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主义研究
中国的高等教育怎么办 
作者:[温州阿正] 来源:[天涯社区之天涯杂谈 2009年6月23日] 2009-06-28

第一章 高校扩招就万事大吉了吗
  
    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在朱镕基做国务院总理的时候实施了巨大高校扩招计划,使得高等教育普及化,高考的升学率连年升高,高校扩招甚至当时有人提出来要搞教育产业化,事实证明这是何等的失败。
  首先高校扩招的目的是好的,高校扩招能大大的提高国民的受教育程度,普及高等教育能够增强国家的长远发展的竞争力,这点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里面犯了个逻辑错误,就是高校扩招了,教育的质量是否能得到保证,如果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那么高等教育的扩招的本意不是失去了吗?尤其是大家的文凭都高了之后,就业的时候竞争就更加的白热化,现在还出现了招聘的时候设置文凭歧视政策,比如要求全日制,连专科生都被人看不起了,都要求本科生以上才能有资格竞聘,甚至连国家招考公务员都要设置全日制的门槛,还有这几年的国家招录工作人员都要求是硕士以上的学位,还要什么211重点大学的学历才能被认可,种种的限制不一而足,这里有很明显的违法行为,比如违反了高等教育法,违反了劳动法,违法了公务员法,也违反了事业单位招考的国家暂定文件。而这些违法行为都是自上而下大面积全国性的,很少有人敢去怀疑,敢去纠正,所以,国家应该赶紧成立违宪审查办公室和法律执行情况监督审查组织,专门针对现在的就业歧视和学历歧视问题进行审查,打击各个组织机构的违法行为,以遏制学历高消费现象和就业歧视现象蔓延的势头。
  
第二章 高考制度的实施和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前后之分
  
  但是,我更加的认为应该对国家的高等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我国现在实行的是考录制度,尤其是高等教育全部实行考录制度,尤其是高考,普通的学生在高考的路上可谓是费劲心血,先不说他们高考时学到的东西在后来的学习中或者到了社会上有没有实际的作用,但是他们要用掉的时光那是相当的惊人的,甚至有学生因为高考的过度学习而导致自身心智体发育严重不良的情况出现;那么他们考上高校进入了高校学习之后呢?是不是也像高考一样的那么努力用功的学习呢?答案我想不用我来说,大家都知道了,大部分的学生在学校里也就是混个文凭就出来了,甚至很多学生在大学校园里也就是谈恋爱,学到小资的情调,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对国家实施高等教育的良苦用心毫无体会,更有甚者因为自己的高考分数不理想投机钻营冒名顶替他人而去上高校,造成社会问题无数。
  从全国看,各类高校数量繁多,教学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教学条件更是各不相同,师资队伍,教育理念,以及对于教育的目的也都是相差极大,所以教育出来的学生的区别那只能用天差地别来形容了,但是我们不能忘了,我过关于高等教育执行的法律主要的是高等教育法,除了这种普通的全日制高等院校之外,还有很多的非全日制学历文凭学校,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普及高等教育,也就是说他们颁发的学历文凭在法律面前是一样具有法定的效力的,而除了自学考试的学历文凭被国内外广泛认可之外,其他的学历文凭教育的质量是真的没有几个人能轻易的点头称是的,这里面由于个体的差异性造成了教育情况的极其复杂性,而我们知道,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学生掌握学习的能力,今天的知识是很快就会过时贬值的,现在是知识和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能学习的知识本身都是已经被前人发现的东西,所以我们强调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是发挥个体创造性的前提,只有真正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的人才能融会贯通各种知识,最后自成体系成为某个学科的大师级人物,然后不断的用自己的知识加上探索的精神进行创新,把各种学问推向前进,而这种创新和探索的精神首先要有学习的明确的目的才能达到自我激励,原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我想是很合适的用在这里作为学生们的座右铭的,这也是教育强国的普世的理念吧。所以谁掌握了再学习的能力,谁就掌握了未来,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就能走的更远,所以再学习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气质和未来,而看看我们现在的用人制度,我们现在各种用人制度首先是要求人们拿着这个文凭那个本本才能有资格进入岗位竞争,我觉得这首先是高等教育本身理念的失败,同时也是国家法律没有得到彻底执行的失败,因为生而为人,当然各种机会面前应该平等,包括受教育的权力,就业的权力,以及其他的各种权力都应该相同,至于个体的差异性,决不能以此为借口而剥夺了公平在法律面前的这些平等的机会。所以我建议国家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把所有的以学历条件设置的国家非科研岗位全部放开,让公民平等竞争,谁的综合素质好就让谁上,不得规定年龄,学历,地域,等等歧视性条件,除了科研和技术性岗位之外的任何岗位都不得设置与岗位本身无关的内容,否则就是违法,要坚决查处,以彻底保障国民的就业公平,同时抵制学历的高消费现象。
   
