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经世济民
蔡历:低碳经济的悖论 
作者:[蔡历] 来源:[] 2009-09-19

目前,“低碳经济”不仅成为越来越流行的一个词汇、一种理念,也正逐渐成为全球政府们的重要政策诉求点之一。“低碳经济”包含两重意思,一是“低碳”,二是“经济”。“低碳”说的是要降低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缓解全球变暖的压力;“经济”说的要以利益刺激为动力和手段,确保碳减排活动得以展开和持续。这里边有一个潜在的假设是,认为碳减排这一活动与生产面包、汽车等产品等活动一样,是可以从中获利的,可以象发展面包经济、汽车经济一样去弄出一个低碳经济来。所以,当前的政府们在说低碳经济时,会洋溢着一种“一箭双雕”的自豪:既可以降低碳排放,消除全球气温上升的威胁,又可以拉动经济增长,摆脱当前的经济危机。

殊不知,碳排放和一般的生产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低碳经济”与一般的市场机制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冲突,“低碳”和“经济”之间是互不相容的:要“低碳”,就不能“经济”;要“经济”就不能“低碳”。

市场机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基石是自利,自利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动力,甚至绝大多数时候是唯一动力。所谓自利,就是个人的各种独自欲望的满足。一种物品(实体的、抽象的),是否能够被大规模生产,形成一种产业、一种经济,不仅取决于这种物品能否具备满足人的某类欲望的属性,即具备使用价值、有用性,而且取决于它是否满足自利的条件。

“面包经济”经济之所以存在,不仅因为面包可以满足人的食欲,而且还因为面包具备另外的三重属性,保证其能够满足自利的条件。一是无论一个人有多饿,如果他不付钱,就不会得到面包,食欲也不会得到满足。别人无论买多少、吃多少面包,他自己的肚子照样咕噜咕噜叫;二是一个人付了钱,得到了面包,吃下去,食欲就会得到满足,不过无论他吃多少,也都只管自己的肚子,别人的肚皮不会得到丝毫的好处;三是在某一段时期,面包总数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肚子里多放一个,其他人的肚子里必然要少放一个。这三重属性定义了这样一个事实:满足个人欲望的物质产品是可分离的、界限清晰的,是经济学上的“私人产品”,一定量的产品只能满足一定量的欲望。也就是说,在自利的原则下,唯有对具备私人产品属性的东西,才有可能具备充足的购买需求,才有可能被大规模地生产,并带动上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条产业链,一种经济形态。

面包经济的终端产品是面包,是人的食欲在拉动面包经济的整个产业链的运转。那么如果把碳减排看成一种产业、一种经济,它的终端产品是什么?是恒定的气温环境(这里假定气候变暖就是由人类经济活动所导致的过量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不考虑相关的技术争论),一种抽象的产品。但是,这种产品只具备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一些欲望,但是,却是不可分离的,不具备私人产品特性。

如果我们的气温环境不能保持恒定,而出现变暖,将会对人类导致两个可能的结果:一是生活环境恶化所导致的生活成本提高,二是地球的环境根本上不在适合人类生存,人类要么移居外星球,要么灭亡。而碳减排所提供的气温环境的恒定,则可以阻止这两个可怕结果的出现,这是碳减排终端产品的使用价值。

但是,恒定的气温环境对具体的每个人来说又却是不可分离的,不仅对每个人,即使对每个国家,每个大洲也是不可分离的,而是全球化的:要么全球一块恒定,要么全球都不恒定。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个私人产品,而是一个绝对的公共产品。不仅任何人,无论花再多的钱,也无法买到属于自己的气温环境的恒定,即便是任何国家,无论他花多少钱,也无法买到自己主权区域内的气温的恒定。退一万步说,一个人即便买到了恒定的气温环境,他也无法独自享用,而必须与全世界的人分享。在自利的原则下,注定这种拥有无限价值的产品,没有人愿意购买,也没有人愿意生产,从而也就形成不了产业,形成不了经济了。

这里需要对公共产品这个概念多做一些解释,这是一个经济学基本概念,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需要具备两个特征:一是非排他性,二是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说大家可以同时使用,非竞争性是说一个人使用不会影响其他人使用的数量和质量。在经济学教科书中,对公共品的典型举例是国防,但是以全球的视野来看,如果以国家为单位,国防也是私人品,它只保护自己国家的公民,而不保护别人的国家的公民。目前对人类来说,最标准的公共品就是气温环境的恒定了。多说几句,经济学教科书把国防当成标准的公共品,揭示了两个问题,一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视野是狭窄的,它竟然以国家为终极单位。这也暗示西方经济的价值理念无力承载全球化这样的重任;二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不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事实上它潜在地假设自然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这是西方经济理念的另一个局限。

在以自利为核心的当前市场经济价值理念下,碳减排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成本、负担,是不“经济”的,是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在标准的西方经济理论中,公共品可以由政府来提供。然而,对于恒定的气温环境这一产品来说,又远远超越标准西方经济理论的视野,它从从全球意义上思考过任何问题。它所谓的政府只是当前的孤立个主权政府,从全球意义的视野来看,这些政府也是私人的。而恒定的气温环境这一产品又是全球性的,如果需要政府来解决的话,它也必须是一个全球政府。
碳减排真的要大规模实现,一定不是建立在自利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之上,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新的替代市场的合作机制。而目前主流的与市场机制相配套的价值理念是自利的,也就是说,目前尚缺乏可以承载大规模碳减排的合作机制,而且缺乏与之相配套的价值理念。

显然,目前全球政府在碳减排上没有注意到它于传统经济的这些根本性的差别,而企图利用市场机制,通过技术进步而达到目的,甚至幻想一个在不久的将来搞出一个低碳经济来。殊不知,过量的碳排放恰恰是市场机制和昔日技术进步的产物,如今再用过去的模式去消除它,无异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对于人类能够发展出一套以利他为核心的新的价值理念来,能否在这个新的价值理念上建立一套迥然异于市场机制的合作机制来、尤其是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机制,似乎不容乐观。看看各国政府目前依然在大幅增长的军费就知道了,看看各国在碳减排责任上的推诿和相互指责就知道了。

最后补充一点,所谓的“新能源经济”中也多少存在和“低碳经济”一样的悖论。


相关文章:
·余云辉:吸引美元纸币刺激中国经济如同饮鸩止渴
·施格:《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序
· 陈焕章:《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自序
·夏德:《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序
·翟玉忠:《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译序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