获得汽车,生活改善很快,我们没有生产能力,我们消费汽车,有GDP但是没有生产能力。另外,我们看这几个产品,作为我工业研究来看,坦克、战斗机、军舰,实际上它们跟汽车是一回事。而且这些东西,如果有我们的生产技术,如果有一个民族他能够自己生产机器,能够用机器来生产机器,就可以实现这种指数爆发,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矿产,我们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但是,建立的初级阶段是非常困难的。

    这个是现代工业的组织图,下半部分被称为基干产业,集中在材料、非基础材料、新的材料开发机器的制造,同时还反馈给矿业,造出更重要的产品出来。尤其现在机器革命,我们有自动化生产线,我就从事这个工作。采掘矿业进行矿业挖掘,作为美国,他造他的航空母舰,通过这个到伊拉克抢石油,这是他一个发财之道。但是,我们看到具体的产品,无非通过这些材料、机械,我们可以生产出我们部件,组装出来,这底下核心是你这个国家的基石。目前的情况,作为我和那位经济学家根本的分歧在这里,他看到的是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但是,我看到的情况是中国制造的下面,所谓的重工业是日本制造(made by Japan),从我在国内的工作经验来看的话,机床、自动线、6、7成来自于日本,两成左右来自于德国,剩下的一成来自于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等。自己国产的,严格意义上的国产机器实际上没有。当然,作为我多少还有一点从事我职业的骄傲,因为我还在做这些东西,把我做的算上去,国产的机器占1%的比重。现在中国的工业已经完全空心化了,心没有了,只有这种泡沫,而且这种大型的电子产品产业、汽车产业也泡沫化。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制造,但是都是日本制造。不管什么产业,汽车、飞机、还是日本生产,是一回事,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先进不先进,并不重要,首先是完整,日本在战后的时候,推出了一种国民车,看这个样子就知道,非常落后,但是我们可以造车,无限制造车,我们每个轿车可以有一辆车,只要有原料,机器可以疯狂生产。

    这个是当时中国一个海鹰导弹,落后不重要。在80年代初,为什么对中国服软?撒切尔当时对记者这么说,中国是一个超级大国,在我这个里面,还不仅仅说可以实现自我增值,先进和落后国家的分水岭,撒切尔干脆定位为超级大国,中国的导弹是比较落后,阿根廷可以买到先进的导弹,但是,有一点,阿根廷的人均GDP比较高,他不能生产导弹,就是一个落后国家,打起仗来,他的导弹很快消耗掉了,法国还把导弹的参数告诉中国,中国呢?我自己生产出来,性能可以不断改进。就是这个情况。只要我能够造出来,我就是先进国家,产品先进不先进,并不重要。

    其次是先进性。因为国家之间要争夺资源,资源从GDP角度、价格角度讲是非常便宜,但是,非常有限,不管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国家之间要争夺,要靠产品的先进性争夺。比方说,一辆先进的汽车,一台汽车,我们可以换1000吨的矿石,差一点的汽车可能换100吨矿石,就是这样。规模就更是,只要我有增值能力,规模的扩张只是时间问题。当然我们很好地解释了这个现象。

    只要能获得足够的资源和需求,生产的质和量就可以指数爆发,发达国家崛起的原因和秘密,实际上来源于我如何获得资源,如何获得市场,关键是这两条,但是这两条是靠什么获得?在殖民时代,完全是大炮,坚船利炮获得,市场是严格保护,除非我的产业已经强大到国外的产品根本不可能和我竞争的时候,我才开发市场,市场是稀缺的资源,我们现在的政策可以说,从日本人来观察现在当前中国的现状,现在一些新出版的书里面就直接称呼中国是资本主义,但是中国是在走资本主义没错,但是这两个根本的资源和市场,市场我们放给外资了,资源我们靠刷盘子的,比方说,生产鞋子、衬衣,我们换别人的飞机,大量的资源流失,所以我们GDP在高速增长,但是我们的生活水平实际上大多数人在相对下降。

