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法家历史
科举制全解 
作者:[新法家] 来源:[] 2006-04-06

                           唐代科举制

一,取士途径

《新唐书 选举志》谓:「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於有司而进退之.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说明唐代选举制源自隋,有生徒,乡贡及制举三种取士途径.前二者为定期性选举,後者则为君主下诏,吸纳「非常之才」的不定期选举.

1. 定期性选举(岁举或常科)

(1)生徒:即学馆出身的学生.包括中央「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及算学)「二馆」(弘文及崇文馆)或地方州县学校的学生.成绩优异的生徒,每年由国子监祭酒或长史送至礼部应「省试」.由於唐代科举并不普及,故学馆出身者多为官宦子弟.文宗太和年间规定,凡公卿士族子弟,须先由「国学」肆业,才准应明经,进士.武宗会昌年间,规定不论中央或地方,须由学校出身者方可应试.两次下诏的目的,旨在拉近学校与科举的关系,使学校制度与考试结合.

(2)乡贡:不在学校读书而自修有成的士子,可从「怀牒自列」途径入仕,(「牒」是姓名,籍贯,学历),即自由向州县报名应试.经此途者,多属平民子弟.他们经州县官甄选後,取得参加省试资格,与生徒一起考试.但各郡每年的贡士数目有规定,据《通典 选举典》载:「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上中下郡是依人口划分).

2. 不定期选举(制科或特科)

唐代的制举,继承汉代的传统,选拔突出人才,由君主按需要临时定立名目,亲自策试,曾考科举或未考科举者,均可参加.

制举始於高宗显庆三年(658)的「志烈秋霜科」;至宣宗大中十二年(858)的二百年间,制举共有文,武,吏治,长材,不遇,儒学,贤良忠正等七类,当中再细分「志烈秋霜」,「幽素」,「拔萃」,「才位高下」等85科.各科名目虽异,考试内容则大致相同.中考高第者,特授以美官,其次予以出身,劣者黜落,但每次录取人数无定额,如贞元十年(794)开贤良方正科,一次录取16人;亦有天宝十年玄宗亲策怀牒自列者,全部落第.由於制举是最崇高的科目,又无规定曾中举者不准应考,故有明经进士再参加制举,成为制举的特色.沈兼士指出唐代369名宰相中,72人为制举出身,如裴度,崔群.可见制举科的重要.

二,常科的具体内容

1. 主考机构:常科的主考机关是尚书省的礼部,其考试称「省试」.初由考功员外郎负责,後因官位卑微,不受士子尊重;玄宗开元廿五年(737)下诏:「顷年以来,惟考功郎所职位轻务重,名实不伦……自今以後,每岁诸色举人……仍委侍郎专知」(《册府元龟 选举部》).自此,省试改由礼部侍郎主考,成为定制.至於制举则由君主临时亲自策试,并无主考机关.

2. 考试时间:礼部主持「省试」,於每年十一月举行.「制举」因是临时开设,无固定时间.

3. 考试科目:《新唐书 选举志》载:「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书,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此岁举之常选也」.可见常科的科目不少,较重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科.其中以秀才科最受重视,考选亦最严,规定州县所举士子如有落第,地方长官亦须受罚,至高宗永徽二年废止;其馀五科,以进士,明经最盛,考试内容亦较繁复.

(1)明经科:第一场考「帖经」(默经义),第二场为「口试」(口试帖经),第三场试「策论」(问大义十条及时务策三道).唐太宗时,由孔颖达编《五经正义》,成为科举试的标准.

(2)进士科:第一场试「帖经」,第二场试「诗赋」,第三场试时务策五道.高宗加试《老子》,武后改试《臣范》,中宗後复加试《老子》.

由於进士科较重个人发挥及文才,录取又少;明经科则偏於背诵,欠缺思考,录取又多;故较重视进士科.《文献通考 选举考》谓:「唐众科之目,进士为尤贵,而得人亦为最盛」.由於进士科取录较明经科难,入仕年龄亦有差异,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谚.另外,由於明经科需多参阅经籍,当时存藏经籍者又以大族为主,故应考明经者多为北朝来门阀.进士科则较重发挥,少重经籍,应举者多为寒门.

4. 取录名额:唐代的常科,每年应考人数达千多人,录取人数甚少,《通典 选举典》说:「其进士(应考者)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实则常科每年录取30至40人,及第率约为1/20至1/30.

5. 入仕程序:

(1)应考省试:中央与地方学馆,每年选取成绩优异者,送礼部应省试;未入学士子可「怀牒自列」,由州县选其优异者,送到中央与生徒一起应省试.故省试考生有两种不同出身.

(2)吏部释褐试:士子经礼部试及第,成为进士,仅取得做官资格;至於正式授官,须再经吏部释褐试,中式者授以官职,不及格者须过三年再试.释褐试的标准有四:即身,言,书,判.「身」指观考生的样貌,必须仪表端正;「言」指观考生的言辞,必须善於辞令;「书」指考生的书法,为官常书写公文,故文笔及书法须佳;「判」指凭案例考识见,由於古代行政与司法不分,地方官须兼理狱讼,故须有判断能力.六品以下官员(包括京官及地方官)由吏部选用;五品以上官员,则经宰相商议及皇帝批准後任命.因此,唐代科举制已具规模.考试科目,日期及程序皆有明确规定,较汉魏有很大改进.

三,唐代科举制的得失
 
1. 优点

(1)选举开放,吸取人才:九品中正制的後期,仕途全由高门子弟垄断,寒门难以晋身.但唐代科举制下,入仕途径甚多,高门子弟可透过学馆出身,以生徒资格入仕;无能力进学的寒门子弟,亦可怀牒自列,向州县报名待选.况且,不论生徒或乡贡出身,考试机会均等,令政权开放,寒门与世族均有入仕机会.

