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本主义研究
周小仪:用幻象喂养中国的中产阶级人群 
作者:[周小仪] 来源:[搜狐文化2016年4月] 2016-05-05

  编者按:

  现今中国,“中产阶级”的概念和形象活跃于各种影视、文学作品之中,但“中产阶级”作为一个实存的群体真的如此可靠吗?马克思的“二元”阶级对立理论是否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周小仪教授将“中产阶级”纳入到一种关系的语境中进行了讨论,并从世界体系以及个人化角度,廓清了“中产阶级”的迷雾,指出了其审美上的“幻象”。

  正文:

  中产阶级这个话题或者阶级这个话题到现在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中产阶级问题,包括杂志、影视作品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很多文艺作品实际上都表现了一些中产阶级的趣味。过去谈起文学艺术,就经常是工人阶级文艺、农民阶级作品等等,现在很多的影视、电影、文学作品都描述了城市白领的阶层。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人群到底是在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一、中产阶级不是随便拿来就用的概念

  无论是作为社会现象,影视的文学艺术现象,还是平常的话题,中产阶级都是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在学术界关于阶级,特别在文学艺术的研究领域,关于中产阶级方面的研究在近几年来开始有一些零星的文章出现,但是在文学作品里并没有大规模的研究和论著出现。据我个人观察,中产阶级这个一概念,在我所从事外国文学的领域,还不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概念,不是随便拿来就可以用的概念。大家特别熟悉“小资产阶级”的概念,都知道指的是什么样的人,都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情调。小资产阶级概念从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之前到之后几十年来的运用、使用和理论化,基本上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概念。

  最近有一本书专门谈到这一概念在中国,基本和我说的中产阶级有很大的重合之处。马克思经典理论当中指出来了,中产阶级都是小业主、小农场主等等。但到了毛泽东时代,知识分子经常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概念和理论的传承需要明晰一下。

  赖特•米尔斯

  马克思在其著作里所说到的中产阶级,并不是马克思理论一个核心的概念,因为在马克思时代,小工厂者、小资产者在不断分化。马克思的说法是,有一些分化到无产阶级领域去了,有一些分化到大的资产阶级的领域去了,本身非常有利。马克思的看法到现在仍然成立,但是要仔细琢磨也有问题。特别是二战以后,马克思所说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欧洲,白领已经构成了一个阶层,中产阶级迅速崛起。中国关于中产阶级的概念的起源主要是随着白领阶级的崛起,另外在1980年代翻译到中国的赖特•米尔斯(Charles Wright Mills),《白领:美国中产阶级》这本书在1981年到中国来出版,有学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介绍。在2006年,南京大学的一个学者就把它再次翻译了第二个译本出来。我们文章翻译中产阶级的概念主要是这本书里面来的。关于中产阶级的范围,这本书划分得很细,和中国传统的书不一样,作者把中产阶级分为新旧两种。马克思所说的中产阶级,通常指小业主,被作者看做是旧的中产阶级,把白领看作是新的中产阶级。在现代企业中,有些是现代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有一些是社会机构中的关联人,有些是市场领域的销售人才,统统称之为白领。他们是靠工资生活的,但是与过去所说的工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部分人的崛起实际上是中产阶级概念最主要的群体。

  在1950年代,另一个社会学家专门写文章,提到反思过去关于 “二元阶级论”,认为马克思的二元阶级论已经过时了,这种阶层的划分,完全无法理解现在欧洲和美国的现实。现在去国外,看不到大资本家,也看不到特别贫穷的人(当然也不是没有),但更多地是白领,一些相当灵活的工作人员。

  虽然这种对中产阶级的描述非常准确地表达了西方国家的现状,但它是否能够移植到中国,解释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国的中产阶级研究是从1980年代开始的,在社会学领域是一个热点。1990年代全方位展开,社会学者大量的制造,开始进行田野调查、社会调查。2000年以后,说它是一个显学也不为过,图书馆里关于中产阶级的书目很多。但都是社会学方面的,只有一本是关于文学艺术的。南京大学社会学的教授和他的博士生专门出版了一套关于中产阶级的教材。有中产阶级的教育、审美、消费等,把中产阶级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描述和统计。还写过1949年之前的上海的中产阶级等等一系列著作,提供了很多资料。

