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哲学纵横
城南废人:“道”辨 
作者:[城南废人] 来源:[] 2010-10-19

“道”这个概念历来都是含混不清的,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义。虽然,“道”的意义非常含混,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这个概念——当然,所谓的“使用”有“清晰的使用”和“含混的使用”之别。

在“含混的使用”之下,“道”的意义根本不明确,所论证出的结论当然是扯淡。而在“清晰的使用”之下,“道”有确定而单一的意义,所论证出的结论才是有意义的。本废人下面就对各家所谓的“道”的意义分别予以讨论。

道理之道。所谓道理之道,就是道理。而所谓道理,泛指物质规律、人情世故、常识、传统习惯等等。我们平时经常说“讲道理”,也就是指这些内容。我们为什么要“讲道理”呢?其目的就是要取得共识。物质规律、人情世故、常识、传统习惯等等内容,恰恰是我们不得不认同、本来就已经认同或者习以为常的内容。

易经之道。所谓易经之道,即“一阴一阳谓之道”。易经本身是用于预测的理论,故研究的当然是变化之道。既然如此,此“道”当然是途径、路径之意,并引伸为规律之意。故易经之“道”就是“变化的规律”。而此“变化的规律”就是阴阳之间的互相消长。“易”有三义,即变易、简易、不易,这三义其实就是指的“变化的规律”——即“变化(变易)的规律(简易、不易)”。规律是不变的,规律即使要变也要按另外的规律来变,故归根到底规律仍然是不变的,此即“不易”。规律是简单的,祇有抽象的主体,这就是简易。规律虽然简单得祇有个抽象的主体,而其表现却能从具体事物事件的角度上投射出来。预测之所以可能,即是从抽象主体在某一角度(或维度)投射出来的象、推测它在另一角度(或维度)所应当投射出来的象。请注意,此处之所以说易经之道是个抽象的主体,是因为这个道是指“变化的规律”,而不是指“事物变化的规律”。事物的变化祇不过是“变化的规律”在事物层面上的展示或投射而已。

老子之道。所谓老子之道,即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道。在这种意义上,“道”就是指“本源”,指产生宇宙万物的终极原因。从老子这段话来看,老子不但认为“道”是一切事物的本源,而且认为万物的多样性是由因果的盖然性(又称为概然性、或然性、偶然性)演化出来的。显然,如果“因”必产生“果”,则一祇能生一、而不能生二;祇有“因”偶然产生“果”,那么世界上才会有“因+果”这两种事物,而“果”又偶然地产“果之果”,则世界就有了“因+果+果之果”这三种事物…。故老子既不说一生一、也不说二生四,却偏偏说“一生二、二生三”,这指的就是因果盖然性!老子的这句话,其实就是对所谓“第一问题”的某种响应。

兵家之道。兵家之道即孙子所谓的“道、天、地、将、法”中所提到的道。孙子进一步阐述“道者,使民与上同意也”,这就是说“道”就是使民众同意、认同君主意志的方法。孙子是从“用”的角度来解释“道”的,也就是——既然“道”是规律或常识,那么“道”就对大多数人有说服力、大多数人都会认同“道”,这就是“道”之用;那么反过来,能说服大多数人、令大多数人认同的,就是“道”。这一反过就来不得了,不但七情六欲都可以用,而且谎言也可以成为道,美化自己、抹黑敌人、制造恐惧、煽动仇恨都是道。当然兵家的情况特殊,在生死存亡的强烈对抗中,取胜是生存下去唯一条件,不择手段是可以理解的,故孙子说“兵者,诡道也”,这不但是指示敌方面的运用,也同指在“道”上的运用。


相关文章:
·城南废人:“道”辨
·城南废人:论新法家的价值观
·城南废人:对翟玉忠先生和杨鹏先生讨论的几点看法
·城南废人:数学的帖子充满了谬误,谈不上有什么“工战”思想
·城南废人:冼岩根本不懂法家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