另一方面,唐代常选的科目有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廿多种,各类人才亦不难有晋身机会,政府能尽量吸纳各方面人才,有利改进官僚体系.故唐太宗谓:「天下英雄皆入吾彀中」.此外,科举的部分科目,如明法,明书,明算,明律等,属实用科目,亦能选拔有关人才,切合施政需要.

(2)选举权独立,分割清晰:汉代由郡太守负责察举,身兼地方行政与选举大权,权责未免过大,且混淆行政与选举权.魏晋以中正官专责选人,亦兼具选举与铨叙之责,权力亦大.唐代的选举,由礼部负责,州县官仅须选拔乡贡的士子,地方官控制选举的能力有限.且礼部仅负责人才选用,官吏考绩则归吏部,革除了汉晋以来选举,行政,铨叙混淆不清的弊病.

(3)考选标准客观:唐代以前的选士制度,难以客观,原因有二:一是在察举和九品中正制下,主要以一人(郡守或中正)掌握荐举和铨选,易受主观情感支配,加上荐举或评品者,常被地方势力包围,使被举者最终多被门阀垄断,寒人难以晋身.二是以品德和资望为选才标准,表现出德治的观念,所举之人,每非政治人才.

唐代的科举制不再依据乡议及地方官评选,避免汉魏地方官易受地方势力影响的流弊.况且,唐代科举分科细密,考生须兼备经,史,文学及策论的能力,并具身,言,书,判的条件,明显重视个人才能多於德行;故选出的人才,当比单凭道德和家世出仕者,更为适合.另外,唐代虽以考试形式取士,但不欲以一试定胜负,故有将平日作品予名人「鉴赏」的习惯(即公卷或温卷),若作品被评为出色者,便可对考官美言,使其在试前得到考官赏识,即使考试表现有失,亦可凭平日表现补足.这方法虽有缺点,但原意可取.总体而言,唐代在选举方法上作出相当改进,提高客观的标准.

(4)政权开放,有助消融门第:科举制下,各地皆有选才到中央应试的机会(因应人口的多少而举才数量不同),故钱穆强调唐代是一开放政权,即每人也有可能参与中央政府,提高人民对中央的向心力,亦可打破个别豪族垄断聚居地的仕途.更重要的,寒门子弟亦可以怀牒自由报考,地方官及门第因而较难操纵选举.久之,门第垄断仕途的情况逐步消除,门阀政治及社会势力亦退减.

然而,门阀势力自魏晋以来,已有数百年历史.唐代新兴科举所收的,只能是渐进作用.诚然,唐代门阀势力确有一定消减,效果却不应过分夸大,如《旧唐书 杜兼传》载唐文宗怒曰;「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可见到文宗时,门阀在社会仍有很大影响力.至於门阀的彻底消融,当在五代及北宋年间.

(5)文风鼎盛:唐代科举,提供天下人入仕机会;入仕为官者,又享有种种特权,遂为时人所慕.另外.入仕须凭个人学识,故比前代更为重视知识,知识分子亦倍受社会尊重.另一方面,唐代科举以进士及明经为主,其中进士科尤为重要,而进士科的考试重视诗赋文章,遂使诗文创作,特为时人所重,形成唐代文风兴盛,其诗歌尤为後世推崇.

(6)官员质素提高:唐代考试要求严格,程序亦多.士人经礼部试及格後,须再经吏部的释褐试,方能授官.及第至授官期间,士人多先充任藩府小职.待其熟习吏事及知悉民情,为官前先备行政经验,故唐代官员质素一般甚高,以致名臣辈出.

2. 缺点

(1)科目欠实用:唐初所开的科目,如明法,明算,明字诸科,颇能切合实用,拔取真才.其後仅重明经,进士二科,明法科更随之而废,流弊因而产生.此因明经科重视帖经,士子对经籍遂努力背诵,久之「试学者以帖字为通经,而不穷义旨」;进士科则重诗赋创作,久之「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而唯择浮艳」.不论明经或进士科,演变至後期,都各走极端.

就考试内容看,明经与进士皆属文学科目.并非为官的学问与实际技能,文学知识成为考试唯一标准後,实用技能便全被忽视.故此,唐代後期的选士原则与实学并不相关.影响所及,官员的人才种类必然减少,社会对实际技能亦有所轻视,如《文献通考 选举考》载时人赵匡语:「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故当官少称职之吏,其弊三也」,实指出考试内容的问题.

(2)考试出现漏洞:唐代为免因一次考试失误,遗漏人才,故有试前品评的惯例.此法原意虽佳,但衍生出不少毛病.士子为增加中式机会,皆行「公卷」,即先把平日作品送呈京师名人品评,如杜甫便曾以三大礼赋供人品评,李白亦上书韩朝宗称自己「身长七尺,心雄万丈」.士人此举,用意是争取名人品评,先搏得考官美言,增加中式机会,甚而在应考前已定名次.此外,当时尚有「通榜」,即考官取士,仅取品评者或考生名声,不问应试答题的优劣,如韩愈因负文名,经其好评的士子便多被录取;又如陆贽知贡举(负责主考),梁肃,崔元翰所推荐者皆予录取;再如裴思谦更凭宦官仇士良推荐而得状元.可见通榜的不公平.

(3)士人鲜廉寡耻:由於试前推荐的重要,士子遂争相要求名人品评,甚而不顾廉耻.先是为登访名人,奉上大量金钱要求接见,进而呈上自己的文章望得好评,名为「求知己」,若名人不阅不评,则再投,谓「温卷」,甚至温卷亦不得品评,更会当路止截,要求接见.如此卑躬屈膝,皆显士人为求中举,鲜言廉耻.