  社会学研究有一个问题,社会学研究主要是描述性的研究,时代变化快,这些数据容易过时。记得我在美国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博士生做了七八年研究,博士论文题目是《中国的中产阶级》,那是2008、2009年,他说中产阶级定义就是收入得超过5000块钱。可是放在现在,以5000年月收入的标准来衡量中产阶级,在北京这个地方恐怕是非常难的, 5000块钱很难得到我们所理解的中产的生活和状况。

  还有一个缺憾,社会学是描述性的研究,很难采取全球化的视角。总是描述中国的中产阶级,美国的中产阶级,欧洲的中产阶级,虽然可以进行两国的中产阶级比较,但没有涉及更为根本的全球化问题,比如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关系如何能够影响中产阶级本身的形成。我们理解中产阶级不光是通过收入、审美思维、生活爱好、生活方式,这是描述性的理解,应该放在更广阔的背景。广阔的背景是什么呢?比如,中国和欧洲、中国和美国、中国和发达之间的关系,也许决定了中国中产阶级本身的面貌,而真正决定的意义并不一定是中国中产阶级的收入,也许这种关系还决定了美国中产阶级的面貌,而真正决定它的不是美国中产阶级本身的收入、信仰等等,我想用一种关系式来澄清这个问题。

  中产阶级作为实实在在的人群,与中产阶级的观念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文学研究界为数不多的几个学者意识到这种差异了。上海一个资本家,他把中产阶级仅仅看成是一个文化符号,主要是涉及观念的问题,很虚,没有实际的收入,没有实际上人群的多少问题。另外一个年轻的学者说,中产阶级与其说是一个实体的社会阶层,还不如说是一个文化想象,人们知道他在那儿,也知道他什么样子,但到底在生活中起多大的作用,是非常值得质疑的。另外一个研究媒体的学者说,中产阶级阶层是上面处于形成初期的少数群体,却被媒体进行了大规模的形象建构。用的这三个词表达我们现在所说的中产阶级的现状:文化符号;文化想象;形象建构。现在媒体、电视宣传规模如此庞大的说辞,也许仅仅是一种想象和一种符号,观念大于现实。受很多人追捧的中产阶级实际上有很多虚幻的性质中产阶级观念和中产阶级现实之间存在落差。

  二、中产阶级真是社会的稳定器吗?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是二元阶级论,他认为到现在为止一切历史都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历史。强调的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强调的是两个阶级之间的剥削关系,最终又强调两个阶级之间的社会冲突。生产资料、剥削关系、社会冲突,这是马克思阶级理论一以贯之的逻辑。

  他的理论在20世纪遭到了空前的挑战。20世纪无产阶级化在西方国家不但没有形成趋势,反而变成了中产阶级化,社会越来越富有,中产阶级占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多,特别是股份制公司的出现,一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等崛起,中产阶级迅猛增长。中产阶级有一个特殊的位置,它不占有生产资料,但是有知识产权,用这种方式来解决中产阶级的困扰,不占有生产资料,但是仍然具有支配的权利。这是马克斯•韦伯的理论,他是马克思之后重要的社会学家。

  韦伯强调权力的关系,在中国流行,国家的官员并不占有生产资料,但他们和你我是一个阶级吗?肯定不是,他们有分配的权力。

  三大阶级理论,马克思、马克斯•韦伯,还有涂尔干。他认为决定社会阶层和地位,不是占有生产资料和是否有权力,而是有没有技术专业。美国一个牙科医生年薪50万到100万美元,社会地位非常高。我们都是涂尔干主义者,都希望通过发展自己的专业和技能,争得社会地位。

  不占有生产资料,但是却有社会地位,韦伯这种理论对描述西方仍然是比较有限的。因为西方国家认为中产阶级是一个缓冲,中产阶级越庞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很难冲突起来,所以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稳定器,成为理想的橄榄型社会,中间大,两头小。

