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主义研究
黄益平: “美元杀手”余永定的思想轨迹 
作者:[黄益平] 来源:[] 2010-10-19

    老余的思考要比大多数经济学家超前近十年,但并未被政府真正采纳。被海外媒体誉为“美元杀手”的余永定教授,对国际资本市场深具影响力。这位喜欢被称作“老余”的经济学家,多年来一直呼吁央行减持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并因此多次导致国际市场上美元汇率走弱。老余是受到政策界、经济界和学术界尊敬的中国经济学家之一,也是中国政府在国际经济政策领域的重要智囊。他常年活跃在国际经济政策论坛,作为中国经济学家的代表,向国际社会阐述、解释中国的政策立场。

  中国不缺敢言的经济学家,但十几年来敢言始终如一的经济学家并不多。《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收录了老余从1996年到2009年所写的25篇文章,副标题“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恰好反映了他对中国国际经济问题思考的发展过程。我对余永定经济政策主张的关注,始于他在1997年发表的关于外汇储备的战略思考一文。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1000亿美元,但他已经明确提出中国积累外汇储备的实质,是穷国存钱并将其以极低的成本借给富国使用。这样做是与中国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背道而驰的。

  当时我并没有完全理解他的观点,尤其是后来东亚金融危机爆发,许多汇率高估但储备缺乏的国家遭受了严重的危机。不过,今天中国的外汇储备太多已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这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老余的思考要比大多数经济学家超前近十年;第二,政府并没有真正采纳老余的政策建议,现在不幸地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不过,余永定所反对的,其实是通过扭曲汇率来追求外部顺差并积累外汇储备。当然,在东亚金融危机期间,他旗帜鲜明地支持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以维持亚洲及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但他认为,危机过去后应尽快回归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并于2003年写了一系列文章,阐述增加汇率弹性和消除升值恐惧的政策主张。

  让市场因素在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决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帮助中国经济逐步消除结构失衡,从而实现可持续增长。开始的时候,老余的支持者并不多。但央行终于在2005年7月21日重启汇改,当时正值余永定担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相信他的大声疾呼也是发挥了积极作用的。

  从2006年开始,老余开始关注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并将研究主要聚焦到中国和美国面临的困难。他对美国经济失衡分析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美国的债务负担将难以为继。这一点,在最近的全球危机之后将表现得更加突出,美国公共债务占GDP之比已经接近90%,今后几年可能会上升到100%以上。因此,最近老余多次警告全球债务危机的风险已经大幅提高,不过因为时间关系。这一最新结论的研究没有能够被收入本书之中。

  老余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美元难逃贬值大势。美元的问题直接提出了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要求。2008年-2009年,老余作为诺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领导的联合国货币与金融改革专家委员会成员,参与设计全球储备体系改革方案。他认为,美元颓势对中国的直接挑战就是外汇储备资产如何保值。他一再呼吁央行减少新增外汇储备,并减少已有外汇储备资产中的美元资产。不过,他对美元资产减持的前景其实是相对悲观的。既然中国已经占有美国国债市场的23%,要想全身而退,基本已无可能,也许我们只能把这些资产损失作为过去政策失误的代价了。关键就是不要再犯新的错误。

  余永定教授经济思想的发展,与中国国际经济政策问题的演变紧密相关。他的一部分思想变成了政策实践,比如人民币汇率逐步走向更为灵活的制度。当然,老余的主观意愿是希望汇率市场化的进程能走得更快一些。他的另一部分思想还没有被接受,比如他最初提出外汇储备的问题时,中国的储备只有1000亿美元;今天他还在呼吁减少储备,但外汇储备已经高达2.5万亿美元,已成为中国沉重的经济包袱。还有一些新的思想,比如全球可能爆发债务危机的预言,还有待于未来经济实践的检验。

  (《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余永定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6月第一版;作者黄益平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财新传媒首席经济学家。)


相关文章:
·余云辉:是谁把美元拉下了神坛?
·李晓鹏:暴力是唯一的货币之锚,俄罗斯打响了打破美元霸权的第一枪
·余云辉:吸引美元纸币刺激中国经济是饮鸩止渴
·贾根良:被美元摄取灵魂的人民币(2003-2013):金融开放触目惊心的教训
·任正非:大家不再相信美元是最可靠的储备货币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