(4)促成朋党之争:唐代科举每年皆有不少考生报考,负责评选则为主考官,遂出现「座主」,「门生」的关系.座主就是主考官员,经其「提拔」中式的考生,成为他的门生,门生对座主多有知遇之感.因此,曾为主考者,均有一批为官的门生支持.唐代中叶的牛李党争,与此甚有关系.因座主各有门生支持,牛,李二党遂得以援引大量官员为助,最终演成意气之争,政治混乱,间接促成唐亡.故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指出:「贡举者,议论之丛也……李德裕修其父之夙怨,元稹助之以击李宗闵,杨汝士.长庆元年,进士榜发,而攻奸以逞,於是朋党争衡,国是大乱,迄於唐亡而後亡」.说明党争激烈与座主门生的纽带有密切关系.

(5)学校制度与考试制度关系不明:唐代科举考生,可有两途径出身,一是由学馆出身的生徒,二是怀牒自列的士子,两者同可应考礼部试(省试),出身与中式机会无关连,故学校制度与考试制度未能充分联系,学校的意义遂减.因此,唐文宗与武宗先後下诏,令士人必须由学馆出身,以补救学校与考试关系的疏离.

(6)门第势力仍盛:唐代科举的精神,是把政权向人民开放,颇有打击门第之意;然而,考试的一些技术问题,令门第始终占优:首先是品评方面,唐代科举中,士子中式机会与名人的品评有极大关系,至於能否得到名人品评,则视乎与京中名人的交情及联系,这便与家世有关,形成门第在科举中占优.此外,是缺乏社会教育;唐初的学校颇为完备.寒门子弟亦可入读州县学.安史乱後,唐室无力支持教育发展.中唐以後,学生人数大减,据韩愈记载,中唐的国子监学生只有以往的八分一(274人);宪宗时亦只有650人,可见开元以後,教育渐渐衰落.只有大门第拥有经籍及家庭教育的条件,故门第中人於科举始终占优.

在科目方面,唐代科目多涉经义,而明经科重视诵习经籍尤甚,门阀士族在此的优势更为明显.此外,唐代重视吸收民意,各科多考「策论」(考生对时事的意见).而当时了解时事的捷径有二:一是官僚家族子弟,可以预闻各地政治动向;二是居於首都者,因首都的资讯较灵通,这两项条件,多是门第中人享有,使策论时门第占优.
由上可见,唐代科举虽以公平开放为目的,但考试形式及内容,却往往使门第占优,形成不公平现象.总括而言,唐代科举虽然体制未善,但其公平及开放的精神,是不容否定.

四,唐代科举制的影响

1. 开创选举新形式

魏晋约九品中正制与汉代的察举,形式虽有改变,但终不脱乡议品评的推荐意味,使中国选举制度在接近一千年来,皆无创新.直至唐代奠立科举,摆脱推荐式的选举方法,改用考试形式选士,纠正以往推荐制度的弊端.重要的是,这种以考试选才的方法.影响以後1300多年,直至清代光绪年间,科举才告废止.

2. 开创平等入仕的先河

两汉察举制,士子能否入仕全凭地方官的察选;九品中正制则更有助门阀垄断仕途,寒门无法入仕.但唐代科举制下,士子可怀牒自列,入仕的主动权操於考生本人,理论上寒门与士族的人仕机会均等,开创平等入仕的基点.随著寒门晋身仕宦,不但人才增加,并加速社会流动,打破贵族垄断.

3. 进士轻薄

唐代科举著重个人才能,忽视德行,日本学者评为「唯才主义」.由此带来不少问题,尤以进士科出身的士人为主.由於世族多凭经籍优势而由明经出身,且自幼受经学薰陶,道德约束较大,德行不至太坏.但进士科出身者以寒门为主,缺乏家训制约,品德便表现得甚为轻薄,甚至文章亦表现出一点堕落意味.况且,由平民晋身官场,所过的难关太多,一旦得志,便放浪不羁,故陈寅恪谓:「唐代新兴之进士……尤其放浪不羁之风习,故唐之进士科,与娼妓文学有密切关系(即文学创作多以娼妓为题材)」.此外,卑屈地要求品评,亦是士人道德低落的表现.

4. 间接助长党争

唐代的主考与考生有著座主门生的关系,门生对座主存感恩之情,成为座主政治的支持者.加以明经与进士两科,分别代表士族与庶族两种势力.故中唐以後,出现牛党与李党的分野.门第出身者抨理进士浮夸,进士出身者又抨击门第依凭家世,二者由政见之争转为意气之争.两党又各引官员以为声援,使座主门生的纽带关系於党争中产生助力.党争令政策摇摆不定,政局混乱,加深唐室覆亡的危机.

5. 习非所用

唐初进士,明经,明算,明法等科并行,其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实用性科目不复受重视.在古代社会,人们皆以当官为荣,实用技术既不能凭之入仕,学习者因而减少.其後历代科举皆仿唐制,只重视文学性科目,不重技术性科目.影响所及,实学渐受轻视.明代以後,中国科技发展日渐放缓,与此不无关系.

6. 奠定重视知识的传统

唐代把官员的特权,明列於国家法律,若犯事而遭判刑,必先考虑「八议」(八种减刑的因素),其中「议故」(长期侍奉天子),「议贤」(具才能及社会声望,有声望则多可为官),「议勤」(尽忠职守)皆与为官有关.此外,官吏更可荫子为官.正因官员特权众多,社会地位又高,故传统中国社会皆有一股渴求入仕的风气.