  李强《社会分层十讲》

  最早清华大学教授李强书里面介绍,1909年就提出德国的中产阶级是在扩张,而不是缩小。1912年,德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莱德勒两次指出由职员、技术人员、办公人员所构成的新的中产阶级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阶级,他也提到新的中产阶级问题。接下来就是1951年,尼尔斯对中产阶级进行定义,那本书对白领阶层描述特别详细。

  但我个人觉得所有试图对中产阶级回答的理论都不是特别令人十分满意。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李强提出中产阶级是否是统一的主体?如果是统一的群体,那中产阶级稳定的社会就有了依据。但如果中产阶级本身就是四分五裂的,本身存在问题,怎么能够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它是否能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又回到了当年马克思最经典的问题——从关系的角度看,最终仍然需要从阶级关系的角度对中产阶级授命。中产阶级基于上下层之间,到底是整合了社会冲突,还是隐藏了更深的社会冲突?我们现在的看法都是整合了社会冲突,稳定了社会,让社会矛盾逐渐减少。但是也许这仅仅是一个表面的现象,也许还隐藏着更深的社会冲突、更深的社会矛盾。缓冲阶级矛盾是不是有一个界定,在什么样范围内有效,对社会的作用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能够成立,在上述理论中都没有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答案。

  经济理论家莱德勒对这种描述性的阶级理论一直都是持批评态度,没有太大的意义。我认为中产阶级理论或者三元阶级论最根本的问题,实际上还是缺乏全球范围。比如,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确实是缓和阶级矛盾的。但是如果引进全球化的概念,也就是从全球阶级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待阶级斗争,中产阶级的缓冲层的作用是否就得长期评估呢?在世界范围内,它无法避免国家之间的阶级斗争。今天我们重新定义阶级这个概念,必须要从国家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多理论家都说国家之间的冲突是明显的阶级冲突的形式。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政治矛盾,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矛盾,根本上来说是阶级矛盾。如果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属于阶级斗争的性质,中产阶级还是一种世界性的解决方案吗?

  三、全人类都变成中产阶级是不可能的

  “世界体系理论”是深受法国年鉴学派历史的发展起源,对世界的一种新看法,而这种看法还受到毛泽东三个世界时间理论的影响。历史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的著作《现代世界体系》抛弃了过去传统的现代化的理论,以时间为组成的理论。过去传统认为历史是线性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时间轴,由前现代到现代,由不发达、中等发达,到非常发达。中国经常要赶英超美,正是时间的现象。现代化理论背后一个最核心的要素是时间的概念,追求现代化就是现代比过去更先进更发达。

  除了时间这个主轴,有没有其他的看待历史的方式呢?现代世界体系理论用空间的方式来解释历史。它认为所有的国家没有现代的、发达的、传统的、先进的说法,都是一样的,处在一个平面。因为发达国家离不开不发达的国家,发达的人群离不开不发达的人群,富人离不开穷人。如果美国没有墨西哥人,美国怎么运转?美国的第二语言是西班牙语,墨西哥人说西班牙语。墨西哥人对美国人太重要了,所有体力活都得靠墨西哥打理。黑人在美国几十年、上百年,他们不干体力活,最多开开出租汽车,到旅馆里叠叠被子,或者修理修理电器。只有墨西哥人,他们没有合法的身份,从边境里偷偷跑过来的,他不干粗活干什么呢?可是没有他们,这个高级的城市怎么维持呢?

  对立主义、互相依赖,这就是黑格尔说的最著名一个例子,主人离不开奴隶。主人和奴隶的辩证法,奴隶可以没有主人,但主人必须要有奴隶。穷人可以没有富人,可是富人不能没有穷人,他们需要穷人干活。个人的关系放大一点,就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哪个先进的国家没有落后国家的支持?落后国家要向它们提供劳动力才能转动市场。马克思最经典的一句话“不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资本家是离不开工人的,高级人是离不开低级人的,高级国家离不开低级国家。这描述的是空间关系。

  国家在历史上只有一个平面,哪怕是最落后的国家,它也是现代化国家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者提出,没有东南亚就没有英国的工业革命。英国革命大量的农村人口都跑到城市里来,这些劳动力要生产就需要食物,当时没有冰箱,食物难以保存,需要抹上香料晾干,而英国的香料极其昂贵。所以没有从东南亚进口那些香料,英国革命怎么发生呢?

