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法家内业
刘金明:太极图是怎样画出来的 
作者:[刘金明] 来源:[] 2009-03-06

提要:本方旨在阐明太极图的产生及其与《周易》之关系。太极图固然是道教内丹学的产物,但不能把内景感受到的丹象说成是太极图。丹象属于物理世界,太极图属于意义世界。属于意义世界的太极图是以丹象为原型,以伏羲八卦方位为准度画出来的。太极图的原型也是以易理易法为指导修炼出来的。《周易》对太极图的产生具有理论的指导意义和法式的作用。

    自从八十年代周易"文化热"以来,太极图的起源便成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所要讨论的课题。从那时至今,许多专家学者不断地解读它,破译它。这些解读和破译,除了从各种原始纹饰作相似性的推测以外,还涉及到数学、生物学、气象学、医学、人体科学、天文学等各个领域。然而这种种的解读和破译却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正如束景南先生所说:"人们从各个领域中都发现了这种太极S运动结构的存在,与其说是从各个自然科学领域对’太极图’的破译,不如说是’太极图’所提出的阴阳对立互补的物质运动规律与结构在各个自然科学领域中得到的广泛证实。"

    显然,证实不是破译。那么太极图究竟是如何起源的呢?对此,束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破译。他认为太极图出于道教徒之手,是道教内丹学的产物。束先生根据梅磊教授用的EF扫描技术对气功师进入气功功能态下脑功能的测试研究、发现大脑太极图结构的存在这一事实,认真考察中医学和气功学的有关记载,揭示出太极图最早是人体气功功能态下内景感受(或内视)记录的丹象,也即当代用最先进仪器测试人体气功功能态下的脑电图。束先生的这一破译发表后,立即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从束先生的破译过程看,其学问功力确实令人钦佩。当然,在钦佩之余也不讳言,束先生也有失误之处。因为有失误,于是有人便批评说,束先生"批评了那些’把太极图看成只是对某一种物质运动规律的描述,好象没有普遍性’的人,而他自己又不自觉地犯了同样的错误。"

    从束先生对太极图作"狭义"和"广义"的区分来看,束先生并没有犯这样的错误。束先生认为,太极图"提出了一种普遍的宇宙物质运动模型,狭义的’太极图’(从它的原始起源的意义上说)是一张脑电图,广义的’太极图’(从它发现并描述了某种普遍的宇宙物质运动原理与结构的意义上说)是一种宇宙物质运动模型。"

    不但束先生自己没有把太极图看成只是对某一种物质运动规律的描述,而且他也不认为古人犯了这样的错误。譬如他说:"太极理论家们并没有把’太极图’只看成是一张脑电图或仅仅是一张对内丹修炼描述的图。他们还从’太极图’发现了一种普遍的宇宙物质运动的原理与结构。"
    
    尽管如此,束先生关于狭义和广义太极图的区分仍然避免不了别人误解。这是因为在个别表述上出了问题。也就是说不应把在气功功能态下内景感受(或内视)到的丹象说成是太极图。因为内景感受(或内视)到的丹象属于物理世界,而太极图属于意义世界。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拟在束先生的结论基础上对太极图的产生及其与《周易》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丹家内景感受(或内视)到的丹象是在易理易法的指导下修炼出来的


    如前所述,束先生根据考证揭示出太极图最早是内景感受(或内视)到的丹象,也即当代用最先进仪器测试人体气功功能态下的脑电图。

    由此可知,这种丹象只有达到出神入化的气功境界人才能感受(或内视)到。也就是说,丹象是修炼气功的结果。那么如何修炼气功才能使这种丹象出现呢?不言而喻,这其中必然有一个修炼的理法依据。丹家的经典《周易参同契》告诉我们,这个理法依据就是《周易》原理和《周易》的宇宙模式。《参同契》开篇之"大易总序"即首先阐明了修炼内丹的易象模式:"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龠。"这是说,乾坤是《周易》宇宙模式的根基,《周易》的其它模式都是由乾坤衍变出来的。象征日月的坎离表示人体阴阳二气互动以支配生命车轮运转。乾坤坎离分为雌雄两类,向征人体小宇宙宛如风箱的形状和外静内动的状态。其次指出丹家修炼之理即为"覆冒阴阳之首"。也就是说炼丹的实质是修炼阴阳之道。