由唐代科举制开始,入仕比前更著重知识(汉魏重德行).在人们渴望为官,为官著重知识的情形下,读书风气更盛,中国士,农,工,商的划分渐成,读书人在唐代後,社会地位更高,中国古代社会的特徵因而更巩固.

7. 促成书院制出现

唐代凭知识入仕,读书可以为官.但当时只有士族子弟有书可观,寒门多因经济因素,没有足够书籍阅读,遂到佛寺道院读书(佛寺藏书甚丰),於是,佛门提供方便予读书人,渐造成山林读书及私家讲授的风气,宋代继承这传统而有书院的出现.

五,总结:唐代科举实为中国选举制的转捩点,无论在取士原则或形式上皆开创先河,虽仍属草创,选举规制尚未大备,却一直影响後世:一是科举的开创.影响中国此後的选举形式达一千三百多年;二是开始加速社会流动,至宋代终消融门第.


宋代科举制


一,取士途径

1. 贡举(常科)

由礼部主办,仿唐制设进士,九经,五经,明经,明法等科.神宗熙宁变法时,尽罢诸科,独存进士科.投考贡举的士子,须先经本州考试合格,再「发解」至中央参加礼部试.礼部试合格後,再参加殿试,殿试合格称「及第」,随即授官.贡举的考试年期,宋初每年举行,仁宗时改两年一次,英宗时再定为三年一试,始後即为定制.

2. 制举(特科)

《宋史 选举志》载:「制举无常科,所以待天下之杰,天子每亲策之」.制举是国家需要特别人才时,由天子下诏招考,并无特定时间及内容.总计两宋共举行22次制举,科名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武足安边洞明韬略科」等.由於选拔者为特别的专才,可说是贡举的补充.赴考者不必如贡举般,要经州府保送,亦不限是否有官职在身,随时可以应选.宋代应制举者,多在中进士後,故制举的地位较贡举为高.宋代以此入仕者,有40人,位至宰相虽仅一人,但至参知政事(副相)的,却有9人,名臣如富弼,苏轼,苏辙,张方平等皆由此出身.另外,宋人邵伯温《邵氏闻见录》载:「富弼初游场屋(考场),穆伯长谓之曰:『进士不足以尽子之才,当以大科(制举)名世』」.可见制举较贡举重要.此外,仁宗天圣年间以西边用兵,设立「制举武科」.後来武举变成常科,却不受重视,如《历代武举考》载:「宋仁宗朝,富弼言:『应制举者,必乐为贤良方正才识兼茂,耻为将帅边寄之名,盖今人重文雅而轻武节也』」.可见武举远不如一般制举受欢迎.

3. 学选

王安石变法後,出现由太学三舍选取士子的考试办法.所谓「太学三舍」是指内,外,上三舍,成绩优异的学生,每年分别由内,外,上舍,依次升迁,上舍学业成绩优秀者,可免「发解」(即州试)和礼部试,特赐及第,故此法实为学校与选举结合.哲宗元符二年至徽宗宣和二年(1099-1121)约22年间,推行情况最佳.当时新党当国,欲使全国人才由学校出身,因而停办常科(贡举),专以此法取才.

二,常科的入仕程序

1. 州试:科举的第一阶段.由州县保送士子至本州考试,考官通常为通判,军,监等地则由参军录事主持;於秋季在州县先考「秋试」,及格者称「贡士」,其名单及试卷,须於秋季送至礼部.

2. 省试:科举的第二阶段.各州县贡士由州政府於冬季送至京师,由礼部於春季考选,这场礼部主持的考试称「省试」,多由皇帝临时差遣六部尚书或翰林学士担任主考官.及格者称「进士」.

3. 殿试:科举的最後阶段.先是开宝五年(972),太祖亲在讲武殿召对诸科及第者28人,然後下诏放榜,此为殿试的先声.次年,因落第举人申诉考试不公;太祖亦欲进一步矫正科场徇私弊病,乃实行「殿试」,即由天子亲自策试,或另派大员在殿廷复试各科进士(即省试及第者).此法实行後,取士权由考官及礼部收归君主.经殿试及第後,由政府授官.此法体现考试权独立於其他权力之外.

三,考试内容:由诗赋到经义策论

1. 庆历变法前

宋初的科目,有进士,九经,五经,通礼,三史,三礼,明经,明法及学究等,以应考明经及进士科者最多,进士科得人最盛,《宋史 选举志》谓:「宋初承唐制,贡举虽广,而莫重於进士,制科……三百馀年,元臣硕辅……皆由此出,得人为最盛焉」.

明经科先试帖经,律令,再试经义及策论;进士科沿唐制,试诗赋,策论及帖经.故宋代明经科仍侧重背诵,进士则背於诵之馀,仍须善诗赋,通义理,有较大发挥,故宋代是重视进士多於明经.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当政,鉴於进士过重诗赋,易成浮夸风,加以士子所习非所用,遂提出「精贡举」,要点是:(1)进士先考策论再试诗赋,诸科取士皆重经义.(2)在州县设立学校,士子须在学300日,德行优良者方可应州试.经此改革後,考试的实用性提高,但由於此法触动固有士子的利益,引来极大反对.加上,守旧派官僚认为此乃改动「祖宗之法」,群起攻击.不到一年,范仲淹即罢相,其法亦废.

2. 熙宁新法期间

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提出更大改革.《宋史 选举志》载王安石语:「今人才乏少,且其学术不一,议论纷然,不能一道德故也.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可知王氏从考试科目,内容以至教育基制皆欲作出更易.其法如下:

(1)罢废诸科:王安石承接重进士而轻诸科的风气,尽罢进士以外各科,但鉴於进士科本身的问题,遂规定进士不再试诗赋,改试策论,而帖经及墨义(默写经义)则改考大义(明白经中的义理).

