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翟玉忠:人类早期文化的同质性 
作者:[翟玉忠] 来源:[作者惠赐] 2018-01-05


现有的考古学证据表明:300多万年,能够完全直立的古猿已经行走在东非大地上,260万年前人类开始制造石器,80万年前人类偶尔用火。不过,面对冷冰冰的化石和石器,我们对早期人类文化的理解仍然极为模糊。对于距今四、五万年之前人类精神文化的重建,基本上都靠猜想。

露西(Lucy)是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南方古猿阿法种的古人类化石,生活在300多万年前,被认为是第一个直立行走的人类。1974年11月24日,美国古人类学家唐纳德•约翰逊、伊夫•科本斯和蒂姆•怀特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尔凹地发现露西。根据当时庆祝发现而播放的披头士乐队的一首歌《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将她命名为“露西”。露西是一位20多岁的女性,身高120公分,体重约32公斤,身材比现代女子小。

下面这张复原图恐怕是对露西女士最多的感性认识了(图1)。除此之外,对于她的宗教信仰、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等我们一无所知。


1.png

(▲图1  露西复原图;图片来源:时代生活出版公司,《人类文明史图鉴•人类的黎明》,吉林美术出版社,2001年3月,第26页。)



直到约五万年前左右,随着我们的主要直系祖先现代智人逐步从东非移居到整个地球(南极除外),学者们才有可能通过符号、图形理解人类文化——岩画和雕塑,能够直接深入古人的精神世界——感谢上苍,它们使探索人类文明的基因二元观念成为可能。

如同人体主要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一样,人类也是以二元的观念来思考的,这成为不同文化发展的基因,东西文化的分野也在于二元观念的不同。美国著名学者,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教授直言:“人类经常以对立的概念来思考……因为我们无法以其他的方式思考。”【1】


2.png

(▲图2    智人征服地球。同现代的狩猎采集族群一样,处于狩猎采集阶段的智人是天生的迁徙动物,他们只用了两万多年的时间就占据了除美洲之外所有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图片来源:[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林俊宏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4页。


名副其实。智人,它的主要特征就是爆发性的智慧创造能力!

这一小群7万年前走出非洲的灵长类动物,无论在精神还是在物质层面,都有了革命性创新。在7万年前到3万年前之间,智人发明了船、油灯、弓箭和针。后者极为重要,因为有了针才能缝制御寒的衣服,这对我们祖先进入寒冷地带极其重要。

比技术发明更为重要的,是历史学家所谓的“认知革命”。人类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开始通过构筑超越现实的意象,寻求群体认同,协同合作,打造精神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正是这种复杂的共同体,使人类生生不息——今天的民族国家仍被学者称为“想象的共同体”。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这样描述智人的双重现实世界。他写道:“从认知革命以来,智人一直就生活在一种双重的现实之中。一方面,我们有像是河流、树木和狮子这种确实存在的客观现实;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像是神、国家和企业这种想象中的现实。随着时间过去,想象现实也日益强大;时至今日,河流、树木和狮子想要生存,有时候还得仰赖神、国家和企业这些想象现实行行好、放它们一马。”【2】

“认知革命”发生的一个重要证据是某些“动物+人形”的出现,它们是在北半球活跃至今的萨满文化中的一类造型,展现了萨满神灵或萨满本身——萨满降神时,神灵(常常是动物神灵)就附在萨满身上。

一件著名的神偶雕塑从德国施泰德(Stadel)洞穴出土,那是象牙制的“狮人”雕像。(如图3),它人身狮头,胳膊上刻有几条平行线,年代距今35000-30000年。笔者注意到,这个三万多年前的神偶与长春东北民俗博物馆展出的一件神偶多有相似之处——那是一座“虎人”雕像。(图4)二者都是兽头人身,双臂略弯曲,都具女性特征。