  所谓你不发达,你落后,这是替主人讲话的说辞,不是替奴隶讲话的说辞。任何理论没有意识形态吗?没有立场吗?为什么有的人明明出自打工阶级的立场,却说着统治者阶级的话呢?我不服气,要解决的这个问题。

  把不同国家的差异看作是理解单个国家阶级的理论前提,世界体系内部的各个因子及各种不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理解单个国家内部中产阶级的钥匙,不能单从一个国家去理解中产阶级。中国自70年代后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经历的正是这个。中国一方面是维护世界,一方面也是世界体系根据自己补充营养和扩张的需要,将中国纳入这个体系,使它扮演一个提供劳动力资源、提供矿产资源、提供产品销售市场角色的位置。每一种资源和产品在世界体系中进行生产和消费的时候,世界资本主义失去了动力,在这个世界阶级全球化的整体格局中,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决定了这个国家是发达还是不发达。

  亚当•斯密认为世界上只有三种人,一种人是靠工资生活的,一种人是靠房租或者地租生活的,一种是靠工厂的利润生活的。多透彻啊,马克思阶级理论也源自这里。亚当斯密还说过一句话,“打工的人太忙、太累、生活太苦,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思考全局的问题、理论的问题,所以把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利益在哪儿。地主收租的,他太懒,他不爱干活,他也不思考,唯一思考的是什么人呢?就是资产阶级。”只有资产阶级有能力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全民的利益、公众的利益,把自己的利益和公众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所以亚当斯密警告那些国家管理人员,要警惕这些人,把国家的利益说成是自己的利益,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国家的利益。

  《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

  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阶级地位。比如作为世界工厂的东南亚、中国,更早期的拉丁美洲都动员起来,为沃尔玛等等提供90%以上的商机。工人阶级的内涵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当年马克思的想象。美国一位历史学家安德烈•冈德•弗兰克著有《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他这本书里详细解读了拉丁美洲在世界今天体系中的位置。

  世界体系中核心国家和边缘国家之间的关系,毛泽东对“三个世界”的表述是,一个是核心国家欧美法,一个是边缘国家非洲等,一个是中间,从边缘国家慢慢地变成中间,如东南亚像、中国。中间与边缘的关系是理解阶级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由于全球化的劳动复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将低端制造业的工厂搬迁,科技信息产业的低端部分外包。这些地区和国家成为世界中产,也就是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商品生产,不仅如此,在全球化生产过程中它第一步是攫取了马克思所说剩余价值,之后,还要通过货币工具(所谓金融资本主义)再把打工者可怜的剩余价值再重新进行二次分配,进行财富转移,打工者钱包里的钱绝对是看不住的。

  作为世界储蓄货币的美元和欧元,本身就是转移财富的一种方式。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国家并没有因为战争的减少而缩小。巴西经济学家多斯桑托斯说,这不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冲突,而是两个具有国际争议的社会阶级之间的冲突,以及由这两个阶级所代表的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之间的冲突,由此可见在当今世界上阶级并没有消失,千万不要认为阶级消失了,阶级的概念是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这是全球化的阶级概念,在全球化的时代是阶级对立的形式发生了转变,阶级作为人权发生了地理位移,在全世界游走不定。弗兰克将这种发达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共生关系,称之为依附积累。另一个印度经济学家巴格沃蒂,将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所造成的不发达国家的持续贫困,称之为悲惨性成长,翻译成贫困化成长。这些从理论和事实两个方面证实了阶级概念的现代民主表现形式。巴格沃蒂在南美经济研究中,认为阶级分析应该从属于殖民地的分析,首先是殖民地然后才是阶级,实际上外包和低端制造业的利润极为低下,因为这些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被发达国家通过品牌设计、物流、营销等一条龙产业整合大量攫取,结果就是不发达国家总认为发达国家依附性经济体。