(2)太学三舍法:学舍分为外,内,上三等,外舍名额2000人,内舍300人,上舍100人.规定官员子弟免试入学,平民子弟经考试及格亦可进学.外舍每月由学官考试一次,称「私试」,每年再举行「公试」一次,名列首二等者得升内舍.内舍每两年举行「舍试」一次,成绩优者得晋上舍.上舍每年春,秋两季各试一次,成绩优者得被荐予中书省,随即授官;成绩中等者亦免礼部试,直接应殿试.至於教材则以王氏所著的《三经新义》为准(即诗,书及周礼的注释),确立以经义取士之途,此後历代皆沿此法.

王安石新法,原欲对选举制度作根本改革,令社会得到普及教育,以及改善习非所用的弊端,却因考试内容变更,循旧制读书的士人所学作废,触及旧制出身士子的利益,招来极大反对.反对最力的以旧党势力为主,其表面理由因诗赋声病易知,策论则难以评定;实质是把阻挠改革视为政治斗争的手段,以打击王安石.结果王氏的改革,成效亦不显著.

3. 元佑更化後

哲宗即位,高太后主政,大量起用司马光等旧党大臣,王安石的新法因而废止,但旧党要复行以往的选举制度,亦因新进的读书人反对无法实行,最後采取折衷办法,把进士分为「诗赋」和「经义」两科,使新,旧制出身的士子能各得其所.南宋以後,此法即成定制.

综合而言,北宋考试内容屡改,却离不开两项原因:一是实用性问题.二是党争的形响.宋代有感诗赋不切实际,改为策论经义,又因党争的影响,使考试形式及内容,随新旧党官员的任废而改变(如王安石为相,改以新形式取士;司马光当政,则又革除新法).故考试内容的更张,实涉及政治斗争.

然而,北宋选举制的变迁,以王安石的变革最有见地.尤以倡议把学校与选士连结的「太学三舍法」最为突出,梁启超谓:「荆公(王安石)经义取士,未敢谓善制;而合科举於学校,则千古之伟论也」.可说王安石的变革虽然失败,精神却是肯定的!

四,取士名额

宋代取士名额较唐为多.仅以最普遍的进士科而言,唐初岁取不过30名,宋初亦仅岁取10名.但其後不断增加.总计北宋开进士科69次,共取19147人,平均岁取115人,加上其他科目,则平均岁取205人.南宋时每三年开进士科一次,及第者更达4-500人,可见宋代取士之多.

宋代的国家规模不如唐代,但取士名额却大增,原因有二:一是宋代实行集权政策,为使官员互相监察,乃增设许多新官(如通判).二是宋代以科举作为「重文」政策的手段,吸引人们从书中求出路.可说宋代科举的设置,实有背後的政治考虑.

五,宋代科举制的特色

1. 分第出身:唐代科举,只有中式与否,中举者不细分等第.自宋代开始,中举者则有等级之别,第一,二等称「赐进士及第」,三,四等称「赐进士出身」,第五等是「同进士出身」;而全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自後历代沿用不替.

2. 及第者地位崇高:宋代多由天子亲自主持殿试,进士必须与天子对策及格後,才能授官,被称为「天子门生」.太宗时又定「殿前唱名」及皇帝「亲赐及第」制,及第者颇受重视.在科举名列前茅的士子,前途无限,如《文献通考 选举考》说:「本朝自太平兴国以来,以科举罗天下士,士之策名前列者或不十年而至公辅」.可见及第者多受重视,前途美好,大抵与宋代右文政策有关.

3. 严定考试规制:宋代鉴於唐代科举的种种弊病,故严定规制,务使制度完备,这些规制大致於太祖至真宗时逐步确定,约有以下四方面:

(1)官员不得推荐考生:宋代规定官员不得推荐考生应试,《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太祖於968年诏曰:「自今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治其罪」.以防止官员干预选举.

(2)废除座主门生关系:唐代士子对主考官每存感恩之情,形成「座主门生」关系,对政治产生极坏影响.宋太祖欲革此弊,建隆三年(962)下诏:「今後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举官」.

(3)重定考试时间:唐代科举每年一次,宋初因规制未善,故无定期,後来定为三年一试.

(4)「糊名」及「誊录」制:唐时科举有种种舞弊方法,如「通榜」,「公卷」及「温卷」等,以致考试不公.宋代乃创立「糊名」,「誊录」等办法以防止.糊名是用纸条覆盖考生姓名,籍贯等资料,使考官无法知道考生身分.誊录是把试卷重抄一次,使考官无法认出考生的笔迹,此法於真宗景德四年颁布《亲试进士条例》,成为定制.此外,尚有「搜身」(不仅「命官巡察监门,谨视出入」,更要「解衣阅视」),不准「挟书」(带书本进试场)等规定.上述规制皆为严防科举作弊及杜绝唐制的不公而设,行动未免严苛,精神却绝对公正.《文献通考 选举考》载欧阳修评宋代科举说:「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说出北宋选举的实况.

4. 取消释褐试,确立殿试:唐代科举考生,经礼部试取得任官资格後,须再通过吏部释褐试,方能授官.宋代取消释褐试,另立殿试.开宝五年(972)太祖亲於讲武殿召对进士,再下诏放榜.次年,因有考生投诉主考官不公,太祖又在讲武殿命题重试,自此,殿试成定制,变为高於礼部试的考试.目的是把取士权由官员收归君主,杜绝臣下舞弊的机会.仁宗时却规定殿试不再黜落士子,使殿试变成一种形式.

