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主义研究
琬琪:百姓眼中的改革 
作者:[琬琪] 来源:[] 2006-05-06

2006年4月29日 星期六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络版

    时至今日,改革已经改了27年整,回忆27年前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很多人一定还历历在目。在改革的初期,大家都对改革报有很高的期待,都认为改革能够给大家带来利益,对改革有高度的认同感。

但是,经过了27年的历程,随着改革的深入,什么贫富差距、地区差距、生态环境、权力腐败,以及卫生、教育、住房改革中出现的看病贵、上学贵、房价高、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全部萌生发芽、茁壮成长,使得更多置身其中的人们感到困惑不安。到底改革是好还是坏?

27年到底改变了什么?

有人说:“中国又走到了一个历史性拐点。”那么大家又该怎样应对这个拐点,难道就该让老百姓作历史的牺牲品吗?又有人说:“行政性资源配置中的权力市场化问题是导致社会财富占有和分配不公的主要因素,其影响远远大于市场调节机制本身的缺陷和社会调节机制的不完善。”那么,政治体制改革喊了这么多年,到底改革的效果是什么?

我们眼中27年的改革成果是,一些小的利益集团通过表面上的改革,达到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而更多的无辜受众变成了他们的殉葬品。正如国外报道所讲的:“中国是用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农民工,养活了世界上最没有竞争力的知识分子。”

到底还应不应该改革?

痛定思痛,改革还是要改,但是改哪,这需要重新定位。如果放任现在的政治体制漏洞,仍然做底下文章,那无非是劳民伤财,竹篮打水。所以,要改就在上层建筑层面改。就像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所说,“影响中国改革深入的瓶颈不在经济领域,也不在社会领域,而是政府自身的改革。”

毫不客气的说,目前行政权力在很多领域还在大量的干预着市场要素的配置,继而导致着大量权力寻租与资本勾结权力的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社会的公正性和市场信心被严重践踏。简单的说就是,经济改革的不见成效(即增长方式难以转变、产能过剩难以遏制、宏观调控未能释放应有能量)的原因就在于行政权力干预微观经济活动。

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应该说,改革者应勇于推进自身改革,何况现在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之所以政府改革难以推动,无非是涉及自身权力与利益的调整。对既有权力与既得利益的迷恋,或许有些人之常情,但与继续推进并最终完成改革事业的历史责任相比,与广大民众业已担负并且还要继续担负的改革成本的情势相比,改革者必须要清醒头脑、拿出胆魄、承担责任,将自身改革进行到底!


相关文章:
·余云辉:警惕某些人将改革至高无上化、宗教化
·贾根良:中国经济学教育体制的反思与改革的总体思路
·余云辉:关于改革货币发行制度的建言
·张云东:改革与资本市场尚未如烟散去的往事
·翟玉忠:西方观察家眼中的中华王道世界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