    这个图是日本的经济奇迹,虽说推平了,但是,基本的产业还存在,所以表面上摧毁了,但是,内核还是坚定国家。新干线的技术很快就会拓展到拖拉机上面,耕田的老农很快用上拖拉机,所以,高速增长期的日本生活不富裕,他有限的资源主要用于自主技术的提高,所以我们看到现代技术的铁路网、高架桥,日本人的生活很苦,但是他在提高,一开始没法感受到财富上的增加,但是自主技术体系和交通体系会很快把这个国家带入现代化。日本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也受一个条件所限制,因为日本实际上一无所有,他只能靠造东西,靠造东西的技术去交换别人的资源。这一点,我觉得中国国民和日本国民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这里。他们造东西的意识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里面,比方说,我在日本和一些日本人接触,和他们交谈,一谈到这个事情,比如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马上日本人反映,怎么可以这样干,中国人就想这样有一个经济效益,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中国现在经济奇迹实际上是这么回事。从国外进口技术,然后我们把自己的资源拿出去,自己帮别人加工、出口,给别人消费,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的资源大量流失,这个技术我们引进不到技术,技术实际上是一个黑盒子,我们引进不到,被称为技术上的闭关锁国,另外,中国还混出了一个新名号,可能国内的媒体不好意思说,但是,日本媒体比较经常出现,世界垃圾工厂。为什么?为了经济增长不惜破坏环境、人类的健康,进口日本的洋垃圾去加工,这些场面,连日本记者都看不下去,还在那里指出来,拍了一个片子,这个是违反国际法的,禁止出口的一些垃圾,比如说,一次性的医疗用品等等,就是这样的。每一个中国人看到,这完全不能看,但是,一说,我们GDP又增长了多少,世界垃圾工厂,这个名号可不好听。

    我们一直来讲,反对闭关锁国,实际上我们干的就是闭关锁国的事。比如我们的联想电脑,我们生产计算机,但是CPU什么都不会设计制造,也不想设计制造,只有一些不识抬举的,崇拜毛泽东的,搞了一个龙芯而已。当然有人会说,我现在没办法,给别人刷盘子也可以,但是现在情况是世界的劳动力严重过盛,中国还要跟印度、越南争夺劳动力的便宜,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作为日本,他对付中国的还有一个手段叫做不断提高机器的效率,要机器取代人工,中国的工人还要和机器赛跑,为什么工人现在工资下降、劳动时间延长?就是这个原因。我们所谓的经济增长比较迟缓,70年的时候,中国的城市部分和日本的城市比较,中国大概相当于日本10%,但是我们医疗、保险、教育等等这些社会保障比日本完善,另外物价水平也比日本便宜得多,在70年代的时候,现在呢?我们工资水平经过高度成长之后,我们工资水平不到日本5%,各种福利基本上没有,教育、医疗、保险基本上没有。我们在高速增长,但是我们所得在下降。

    另外,我们还要为这种国家大循环,埋下危机的种子,作为拉美、东南亚,为什么有经济危机?说白了就是这么回事,中国的生产能力被阉割了,没有生产能力,要想方设法获得外汇,以更低的价格出口自己的商品,或者贩卖自己的基础设施,吸引外资,这一点我看日本的媒体上面也是一些稳赚不赔的基础设施,比如说,供水、供电等等,以很低的价格卖给日资。但是,报纸写的时候,往往说我们现在又引进多少外资。这样是对民族未来负责吗?