5. 限制考官权力:唐初由礼部考功员外郎主考,玄宗开元时,定由礼部侍郎主持,即有固定官员负责.宋代的主考官则为临时差遣,称为「权知贡举」,考官每年不同,减少作弊.此外,为杜绝请托,由太宗淳化三年(992)开始,规定主考官接到委任令後,须居於贡院,不能与外接触,称「锁院」.除主考外,尚设多名「权同知贡举」为副考官,避免一人专擅考权.可见宋代对考官的限制严密.

6. 限制官员子弟考试:唐代规定官员子弟经学馆或州县初试後,尚要复试一次,如主考官的亲属於该年应考,须另设考场,称「别试」,由政府另派考官主持,但并非定制.宋代继承此法,进而制度化,适用范围扩至省及州试,目的是令官宦子弟无法凭关系幸进,效果如《石林燕语》谓:「执政子弟多以嫌不敢举进士,有过省(通过省试)而不敢就殿试者」.可见此法对官宦子弟确起限制作用.

7. 重视考生质素:宋代对考生的质素要求颇高.据《宋史 选举志》载太祖曰:「昔者科名多为势家(世家)所取,朕亲临试,尽革其弊矣」.又载太宗曰:「朕亲选多士,殆忘饥渴,观其才技而用之……而朝廷多为君子尔」.太祖与太宗亲试士子,「观其才能而用之」,十分重视未来官员(考生)的质素及表现.宋初殿试取录人数,由皇帝临时决定,考生落第人数,由三分一至三分二不等,可见要求之高.另外,规定应礼部试「文理纰缪」的士子,须罚五次停考(宋代三年一试,五次停考,即十五年无入仕机会);考生试卷上得十个「不」字,也受相同惩罚.此外,又规定「不孝,不悌,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者」及「有笃废疾者」皆不可报考.此皆为提升考生质素.由此可见,从人事及制度上,宋代对考生皆有严格限制,以求保持应试者的质素,提高官僚架构的运作效能.总括而言,宋代科举的特点,多由唐代演变而来,最重要是令考试规制更严密,提高选举的公平性及官员的质素,配合右文政策.


明代科举制


明初取士途径有四,即科举,举贡(举人会试不第可申请入国子监为举监,再由荐举或考选入仕),吏员(由吏进升为官)及荐举(被推荐入仕).「荐举」行於明初,明英宗後不常举;「吏员」虽能选拔甚多官吏,但并非科举范围,故不论;至於「举贡」虽与科举有关,但不属正途出身,於明中叶後亦渐废弃.故明代主要的入仕途径为「科举」.内容如下:

一,应试资格

明代提倡学校与科举结合,参加科举者须为国子监或府州县学的学生.为免遗漏人才,又许官员推举具学行而未仕的士子,或未入流的吏员应举.惟娼优子弟,父母丁忧者及被罢的吏员,一律不准应试.

二,入仕程序:明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和各省举行考试,考试分为四个阶段.

1. 童试(县试)

县试分为三级,分别是由知县主考的「县试」,由知府主考的「府试」及由提督学政主考的「院试」.每逢寅,巳,申,亥年举行考试.通过三阶段童试而中举者,称「生员」或「秀才」(无论士子年纪多大,凡未通过童试者,皆称「童生」).

2. 乡试

通过童试的生员可参加乡试.乡试分别在各省举行,共有三场,由皇帝派遣正,副主考官主持,中式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因乡试於秋天举行,又称「秋试」.考试每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初九举行,每隔三日举行一场.

3. 会试

通过乡试的举人,须於次年春天到京师,应礼部主持的会试.会试由皇帝特派正,副总裁主考官主持.考试亦分三场,中式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因在春季考试,又称「春闱」或「春试」.考试每逢丑,辰,未,戌年的二月初九举行,每隔三日举行一场.

4. 殿试(廷试)

会试中式的贡士最後须经「廷试」,廷试原由天子亲自策试,但明代皇帝多不出席,委官员代试.目的仅在评定进士的等第(贡士通过廷试後便称进士),故贡士於廷试中不会被黜落.考试通常在三月朔日举行.经廷试後,进士被定为三等,即一,二及三甲,一甲有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及「探花」,称「赐进士及第」;二甲有多名,称「赐进士出身」;三甲亦有多名,称「赐同进士出身」,而第二,三甲的第一名称「传胪」.此外,明代亦设武举,入仕程序与文科举相同,亦分秀才,举人及进士等级,所试的是各式武艺,中式者获授武官.

三,应用文体

明代科举除有指定课本外,内容大抵承袭唐宋,到明中叶时,答题形式却出现转变,顾炎武《曰知录》说:「(明英宗)天顺以前,经义之文,不过敷演传注,或对或散,初无定式.(宪宗)成化廿三年(1487)会试,始定八股之制.」可知明宪宗时始规定以格式化的八股文应试.所谓「八股文」,如《明史 选举志》说:「其文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即文章以破题(解释题目),承题(发挥意见),起讲(说理)及提比,虚比,中比,後比,大结(总结)等八段结构,将全文分为四个段落,每个段落皆有两段对偶的文句.字数规定在300至700字间.

四,试卷及试场规制

试卷方面,首页须书应举者三代姓名,籍贯,考试日期等,在文字上须避御名,庙号等讳.试场规则方面,参与科举的官员全是临时委派,规定乡试与会试的主考官为二人;乡试另设同考官四人,会试八人.试场则称「贡院」,考官入院後,封锁内外门户,称「锁院」.考生於独立房间应考,称「号房」.在入场前须接受检查,称「搜检」.应考时有号军看守,称「巡逻」.至天晚未完卷者,可给烛三支(作照明及限时之用).

