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法家经典
顾静:《国语》简介 
作者:[顾静] 来源:[网友推荐] 2006-03-17

    要了解先秦时代的社会和历史,离不了《国语》。

    一般认为,《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在唐代刘知几所撰写的史学理论著作《史通》中,《国语》被列为史体六家之一。据清人浦起龙的疏释,《国语》家乃“国别家也”。然而细玩《国语》各篇文字,就会感到,它似乎不是一部有系统的史著,而是一部古人言论的汇编,只不过它是采取了按国别分编的形式,如果按言论性质分编,它倒近似于后世的《世说新语》。

    原来,《国语》的“语”是上古时代的一种著作形式。在《国语·楚语上》中说,楚庄王要教育太子,大夫申叔时提出了九项教育节目,有《春秋》、《世》、《诗》、《礼》、《乐》、《令》、《语》、《故志》、《训典》。其中,《语》的作用是“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以之与今本《国语》相比照,大体相近,流传至今的《论语》、《短语》(在《管子》中)、《新语》,实际也是同样性质的“语”书。《语》既是上古时代用以教育贵胄的教科书,当时的本子必不止《国语》一种,可惜由于时代久远、七厄六灾,完整流传至今的《语》书,只有这部经过后人重编的《国语》了。不过,在先秦古籍中,还间或可以看到一些吉光片羽,例如,《尹文子·大道》中就有“语曰:‘(佞)辨惑物,舜、禹不能得憎’。”“语曰:‘禄薄者不可与经乱,赏轻者不可与入难。’”(今人一般把这里的“语”理解为“俗语”、“谚语”,其实是不恰当的。在当时的著述中,另有“里语”、“鄙语”、“谚”之称,因此,这里的“语”绝大部分应当理解为《语》书)西晋时,汲郡的战国魏墓中曾出土过“《国语》三篇,言楚晋事”(《晋书·束皙传》),可惜后来又失传了。本世纪 70 年代中期,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种残损不全的《语》书,被定名为《春秋事语》,据张政烺先生考定,这是《语》书中的一种初级读本(《〈春秋事语〉解题》,载《文物》1977年第1期)。准此,《国语》的性质其实并非是History,而是 Discourse,事实上国外的《国语》译本就是译作“Discourses on the States”。由于上古史料的匮乏,人们也把《国语》中的材料作为史料来运用,但这与历史著作应该是有区别的。

    《国语》还有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是它的作者。著名史学家大马迁的名篇《报任少卿书》中有“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之说,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国语》是左丘明所作。又因为《左传》相传也出于左丘明之手,于是,就称《左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后世更有人发挥说,《国语》是左丘明作《春秋传》的稿本,“时人共传习之,号曰《国语》”(《文献通考·经籍考》引巽岩李氏说)。《国语》因而长期被目录学家列入“经部春秋类”中,以“准经典”的身份流传了近2000年,直到乾隆时代修撰《四库全书》,才把它“贬”入“史部杂史类”(其实,按《国语》的性质,还是作为“准经典”比较恰当)。左丘明的《国语》著作权,很早就有人怀疑,理由是,它与《左传》“事辞或多异同,文体亦不类”(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例如,《晋语》在书中独占九篇,于晋国三卿记事特详赵氏;《晋语六》记鄢陵之战共四条,内容仅有详略之异;《齐语》全同于《管子·小匡》等。然而,《四库提要》仍肯定了左丘明说,认为,“中有与《左传》未符者,犹《新序》、《说苑》同出刘向而时复牴牾。盖古人著书各据所见之旧文,疑以存疑,不似后人轻改也”;“终以汉人所说为近古”。由于《四库提要》是官书,所以左丘明的著作权继续安享了近200年。近代新史学兴起,怀疑说复兴,学者提出了种种假说,却未能形成一致意见,但它非一时一人之作,尤其并非出于左丘明之手大约是可以肯定了。

    现在我们见到的《国语》二十一卷本,基本是出于汉人整理编定的本子,计有《周语》二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楚语》、《吴语》各一卷,《越语》二卷(汉人另外还有一种《国语》的本子,即《汉书·艺文志》所载由刘向编定的《新国语》五十四篇,可惜这一系统的《国语》本子没有流传下来)。记事始于西周穆王,迄于鲁悼公(约公元前967—前453年)。由于《国语》曾经荣列“准经典”的地位,所以,曾经有过一些著名经学家如郑众、贾逵、王肃等为它作过注,但这些注本都没有流传下来,现在能见到的最早,也是最流行的是三国时代吴人韦昭的注本。由于时代较早,其中又保留了许多古音、古训,所以这个注本颇受学者的重视。后人补作的注释,较著名的有两种,一种是清人董增龄的《国语正义》,一种是近人徐元浩的《国语集解》。前一种近年巴蜀书社有影印本,后一种被收入《四部备要》,都不难得见。

    《国语》的文辞向以优美著称,有“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之誉(见柳宗元《非国语》)。在清人编选的《古文观止》中,选入了《国语》的十一篇文章,今人所编的先秦文学选本中,大都少不了要选上几段《国语》的文章。虽然有些前代学者对《国语》的议论颇有微词,如唐代的柳宗元认为“其说多诬淫”,“背理去道而务富其语”;朱熹诋为“委靡繁絮,真衰世之文耳”,但赞赏的还是大多数。《国语》虽不似《尚书》那样诘屈聱牙,但由于时代悬隔,因此,一般人要阅读它,还是有较大的困难。有鉴于此,上海古籍出版社组织了这部《国语》注释全译本。这个译注本虽然还说不上是一个尽善尽美的本子,但任事者的工作态度十分认真,有些较难的篇段甚至数易其稿,因而它较之目下流行的一些所谓名著白话本来说,要可靠得多。


相关文章:
·天主教教宗方济各新通谕《愿祢受赞颂》简介
·明孝陵清代六国语言碑:警告洋人别涂鸦
·因明入门简介
·乔治忠:日本现藏孤本《新锲纂辑皇明一统纪要》简介
·美籍华裔学者研究发现中国语言和希伯来语血脉相连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