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主义研究
乡土中国的逻辑 
作者:[张吉星] 来源:[学说连线2009年9月20日] 2009-09-29

  从根本上讲,当代中国的大部分农村仍然是“乡土”的,农业依然是村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绝大多数农民依然在与土打交道。在这片乡土中国的图景中,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在一起,大家相互熟悉、经常互动,演绎着一场十分不同于城市居民的戏曲。乡土中国因此也内生出一套完备的非正式的运行规则,这套非正式的内生制度与外生的国家主导的正式制度相互碰撞、融合,共同决定了中国农村的发展趋势。乡土中国的逻辑是广泛存在的,是寄存于占据中国九亿人口的广袤农村的,是有别于城市社会或者市场经济的切切实实的厚重的中国经验。解读中国必须解读中国农村,乡土中国的逻辑值得每一个有志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人去认知甚至体验。然而,我国的部分所谓专家学者依然对此不屑一顾,仍然专注于他们自以为是的城市社会,忽略了占据中国绝大部分版图的农村。或许他们以后会产生无数引以为豪的理论成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不可能真真正正的为中国发展服务。

  乡土中国的逻辑仍然根源于一个字——“土”。“土”即种植业,即农业,农业依然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具体分摊到每家每户的土地会少之又少,因此我国的农业生产形式是有别于西方农场的小农经济。因为小农经济,人们会在相离不远的同一块区域生产,人们也会在相离不远的同一块区域生活。共同区域的生产生活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高频率的互动,人们抬头不见低头见,会经常性的相互合作,相互沟通交流,甚至发生冲突。高频率的互动构成了村庄政治经济社会运作逻辑的动力之源。无论何种村庄政治经济社会现象,都能从熟人互动中寻找到根源,都受到熟人互动现象的直接或间接影响。高频率的互动直接促成了乡土中国的逻辑,即面子情结、人情观念、连锁效应和公平意识。下面笔者先将熟人互动的类型做详细分析。

  邻里互动、宗亲互动、姻亲互动和朋友互动是熟人互动的几个重要表现形式。邻里互动是熟人之间互动的主要形式。远亲不如近邻,在自己遇到困难时,邻居是可以以最快速度帮助自己的人。所以,农民往往非常注意和邻居搞好关系,红白喜事的时候,就请邻居来自己家里吃饭,邻居也会主动的交礼金,平时农闲的时候,就经常性的到邻居家串门。宗亲是指父系方面的亲属,姻亲是母系方面的亲属。宗亲互动及姻亲互动是和邻里互动有所不同的,邻里互动几乎贯彻农民生产生活的始终,而宗亲互动及姻亲互动主要发生在红白喜事、逢年过节和农忙季节的时候(既是宗亲或姻亲又是邻居的除外)。每当红白喜事、逢年过节或农忙季节的时候,姻亲和宗亲们往往聚集在一起,互帮互助、交流感情。朋友互动主要是指部分农民与同学、战友或结交的其他朋友的互动,这种互动的频率相对于宗亲、姻亲或邻里往往较小,一年一两次左右。

  乡土中国的逻辑在人与人之间高频率的互动中得以产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1、面子情结广泛存在于村民之中。一是人们会有意无意的暗中攀比,比谁家的房屋高,谁家的孩子混的好,谁家穿的好等等。二是人们会因为怕伤面子而不去做一些对村庄发展不好的事情。2、人情观念普遍存在于村庄之内。一是村组干部会应用人情的工作方法去工作,会通过各种力所能及的方法把其他村组干部或村民纳为自己人。二是村民会非常在意人情的作用,以求互帮互助,及时有效的应对一些想不到的事情。3、连锁效应始终贯穿于村庄发展。农民行动做某事是因为村庄精英也做了这件事情,而不是因为自己想做某事。4、公平意识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思维观念。这种现象存在于公共物品的供给中。由于别人在公共物品供给中搭了便车,占了便宜,很不公平,所以自己就不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筹集。