第三章 学历歧视无处不在
  
  现在招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或者是大型企业延揽人才,首先就是规定全日制学历要求,并且一般的效益好些的单位还要本科以上的学历 ,为什么成教学历的学生就是不能很顺利的报考或者应聘这些职位,这些职位是根据什么标准只让普通全日制的高等教育本科生的,专科生为什么不行呢?根据是什么呢?既然是考录,为什么国家承认的学历到用人机构定的招考标准里就有分别了呢?很明显的是这是会打击好学上进又没有很好的念书机会的自学成材的人的,同时这跟国家鼓励自学成材的初衷也不相符合,也会挫伤全社会爱学习爱提高的风气,也会起到鼓励人才高消费的社会风气蔓延。
  我们社会的就业公平要有各方面主管机关来主动保障;我国的公务员法也没有明文规定报考公务员有什么工作履历限制,以前的科举制度更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嫌,只要一关关的过去考中进士都可以进入用人单位,我国的宪法保障公民平等享受公民权力的,那么人大常委会,编制委员会,法工委也应该出来协调这些广泛的就业歧视情况的。国家之所以发展各种高等教育的初衷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为国出力。而不是让这些以偏概全的用人机构自由的选择性守法。
  这个世纪的竞争分为两个部分即资源和人才的竞争,谁拥有资源和人才,那么谁就能在明日的竞争中胜出,能源资源的世界范围的竞争,这要靠国家的强盛与人民的合力,即国家的国民普遍团结在一起,而要团结即要形成合力必须要有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让优秀人才不拘一格的相互公平竞争,所谓赛马不相马,择优录取之,所以国家在选择人才的时候要实行考录制度。
  既然是考录,那就应该让受过高等教育的各类人才不分门派出生,公平竞争各类职位,适才适用,而不应该因为小团体的利益问题或者单位的面子工程来横加一道,拦住滚滚洪流中过来的千江之鲫,人为设置这些门槛,互相矛盾,最终受损的还是社会本身的发展。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的上完大学之后的公民为了找工作都纷纷继续读研究生,等到大家的文凭都是研究生的时候,先前的竞争优势荡然无存,然后继续读博士,同样 的道理都是博士的时候,那些竞争优势又没了,然后这些人会选择出国,这个时候我们国家培养这么多年的人才都出国了,因为国外对这些精通英语的人才在待遇上更加有吸引力,这是公开的秘密了,如果这样的话那这些人才流失是对国家发展进步的阻碍。也是国家教育资源的极大的浪费!
   与此同时,很多的人看到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要读那么多年的书,大学本科一般24岁毕业,加三年硕士,加两年博士,再顺利也已经29岁了,人生距离50岁仅仅只剩下21个年头了!那么那些本来起点很低的人想靠念书改变命运的人看到这个还敢去念书吗?还会存在努力念书的念头吗?如果这样那这应该是对国民好学精神自强努力的强烈进取心的严重伤害。
  现在的成人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同样有国家承认的学历学位,自学考试更是严格执行国家的宽进严出的原则,学生严格修完全国统考的规定的课程才可以毕业拿到相应的学历学位,;专科和本科唯一的区别是多几门课程,课程本身不是一个人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的体现,一个人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的体现关键是你再学习的能力有多强,关键的比拼是拼再学习的能力,而不是拼人生的起点,尤比如拼学历的起点,学历歧视让自强者彻底输在起点的风气绝对不是用人的好的风气和社会环境;知识天天在过时,知识的局限性就在它的时间性。
  所以既然是考试录用,那么还是应该赛马不相马,谁能保证全日制的学生素质一定好!很多知名学府出来的人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常常曝出自杀的丑闻。普遍和个别总是有差异的,所以要照顾整体和局部差异,最好的办法是在同一个平台公平竞争;首先把人事考录定位在公民中的优秀者,而不是全日制大学的学生,这样才有道理!并且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同样都是一个高等学府出来的人带有同质性,不利于保持整体活力的发挥;如果是假的学历或者是所谓垃圾的学历,那么考试增加难度就是了,考试难度增加了,水平高低就见分晓了,择优录取之,即如唐太宗说的那样:天下英雄皆为我用! 而这不是难事,只要严格执行我国现有的法律就是了,也很容易能做到。那么为什么就是没人做到或者这股歪风一直这么的愈演愈烈呢?下面我来分析下这些力量来自哪里,然后逐一加以分析:
  首先这股歧视成人教育学历文凭的力量在各类形形色色的高等院校的就业办公室;现在的大学,是把自己的学院的学生的就业率指标看的很重的大学,如果学生的就业率不高,那么他们活动的经费或者其他的隐形的荣誉就会少了很多,甚至会影响到大学的声望,我不知道大学要声望是干什么的,至少我觉得大学的使命是培养出有真正的知识储备和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就好了其他的附加的条件是现在的大学浮躁的功利教育的衍生品,应该彻底的否定其功利性的大学排名和就业率排名,这些排名带来的是浮躁的学术和无耻的利益竞争,与大学培养社会精英的理念格格不入,连传统的大学宽容性理念更加南辕北辙,所以我建议取消这些学院的评比,要评比只评比学术和论文及科研成果,根据实绩来确定个人的货群体的奖励,任何的评比不要再挂上学院或者大学的身份,完全以个人或者小团体的名义开展学术竞争。其次由于他们的就业率指标定的那么死板,所以学院的指导学生就业的工作人员就会挖空心思创造本院的就业数字,而用到极致的时候按照现在大学的管理体制,大学的校长往往是有行政的影响力的,于是他们就四处活动,让社会上凡是招考要人的单位,全部将其和自己本院的学生结合起来然后量体裁衣,鼓动各个人事部门按照自身本院大学学生的条件制定招录资格,这是最直接的学历歧视的来源,不知道身为大学校长的这些人做何感想,你的就业率的考核指标让这个国家的那么多的自学成材的人士常常无语的淹没在茫茫人海里,也给国家的用人限制了范围,造成贤路不通和他们整体的话语权更加的微小,可以说这些事情的出现是社会人文的整体退步,难道作为大学的校长你们不脸红吗?
  其次,是现在大学整体学风的浮躁所致,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的大学体制是很功利的,他们的发展经费大部分靠国家财政拨款,少部分靠自身的杂七杂八其他方式筹集,要想获得教育部财政拨款,并且永续发展,那么必须要有各种成绩作为要挟,为了做出成绩,这些大学的负责人将大学教育设立了层层的责任制,并将要达到的目标细细的分解到每个个人,比如论文数量,比如学院的教授职称数量,科研课题数量,科研成果数量,办学规模、就业率等等,而为了完成这些指标,大学的教职员工只得疲于奔命,都是为了完成指标,然后配合上级完成自身学院的在国家各个大学之间竞争力,以获得良好的社会名声,增加对学生报考的吸引力,但是这些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的东西越多,那么就越加要向外宣传,然后动用一切的资源,鼓吹自己大学这个好那个好,什么教学条件啦,办学资质啦,什么什么工程啦,等等五花八门的荣誉满天飞,无形中给社会留下了一个只有在全日制大学学习才能有机会学到高深知识的假象,而社会上的成人学校却做了反面的宣传,以为学问高深只有在硬件条件好的地方,国家支持充分的地方就一定能学的好,殊不知在这么浮躁的氛围下,学生学到的也就是攀比二字,其他的东西不要受到这些的功利主义思维的影响就已经算很幸运的了,做学问本身就是靠学生自己耐得住寂寞,孜孜不倦的学习,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才是真正学者必备的基本功,而这些能力,他们远远没有自学考试出来的学生强。但是反过来,不是这些学院的受到高等教育的人却几乎丧失了宣传自我和推销自我的能力,为什么?因为他们是只有自己对自己负责,没有哪个校长会为他们宣传,因为没有那么多功利性的东西压在这些校长的身上,没必要为他们宣传。
  第三点,社会考生还要面对的舆论压力是哪里呢?当然是政府的保护不力,为什么呢?因为每当政府招考人才时首先就将他们排除在外,由于上述的大学就业率指标的影响,政府对全日制大学的默许使得整个社会对非全日制学生形成了一种“围剿”的舆论氛围,而政府的各种招考都常常会强调全日制的要求,尤其是事业单位的招考,更是如此,我不用举例子,随便看看各地的招考公告大家就会明白了,这是由于政府对学历歧视的视而不见和默不作声,社会上各个企事业单位纷纷效仿,在招聘人才时都不忘在其要求前面冠以全日制的要求,这是全社会对高等教育法的公然践踏,也是藐视宪法保障公民公平就业权力的具体体现,对社会的不公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危害绝对不可小视。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经过系统学习呢,国家说了算还是个人或者某个机构说了算!社会上每个个体的成长方式都不一样,你怎么判断他们是否经过了系统的学习呢,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个平台公平竞争,是不是有真功夫拉出来练练!