    同样的高速GDP增长,中国每年的高速增长,和日本的高速增长,区别在哪里?从生产力来考虑,衡量生产力一个简单的指标,可以看到钢铁产量,日本1955年不足1000万吨,93年1.2亿吨,同样18年,中国1978年超过3000万吨,96年到1亿吨,而且严重依赖外国技术,各种设备都要外国外买,钢铁需要以各种形式大量出口。我们为什么买不起房子?因为我们造房子需要的钢材出口了,我们消费不了。

    另外还有一个铁道网的建设,我们铁道网的建设放弃了。还有一个贫富和地区差距扩大,有一个分饼效应,促进了帐面的GDP增长。如果一张饼大家平分,没有多少GDP,但是,反过来,如果这张饼就是我的饼,我一个人独吞,我请几个人帮我做事,分你们几块饼,你们向我出卖劳动,我给你们报酬,GDP就来了。我还可以请保姆、管家等等,都是GDP,分不到的怎么办?可以偷、抢,也出现GDP增长。为什么?有防盗门、防盗窗、警察、保安、律师,还有监狱等等都创造GDP。所以现在有个笑话就是这样。小偷创造的GDP,一年不知道创造多少价值,但实际上饼还是一张饼。

    另外还有一个福利的市场化、货币化,本来原来不算GDP,现在都是GDP。我们所得在减少。同样GDP的增长,我们可以看到,日元随着经济增长,日元在不断增值,中国呢?经济增长,人民币不贬值,从最开始美元1:1,到现在1:8,现在有的趋势是一个假象,在拉美都存在这样的现象。长期的汇率变化,反映了技术的变化。

    作为日本来讲,首先他建立起他的基干产业,然后迅速发展。(图)这是抄日本他们资料上一个工业化模式的比较,日本他的追赶是从曲线B来发展的,刚开始进行技术力的蓄积,造东西,哪怕没有效益,也不可能有效益,一开始,因为我们和国外差距太远不可能有效益,收入增长非常缓慢,但是,我什么东西都会制造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来了飞速的跃升到发达国家。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小国,四小龙,韩国,我们慢慢引进国外的设备,慢慢生产,用组装的方式,一直到现在,韩国还没有摆脱组装的方式,还没有到先进国家的位置上来,但是,韩国国家比较小,在发展过程中,它很快就会遇到劳动力、价格提高,他们就有产业层次升级的动力,但是中国呢?以前也走技术优先成长的道路,但是后来定位成一个落后国家,重走韩国的道路,实际上我们跟韩国还有一个本质的区别,中国人口巨大,长期的劳动力供给无穷,劳动力价格没有上升,我们长期停留在低的水平上面。韩国毕竟还能够实现生产力的提升,中国完全生产力就丧失了。这是发达国家、中国追赶路径的区别。

    具体来讲,作为我们现在,我在日本也能体会到媒体上报道,体会到中国的反日情绪,但是作为我们中国人实际上对日本的了解非常少,很少能理解日本的一些文化,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条道路?中日两国在历史的分界点上为什么不同?这是我自己的一个总结,为什么有这个不同?

    我们中国人往往看到小泉为什么老参拜靖国神社,我讲一个故事,今年8月号,广岛原子弹爆炸60周年,日本邀请一个美国人到日本访问,这个美国人是当年设计原子弹、投下原子弹,最后给原子弹摄影的一个工程师,到日本,我说这个故事,要我们理解美国和日本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当时这个美国人一到广岛的时候就说,天气真好,非常晴,当年我投原子弹的时候就是这个天气,日本和美国是野蛮人,没有道德的概念,我们谈不讲道德,他们没有这个概念。这个美国人到广岛纪念馆,看到原子弹的模型,非常兴高采烈,当年我在上面签了我的名字,看着就开心。搞得日本记者也不好说什么,原子弹杀了这么多人,他一点没有。

    所以我们美国人完全理解错了,后来他们邀请这个美国人和原子弹的受害者,现在还幸存的,安排了一次对话,在对话里面,日本人就说,我们多苦,被原子弹轰炸多苦,你们美国是不是应该忏悔一下?道歉一下?美国人说我不道歉。不能忘了珍珠港,你们活着就是幸运的,最后这个谈话不欢而散,没什么好谈的。实际上,作为日本人,他和中国人谈的不一样。我们中国人,我在那里呆那么长时间去的中国人会说,日本人多好,比如有一个人马立诚到日本转了一圈,他写了一个日新思维,文章还译成日文,在日本的右翼杂志(同音)上刊登,我看到了,觉得很可乐,日本多少友好,等等,马立诚是中国的文人,别人道德很高,实际上呢?他对中国有歧视。很典型的例子。