中国萨满文化的研究泰斗富育光先生指出,在北方萨满文化圈中,多有相类似的虎头柱,它是神坛卫神柱桩。【3】我们可以推知,三万多年前狩猎时代族群的“狮人”雕像可能也具有类似的宗教文化功能。

2056692282.jpg

 

(▲图3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施泰德洞穴出土的象牙制人形小雕像,这当是最早能认定为宗教文化艺术品的物品之一。想象人造物的出现是“认知革命”发生的重要标志;图片来源: [法]埃马努埃尔•阿纳蒂,《艺术的起源》,刘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67页。)


351907631.jpg

(▲图4    鄂伦春人的虎头神偶。图片来源:张华强先生2016年6月15日摄于长春东北民俗博物馆。)


一类精神产品造型延续数万年对许多人来说不可思议,这却是事实!文化的生命力比人类肉体不知要坚韧持久多少倍。在北欧、北亚、北美地区残存的萨满文化中,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与石器时代风格相似的艺术形式。富育光先生指出:“在黑龙江沿岸的森森岩画以及我国近些年公布的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岩画遗迹,反映了原始人的思维和情感。其中,不少姿态集结的象意形岩画,生动活泼,具有极高的艺术概括力和表现力。这些在北亚、东北亚萨满的各种神祀物件上,均可见到十分相似的形态。”【4】

在法国夏朗德省(Charente)勒布拉卡尔(Le Placard),考古学家发现了马格德林文化时期(距今1.7万-1.15万年)的钻空鹰骨管,一直以来被当是乐器的一部分,上面用折线或平行线装饰;(如图5)在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人们发现了带有同样装饰的这种乐器,那里的原住民认为,上面的图案体现了乐器所吹奏出的音乐——事实上,超越时空的文化因子在世界范围内比比皆是,充分体现了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复杂性。

1831344427.jpg


    (▲图5    法国夏朗德省勒布拉卡尔出土的马格德林文化时期钻空鹰骨管。图片来源: [法]埃马努埃尔•阿纳蒂,《艺术的起源》,刘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57页。)


如同基因技术证实,目前地球上所有人基本上都与七万年前走出非洲的智人有关一样,通过对人类早期精神产品的研究,神话学家和岩画学者发现,智人早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显示出了惊人的同质性。直到12000年前,随着农业定居生活的产生,人类文化才呈现明显的地方特色。


哈佛大学南亚学系教授,国际比较神话学会主席迈克尔•威策尔(Michael Witzel)在其2012年出版的《世界神话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World’s Mythologies,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一书中,运用语言学、体质人类学、基因学和考古学资料,推测出六、七万年前,人类尚未走出非洲时就已存在的泛古陆(Pan-Gaean)神话,它包括如下几个主要母题:一个遥不可及的的最高神;他直接或间接创造的人类;人类的狂妄自大;人类遭受的道德惩罚;大洪水;以及一系列创建了人类文化的造物主或计谋之神(trickster)。

泛古陆神话叙事线索是:最高神在地球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他移居到天上,并派下他的孩子来创造人类。人类犯了一些错误并被处以大洪水或死亡的惩罚。

随着现代人的主要直系祖先智人走出非洲大陆,泛古陆神话演化成南北两大集合,即劳亚古陆神话(Laurasian Mythology)和冈瓦纳古陆神话(Gondwana Mythology),二者各有各的特点。劳亚古陆神话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非、波利尼西亚和南北美洲,它们在地理上绝大部分属于南非地质学家杜德瓦(A.L.Dutoit)提出的原始古大陆“劳亚古陆”的组成部分。冈瓦纳古陆神话分布在次撒哈拉非洲、澳大利亚、安达曼群岛和新几内亚等地区,得名于原始古陆“冈瓦纳”。

人类的一切神话,皆脱胎于泛古陆神话。鉴于神话在人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事实上,现代西方文化仍然建基于《旧约》神话体系),我们可以说,人类文化皆源于共同的早期文化母体。