招人时比如要求专业性比较强的话可以加考专业知识,没有本事自然知难而退了 , 加考专业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分数最高的人录取就是了!许多人对在职高等教育的不认同,我表示不敢赞同。尤其是说他们是不合格的教育产品,我更是难以理解,尤其是自考生,那是国外都认可的文凭呀,国家都认可的啊,教育部认可的啊,成人考试的大学文凭也是国家认可教育部认可的啊,能否定国家的教育制度么? 还有任何主观的想法怎么就想当然的正确呢?要有凭据的啊,成绩如果不能代表水平,那是在间接的否定考录制度吗?所以我说我们每个人说的或者主观的简单认为的都不能代表一切,有没有水准靠实际与实践检验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舞台,同一个想法,大家都要能有机会成材!公平竞技,实际见分晓!不能因为某一个人的认识关系就剥夺了其他人的公平竞争与公平就业的权力啊!这个世界是所有人的世界,某些人以为是中国所有的国家承认的学历都是有很高的水分?那些歧视学历的人扪心自问的同时是否代表了权威的教育部电子注册呢,另外想请问下那些歧视学历的人是哪个高等学府出来的,如果您的学历是中国唯一合法有效的学历,我无话可说,按照您们的逻辑我们唯一的办法也只能到他们认可的地方去学习好拿到个学历哦,像欧洲和美国基本上都认可自考文凭的,留学的时候是认可的!另外到底有没有水准还是要实际的比试才知道结果的,说是没有很大的用处的,主观总不能代表事实,谎言说上一千遍就代表是真理,那是荒唐的,所有的就业岗位都最高限制应该放宽到专科,只要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应该有机会,如果国家教育继续普及,应该放开学历限制才是,因为一个国家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不能获得这个国家的公平就业的权力,那是很悲哀的,只要是高等教育序列学历的人,都是国家的栋梁之继,都要有机会参与国家建设,这样对提高国民为国服务的积极性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也能很好的提高国家整体爱学习的风气,在进入为国服务的行列之后要有相应的更加完善的能上能下的机制,鼓励再学习,拼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才是正道,而不是起点开始就拼终点的文凭,本科硕士博士的,只有去往圣斗士之路了,更只会助长人才高消费和国家人才流失的情况,得不偿失。提高国民素养的话高等教育足够了,关键是提高实际的动手能力和个人创新精神,这才是我国教育问题的关键,如果大部分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没有创新和探索精神,没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能力才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出来的人的普遍的悲哀哦,甚至个别人到了大学仅仅是学到了小资的生活情趣,他们对有目标没理想的生活方式很认同的。
  师父请进门,修行看个人,天下第一的剑客教出来的弟子一定是天下第二么?有谁说今天我是第一明天一定还是第一!我们要用动态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学历低微的人都出过很多很牛的人才的,不能一杠子打翻所有人,关键是后天的修为和再学习的能力啊,终身学习,子不好学天诛地灭,子好学而不得用,岂不可惜!所以说依法设定条件就是公开公正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呢,不得区别对待。制定规章要有事实依据,要符合法定程序,甚至关系者众多时要举行听证,进单位就业必须要会工作,不过单位上岗培训的制度还应该更加的完善,哪怕您工作多年,到新单位肯定要学习的啊,至于专业性很强的岗位当然要加考专业课程和实际动手能力啊。
  所以如果前面这些前提成立的话那么国家应该将一切需要学历的就业机会给所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竞争,而要真正的做到让全社会给他们提供公平的发挥才能的平台,让这些人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不断学习,真正建立起终生学习的机制,让进入的门槛尽量降低,在赛马中选马,在行进中奋发,在工作中成就人民努力合力的伟大!而这些的实现首先是政府要尽量消除学历歧视现象才能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第四章 我的辩论:能力与学历异化到脱离人性化的思考
  
