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哲学纵横
范磊 张成博:稷下黄老思想与中医理论形成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范磊 张成博] 来源:[《医学与哲学》2006年09期] 2009-04-14

[概要]: 运用文献学及史学方法,从精气学说、“无为”思想和辩证思维等方面,探讨黄老思想对中医气一元论、摄生思想、整体观及辨证思想形成的影响。认为黄老哲学使零散的中医学理论系统化、规范化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中国医药学是既源于历代的医疗实践,同时也和数千年华夏文明息息相通。在它身上,处处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脉络,看到中国医药学理论产生的渊薮。先秦时期是中医学理论形成、发展的时期,医学理论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借助当时哲学的参与概括、总结而产生,形成了中医的民族特色。因此,要研究中医学术,探本求源,除采用实证方法外,还当将中医理论置于产生的特定地域和特殊时期的文化背景,结合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寻找、求证、揭示其本质。

     1 “百家争鸣”的发源地——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七雄之一的齐国政治稳定、经济实力雄厚以及其固有的文化沉淀,带来学术上百花齐放的兴旺局面。在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设有中国古代最早的学术活动和政治咨询中心——稷下学宫。稷下学宫自齐桓公田午始兴,汇集了黄老、法、儒、名、兵、农、阴阳等几乎所有学派,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它中经几度荣衰,历时约百十余年,逐渐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倾向的学派,后人称为“稷下学”。一大批优秀的学者和思想家在稷下自由讲学、辩论、著书立说,促进了百家争鸣的开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稷下学者研讨的问题范围广泛,其深度也超越前人,总体学术水平在战国学术思想中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中国古代哲学的繁兴是中医学产生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中医理论形成的基础。

     2 黄老之学的理论核心

     黄老之学是战国时代的显学。它是由稷下学者从老子学说进一步发展而来的。黄老之学对道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现在将老子学说由消极转变为积极,由唯心改造为唯物主义。它把黄帝与老子学说结合起来,用道家虚静思想去整合早期法家的法术思想,并吸收了儒、墨、名、阴阳诸家的若干观点。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田氏代齐”出于“正名”的需要而声称自己是黄帝之胄,也在客观上刺激了黄帝之言在齐国的流传和发展。
     从字面意义上说,“黄老之学”就是指托黄帝、宗老子的道家一派,在老子之前另加黄帝或以“黄帝”之名演绎、发展老子学说。丁原明在《黄老学论纲》一书中将“黄老学”的特点总结为三点:一是“道”气论(“气化”论或规律论),二是“虚无为本、因循为用”的“无为”论,三是对待百家之学上的“采儒墨之善,撮名家法之要”[1]。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云:“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司马谈所描述的道家思想特征,即是指战国之际形成的黄老道家。可以说它熔先秦百家学说于一炉,集中了各家各派的思想精华,堪称先秦学术思想融会综合的最重要成果。郭沫若在1944年发表《宋尹文遗著考》、《稷下黄老学批判》二文,考证《管子》书中的《内业》、《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四篇为稷下黄老学者宋、尹文的遗著。其中的《心术》篇更是专篇论述的治身的问题。《管子》四篇作为黄老思想的体现,在当时有很大的权威性,不能不对《内经》著者有影响,《内经》引入其中的哲学思想也就不足为奇。

     3 黄老思想在中医理论形成中的作用 

     片断的医学经验、知识上升为系统理论并形成体系,需要相当的思维能力,也有赖于医学家们的哲学素养[2]。《内经》形成之初,学术思想空前活跃,以黄老思想为代表的稷下学,更是代表了当时哲学的先进水平,它的唯物论、精气学说和辩证法亦为医学家们所接受,并将之演绎、归纳入医学体系中,而它重“道”轻“器”的思维方式,使中医学建立了独特的从象出发而不是从结构探索生命现象的道路。

   3.1 精气学说为中医学“气一元论”奠定了基础

     《管子》四篇,将老子学说的“道”诠释为由精气构成的物质性实存,实现了“道”、“气”合一,使“道”由一种抽象性存在演变成物质性实体。并把“气”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首创了“精气”学说,阐明了生命的物质性,特别是《内业》一篇详细论述了“精”、“气”、“神”等哲学概念。《管子·内业》篇云:“精也者,气之精也。”正是这种精气,才能化生万物,“一气能变曰精。”“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敬守勿失,是为成德。德成而智出,万物毕得。”解释了天地山川、五谷星辰均属精气所化。同时认为人亦是精气所化,并从而得到生命健康“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 