    日本的地铁、电车很发达,日本特点喜欢鸦雀无声,车里面坐很多人,但是他们鸦雀无声,中国人喜欢说话,虽然样子差不多,从外表上不会看出来,中国人喜欢唧唧喳喳,日本就烦,老瞪白眼,老说不要说话,如果金发碧眼的欧美人就不一样,日本人一脸媚态,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区别是讲究器问题,不是德问题。在中国和日本,可以说同人同种,当然广义上是这样,实际上内涵不一样。比如说,君权神授,有德为君,有德的才能成为皇帝。什么叫有德?中国人特别注重德,说我们个德好那个德坏,等等,但是这个德,是抽象的德,个人的理解不一样。以前,我们中国一大可以说,世界各个国家很少见到,就是汉奸成群。人家就说,他们为什么有汉奸?道德败坏,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他们这些人可能真有理想,为了他的德。

    当年日本打中国的时候,提出建设大东亚共荣圈,这些东西都是美妙的名词,很多中国人,从我看日本的资料来看,他们也是非常热衷于为德而奋斗,日本有德,美国有德育,有民主自由,现在这种思潮也是。他这个德是指日本的天昭大神就是他们的德,我们不用讨论,就是他,天皇是天昭大神的子孙,所以,天皇就是,其他的人再有本事,你没德,不能为君,所以日本不讨论,他讨论器,他是用刀的民族,这是中国和日本一个很大的区别。他非常注重器的制造。鸦片战争对于中国来讲,是1840年中国被英国打开了国门,日本呢?是被美国的黑船打开了国门,是1853年,比中国晚十几年,但是,鸦片战争和黑船来袭给中国人和日本人感受不一样,不是指普通老百姓,而是精英阶层,给老百姓的感觉不一样。

    这个是2004年日本国家电视台的NHK播放的一个历史剧,叫做《新选组》,看这个片子就能体会到中国和日本的巨大差距,我们要打倒日本,要学日本是怎么回事。我记得有一年8.15的时候,小泉总理参拜靖国神社,不是8.15,是8.13的时候,关于这个事情,我和我的同事讨论了,一个日本同事和一个美国同事。日本同事就说,我们参拜靖国神社跟中国什么关系?美国人就不管这个事情。美国同事就说,我们美国人不管,我当时就回答说,如果中国扔了日本两颗原子弹,你愿意参拜就参拜,他服美国就是服美国的器,美国的原子弹把他打软了,就服他。当时美国人打到日本来的时候,他到底是开国还是攘夷?日本学习了西方,中国就没学西方?都是这么理解。看电视机就知道,明治维新怎么回事?他是走第三条道,学习西方的技术,然后与西方作战。

    中国1997年拍一个鸦片战争里面感叹洋人大炮真厉害,我们就不行,但是,从经济成本来讲,日本人开国和中国人开国区别很大,日本国家很小,国门一打开,他们比较优势是生丝,就是蚕丝,国内价格只有国际价格1/10,那么,良田变桑田,GDP突飞猛进,我可以把蚕丝卖到国外,买消费品消费,GDP增加,但是,作为日本的武士,他们是拿固定俸禄的,在日本这个国家换来的钱,买来西方高级的消费品,武士消费不到,但是由于蚕丝种植面积的扩大,使粮食的种植面积缩小,物价飞涨,日本的精英阶层,生活困苦,在电视剧里面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有人提出赏钱,宰一个洋人给10两银子,一大堆武士去杀,拦都拦不住。电视里的主人公心肠好,想阻拦,可武士说,我们受够了,需要这10两银子。