    人,如果所有的学习成果如果主要是在学校完成的话是填鸭式教育,学习必须是终身制才符合当代潮流,活到老学到老。
  比如某些人说只有高中学历的人是没资格说自己有本科生的能力的,但是要看到本科的能力是高中生因为念了几年书,学了一点东西并且获得了国家的承认才成为本科的,而本科的设置是由于修完规定课程的关系,本科的课程设置也就是那么多的课程,这并不妨碍高中生去修习这些课程,甚至跨专业修习更多的课程,并得到相应的能力,至于有没有获得国家承认是无关于其是否具备本科生的工作能力这一个既存的事实的,闻道无先后,术业有专攻这话照样适合。当年有个数学家好像就是只有初中学历吧,照样找出了某条定律而名扬世界,他叫华罗庚!谁敢说他不伟大么!
  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为了社会更加和谐,必将会为社会秩序更加公平公正继续其伟大的事业的。
  
  曾经有人与我进行过这样的辩论我连问题和回复都一并写于下面:
  赞同设置学历门槛的人认为:
  第一,单位选人用人看重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这有单位内部集体研究决定,这并没有违法法律,只是一种选择的标准。就相当于提拔领导干部一样,十来个候选人,大家的基本条件都一样,你能说选谁是合法的,选谁不合法?
  第二,学历是平等的,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文凭的区别,只代表学习的过程。用人单位更加看中你的学习过程,而并不是一味地看结果。法官断案,也要知道案件的过程,不能光凭结果来定夺。
  第三,选择什么样的毕业生,政府和企业的标准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这里谈的政府引导作用,这是对的,政府应该引导企业自主合理地选拔自己需要的人才,而不是一味地求宽求泛只要学历够了,考试过了,就可以用。而是充分发挥起精简高效的人事选拔机制。
  第四,我读过全日制本科,也读过在职本科,无论是哪一边,我都不偏向,我只知道,社会现象的存在,自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不能因为在职学历有工作经验,全日制学历就有太多意见,也不能全日制学历社会更加认同,在职学历就有意见。
  
  天下之大,自有我容身之处。如果觉得这社会需要我们去改变,我们就应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证明,去改变。谁说大学生刚毕业工作能力就差,工作经验就少?谁说我在职本科毕业,学术水平,文化素质就比全日制要差?实际情况反映一切。
  我的回复如下:
  第一、您的第一个问题我真的不好回答,要有审查程序决定的吧,既然在同一个起点那么谁都要有资格和权力并努力选择和争取并选择决定的未来吧
  第二、用人单位怎么想我们尊重,但是也要尊重所有的劳动者的意愿,尤其是社会的精英劳动阶层,精英阶层不仅仅是全日制出来的科班学生
  第三、人事机制精简高效的基础是建立在科学可行和依法维护社会公正公平平等民主的基础上的,这是应该有的职能,而法律就是一切行动的指针和行动及精简高效正确与否的准绳,否则就是无本之木。
  第四、存在即合理是正确的话那么社会就会一成不变的了,那不是永远没有变动了吗,我想还是多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的眼光来看问题比较好些,毕竟社会就是要发展进步的。
  很高兴您能主观自我认同与客观即我个人主观认同的评价您的与全日制以及非全日制的学历,那么既然都有或然性的话,所有的事情都让实践检验吧,同个平台公平竞争才是正道吧,包装都放放,除了考录制度不完善之外还说明履职培训体系不完善,对人的再学习考核能力和再学习体系建设重视不够或者体系建设不完善,硕士也好博士也罢衣服穿的越多布料就要越多,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纳税人的钱到最后为别国做嫁衣裳的时候大家都痛心疾首的,实力不实力还是在交锋的时候比较明了,打得赢的就是虎将吃败仗的就是美式装备武装到牙齿也不光荣!实践实际来检验一下就好,给他人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
  
  原文问题如下:其实现在都是高学历的干低学历干的事情,包括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比如说,要移民新西兰,一般情况下,技术要求是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才符合条件。你说移个民要这个条件干什么?又不是去你那里干大专学历的工作,我有能力去你那国家,在你那国家生存,在你那国家打工,你凭什么要限制我的?
  国内不是一样?你可以问问那些进了单位的大学生们,他们干些什么活?基本上很多工作,高中学历就够了。但是,现在要人家单位招高中生,现实吗?人家单位招考,也是综合地考虑的整体的素质。不敢说高中学历没有人才,但起码可以说,现在还是高中学历的年轻人,整体素质肯定比不上大专本科学历的人,而大专本科学历的人,整体素质肯定也比不上研究生学历的人。单位选人,肯定有资格限定条件,挑选自己认为合适的人才。没必要花太多的无用功,在选中几率少很多的人群中选,这也是符合政府高效的工作方式的要求的。
  