    第三,指出修炼内丹的定量把握,要以体现宇宙生命运动的自然法则和规律的易数为准度。即所谓"数在律历纪"。修炼内丹所运用的易数除了干支数、律吕数、大衍之数以外,主要是天文历数,即年、月、日、时等节律周期数。年有节候,月有盈虚,日有昼夜。修炼内丹注重气的态势。气的态势有阴阳之变化。修炼内丹就是以年、月、日、时之阴阳消息,把握火候之升降。"自寅至戌,为火之动,自亥至丑,为火之静。"阳动阴静,无太过不及。"身阴阳,过与不及,皆失其候。""据候抽添"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塞矣。"

    由此可见,丹家倏炼内丹的关键在于把握和调整人体阴阳互动的周其率度。而人体阴阳互动的周期率度,则是通过历数和《周易》的宇宙模式--卦象来体现。我国古代历法,以十二个塑望月为一年,以太阳回归春分点的一周期为一岁。年指阴历,岁指阳历。我国农历为阴阳合历。太阴历一年为354天,太阳历一年为365 25天,二者相差11 25天。所以古人以置闰法使阴阳历相合,积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十九年插入七个闰月。而易卦作为宇宙模式是以天文观测为客观依据的。易卦蕴含着历数。一个朔望年354天,合从乾至涣59卦354策;闰年3838978天,四舍五入为384天,恰合六十四卦384爻之数。这正如《参同契》所说:"易有384爻,据爻摘符,符谓六十四卦。"

    《参同契》又说:"圣人揆度,参序元基。四者混沌,径入虚无。六十卦用,张布为舆。"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参同契》为什么既说"据爻摘符,符谓六十四卦",又说"六十卦用,张布为舆。"用六十卦作为炼丹的易数模式呢?对此可用《素问》之论来说明。《素问》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步,人亦应之。"这里的"三百六十",实指太阳视运动周天360爸腔毓é年之天数。是从周天公度上讲"天人合一"。而《参同契》讲用六十卦作为修炼内丹的易数模式,就是因为六十卦360爻恰合太阳一岁运行周天360°之数,可以体现“天人合一”、共生共在的运行变化节律。

    体现宇宙生命节律的历数本来就有回归年365 25日、朔望年354日、闰年384日之差。这三个不同的历数分别体现了天体运行的不同宇宙状态:回归年365 25日体现的是地日运行状态;朔望年体现的是月地运行状态;闰年384日体现的是日月地运行状态。而"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所以用来表现这不同宇宙状态的易数模式也不应相同。闰年可用六十四卦,朔望年可用从乾至涣五十九卦,回归年可用从乾至中孚六十一卦(366爻)。丹家不取六十一卦,而取六十卦,以合太阳一岁回归周天360°之数,也不失为恰当之选择。而朱熹则"认为世传火候之法是以三百八十四爻为一周天之数,以一爻值一日,然而爻多日少,只好人为地减去四卦二十四爻,已不合自然之度。"

    此乃朱熹之躗见。不足为取。

    综合上述,丹家修炼内丹是以易理为法则,以易象为模式,以易数为准度的。《参同契》所描述的"类如鸡子、黑白相符,纵横一寸"的丹象正是以易理为法,以易象为模式,以易数为准度修炼出来的。这充分说明易理、易象和易数用以修炼内丹的有效性。而这种有效性则又证明易理、易象和易数对修炼内丹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具有理论的指导意义和法式的作用。

