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探微
古代医患关系:皇家治病不苛责医生 
作者:[李勇] 来源:[团结网2016年5月31日] 2016-07-17

  明宪宗朱见深

  今年三月下旬,我有缘去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国家级文保单位大慧寺访古。在寺庙大殿的背后及西侧,摆放了许多碑刻,绝大多数是墓志铭。明清两代,京城西北郊今海淀区一带,是皇室和宫中太监的坟地——官员即使死在京城也会归葬故乡。这些年因城市建设出土的明代墓刻便堆积到这里了。

  在这些碑文中,我很意外地我发现了明宪宗一位殇皇子的圹志,这块《故皇子圹志》曰:

  皇子,今上皇帝之长子,母贵妃万氏。成化二年正月十九日生(笔者注:公元1466年),本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以疾薨逝。

  皇上及慈懿皇太后、皇太后、中宫、贵妃皆哀戚,遣官赐祭,命有司治奠祭如礼。

  呜呼,皇子异质天成,为国重器,云胡一疾,遽然长逝,爰述大概,纳诸幽堂云。

  这位皇长子未满一岁即殇亡,连话还不会说,也来不及命名,碑文没什么可写的,只能如此简约。这块碑文牵出明朝一桩大事件和一段皇家畸恋。

  明宪宗朱见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太子,英宗轻信太监王振建议而御驾亲征塞外,有“土木堡之变”,皇帝被瓦剌俘虏。于谦等重臣为绝了瓦剌以皇帝要挟大明的念想,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是为明代宗。太子朱见深此时才两岁。

  按照原来的约定,代宗只是在非常时期代替哥哥当皇帝,帝系不能改变,他死后依然要将皇位还给侄子——即英宗的太子朱见深。但人总是有私心的,代宗登上皇位后总想将皇位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如此,朱见深处在时刻可能被人害死的巨大危险之中。英宗、代宗的母亲即孙太后,为了防范自己的长孙不被伤害,派贴身宫女万氏去照料朱见深。万氏比朱见深大十九岁,在“风剑霜刀严相逼”的宫内,朱见深离开了生母周妃和祖母孙太后,能给他带来母爱的只有这位差不多长一辈的万氏。随着年岁增长,进入青春期的朱见深竟然恋上这位万大姐,而且两人发生男女关系。——多半是这位万氏引诱了小鲜肉。

  后来明代宗果然废掉了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而被瓦剌送回北京并被幽禁的明英宗趁着代宗病重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登上了皇位。自然随着亲爹复位,朱见深又恢复太子之位。

  明英宗朱祁镇

  朱见深十七岁那年,英宗驾崩,他顺利即皇帝位。劳苦功高的万氏被封为贵妃,由于朱见深从小依恋万贵妃,即使当了皇帝,对万贵妃依然言听计从、宠爱非常。成化二年两人生了一个儿子,即圹志所言的“皇长子”,此时万贵妃已三十八岁了,是不折不扣的高龄产妇。此后,她再也没有生育。

  如果这位在皇子长大成人,肯定会被册封为太子,并在宪宗崩逝后继承皇位。——那就没有明孝宗(明成化六年生,母亲是一位广西瑶族女子)什么事了。

  古代的幼儿夭亡率极高,即便是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好于寻常百姓皇家亦不免,据统计,清代自顺治定鼎北京到宣统帝灭亡,共经历了10位君主。除同治、光绪、宣统3帝没有子嗣外,其他7个皇帝总计生有子女146人,平均每人生育21人。其中15岁以前即夭折的竟有74人,占到了50%以上。 明朝大概也差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古代医疗水平太低,即使是集中全国名医的太医院,大夫也只能凭经验治病,对一些如麻疹、白喉、幼儿肺炎之类的的病,几乎束手无策,只能靠幼儿自身的抵抗力和运气了。

  皇长子的夭亡,皇帝和万贵妃的悲伤可想而知,但是没有史料显示明宪宗和万贵妃迁怒于太医并严惩之。

  我想原因不外乎因为当时普遍的医疗水平太差,即使是皇家儿女患病,治好是运气,得感谢列祖列宗保佑;治不好则正常,皇家无法归咎于大夫,否则就没医生敢进太医院了。——在医疗水平不发达、病患者死亡率高的古代,医患关系反而不紧张了,《人民日报》评论所言的“坦然面对生死”,倒是古人的常态。并非古人不珍惜生命,而是医疗不发达的时代不得已的人生态度。

  如果今天一位普通的儿科大夫穿越到那个时代,我以为用现代医疗手段多半能治好皇长子的病。古代许多要命的病,今天看来不过尔尔。比如清朝的同治帝,因微服到民间寻花问柳患上了梅毒,十九岁就死了。如果搁在今天,不用去三甲医院,一个莆田系的医生都可以治好。唯一的一个儿子死了,霸道的慈禧太后也没有把太医怎么样,因为她对这样的病治不好有一种心理预期。

  比之明清两代乃至民国时期,今天中国的医疗水平可以说突飞猛进,以小孩成活率而言,即使是偏远山村,也远远高于古代的皇家。可正因为少年儿童患病,治好是常态,治不好是少数,而使患者的父母对医生的期望值变得比古代皇家高得多,医患矛盾反而增多了。——当然还有其他的社会原因


相关文章: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下)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上)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研究的立场、原则与方法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基本概念
·李炳元:中国古代荐举连带责任制度研究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