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军事战略
谢颖:中国再次裁军20万 
作者:[谢颖] 来源:[网友推荐] 2005-10-07

     伴随着2005年进入最后3个月,解放军第10次大裁军——裁员20万的行动进入冲刺阶段。至此,中国在20年内裁军规模接近200万。

  然而就在此时,日本《朝日新闻》9月26日披露,日本防卫厅制定的“防卫警备计划”
,做好了与中国开战的准备。这份计划认为,在日中关系恶化、钓鱼岛及东海问题矛盾激化和台湾宣布“独立”的情况下,中国军队有可能“进攻”日本。因此,日本自卫队要做好应战准备:一、从九州向冲绳本岛以及石垣岛等岛屿调动陆上自卫队,在中国军队“登陆”的情况下,先由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进行反击,再由陆上自卫队夺回岛屿;二、事先在有关岛屿上部署主力部队,根据不同情况,从九州和四国调遣部队。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日前在《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主动采取单方面的裁军行动,共裁减军队员额约200万,范围之广、裁减幅度之大,为国际军控与裁军史上所少见。分析人士指出,张业遂的文章是对类似“中国威胁论”的一个有力反击。

  一项艰难但坚定的决策

  据新华社、《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报道,2003年9月1日,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郑重宣告: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将在“九五”期间裁减军队员额50万的基础上,2005年前我军再裁减员额20万。至此,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10次大裁军开始。

  这显然是一项艰难的决定。几乎所有军事专家都承认,中国展开第10次大规模裁军之时,其面临的安全环境并不乐观。

  美国不断强化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部署,频频围绕中国进行各种类型的军事演习。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列为“潜在的竞争大国”后,美军提防中国的意图更加明显。

  台湾的“台独”势力将美军的举动视为对自己的支持,不仅在政治上频频触及台海两岸的“红线”,而且在军事上持续扩军备战,意欲增强“以武谋独”、“以武拒统”的砝码。

  日本以各种借口踏上“军事大国”之路,与美国一起构筑导弹防御系统,并在钓鱼岛和东海问题上制造麻烦。

  在南海,一些国家侵犯中国主权,占领南沙部分岛屿,窃取属于中国的油气资源。

  此外,中国还面临着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等“三股势力”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但中国的裁军决定十分坚定。今年3月,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今年要圆满完成裁减军队员额20万的任务。随即,中央军委授权总参谋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军对各类临时和非编机构进行清理,依法管理组织编制。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臧国清向《解放军报》介绍,裁军工作已经进行了两年,进展顺利,按照时间节点,向着预期目标扎实推进。

  裁军速度、幅度世所罕见

  今年9月1日,中国发表《中国的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努力》白皮书,再次表明中国完成裁军任务的决心。白皮书指出,在确保国家安全利益的前提下,中国始终将军队的数量和规模控制在维护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限度内,多次主动采取单方面的裁军行动。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员额为423.8万,今年降至230万。白皮书说,在较短时间内,中国单方面裁军行动的范围之广、裁减幅度之大为国际军控与裁军史所少见,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军控与裁军事业的坚定信念以及爱和平、求发展的真诚愿望。  

  这份白皮书对中国裁军特点的总结很到位。以美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全球基地调整为例,五角大楼从2004年1月开始要求全球基地提供数据,直到今年9月中旬才将“关、合、并、转”的基地列表提交给总统布什审批。仅仅这些准备工作,五角大楼就耗费了21个月。而中国完成如此大规模的裁军,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

  中国大力度的裁军行动,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桥报》报道称,中国今年将“圆满完成裁减军队员额20万的任务”。军事专家认为,中国希望通过裁减军队规模和重新组织军队架构来改善军队素质,提高作战能力。此次裁军20万将主要通过大幅减少干部数量,使机关机构和人员均减少15%左右。

  外电分析中国裁军目的

  解放军作为世界上的一支劲旅,其重大决策毫无疑问要引起举世关注。

  当初,中国宣布裁军20万之后,英国路透社曾以“紧急”字样在第一时间播发消息,并在随后的6个小时内连发4篇相关报道。路透社为了抢时效,忙中出错,居然将中国现有兵力说成300万,此后不得不连续两次予以纠正。这在该社历史上是罕见的。法新社、美联社、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英国广播公司等也对此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

  中国在2005年年底完成的第10次裁军行动,到底有何战略目标?英国广播公司认为,1991年的海湾战争使中国领导人认识到,中国军队必须加强军队现代化。英美联军在伊拉克进行的“速战速决”的高科技战争,都反衬出中国军队的落后,给中国的军事指导思想带来很大影响。法新社分析,此次裁军主要针对非战斗部队,目的是提高解放军的高科技作战能力。同时,部队冗员被裁减后,现役人员的工资和福利水平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中国再次裁军20万,体现的不仅是经济角度的成本节约问题,还涉及国防战略和军事部署的调整方向,表明解放军将进一步抛弃“人海战术”,转向注重高科技作战手段。

  更多的媒体则集中分析了此次裁军所产生的意义,认为中国没有因自身实力的增长而改变战略取向,是对“绝不称霸”诺言的实践。

  大裁军来得正是时候

  专家指出,中国此次20万大裁军,具有深厚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在国际方面,国际形势整体趋向缓和。在这段相对平和的时期,各国都在深化军事变革。以美国为例,在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推动下,展开了以网络中心战为核心的信息化部队建设,使美军逐步走向小型化、多能化、高机动化、强杀伤力的道路,继续完善“全球到达”、“全球打击”的能力。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等国也紧随其后,推出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军事变革措施。在这种国际军事变革的大环境下,中国也日益认识到军事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关键作用,开始着手改变中国军队目前的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状态。

  在国内方面,中国每年投入的国防建设费用十分有限。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国防费开支占其国内生产总值2%-6%的份额是比较合理的。美国2004年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4%,而中国仅占1.6%。此次解放军裁军20万,是要进一步优化部队的内部结构,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同时将节省下来的军费,适当弥补装备费用的不足,既可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又可以提高有限军费的使用效益。

  链接

  中国10次大裁军

  自建国以来,中国一共进行了10次大规模裁军。如果根据性质和影响,这10次裁军可大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49年到1980年的5次裁军,主要是改变中国军队“小米加步枪”的原始状态,打破以陆军为主体的军事力量格局,初步建立由陆、海、空和二炮组成的、较为符合现代战争形态的战斗部队;

  第二阶段为1980年至2005年的5次裁军,尤其是1985年的百万大裁军、1997年的50万裁军和2003年的20万裁军,则是沿着“兵种合成实现摩托化”、“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等战略轨迹进行,重点提升部队的科技水平,追赶世界军事发展的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相关文章: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下)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上)
·胡春雨:王道荡荡——孙中山与现代中国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研究的立场、原则与方法
·白彤东:中国是如何成为专制国家的?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