    二、太极图是以丹象为原形,以状羲八卦方位为参照系画出来的

    弄清了易理、易象和易数对修炼内丹的指导意义和法式的作用,接下来要探讨的是,能否把《参同契》所描述的"类如鸡子、黑白相符,纵横一寸"的丹象视为太极图呢?回答是否定的。然而,束先生却明确肯定《参同契》所描述的丹象就是太极图。这正是其失误之处。前面提及,之所以不能把丹象说成为太极图,是因为丹象属于物理世界,而太极图则属于意义世界。属于物理世界的丹象是不能和属于意义世界的太极图画等号的。若要把属于物理世界的丹象变为属于意义世界的太极图,还必须有一个中间环节。而这个中间环节就是人的描画。这是我们讨论太极图的产生所不可忽视的。不言而喻,丹家内景感受到的丹象虽然与太极图有些形似,但是却没有流传于世的太极图那样清晰,那样有计量准度。即如《参同契》所描述,只能看出"类如鸡子"、"纵广一寸"、"浑浑沌沌"的圆形,分为黑白两部分。也没有对称的鱼眼。所以这只能说是太极图的原型。只有经过刻意描画,才能把属物理世界的丹象变为有计量准度的属于意义世界的太极图。而要达此目的,就要有一个参照系。这个参照系是别的,只能是世传伏羲八卦方位图。这是因为伏羲八卦方位图本来就蕴含着太级S结构。通过展现伏羲八卦方位的排列数序即可发现太极S结构。而伏羲八卦方位的排列数序,早在《周易·说卦》中就有了表述。《说卦》关于"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火水相射(依帛书本);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一段话,就是讲伏羲八卦方位排列及其顺次的画法。下面,我们逐句读解这段话,看看这段话是如何确定伏羲八卦方位及其排列数序的。

    "天地定位":乾为天,坤为地;乾为上,坤为下。这句是说要把乾、坤二卦分别画在正上位和正下位。

    "山泽通气":艮为山,兑为泽。这句是说要把艮、兑二卦画在相对通气的位置上。

    "雷风相薄":薄,迫近。双方相向接近。(如《左传·文公十三年》:“薄诸河必败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震为雷,巽为风。雷鸣风动虽然不同,却能相对迫入。这句是说要把震、巽放在相对互动的位置上。

    "水火不相射":坎为水,离为火。从上下文看,均为四字一句,讲两卦相对而画。此句似也应如此。"不"字为衍文。故依帛书本作"火水相射"。如此,这句是说,要把坎、离二卦画在相射的目标上。

  "八卦相错":指八卦相临排列,相对之卦的爻与爻均作阴阳交错、相对、互变之状。通过读解,我们发现,只根据这几句的描述,虽然可以确定乾上、坤下的位置,知道在八卦方位图中须把艮与兑、震与巽、坎与离画在对角线端,但还不能确定其具体方位。因为即使满足其相对排列的要求,但仍然既可以将其置于东西坐标轴上,也可以将其置于东南、西北,或西南、东北坐标轴上。如果用数学排列组合的方法,按照"天地定位"的要求,则可以画出如下所示的48种不同的八卦方位图(为了简便易看,图中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分别用1、2、3、4、5、6、7、8来表示):这48种八卦方位图是根据《说卦》"天地定位"的要求画出来的。"天地定位",从八卦方位画法上说,即要求乾上坤下之位不动。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只能画出这48种。这48种八卦方位图的排列组合数公式为 

3! C 1 C 1 C 1 =3!23=1·2·3·2·2·2=48     2 2 2    

    如图所示,这48种八卦方位图都符合"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相射,八卦相错"的要求。既然如此,那么世传的"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兑东南"的"先天"八卦方位又是如何确定下来的呢?对此,我们不应当只停留在宋人研究出的结论上,而要知其所以然。其实,这个所以然的答案就在"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这句话中。仔细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卦象与爻象的关系上阐明"先天"八卦的排列次序。下面,我们试揭示之。