    日本的精英阶层、武士,按中国的话来说,是无组织的砍洋人,还是有组织的,炮打外国的商船,和外国人作战,当然这些攘夷战争的结果,武器的巨大差距都失败了。我们要学习外国造枪造炮。

    第二,日本那时是一个封建时代,大大小小的帆,单靠这个跟洋人作战,力量不够,所以要统一日本,建立中央集权,废除封建,他们就走向了攘夷的道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的论战都是耍嘴皮子,但是,日本就不一样,他是一种柞木攘夷派,两边论战也没有理论好说,用刀砍,最后,维新派枪狠,从西洋学到的枪,他们从义和团砍出来。同样从封建时代到中央集权,破除封建格局,建立中央集权。另外,日本的武士达到了幕府,建立了新日本,按道理讲应该是打天下,坐天下,但是有一条叫做武士自我革命,本来日本士农工商,士的地位非常高,武士什么不干可以有俸禄,这个时候他就把俸禄取消。当然,作为民治维新的发起者,很多武士没有俸禄之后,他没有什么长处,怎么办?到乡村劳动,做苦力,拉人力车等等,非常苦,作为民治维新的发起人,立下最大功劳的萨莫藩(同音)这个武士非常不平,我们做了这么大的贡献,还革自己的命,他们拥戴一个西乡溶生(同音)造反,爆发了日本最后一场内战,这场战争一方是西乡溶生(同音),另一方面是日本的大酒保,这两个人都是萨莫藩(同音)出生,为了不同的理想,结果西乡溶生(同音)自杀。战争第二年,大旧保利统(同音)被斩杀,还拿着西乡溶生(同音)的信,武士的牺牲成就了日本的民族,他这个士和农民、工人、商人平等。

    日本的文化,使所有的人能获得教育,参与政治,而不是士垄断,所以,士这个阶层消灭掉了,但是,武士道的精神流传下来了。能够自我牺牲,比较一下中国的历史,中国就缺乏这种自我牺牲。因为日本不需要给武士支付俸禄,政府就有这笔钱,就建立现代的工商业、航运、铁路、造船、钢铁等,这些都没有效益。日本的税收主要来自于农业,我的书里面提到航运等怎么赔钱。这个照片是伊藤博文访问官营。现在日本新地铁的前身。

    下面这幅图,日本明治维新的时候,派了一个考察团,到西方取经。日本是武士,西方是海盗,我们老把西方想象成民主自由、平等、博爱,都是一些道亦有道层面的东西。取回真经就是说,我们要征韩,争夺殖民地,有几个因素。一个,民营化的经济压力,我们现在不是说日本政府办了很多企业,效益不好,转成了民营化,但是,他这个民营化之后,转给三井、三友等这些特权商人,让他们经营,这些特权商人也没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他们怎么提高?办法很简单,裁员、延长工作时间、降低工资,这一来,问题就来了。我们这些人要吃饭,怎么办?日本政府得想办法从外面抢一些廉价的米回来,如果没有廉价米,社会没法稳定,所以他征韩,所以解决民营化以后的经济压力,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压力非常大,减员增效,没有用,提高不了效益,整个社会的效益没有提高,补偿社会效益的提高,必须要对外征战,结果中国呢?没有可能对外征战,只有内部矛盾激化,就这个原因。

    同时,日本还在台湾出兵对清政府进行试探,结果,清政府为了经济效益,干脆我也不派兵打你,给你50万两白银,我们就完了,那不行,既然你没有战争意识,我为了征韩,就必须打败清朝,日本就派出间谍刺探各种情报,测回地图、海图,中国没有这种战争意识。

    我在研究中国产业发展史的时候,就觉得有一种感觉很悲哀,历史让人憔悴,中国有一段历史,非常盛世的一个时代,但是被后人诟病非常厉害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太平天国结束之后,甲午战争之前这个时代,我们说中国不改革,中国怎么改革?中国已经不是封建制度,是中央集权了,西方正在过渡,怎么改革?明治维新第二点,士民的平等,要我们革士兵的命很难革,中国的士是文士,你要革他们的命,要他们上山下乡,可能吗?所以不能革。所以政治层面中国非常先进,不需要改革。另外,经济指导思想,还比西方先进得多,比当时的西方。重要已经实行了几千年最接近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我看中国的产业发展史就是这么回事。

