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主义研究
石心桥:对“捐赠”的道德正名 
作者:[石心桥] 来源:[] 2008-05-24

 

 

前些天的“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广大人民群众,而且世界各国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其中许多事迹真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确实,地震让我们的社会风气为之一振,我们甚至可以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也衷心祝愿:中国人民更加团结,民族素质能够有更大的提高。不过,出于专业角度的思考,我觉得需要为眼下很热的“捐赠”提出自己的看法。

我们基本上能够同意“捐赠”是道德的行为,因为,即使其行为无利他的动机,但是效果上还是可以完全肯定。不过,我们对“捐赠”的理解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似乎把捐赠的数量,作为衡量捐赠行为道德性大小的根据。实际上,各个人、各个单位的财力不一样,所以,数量必须结合捐赠人的财力、能力进行评估。捐赠者要量力而行,量力而为。搞捐赠排行榜固然可以让我们看到爱心的呈现,甚至可以塑造我们的道德舆论。但是,未尝没有问题。中国人喜欢攀比,或者“穷大方”。虽然说,捐赠的攀比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其道德性需要打折扣。道德的行为始终需要主体的道德自觉、自愿,甚至需要一定的道德境界和道德觉悟。另外,捐赠者自己的生存都存在问题,如果还倾其所有。我们认为,这种行为完全是道德的行为。但是却无法普遍化,而且也很难作为效仿的对象。更有可能,“捐赠”无法做到细水长流。而且,当面对外界不公正的道德评价时,很可能挫伤道德信心。当然,我们不认为,捐赠一百多元的乞丐就赶不上捐赠上千万的富翁道德。

其次,我们有时候可以推定捐赠者的动机,但很多时候是无法做到的。通常而言,我们对那种完全出于自己良心善性出发的捐赠行为,感到崇敬。而对那种有着很强的功利目的“捐赠行为”,虽能认为道德,但似乎还是有点窒碍。确实,很多企业乃至单位的捐赠往往带有为自身进行广告宣传的味道。当然,需要“合其志功而观”,因为,它的“捐赠”行为可能出自完全纯粹的道德动机,只是效果上带来了宣传的效应。对此,我们更能希望,中国的企业、单位对于捐赠行为更能上升到动机纯粹的高度,有“慈善家”的心肠,而不是为了求“慈善家”之名。

再次,我们更希望慈善家们能够把“捐赠”变成一种企业的内在文化,而不是一时两时的冲动。道德品质必然容易发出道德的行为,但是,一两次的道德行为并不能够证成道德品质。梁武帝萧衍曾问菩提达摩:“我广造寺宇,渡众人为僧,写佛经、造佛像也不遗余力。我有何功德?”达摩说:“并无功德”。萧衍追问:“为什么没有功德?”答:“你只不过干了几件好事而已,实际上算不上什么功德。”或许,我们对待“捐赠”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最后,《菜根谭》说得好:“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这说明“捐赠”的动机不仅需要纯粹,而且,我们无权利指责不捐助者。我们诚然知道“万科老总“王石的抠门,我们可以认为他不具备道德心,但是我们不能说他不道德,也无权指责他捐赠太少。至于王石表态要捐赠一亿,我们更从根本上怀疑其行为的道德性,因为,该举动始终无法认定是主体的自觉行为,而更可能推定为外在舆论的压力或者是商人本性出发的考虑。

总之,我们认为“捐赠“行为最好能够上升到道德纯粹性的高度,让“捐赠”成为不折不扣的“爱心”体现。同时,捐赠者最好采取匿名捐赠的形式,捐赠单位最好不要公布捐赠人的名单。因为,一个真正道德的人,必然是一个澹泊名利的人。 


相关文章:
·韩毓海:资本主义的秘密就在于把道德转化成了货币
·翟玉忠:法生德——中国传统道德需要法律的支撑 ​
·翟玉忠:法家崇尚道德,反对人治
·翟玉忠:中华道德体系的起源和时代发展
· 姚轩鸽:中国参与国际税收竞争的道德战略与策略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