  中国的农民是爱好面子的,在高频率的互动之中,他们会从面子中获得一些精神上的享受,会感觉很舒服。面子情结会促成攀比心理。因为爱好面子,广大农民经常性的加以攀比,而且这种攀比有时会达到走火入魔的地步。在农村调查的时候会经常性的发现这样以下几种现象:全家不富裕却要盖楼房,很多房间因为没有人住而存放农具和粮食;电冰箱里存放的不是食物而是其他物品,因为交不起电费。笔者不禁感叹,盖楼房有用吗?没有,买电冰箱有用吗?没有。这里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些农民的心理,他们不是因为盖楼房、买电冰箱对他们有用而去盖、去买,而是因为盖楼房、买电冰箱能给他们赚来足够的面子。面子情结也会约束个人行为。个人在行动之前会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即村庄舆论的影响,因为如果个人行为对村庄造成了危害,自己会在村里人面前挂不住面子。也就是说,任何事情都会因为村庄内高频率的互动而被村里其他人知道。所以,在村庄中面子情结对于农民的约束是要比道德自律或物质激励的力度强的多的。

  中国的农民也是非常注重人情的,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人情是村组干部的工作方式。在基层存在着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乡镇政府的命令服从式的官僚制工作方式,这是国家权力赋予的正式的制度设计,另外一种是村级组织的内生的非正式的工作方式,即把管理对象纳为自己人,通过人情来影响被管理者。大家都住在一个地方,抬头不见低头见,官僚制的方法会使村干部挂不住面子,会受到村庄内部舆论的强烈攻击,在以后的生活帮助或生产协助的时候,村组干部会处于不利地位。把广大村民纳为自己人能够有效的取得他们的认同,“因为你和我关系好,我们是自己人,所以我什么都听你的”。其次,广大村民也十分注重人情的作用。如果邻居家里突然性的发生变故,那么村民往往会主动的到他们家予以帮助。他们是想借此机会增加感情投资,以求长远回报,这样以后如果自己家里也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就能得到很好的帮助。因此就不难理解现阶段农村人情费用如此之高的原因,每当红白事的时候,如果别人缴纳人情费用而你不缴的话,你就会排除在广大村民的人情圈之外,就会被孤立。

  在农村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如果某一家人做事取得成功,那么其他很多人家就会竞相模仿。比如种植蔬菜,一户人家第一年种植某种蔬菜赚取很大利润,第二年就会有很多户也跟着种植这种蔬菜。这种现象便是笔者所说的连锁效应。连锁效应是指农村精英的言行举止可以迅速影响到身边人,从而辐射到村庄的多数人的现象。农村社会是一个关联性极高的熟人社会,加上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非常低下、思维方式较为落后,“不是因为自己想做某事而去做某事,而是其他人都做了某事而去做某事”,所以农民的言行很容易被别人所左右。这里的“别人”主要是指农村精英。农村精英是指农村中的经济大户、知识分子、宗族首领以及两委干部,他们都是农村中地位相对显赫的人物,由于他们在不同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所以他们的言行举止或多或少的会对周围的人群产生影响,使得人们心甘情愿的予以模仿,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人都是村里的精英,跟着他们走绝对不会错。

  公平意识主要存在于公共物品的供给中。如果公共物品的供给是公平的,每户人家都平均分摊,这是公平的,那么自己也会分摊。而在公共物品供给中搭了便车,占了便宜,很不公平,那么自己就不会参与到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筹集中来。大家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他不做我做呢?这种现象也是广泛存在的,它十分不同于市场经济中理性人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市场经济中的理性人在行动之前考虑的是自己的成本是多少,收益是多少,收益多了就去做,收益少了就不去做,而这种分析方法的逻辑在于,做事情的所有人是不是公平的,大家的出资是不是相当,如果是公平的自己就去做,如果不是公平的自己就不去做。

  面子情结、人情观念、连锁效应和公平意识是乡土中国逻辑的四大表现,是不同于城市社会和市场经济逻辑的独特现象,是内生于乡土中国中非正式的社会规范。乡土中国的逻辑需要每一个有志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研究的有志之士认真把握,因为这是厚重的中国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部分中国,不认真把握乡土中国的逻辑,无论研究者的研究如何的出色都是一种空谈,都不可能真真正正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祖国和民族希望的新时期大学生村官,更需要乡土中国逻辑的熏陶,这不仅仅是掌握了农村的工作方法,更是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战略举措。因此,每一个大学生村官都应该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工作,在实践中结构乡村,认真的分析研究乡村治理中的各种事物、现象和群体,及时有效的把握厚重的中国经验。

  作者系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太平镇髙集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大学生村官)


相关文章:
·余云辉:吸引美元纸币刺激中国经济如同饮鸩止渴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下)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上)
·胡春雨:王道荡荡——孙中山与现代中国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研究的立场、原则与方法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