    比方说,作为造轮船,为什么要造轮船?造轮船一点好处没有,说要治夷,现在和平发展两大主题,我们不需要造船,你说抓海盗?已经有水师,要运粮有沙船,我们不要造船,要民间搞,铁路怎么回事呢?洋人是干什么的呢?是军和民共谋其利,中国呢?按照现在的话来讲,政府不要干预经济,让民间搞,修铁路干什么呢?让沿线的商民,多一些生计机会。比方说,旅馆等都没有饭吃了,怎么能修铁路干预经济呢?那不是破坏经济发展吗?所以他们认为清朝初期没有铁路,但是,还及其强大,证明国之强弱在德不在器。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制度,我有一个好制度就强盛,没有器也强盛。实际上就是这种观点。但是,当时日本也有一些争论,但是最后,比如说,钱花了很多,要借钱,但是,他理由就是我们现在要破除封建,要中央的权威下达地方,铁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必须修铁路等等。

    看产业史可以看到,中国当时经济思想非常先进,而且是完全是经济自由主义这一套,政府不做干预,全是民间做,所以可以简单地看,日本明治维新的时候,实际上生活非常苦困,中国是一个太平盛世,经济发展非常快。结果就出来了。

    甲午战争我们一分析,什么腐败、制度,没学西方,如何,我前面讲,没法学,实际上,甲午战争什么概念?完全是秀才遇到兵,日本是一个土匪,就可以简单地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有钱,可以说是一个李嘉诚,日本呢?就是张子强,说白了就是这种关系,批判了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这样的关系。中国现在还在说,我们洋务运动,实际上当时是弱势派别,真正强大的是顽固派,不干预经济。结果造成了一个结果,我们表面上一看,日本的武器和中国武器差不多,他们也买了船,我们的军舰如何,他们的军舰如何,差距在哪个地方?日本自己造了两艘军舰,中国一艘也没有,日本有修船能力,战争一打,实际上甲午海战,中国不能算失败战争角度,中国只是损失了三艘军舰,主力军舰,铁甲舰,都没有损失,日本有好几艘没有沉没,但是负伤退出战斗,实际上从整个战争来讲不能说失败,只要战争的意志力在,我还能继续作战,但实际结果呢?因为中国铁路不发达,因为我们不修铁路,煤运输不了,我们军舰需要煤运转,现代工业,我们自己的炮弹提供不了,军舰维修不了。

    我们现在批判说,为什么不能出港?从技术角度讲,没有办法出港,你完全批判他什么腐败不道德,没有用。日本就有这个工业能力,就能够修船,另外甲午战争海战还有一个次要的层面,主要的层面是陆上战争,日本装备了清一色的步枪,有自己的兵力,中国呢?临时买了万步牌的武器,枪不备弹,弹不备枪,结果陆地战争一溃千里,因为我们不干预经济,不造轮船,军队的补给,日本有船队,中国是租英国的高升号渔民船,运输船,我们租船,讲究经济效益,但是,战争一开,高升号被击沉,完全不能支持战争。日本打到辽东半岛的时候,按道理讲,中国本土,结果中国还是以多打少?为什么?中国没有铁路,运兵运不了,轮船也没有,日本有轮船,可以运兵,所以日本以多打少,所以中国全军覆没,完全没有战争意识。