     精气神属于中医理论体系本体论的研究内容,它阐述人体生命物质及其不同存在方式(精、气)与生命现象(神)之间的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医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气”为本的人体观,不过《内经》从精气学说,结合人体特点对生命的认识做了更深入的论证,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是构成万物和人的要素,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大小,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说:“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气”的概念在《内经》的学术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说《内经》的全部学说都是建立在气的理论之上的,也并不为过[3]。

     3.2 “无为”思想对中医“天人相应”整体观和摄生思想的影响“道”的本性是“无为”。“无为”是指没有前定的意向或倾向,这意味着广大、普遍和公平;“无为”又是说无心如此而事实就是如此,这意味着法则、规律和必然[5],黄老之学继承了老子的“道法自然”,承认自然规律,无违自然、顺其自然而无所作为或不强作为的思想,认为不仅道“无为”,而且天地万物在其本性上也都是“无为”的,人当然也不例外。因此,追求人与自然、心身和谐的这种思想对中医“天人相应”的摄生思想和整体观影响极大,也使中医学不仅在治疗疾病,而且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方面独为奇葩。《内经》天人关系的出发点,基本与黄老“无为”主张一致,考察了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如《素问·生气通在论》云:“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这种整体调摄、天人相应的思想正是《管子》四篇之旨,如《内业》篇说:“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静。……是故圣人与时变而不化,从物而不移。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黄老的这种“无为”思想为中医学从人体与自然、社会的整体统一论生命现象奠定了哲学基础。中医学从“天人相应”式哲学基础上,从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各种内部关系及其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方面,整体地把握生命的变化,较多地运用了辩证逻辑的基本原则,所以它更侧重从生命现象反映整体机能变化,动态地研究其内部及其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是了解生命活动的机制和规律,因而它看到的是藏象、经络、精气神,是气机升降、气血虚实和邪正相争[5]。

     3.3 辩证的逻辑思维对中医辨证思想的影响

     《管子》四篇的辩证法思想也很丰富,它与老子辩证法思想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主要表现在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强调主客观相统一的认识法,以及对主体能动性的肯定等方面。黄老学这种言与行、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论充满着务实精神,把原始道家从玄虚拉回到了现实,对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中医学起着实质的作用。如《管子·心术下》云:“人能正静者,筋韧而骨强,……正静不失,日新其德。昭知天下,通于四极。”意即人能进入形正心静境界,就能筋骨强健,形正心静而不迷,其德行便与日俱新,便能遍知天下万物,达于遥远的四方。这种人在客观世界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在《内经》也多有体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正是这种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人在客观世界面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能顺乎自然而葆有生命,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在认识论方面,黄老之学特别强调“心”的主观能动性,阐明以心知物的思想,心正清明,则九窍各司其职,《管子·心术上》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若是心充满嗜欲,眼就视而不见,耳就听而不闻,“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因此,提出了“虚”、“静”养“心”之道,《管子·心术上》说,“天曰虚,地曰静,乃不忒。洁其宫,开其门,去私毋言,神明若存。纷乎其若乱,静之而自治。”这对中医的认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中医将“心”在人体的作用也是置于君主之位,并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将“心”在人体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素问·灵兰秘典》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心神精明则生命健康长寿,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又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4 结论

     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正为此时期的显学,它的“无为”思想在政治上为西汉初中期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内经》受其影响可想而知。当然,哲学渗透到医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也是漫长的,《内经》也并非成书于一人一时,哲学渗入医学也经过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反复过程。但是,从总体看来,古代哲学对中医理论的体系化、规范化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黄老思想对中医的影响更不可低估,它使片断的医学经验、知识和理论上升到系统化层次,深化了人们对生命现象、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认识,使中国的传统医学发展至今仍有不息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丁原明.黄老学论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3-4.
[2]王洪图主编.黄帝内经研究大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838.
[3]刘长林.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32.
[4]孟祥才,胡新生.齐鲁思想文化史——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先秦秦汉卷)[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265.
[5]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816.

 
 


相关文章:
·厉传:稷下学宫——文化思想交流的好范式
·白奚:荀子与稷下诸子
·余秋雨:稷下学宫使中华文化全面升值
·王钧林:略论稷下人物宋銒
·陈鼓应:论《系辞传》是稷下道家之作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