  一位印度的经济学家则描述另外一幅悲惨性的图景,不发达在贸易地区,如果仅仅靠劳动力比较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发达国家的贸易将最终降低本国的收入,并产生巨大的贫富差异。弗兰克和巴格沃蒂所讨论的就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现象的现代版本,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劳动密集化的时候说,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越多,他们的对立面越强大,他们的处境越悲惨。

  贫富分化现象是资本主义体制内部的必然性矛盾,并不会因为发达工业国家的进步而结束,相反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一种贫富分化现象扩散到全球,形成更大威望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所以由于全球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工人阶级外包到不发达国家,将不发达国家的整个民主变成工人阶级,同时发达国家通过金融运作再将不发达国家那些血汗的钱以债务的形式转移回来,以贷款的形式发放给本国的居民,使发达国家内部的工人阶级也成为类似中产阶级的生活。

  我在美国的时候,买东西便宜到什么地步?根本不需要花钱。一个电视几百、上千美元,每月免息分期付款三五年,每月花十几美元电视就抱回家了。发达国家的老百姓都是中产阶级。清华大学的教授评论世界体系理论中指出,经济发达国家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而这个庞大的中产阶级的经济支撑恰恰是经济不发达国家剩余价值的转移,而经济不发达国家则由于转出了巨额的剩余价值,而形成了巨大的底层社会。为什么我们怎么干活都还是穷,因为在食堂里都是节约粮食节约,而美国浪费它反而钱多了,为什么?我们为富裕的国家培养着中产阶级,而形成不了中产阶级在本国的公平的地位,为什么?道理就在这儿。

  美国社会学家说,中产阶级是不断游走的,全人类都变成中产阶级这在地球资源上也是不可能的。这个社会学家经过统计,如果整个世界人口都变成中产阶级,以美国工人阶级的贫困线为标准 3000美元,以这个标准,这是美国贫困线的标准,全球的工人阶级需要消耗7个地球的资源。无论科技如何发达,这一理想都不可能很快能实现,消耗资源太大了。

  可是为什么现在整个社会的媒体、时尚潮流仍然对中产阶级的幻想如此追捧?如果把这个原因说清楚,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就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可以涉及到每个人都能理解的现实。我们在追求一种幻想,而这个幻想又是特别必要的,只有幻想能支撑我们的生活持续下去。

  四、落差:用幻象喂养中国的中产阶级人群

  怎么理解中国关于中产阶级这个观念和现实间的落差?

  中产阶级写作规模庞大,从白领到成功人士,从小资到包工头,从国际自由人到媒体的喧嚣,他们只是一个处处可见的大众群体,而与此相形成对比的是,中国中产阶级作为实体相对弱小。早前,影视文化批评家戴锦华说,中国大众文化和大众媒体在尝试着喂养和凑造中国的中产阶级人群,喂养因为它还很小,不够大,把它喂得很大,种种话语凸显了一个正在形成中的阶级文化,但除去优雅迷人的中产阶级趣味之外,却不再分化中国社会状况中的形成了一个不可见的事实。后来另外一个核心说,中产阶级尚未形成一个独立的群体,而媒体完全依照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在文本中建构起了一个中产阶级的幻想。人们几乎一致地看到中产阶级观念在中国太超前,远远大于现实。

  拉康

  引用拉康的阶级分析的概念幻想,幻想是什么?幻想是一种粘合剂,能把精神世界、物质世界、意识形态的观念和社会生活引燃在一起的粘合剂。

  语言不仅把实际的事物剔除,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功能,就是这个说话者(语言用使用者)一旦使用了语言,你就变成了两个人,产生了分裂。比如,我经常在国外参加国际会议,需要提交报告。平时写文章,要谈自己的事,可以用“我”,可是写一个客观的报告时,需要用“这个人”,而不能是“我”。那么“我”在语言学中是有分裂的,一旦张嘴说话就变成了两个人。