    如图(卦象省略)(1)所示,数左边四卦,由震到乾,初爻皆为阳爻。在数序上有规律的爻象变化是从一阳到二阳,直至三阳,表示阳气渐增到极盛。所谓"往者",指过去之阳气。过去之阳气,从一数到二,从二数到三,是顺着数,故曰"数往者顺"。依照"易逆数"(易,指《易》卦;数,读作sh)之要求,这四卦应按照与"数往者顺"之相反的顺序来数。这样便获得了乾1、兑2、离3、震4的排列数序。数右边四卦,从坤到巽,在数序上有规律的爻象变化是从三阴到二阴,直至一阴,表示阴气从三爻志开始递减,自上而下地呈现出由盛渐衰的趋势。所谓"来者",指将来之阴气。将来之阴气,从三数到二,从二数到一,是倒着数,故曰"知来者逆"。依照"易逆数"之要求,这四卦应按照与"知来者逆"。依照"易逆数"之要求,这四卦应按照与"知来者逆"之相反的顺序来数。同时与震4相连。这样便获得了巽5、坎6、艮7、坤8的排列数序。卦序既定,卦象所在方位亦出。逐一审视这48种八卦方位图,图(卦象省略)(37)和图(1)一样,也可以按照"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的要求获得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的排列数序。除此以外,其他46种八卦方位图都不符合"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的要求。至此,排除了46种八卦方位图,还有图(37)和图(1)两种需要选择。那么如何选择呢?其实,这只要从当时的方位观念着手就可以进行选择。伏羲时代的方位观念,是以日出之方为东,以日落之方为西。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一方位观念与伏羲观察天体的运动有关。伏羲观察天体的运动,与天文学史上所谓"盖天派"相同。是以所在地面为固定的静点进行观测。白天,观察太阳的运行变化,故面南而定其位。左为东、为阳,右为西、为阴。而确定八卦方位,须与实际观测太阳所在的方位相同。由此可见,图(37)虽然可以按照《说卦》的描述确定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的次序,但图中显示由震至乾四卦中有增减变化规律的阳爻在西,由坤至巽四卦中有增减变化规律的阴爻在东,这样描述出来的阴阳二气的变化规律与实际观测到的东阳西阴不相符合,故合弃不用。

    而图(1)的描述与实际观测到的东阳西阴相同,故取用此图。

    就"先天"八卦方位图本身而言,"先天"八卦序数描述了一种物质运动的S形旋转状态。如图(1)所示,我们只要按照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的排列数序连接八个卦象,即呈现出如下图所示的旋转状态:

    无论是汉代的魏伯阳,还是以后的陈抟等道教徒,他们都精通《周易》,都能发现《说卦》所描述的八卦方位所蕴含的这种S结构。当他们其中一人发现内景感受(或内视)到的丹象与伏羲八卦原理及其S结构相符时,于是便以伏羲八卦方位为参照系对其进行描画,从而把内景感受(或内视)到的不太清晰的丹象描绘成具有计量准度的阴阳鱼太极图。阴阳鱼太极图产生以后,在流传的过程中,或配以八卦,或配以六十四卦,于是便陆续出现了"先天太极图"、"天地自然之图"、"河图太极图"、"洛书太极图"等各种不同名目的太极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结论如下:属于意义世界的太极图是以丹家内景感受(或内视)到的丹象为原形,以伏羲八卦方位为参照系,在《周易》原理的指导下画出来的。太极图产生以后,由于它具有与伏羲八卦方位图相同的宇宙意义,而其描述的简易性和生动性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于是人们便用它来解说宇宙现象,从而使之具有普遍真理性和适用性。
 
(作者系宁夏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相关文章:
·张东荪:现代的中国怎样要孔子?
·张东荪:现代的中国怎样要孔子?
·不其山人:商鞅是怎样“贫民”的?
·不其山人:商君是怎样“愚民”的?
·不其山人:商君是怎样“弱民”的?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