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来信照登
翟玉忠:答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王鑫同学 
作者:[翟玉忠] 来源:[] 2009-06-05

王鑫同学:

   谢谢您的来信。

   本来,在《道法中国》一书中要加入《礼——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精神革命》一章的,但当时陕西师范大学的《中和学刊》决定刊出这个长文,所以就没有并入书稿中。下次《道法中国》再版时,一定会加入这一重要的章节!

    您说得很好,就是儒家倡导的礼义传统是“复兴中华文明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人自身的不断进步有一定的意义”。我个人认为,礼义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还是核心所在。

    最近我注意到日本人在培育自己的高级人才时(比如富士伦理学苑的企业高级主管研修班),其内容完全是以礼核心的——当然他们不知道自己在作什么,称“实践伦理”什么的,但做的却是礼,由于他们不懂何谓礼,所以也不系统化。

    儒家对礼的贡献是很大的,不过也要看到不足。比如宋儒以前对“内静”强调不够,宋儒想补充,没有办法,就用佛道了;这也有问题,就是引入佛道后,把因人情节人欲的礼仪精神也不要了,改为存天理灭人欲,结果到处是贞节牌坊。当然,不是说儒家完全将“内静”去掉了,只剩“外敬”,比如《大学》这样的文献还是讲内静的重要意义的。

    孔子曾向老子学礼,史中记载很多,真正的礼还是在道家中,这方面研究太少,又极重要。传统上说道家反对礼,怎么会,那是乱解读。中国没有一家是反对礼的,礼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基础,怎会反对。

    从信中得知你是学历史专业的,每当想到史学背景的人,我都感到害怕,因为他们总是拿着西方学术的大刀到处乱砍,希望您不要这样。怎么叫乱砍呢?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挥刀自宫

    比如说吧,中国有自己的哲学(中医中还应用的那种思维方法)、伦理学(更精确的说是代表中国人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的礼)、政治学(研究如何建立一个法治、共治、自治政府)、经济学(轻重之术)。为了切断我们的文明之根,中国人文学乾将它们全部变为“哲学史”、“礼学史”、“政治史”、“经济史”、以便对这些学术本身说“bye-bye”。

    这最要不得。我们中国本土的学术都成了“历史”或“传统”了,那现实中不全都成了所谓“现代西学”的天下了。学术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没有中国自己的学术,头脑都变成别人的了,这不就是精神上的挥刀自宫吗?

    假如西方人文科学是中立的,我想挥刀自宫的伤害可能会小些。问题是从冷战开始,西方就将学术作为外交工具,比如今天中国过度的市场化,就与西方某些经济学家的“谆谆教诲”有关。现在国家有关部门要求说媒体不要将西方某些学者、政客神化,我想这是理性的态度。

二、削足适履

    什么叫“削足适履”呢?就是西方有的,中国也必须有。比如说吧,西方有奴隶制,那中国定要有一个才行,没有怎么办,就由学者们胡造一个中国奴隶社会。

    中国不讲阶级矛盾,讲社会分层。但西方人讲阶级,怎么办,就给中国古人划成分。当然现在这种事少了,不过你们山东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出版物中还在为一个古人的阶级成分争论。

    西方由于宗教传统的原因,性恶论居主流。中国当然也就要有性恶论了,于是法家成了“坏典型”。

    这方面例子太多,不再举了。

三、两面三刀

    “两面三刀”最初是西方学者为证明自己文明的优越性发明的方法,后来成为中国学者贬低自我的核心学术方法,目的是让西方学术永远高高在上。这个东西不好识别,危害特大,会使中国知识分子完全丧失创造力。

    这里我引用美国汉学家包华石(Martin Powers)先生的话说明西方是如何贬低中国文明的,他称之为“五十步笑百步的诡辨术”。他说:“几年前,我参加了一次研讨会,在会上,我的美国同事说:‘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举行了第一次选举。不过,妇女还是不许参加!’当然啦,一九一一年的时候,无论英国、美国还是中国,妇女都不允许参加选举(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美国,美籍华人男女一样都不许投票)。同样的,有个介绍西方之外的世界的艺术史的课本,其中指出,虽然中国早就有讨论艺术杰作的专著(即南北朝时代的《古画品录》),不过作者记录的大师都是男性,在此,课本暗示,相当开明的西方人不会如此。实情是,在《古画品录》问世的年代,欧洲压根儿没有任何关于艺术史的专著。实际上,令人惊叹的应该是,四至五世纪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有艺术史的著作了!在那样的条件下,不提及女性画家,也是不足为奇。到了宋、元时期,画著或书画题跋中都有对女性画家的记载,而在十七世纪以后,讨论绘画的专著中也出现有对女性画家的描述。反过来,以欧洲来说,瓦萨里在其十六世纪的著作中有关于一位女性画家的记录,不过,直到二十世纪晚期以前,欧美艺术史专著中对女性画家的记载,正和中国的情况一样,一直很少。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该课本强调《古画品录》缺乏女性画家的记录,不是偶然的,而是借机贬低中国人在此一领域的成果。”(包华石《逆读西方辨术》,http://www.xinfajia.net/content/view/5892.page

    前些天我去西安讲演的路上读一本关于礼的专著,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学者写的。这一位年轻学者在研究礼时,已经注意到礼在社会不平等的现实情况下会实现等级和谐,以西方“正义”的概念也有相通之处,但由于中国没有自由民主,所以还是要向西方学习自由平等博爱。他不懂“惟齐非齐”,只有从不平等才会实现平等,西方罗尔斯等人的政治哲学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

    好的,说的太多了,我的专业不是历史,得益历史学特多,却对史学作这样批判,似乎是不应该的。好在,自己居庐山之外,可能这些话对于学历史专业的人也会有点借鉴作用。

   希望中国还有钱穆先生那样理性客观的史学大家。遗憾的是,我迄今为止还是没有在今日的学林中看到。

   中国学术的复兴,真的还有好多工作要作,希望您有心坚持不懈地作下去——那是个文明金矿,积累了七八千年,正等着我们去开采啊!当一辈子矿工都值!

                                        再次感谢您的来信!

                                                玉忠

                                                       六月四日


相关文章:
·翟玉忠:六经——中华文明的顶层设计
·翟玉忠:《大学》“德本财末”思想的时代意义
·翟玉忠:《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译序
·翟玉忠:读余云辉博士《关于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探讨》
·翟玉忠:不能脱离中华文化背景理解《大学》三纲及“定静”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