完卷後先取下不合格式者,再用纸遮盖考生姓名及座位编号(糊名);把原以墨笔作答的试卷(称「墨卷」),以朱笔重抄一遍而变为「朱卷」(誊录),再呈於上.殿试的考卷多由翰林学士批阅,称「读卷官」,他们初拟名次後,经天子再览.若考官作弊,轻者充军,重者立斩.从试卷及试场规制可见,明代科举的程序,又比宋代精密.
五,考试内容

明代科举考试内容,大体与前代相若,其内容表列於下:

考试内容
试後程序
备注
洪武三年至十七年前的科举
第一场试经义两道及四书一道
第二场试论一道
第三场试策一道
合格者十日复试骑,射,书,算,律诸科.
士子可凭各家不同论说应考.
洪武十七年後的科举

此年颁布的「科举定式」规定,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及经义四道;第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及诏,诰,表各一道;第三场试时务策五道.

这年太祖亦颁定科举用的课本,规定四书以《朱子集注》,《书经》以《蔡氏传》,《诗经》采《朱子集传》,《春秋》以公羊,谷梁,左氏三传及《胡安国传》,其他如《易经》,《礼记》亦各以规定的专书为准,有了各科的专书後,士人所读全为一家之言.

能通过这些科目者不须再试

骑射.

科举的内容大致完备,但规定以古人的意见答题,较诸洪武十七年前,束缚较大.

六,授官方式

明代规定,殿试一甲第一名称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第二及三名(榜眼,探花),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的优秀者,授从七品的翰林院庶吉士,其馀进士则授给事中,御史,六部主事等京官,甚而授知州,知县等地方官.至於落第的士人及贡生,亦可申请入国子监为举监,将来若被推荐或经考选,亦有机会授低品的京官或州县官.明代科举规制比前代严密,中进士者固然前途美好,能取得低级功名的举人,亦有为官机会,大有不遗人才之意.

七,明代科举制的特色

1. 进士出身称要

明代内阁,在成祖一朝开始发挥重要性,大学士有机会参与国家大政.内阁大学士乃从翰林院中挑选,自英宗以後,非进士出身者不能入翰林.自此只有进士出身者,才能入内阁(进士出身→翰林院→内阁),《明史 职官志》说:「(英宗)天顺二年後,(翰林)纂修专选进士,由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诚然,明代大学士由进士出身的占十分九.明代内阁相等於宰相机构,只有进士出身者可选入,暗示从科举出身才能任中枢要职.

2. 科举为入仕主流

明初取士途径有四,但至中叶只馀吏员,举贡及科举,以科举最为称要.如只有进士出身者可入内阁,为科举出身者,提供最高的仕途保障,且较重要的京官,亦多为进士.赵翼《陔馀丛考 有明进士之重条》说:「凡京官称要之职,尽进士出身,举人皆不得与.」其实,地方较重要的官员,亦多用进士,在升迁上,科举出身者亦占优.明代虽有多种入仕途径,然最称要的,只有科举一途.

3. 学校与科举结合

明太祖认为「治国之要,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洪武二年诏),遂规定设立学校,在京师设国子监(太学),地方设府,州,县学,社学和书院.洪武八年颁行学校贡举事宜,规定凡应科举者,必出自学校,二者的关系如《明史 选举志》说:「(天下人才)学校以教育之,科目以登进之……学校者,储才以应科目者也.」又说:「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者可不由科举」之说,即国子监学生表现优者,可直接得官而无须再经科举.换言之,参加科举者必经学校,但学校出身者又有机会不经科举,直接授官.另一方面,科举及第後的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必授翰林院编修等职,以在翰林院加以磨练.故翰林院为变相学校,专责培育官员.可见学校与科举的关系紧密.

4. 取士名额南多於北

自中国经济及文化重心南移後,科举取士限额亦受影响.钱穆《国史大纲》指出,科举的取录额,有南多於北的趋势.太祖洪武三年南方的乡试取士额为310人,但北方限取200人;英宗正统五年南方乡试取485人,北方仅限255人.会试取录额方面,会试分为三卷,即南卷(南方地区)北卷(北方地区)及「中卷」(指广西,云南等南方地区),整个会试取於南卷之士占55%,中卷占10%;北卷仅占35%.殿试及第人数方面,由洪武四年至万历四十四年,共245年,每科状元,榜眼,探花及会元共244人,南人竟占215名,北人仅占29名.反映明代文化重心已经南移,科举亦出现重南轻北之势,形成「南人恒多;北人恒少」的现象.

5. 商人得应科举

中国以农立国,商人向受歧视,自汉以来,政府一直压抑商人的社会地位,如禁止商人入仕.但明代由於社会经济发达,商人拥有强大经济实力,政府亦不得不作出让步.明代规定,商人不可於本乡应考,但准其在其他地区落籍,再以新的户籍报考.如此,商人亦有机会为官,形成前所末有的「士商混融」现象.

八,明代科举制的得失与影响

1. 优点与影响

(1)较前代客观:明代吸收前代科举任由士子发挥经义,评定难有客观准则的经验,经义的答题全以朱熹的注疏为准;定八股文为答题形式.如此,考生答卷便有一定内容及格式,考官阅卷时能较有客观标准,高下亦易评定,可减少选士的主观因素.

(2)考试规制严谨防止舞弊:考试制度经历代的发展不断改良,明代更为一新阶段.考生入场前须接受检查,称「搜捡」;完卷後的誊录,弥封,收卷等皆有专人负责;考生各於独立房间应考,称「号房」,以免互通消息,应考时更有号军看守,称「巡逻」.试场规则方面,参与科举的官员,全是临时委派.考官入院後封锁内外门户.称「锁院」.以防考官与人互通关节.殿试後须把及第的试卷交皇帝审核,若发现考官作弊,轻者充军,重者立斩.可见明代科举比以往精密,舞弊的机会进一步减少.