  语言对人戕害实在是太大了,最重要的戕害就是你一说话就不是“你”了。一说话出现了一个新的主体,被说出的主体和说话的主体相分裂,人从此一分为二。语言有时把人真正的生命,真正的愿望全部压抑下去,朱光潜第一篇论文叫《无言之美》,真正让你感动的你能答出来吗?一点答不出来,只能用无声或者如哽在喉来表达不出。语言一旦表达出来,就像朱光潜所说,你的感情,你的情绪,你的生命全都被压抑下去了,因为你进入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你进入了一个语言的世界。

  弗洛伊德

  语言会阉割概念,所谓阉割就是一旦进入语言一定失去了很多东西。阉割的概念应该作为很重要的意义来理解。弗洛伊德说,父亲对他有威胁,所以他一定要遵守社会规范,他对他母亲的感情彻底给阉割掉,没有了,阉割应该理解为对生命力的一种戕害。拉康认为阉割的对象不光是阳具,他借用莎士比亚笔下威尼斯商人的形象,将阉割理解为失去生命的感性,生命力,感觉……总之人失去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从此寻寻觅觅。

  人的感觉实际上是社会关系造成的。那份温馨的感觉是理想化的理解,一旦失去,其他的东西都是对它的替代。这种完整、完满、温馨的时刻,与自己合为一体的时刻,一去不复返。我们所找的一切东西都是替代品,无论它是一个物品,甚至一个人全都是美好时刻的替代品。这就解释了,当你终于得到了一个东西,会觉得它好像不是你重要的东西,为什么?因为最美好的时刻是无可替代的。

  为什么你得到的东西就不知道珍贵呢,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你想要的东西。拉康把这个东西叫做对象A,A好像是这个东西,但并不完全是这个东西,就像一个苹果电脑这个缺口,其实所有喜欢苹果的人要的不是苹果,而是那个缺口,那个缺口才有魅力的。当年这个苹果是被数学家啃了一口,把自己毒死了,那缺口就有毒,所以你到底要什么?这个问题对于拉康来说,你要的就是那个毒。古希腊有一个西西弗,从山下推石头,我当时不理解为什么推上去再来一遍。你推上去你就一点劲都没有,必须得再来一遍,你再来一遍你会舒服吗,你们知道为什么。你现在真的能理解人的心里吗,为什么老围着那些黑洞,你不能得到那个东西,所以人说你一定要享受过程,那个结果真是无所谓了,你得到了又有什么,一定要享受这个过程,不都是这个道理吗。你不能进这个黑洞,你一定要进这个黑洞,你会被烧死的,你必须在他周围转。

  那么,对小A的主义呢,我们不得不重新的考虑现实世界中的生活,我们在生活当中都是替代的一个引号,都只有现学的意义化。结果就像弗洛姆说的,这世界变成新的世界和另一个世界。很多东西不能说不存在,但是在心理上对你是有意义的事。

  两个世界,先说精神世界。你坐在汽车里,汽车内部的空间很小,是封闭的,而且在汽车里看外部空间非常大,和你在外部看的空间完全不一样,所以你在汽车内部看到外部的那个空间是真实的吗?说真实,它也真实。说不真实的,这个空间就没有外部空间的舒适,刮风下雨、风尘仆仆……任何东西,对坐汽车里的人毫无感觉,反而成为优美的童话。后现代的画不都很丑陋,越破的地方,内部空间越美好。

  第二个例子特别确切,柏拉图之恋是完全抛弃了任何肉体,呈现精神的爱恋,美的形体到美的性格,到美的精神状态,到美的人格,到美的理想,与身体无关,这是柏拉图的爱情观。康德的爱情跟柏拉图的截然相反,他认为男女之间的感情没有什么,婚姻契约,婚姻完全是一纸契约,双方免费地使用对方的情感。

