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林立公:“参省”——需要继承的传统智慧 
作者:[林立公] 来源:[《红旗文稿》2009年10月25] 2016-06-12

  “参省”一词,出自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的著作《荀子·劝学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意为“征验”;省,意为“察”。参省,就是说君子阅读古代圣王经典著作之后,需要征验自己的实际加以考察,“参验反省”,而不能简单搬弄经典教条。

  荀子上承孔子,却与较早于自己的孟子不同,比较重视社会生活和人的实际情况。儒家的基本思维方法都是历史法,即从文献当中发现了一个古代大同世界,而将这个大同世界的历史经验作为现实的目标。“周兼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一思想体系的大目标,自从孔子提出来,后儒都接纳了。而到达这个目标的基本方法则有所侧重。到底是主要依靠统治者的心性修养,还是依靠礼制的强制规范,孟、荀之间各有侧重。对现实世界的实际情况变迁的高度重视,是荀子的一个特点。这也许跟他所处时代已经是局面大变化的前奏,秦帝国即将开启中国两千年中央集权政治的时代关系密切。

  儒家把读书放在重要地位,所谓“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关于读书的态度,儒家早有论断。孔子说:要以学为主,“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还要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躬自省也是儒家的基本功夫,关于“省”,《论语》记载了曾子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而孟子的“存夜气”、“养吾浩然之气”的方法讲解,更使内省这一儒门功夫臻于完善。孟子的方法倾向于在宁静的心态下,人的仁义礼智诸“善端”的觉醒和发扬。而荀子的方法则更关注实际。他的参省之说,有很大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意味。既把学习“先王之言”作为第一位的事情来做,又要在“先王之言”与自己所处的实际之间进行往返验证省察。

  这是一种既高度重视既有文明成果,又自觉地以实际情况为理论对象的思维方法。这种对待理论和实际关系的态度,构成了中华传统智慧的内在生命力,使中华民族能够在天下格局发生剧变的态势下及时找到新的思想资源。

  马克思主义学说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精神指南,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强调在熟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把通过读书获得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应用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

  重视读书、重视教条(中性意义上),是中国人的优秀传统。但是,要学习毛泽东对待读书、教条的态度。否则,很容易搞成不了解实际情况闭门造车的“教条主义”。今天,突出的教条主义就是对美欧时髦理论的盲目追崇,即“洋教条”。面对无孔不入的形形色色的洋教条,玩味荀子的“参省”功夫,很有意义。


相关文章:
·翟玉忠:可持续发展需要人类文明范式革命
·翟玉忠:法生德——中国传统道德需要法律的支撑 ​
·张建伟:“泰斗”频出,山头林立!近年来中国学术研讨之怪现状
·定向增发再融资新规需要平衡“效率”与“公平”
·程美东:当前中国需要警惕的几种社会心态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