(3)考试程序完备,士子不易幸进:明代考试仍如前代,分多层考试,士子须经童试(县,府,院三场),乡试(三场),会试(三场)及殿试(由皇帝亲自策试),才能得官,减低选士的侥幸机会.

(4)提高学校功能:唐代开科举士以来,君主一直倡导学校与选举结合;唐文宗及武宗均先後下令应举者必由学校出身.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太学三舍法」,亦是要把学校与任官结合.但限於教育不普及,唐宋均未能完成这目标.明初,太祖为培养人才,大量兴办太学及州,县学,太学更无毕业年限,目的是让学生尽量於监内专心读书,表现优者可直接授官,无须再经科举.目的是把学校与用人结合为一.士子亦规定必须先进学,後考科举.学校制度完全与科举制度配合.

另一方面,士人进士及第後,一甲进士可入翰林院为编修国史,编辑奏章等职事,目的是培养进士的学识与行政经验.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称此制:「进士与翰林成为政府一个储才养望之阶段.科举本只能物色人才,并不能培植人才的,而在明清两代进士翰林制度下,却可培植人才.」足见明代学校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5)有助加强统治:政府若能有效利用考试制度,能有助於国家安定,因儒家经典强调「忠君」,以此为考试内容,士子经年研读,思想得以齐一,统治力亦因而加强.明太祖深明此道,既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更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进一步肯定儒家的忠君思想,藉以治国.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指出朱元璋的动机,「推行伦理道德以作治国的标准……假如没有这些观念和原则,我们政府靠甚麼而存在?如果放弃《四书》上说的正心诚意,仁民爱物……如何能使两千名京官对事情有一致的看法?又如何能使18000名地方官和衷共济……我们还有甚麼更好的标准去教育全国约100万的读书人?」故明代考试内容,实有助明室对臣民的统治.

(6)增加社会流动:唐宋科举促进社会流动,使沉沦下层社会的人仍有仕进机会.明代科举制的成效,更加显著.何炳棣《明清社会史论》对明代12000多个进士的出身背景作出考察(约占科举中式人数的30%),发现三代未曾为官的进士占31.1%,三代中曾出一个或多个生员的进士占11.6%,而三代中有出身举人或进士的占57.3%,三代以来曾出三品以上官员的仅占5.7%.由此可知,布衣出身者占了极大比重,故何氏认为中国发展至明代,开放程度已远比西方为高.可见明代科举起著社会流动的作用.不过,何氏的统计对象,多是日後成为大官的进士;官位卑微的却无法统计,故相信寒门入仕的数额,可能远比何氏统计为多.

2. 缺点与影响

(1)束缚士人思想:明太祖为使取士有客观的评定标准,遂以朱熹的注疏为依归.成祖时更颁《四书大全》及《五经大全》,永为定制.对评卷来说,并不为过.然而,士子须以圣人的言论为准,只懂代前人发言,并无自己创见,实为思想的束缚.整天埋首古人经典,亦渐使其无建功立业之心.明中叶後,八股文成为科举的定式,以期较易评定文章的高下,却流於格式化,应试者必须依样画葫芦,不得违格,形成文字运用的束缚.况且,八股文的出题范围,仅限於四书,范围太狭,考生不用读四书原文,只记诵一二百道文章,即可入场应试,侥幸中式,影响官员的质素.

最大的问题,如明人丘文庄所言:「士子登名前列,有不知史册名目,朝代先後,字体偏旁者.」说明考试内容及形式,使科举成为无价值的文字游戏.故明人甚少传世之文;商衍鎏谓当时「藏书家不重,目录学不讲,图书馆不收」.钱穆更斥谓:「(明科举)使天下尽出於空疏不学,不知经史为何物,是科举为破败人才之具也.」

(2)只重科举出身,官场渐分流品:明初取士途径有四.至中叶时,由「吏员」,「举贡」二途出身的官员,往往只能授以卑官.反之,由科举出身的进士及第者,可入翰林院,日後有机会入内阁,成为明廷的中枢要官,其他成绩较次的进士,亦可授重要的京官.故清代赵翼《陔馀丛考 有明进士之重条》说:「凡京官称要之职,尽进士出身,举人皆不得与.」清人龙文彬亦说:「迨制科日盛,内外要重之司皆归之,而举贡之在太学者,循资待选,年老始博一官,又积久不迁,於是与进士判若天壤矣.」

明代虽有多种入仕途径,但真正受重视者,仅有进士出身.渐渐官场上因出身而引致地位不同,形成流品之隔,非进士出身者受到极大歧视.《国史大纲》指出:「同一官也,不敢接席而坐,比肩而立.」由此产生两大问题:一是举人等非正途出身者,难於上进,每寻求经济补足,贪污舞弊,导致政风败坏;二是如钱穆所言的「不由进士出身之人,遂不得不投门户以自庇.资格与朋党二者,牢不可破,而国事大坏.」即流品的分歧,间接助长党争.可见明代只重科举正途出身,间接引致官员体系内部不稳.

总结:明代的科举制,进一步强化唐宋以来,公平开放的精神,考试规制亦进一步完善.就公平选士的原则而言,已无可议之处.由於太重公平,矫枉过正,创立八股文形式,使士人思想受到局限,科举制度亦因而渐趋僵化.

 


相关文章:
·房宁: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
·罗志田:科举制的废除与四民社会的解体
·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社科院专家:钱不能完全解决新疆问题
·科举制度的评价及其优点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