    我们要反思德,不是器,我们中国没有造刀的能力,就在这个地方。历史非常让人心痛就要这样。我们现在和平,没战争意识。

    看看日本当时的独裁和腐败,伊藤博文独裁,这也禁止,那也禁止,山县有朋爱钱,贪污了日本税务的1/10,奠定了日本钱权交易的基础就是他,伊藤博文还喜欢女人,他腐败不腐败?腐败。最后怎么样?最大区别在哪个地方?这两个人都是义和团出身,亲手砍死洋人,知道怎么砍人,而中国这帮人呢?包括现在都是高谈阔论,不知道怎么做,没有实践精神,根本区别就在这里。这就是中日的分歧,历史在不断重演,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我讲自主创新的工业化。现在已经到这个局面了,中国在这个基础上如何来重新走技术立国的道路,现在靠刷盘子,我们要走向富强的话,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是,重新走向自主创新的前景,这种技术立国的道路,我在作一个电视节目的时候,有一个观众说,应该怎么办?政府做,企业做,还是我们整个民族来做?我这个观点,单靠政府不行,靠企业不行,实际上是整个民族的一种思维观念的一种转变,我们要不服气日本,打倒日本,在器的方面压倒日本,民族上有这样的认识。

    我的书上面也有一个这样的图,整个国家描述的图,作为国家来讲,作为我们来讲,要兼顾我们的基础,我们的国家根干,要打倒日本首先要学习日本,把教科文卫作为我们国家的基石来看待,而不要把表面上的GDP等等,政府的税收我们经济的发展来看。我们看日本的教育,免费教育,提供免费午餐,中国什么时候能做到这一点?作为国家意志要保证这一点。

    中国的教育和日本的教育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日本重视实践教育,中国呢?据我现在观察,我小时候还有很多实践教育,我小时候,还可以有航模队,有无线电等等实践的东西,现在都没有了。实践才能出真知,我跟一些主流经济学家面对面地交谈过,整个的分歧,就是落实在实践上,他们对实践不了解,这是一个。

    然后,我前面讲科技的发展,暂时不说,然后文化和卫生,作为日本来讲,作为文化活动,他的社区里面都有公民馆,可以给市民提供免费的图书阅览、各种文体活动的场所、房间,给市民一个免费利用的空间,我当时刚接触公民馆的时候,我想起来我小时候社区里面有居委会,现在可能还有,但是职能不一样,那时候的居委会和日本的公民馆非常像。我记得当时放完学回去,到居委会看小人书等等。卫生也是,日本有国民健康保险,我们呢?现在什么也没有。还有住房,日本有住宅公款,政府出钱,建造的质量比较高、租金比较便宜的房子,大家都可以去租,我们国家整个的政策,没有围绕国家的根干进行,日本整个围绕根干进行。整个经济政策层面的一个很大的差距。

    我在我的书里面也提到,日本的制造业发展战略里面,有一句话,对我刺激非常深,他说,日本为了维持和中国的20余倍的工资差距,那么他就要使日本的年轻人和中国保持20余倍的知识和技能的差距。他就有这样一个非常明确的想法,但是中国的话就是如何提高GDP,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差距在未来会越来越大。当然中国目前从国家的层面,企业的层面和民族认识的层面,还没有能够扭转,从我现在回国之后的一些接触,路还很长。我就希望在座的能够宣传、推进这种思想想法,作为一个民族复兴。

    我们当时4月份的时候,反日游行,我们在日本的中国人看来,也是觉得叫做,可以说是一种痛苦,叫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如果我们的技术能力压倒了日货,我们就不需要反,反它干什么?结果没有。我们在日本的中国人谈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没有办法,日本的产集联的会长,记者会见的时候,信心满满地说,抵制日货只是一时冲动,会慢慢平息。我们希望我们国家能够早日地脱离比较优势的这种发展战略,比较优势,会越来越优势,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会越来越优势,所以说,今天我的演讲就是告一段落,演讲不是太好,请大家原谅。
 

 


相关文章:
·翟玉忠:西方观察家眼中的中华王道世界
·钟庆:新中国的工业化之路
·李敏德:癌与爱——一个中医眼中的癌症
·胡鞍钢 鄢一龙:一个高层智囊眼中的毛著
·张晓政:司马光眼中的“大德”与“小惠”之辨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