  黑格尔

  黑格尔是既是契约的又是情感的。或者可以把契约的理解为情感的,这个才是我们所欲,而这个婚姻它的实质是契约的,但是我们要理解他是契约的。如果你在朋友有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但是在你困难的时候,他远观。你觉得他违反了这个利益关系,你还觉得他是你的朋友吗,所以这根本还是个利益关系,只不过你把它理解为情感。

  第三个例子我举的是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他认为儒家伦理实际上是一个契约,是对理性的兼容问题。朋友只不过是一个引进的金融产品。所谓金融,就是我今天在这投个资,二十年后再收回这个投资,他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现在这么完善的统一制度,没有现在这么多完善的金融风险制度,全靠人之间的互相帮助,完全没人照顾怎么行?我们现在可以呀,去住养老院去,可以有各种养老方式,总不至于在街上冻死饿死。在古代必须得靠什么来维持呢?就靠儒家伦理。他把金融的这种对立关系表述为儒家道德的东西。

  儒家对所研究的人际关系,隐含了投资和回报的因素,只是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去显示。儒家就是隐性契约,传统家族就是隐存的互助团体,像一个非正式的内部金融市场,其功能包括了经济部分和精神领域。因为他接受传统家族的文化,就在于帮助实现这些错综复杂的隐性金融企业,朋友只不过是人格化的金融品种,在这里亲情和友情不过是遮蔽、填补弱化的时代利益关系,真面目的一种幻象。虽然朋友关系不能理解为市场关系,但要是朋友不履行市场经济,而表现出冷漠、背叛,友情的幻象瞬间崩溃,心里存在着差距,这个观点可以参见《金融的逻辑》。他的主体观点,从金融学的角度来解释儒家,儒家思想也是这种隐性金融关系的幻象。

  最后,幻象可以模糊、除去真实的人与人的冲突和争斗,而把它理解为社会是一个团结协作、充满和谐的整体,把它理解为共同的胳膊、腿、手、脚,甚至不同的分工。这里没有比较,没有不同的阶级,而是一个整体。这是幻象所构成的一个要素。

  当今所新生的中产阶级生活,正具有这样的幻象特征。中产阶级的生活,作为观点成了掩饰某种社会冲突的屏蔽和掩饰。传统观点认为,中产阶级崛起,人们经济独立,更高效地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成为一种现代化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冲突和解决方案,中产阶级也因此获得那种心理。这也是一种全人类可以共同享有的财产,中产阶级不仅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通生活方式,中产阶级消除了阶级差异,也消除了民族界线,所有的利益支撑都化为自然科技,传统效益。

  但是,正是在这种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变化当中,我们看到了幻象,利益争斗。中产阶级之所以成立,就在于全球化财富转移,跨国际的基金配制。把中产阶级看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企图,而不是我们看做是的全球化基金关系的纽数,其结果就是阶级冲突封存在了不知道的境界,反而维持现实中的幻象,其实所有关于中产阶级的规模、收入、财产、习俗的社会学统计,仅仅是关于中产阶级幻象的描述,对中产阶级实际的关系遮蔽了全球化生产的关系和真相。当然,也无法理解中产阶级销量的增多。在世界体系中,西方国家接近的消亡,实际上表现出阶级观念的复杂性,中产阶级作为一个社会观念,从整体上看,并不具有可能性,它是虚构性的,因为根据世界体系要求,世界上某些地区就不能现代化,现代化和非现代化必须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发达与不发达经济体互相补充。

  世界体系就是要抑制民族分化的阶级作用,因此中产阶级是少数人的奢侈品,难以汇聚全世界。中产阶级是少数人的体现,中产阶级文化的观念灌输给不发达国家的地区的人民,让他们在幻觉中矛盾。因此中产阶级观念,本身就镌刻了阶级对立和利益冲突。可以说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与全球化资本扩张结构上的平行对立关系,就像你的性格和宇宙中的某种星座的平衡对立的关系。


相关文章:
·现实可能是幻象——“时间”不存在
·周小仪:用幻象喂养中国的中产阶级人群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