  回复:我没有否定硕士博士他们的学识,只是我觉得在就业权和公民平等权力上面只要是中国的公民就要一律平等,同时还要鼓励社会上的人多多的自学成材,没有这个平台,寒门学子念书很大程度上会失去目标和动力的;由于高校连年扩招,使得我国的制造业出现了缺少工人的情况,其他的行业也是同样的情况,如果普通高校招的学生继续保持目前的速度,我们国家会更大程度上缺少蓝领与普通工人这样的情况出现哦,即便是高职学院出来的学生大体上还是不愿意从事蓝领工作更加不会从事普通企业员工的工作的,这样的情况下,个人鼓励自学成材一边从事普通工人的工作一边努力修习高等教育课程直到拿到学历学位证书,这是很好的结合了当前国家面临的新形势的,既解决了一线技能工人用工慌,又让这些工人学习到了大学的学识,同时学以致用;这样,在现阶段,国家才会真正整体的和谐了,有什么理由还要剥夺了这些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为公民的平等就业权力呢,甚至这是一个时代的发展大方向,我们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国际分工也说明了我们最好走的也就是这条路,郎咸平教授曾经做过很经典的我国制造业的定位分析,我等不才,然亦洞若观火,国家的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当然应该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支持这些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章 高学位者的任务与人民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硕士最好的工作是参与研究事业,博士最好的工作是带领硕士们搞国家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社会卫生各项事业的课题研究工作,同时推广这些成果造福华夏!国家根据课题成果给予他们奖励,他们最应该做的工作是国家的智库型的工作,做行政科学及其它各个领域的参谋,让他们做一般性的工作是真正的荒废了国家的学术事业和科研事业,同时如果培养了这么多的硕士博士如果不能学以致用的话,只会无端的增加了国家的教育经费,并且他们如果参与普通人的岗位竞争只会增加普通人的就业压力,更加打击国民好学的热情,尤其是打击那些本来起点很低的人尤其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的学习热情,同时他们就算是参加了普通工作,他们的学识高了,对工作(比如高中生就能胜任的工作)的话,他们会产生对工作内容藐视大意的心理,对普通工作不会很积极主动的完成任务的,甚至会产生仅仅是依靠这工作来养老的情况;同时只要工作稍不如意便会离开岗位,去别的国家或者另谋出路的情况,这就是国家人才流失了!同时这样会造成国家基础工作队伍不稳定,给国家的工作造成损失!这是得不偿失的事情!我们国家的政府是真正负责任的政府,是人民政府!会为国家的整体利益考虑,所以才有这样的立法!我相信真正为国家多想想的正义的呼声,总是能得到国家的支持的,时代的方向本来就应该如此,基于这样的前提,学历不学历不能看的太重,应该放开给所有公民中的优秀者只要经过考试考核能胜任工作并且出类拔萃的话就都来争取!至于政府工作的高效我认为是正确的,但是立足点要正确,如果高效而没有考虑到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民族利益,那么就不是高效了,因为政府代表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只要是全民都有利的时候,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努力去做好,这是政府的本职工作,如果离开了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话,那么,无论做什么工作多么快速与简便,只能说是敷衍塞责草率行事,置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于不顾,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同时过度设置学历年龄的门槛,难道没有其他的风险吗,对执政形象的公信力应该没有帮助,同时会产生严重的广大公民的公平就业权力的如何获得保障的问题!我无意把某些问题进行具体的责任分析,但是我等身为中华儿女,天下兴亡,我等全体公民的都有责任!所以,政府应该把这些条件放开,而不是某些前高官说的把教育搞成产业,唯学历才有能力与素质论,对这些现象的长期存在我们只能痛心社会的不公,那些搞人文的硕士博士真的很失职,为什么他们可以视而不见!这么长的时间没有提出相应的看法?这些问题总要有人鼓与呼,这是学历学位教育与社会发展和谐向前的与社会责任心教育的的错位呵,也是应试教育的悲哀,如果大学的学生直接攻读硕士并且连续读取博士的话,他们是真正的长在象牙塔里了。社会和高校是不同的,社会要复杂的多,我不期待他们的社会学上如何建树,因为我们国家有5000多年的人文底蕴,只要努力学习和挖掘,都能获得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自己的成熟的看法和价值观念,当然各个人都会不同,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以自己的历史文化为体,坚持辨证的吸收借鉴,实事求是,以西方的进步技术为用,立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际,这样结合出来的人我想应该是在全球竞争中无敌又不会迷失自我,也才能让建立国民素质真正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就业体系!相信大部分的爱国的进步人士都会同意我的观点,同时我附上我国的人口调查的一组数据,以便明确我国最广大的人民都是哪些人口,他们中有多少人是需要国家提供成人教育或者参加自学考试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的,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他们都是无名的英雄!国家应该保护他们所有的合法的权益!
   