岩画学家将各大洲的史前艺术(这种艺术是宗教意义上的,非如现代人一样“为艺术而艺术”)分为早期狩猎者(看不出使用弓和箭)、早期采集者(基本上采集植物产品且素食)、进化了的狩猎者(使用弓和箭)、牧人和复合经济(从事畜牧、农业和商业)几个阶段,意大利卡莫尼卡山谷史前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岩画委员会主席埃马努埃尔•阿纳蒂(Emmanuel Anati)先生对这几个阶段作了细致的归纳,如图6。

1054637722.jpg


    (▲图6    史前艺术的不同发展阶段;图片来源:埃马努埃尔•阿纳蒂,《艺术的起源》,刘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第313页。)


早期狩猎者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是全球同质性。阿纳蒂教授对此作了精辟地论述,他将12000年前人类文明的分化形象地比喻为“巴别塔”,即人类为彰显自己建立的通天塔,那是语言变乱的开始。《旧约•创世记》上说,以前世界有着共同的语言,为了阻止人类建立通天的高塔,惩罚他们对自己誓言的怀疑,上帝悄悄离开天国来到人间,改变并区别开了人类的语言,使他们因为语言不通而分散各处。

阿纳蒂教授写道:“欧洲旧石器时代的艺术中有手指印(无论是凹的还是凸的)或是外阴、男性生殖器符号、十字形、棒形和树枝形,而在坦桑尼亚和澳大利亚的作品中,在组合的内部和相似的情境中,也存在一些这样的图案。我们不能想象这些常见的现象是由于直接的接触而得来的,不过,可以推定,这些现象是源自一个共同的概念母体,这个母体或许可以使我们追溯到智人形成过程时的原型那里。

“早期狩猎者艺术具有全球同一的特点,而进化了的狩猎艺术则带有更多的地域特色,即便是它保留了许多传之世界的范式。巴别塔始于狩猎和采集时代的末期。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区,这种变异始于12000多年以前,而在其他一些次要或边远的地区,这种变异就是在今天也还在进行。过去的12000年中,经济形态在人类活动不断延伸的土地上演变着,演化出的概念性也越来越各具特色,而艺术就是其反映。

“当狩猎不再是人类主要的经济行为时,转折就出现了,艺术、概念性以及文化的其他可能的方面呈现出越来越地域化和偶发的特点。人类更容易理解与其生活的文化相似的那些艺术,其他地区则显得越来越具异国情调了。可以说,语言是如此,宗教也是如此。”【5】

最令人惊叹的是,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相距万里之遥的地球两端,竟然会有构图极为相似的岩画。它们的设计元素都是四足动物轮廓、女性生殖器和一系列点线构成的表意符号。

图7中,a来自澳大利亚莫拉河,b 来自法国多尔多涅地区,属奥瑞纳文化时期,距今约三万年——这种现象强烈暗示着人类诸多文化艺术有着共同起源。

288000140.jpg

 

(▲图7    北半球和南半球主题风格相似的两幅岩画,它是人类诸多文化有着共同起源的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证据;图片来源:陈兆复、邢琏,《世界岩画I•亚非卷》,文物出版社,2011年1月,第12页。)


注释

【1】[美]约瑟夫坎贝尔、比尔莫耶斯:《神话的力量》,朱侃如译,万卷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68页。

【2】[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林俊宏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33页。

【3】富育光:《萨满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9页。

【4】富育光:《萨满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6页。

【5】[法]埃马努埃尔阿纳蒂:《艺术的起源》,刘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3-374页。


(翟玉忠先生新著《人类文明的基因:人类二元观念与世界文化的分野》(图文版),2017年10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网友可以通过当当、京东等网站购买。)



相关文章:
·翟玉忠:《大学》“德本财末”思想的时代意义
·翟玉忠:《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译序
·翟玉忠:读余云辉博士《关于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探讨》
·翟玉忠:不能脱离中华文化背景理解《大学》三纲及“定静”
·翟玉忠:为中华续慧命——六经书院2023-2024年度工作报告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