  国家统计局2008发布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说,2007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40628万人。
  这个数据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2000年11月1日零时)相比,增加了14045万人。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登记时点为2007年11月1日零时。调查的各项任务现在已基本完成。
  公报说,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24735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8779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2.99%,居住在乡村的占57.01%;男性占总人口的51.53%;女性占48.47%;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1.03%。
  全国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人口为6764万人,高中程度(含中专)的25083万人,初中程度的46735万人,小学程度的40706万人。
  可见开放式高等教育需求的群体是何等的广泛,他们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何等真切!
   
第六章 高等教育必须改革,全面的全民终身学习是国家教育的大方向
  
    基于前面的的各种论述所以我主张如下:
  首先应该明确学历在法律面前平等,其次明确在公民权上,谁也没有特殊地位,再次必须明确社会要进步要文明不是靠压迫的,要疏导,然后要知道所有的机关单位代表着政府的形象,要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利益的,最后,社会是对人才的认同,对能力的认同,对创新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尤其要认同,不是对学历的单方面认同,片面追求高学历只会浪费社会的资源同时造成国家的人才流失,助长了用人唯学历论,所有人都会吃到这颗苦果子的,到时候会不断的追求学历而不是本职工作能力的提高;学历代表着昨天,只要有高等学历了,就说明都是很热爱生活的人,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不管他们追求高等学历的初衷如何,至少社会要给予他们公平竞技的机会,低能者水平差的,自然是大浪淘沙见真金的,但是不能剥夺他们的权力啊,更不应该武断的决定一个社会人的未来和他们要追求的生存价值和生活方式,岗位需要的是工作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学历的提高,最应该重视的是工作培训机制的完善吧。中国人都知道社会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百业争鸣!更多的比一比赛一赛,而不是靠强硬手段残忍的剥夺他人的公民权力和资格去维护自己的可怜的优越感,只有这样,大家的学习劲头才会都上来,目标都是为了一个大中华繁荣昌盛,同时自己和社会融为一体,让真正的读书人都能有个好前程。
  其次,在切切实实的依法治国的今天,无论什么单位,都要遵从国家的法律法规,这是毫无疑问的,无论什么借口都是没有法律支持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甚至国家机关对人才的吸引力是不一样的,没有可比性,但是企业永远是个体行为,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要工作要面对公众哦,这种特点是后者具有与公众生活甚至人生轨迹有完全不同的地方,因为牵涉者众多,但是国家首先应该引导社会的守法风气,慢慢的改变社会用人的不正之风,让全社会形成轻学历重实绩的工作作风和用人氛围。
   再次,学历平等就是完全平等,法律规定的平等是真正的平等,人为区分是个体行为,至于毕业证书发放的样式不一致这是由于代表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这是一个人昨天代表,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将来,更不能因此判定一个人的将来。
   第四,社会对文凭的认同是社会的事情,政府应该根据法律引导社会舆论,依法保护所有正当的获得学历的人的合法权益,其他的个体行为是仿效政府的,政府是引导者,任何的社会单位都不能对法律进行打折执行,任何的文凭都会在大浪淘沙中自然显现其含金量,但是一定要在同个起点同个标准里相互竞技,不能没有实践检验和事实过招比试就妄下结论,
  第五,公民还是要有自己选择和争取的权力,毕竟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没有机会争取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很悲凉的,也同时是高等教育的悲哀,更加是社会的不幸!无论是谁是不是全日制都要有机会参与充分竞争才对,大家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法律是最大的公平与公正,对某些事物立法的意愿本身就代表了社会所有的意愿协调的结果呢,是真正的公平,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应该以守法为荣。
  
第七章 高等教育改革我的主张
  
    第一,由于国家的高等教育有很多的形式,教学质量天差地别,所以我觉得应该将所有的高校包括非全日制的成人高校统统都合并为一所大学,改名中国人民大学,现在所有的大学都成为其教学部,所有的资源共享,除了必修的政治课程之外,所有的课程都是选修课,并且修习课程是免费的,实行自由学习,即学习的方式方法各人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国家不强制学习的时间和方式,但是在教学部学习就要遵守教学部的教学秩序和纪律,可以听教师讲课,也可以自己查资料学习,个人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自由的选修课程,每门课程实行学分制,修完规定的学分再提交一篇专业的论文就获得毕业,论文的评估要有各个研究院进行,专科的学分比本科少,硕士博士都按照专业学分设置,学位只有学分的差别没有课程的差别,而课程是由现在的各种学科带头人集体制定,修完规定的课程就能获得相应的学位。修完的课程越多,相应的学位越高,修不完规定的学分的人只发修完的课程合格证,不予毕业;这是终身学习的具体体现。但是要有个前提就是每一门课程都仿效现行的自学考试制度进行全国统考,各个高等学校的教师主要的工作是在高校讲课回答学生的疑问。高校现有的学生宿舍实行男女分开外仅仅只供给学生提供租赁,教学设施不变,根据需要增减和全国调剂。
  第二,与之相配套的,国家应该彻底的废弃高考制度,是彻底的不再实行高考,高中也实行学分制,设置和高校相同,但是规定只有修完高中的所有课程才能继续修习大学课程,把原来的大学彻底的向全部的国民开放,只要你想上大学你都可以上,只保留高校教师管理办公室、教务管理办公室、财务(工资和奖金及学生津贴发放)室、保安室即可,另设研究院归属与全国性的公共课程学会管理,所有的课程设置改动由学会和研究院共同负责,所有的资产纳入国资委管理。大学教师的考核机制以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为标准,同时对其师德进行考核,以投票为准。废除教员终身制,引入完全的学术争鸣机制,谁优秀谁就上,退下来的可以到其他的社会岗位中去竞争,如果到退休年纪的可以拿退休金过日子,这也是杜绝学术腐败良方,没有真材实料的人员休想进入大学教师队伍,同时废除教师职称制度,改为工龄计算和学术功勋制度。学术功勋制度的主要内容就是你做出了学术贡献并且切实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了,便给个体记功,由全国的各个公共学会负责记功,并给个人颁发奖励。记功奖励当是长期性质为宜。
  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生就业问题改革如下:除了自己学生中实在是没有有能力的人担任该岗位外,凡是在该地区有需要用人的单位,所有的就业岗位都实行居住地就近招聘为主,并且要让所有的公民都能有机会参与竞争,采取报名考录机制,很多人会担心僧多粥少的局面出现,事实上只要所有的岗位都放开考录,是不会有这样的问题的,很多人喜欢自己做老板就是证明,供需双方的固有平衡还是没有变化的,起码面向国家公众的工作岗位必须要做到这点,私营企业的用工要强化工会的作用,尊重工会的意见,尽量实行考录制度,让每个劳动者都能获得相对的公平工作环境;如果是灵活的临时用工的岗位,那么采用的就不必这么死板,用灵活的办法即双方自愿的办法就可以了国家不必干涉,我主要指的是短期用工岗位,比如用工在几十天之内的;以此保障国家对社会就业的完全公平落实到位。
  第三,设立助学基金,即公民只要修完一门规定的课程可以获得奖励,对于特别困难的学子国家实行学习救济制度,即食宿学免费,不过必须要有相关的民政或者其户口所在地的收入困难的书面证明,并且规定其每年必须修完几门课程,防止被好吃懒做的人钻了空子。
  第四,设立每个学科的公共学会,归口教育部管辖,下设研究会,辩论队与论坛增强学术自由辩论空间,提升学术氛围。对任何流派的学术辩论都持宽容的态度,涉及敏感的时政内容禁止公开辩论就是了。研究会主要是对论文进行审查,辩论对或者学社可以自由加入,定期组织辩论会并公布议题在固定的时间进行辩论,增强学生的素质,防止出现教条主义倾向,论坛学社是学科优异者之间交锋的场所,也是培养精英的所在。
  第五,设立优秀论文奖励制度,这个现在的机制很成熟了不再讨论。
  第六,国家的科研机构人员的选拔按照该科研机构的方向由学分的高低,尊重其本人的自愿与兴趣按顺序由高分到低分进行,重大的科研项目实行招标制度,招标对象就是这些学科的带头人和优学者,相信用经济的手段刺激人的创造力不会很难。
  经过这样的改革,我们国家的政府就没有每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社会相对在一个比较和谐的环境中向前发展,各种教育的利益集团被大大的压缩,教育是真正的成了强国的手段,学术氛围也会浓厚,读书也成了人的自我提高的主要方式,各种浮躁的教育风气定然噶然而止,大家尊重的是知识和再学习的能力,不会去搞个人崇拜,学校之间的院系门派之争也会终止,国家办全民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教育强国的目的就达到了。


相关文章:
·余云辉:吸引美元纸币刺激中国经济如同饮鸩止渴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下)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上)
·胡春雨:王道荡荡——孙中山与现代中国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研究的立场、原则与方法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