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翟玉忠:二十一世纪的人类为何必须接续中华道统 
作者:[翟玉忠] 来源:[] 2014-07-03

 

    这里我们所说的道统,不是唐代韩愈(768~824年)以后中国诸多学人构建的狭隘儒家道统,而是不离名相,又超越名相,不离百家,又超越百家的大道。从内圣到外王,中华道统囊括儒、释、道,是中国文化一以贯之的内在精神,黄老之学是其典型代表。

 

    说它不离名相,是因为心物不二,色空不二——若心无所住,则名相自然超越。

 

    说它不离百家,是因为百家皆言大道(心术)——若心通大道,自然超越百家。

 

二十一世纪,人类在科学技术,物质文明领域已经高度发达,为何我们还要接续中华文化的大本大源——道统?

 

             一、过去五百年伪人文主义盛行

 

    这是因为,自文艺复兴迄今五百年来,一种背离基督教及一切文明基本精神,违反人类清静本性的新蒙昧主义像病毒一样在世界上漫延,它打着人性解放的旗帜,走向中世纪禁欲主义的另一个极端,放纵人欲,名为人文主义,实为兽性主义,这是一种反道德的“伪人文主义”。具体体现为:将德性在一切领域内最大程度地抽离——从学校知识传授到政治经济原则都是这样。

 

    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接续中华道统,就是要用中华文化符合人性的人文主义取代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伪人文主义,用新的启蒙取代近世的新蒙昧主义。

 

    要现实这一伟大的,惊天动地的目标,需要我们认清楚过去五百年世界历史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这种历史路径会将人类推向自我毁灭的深渊——不仅毁灭人的灵魂,亦将毁灭人的肉体?

 

    文艺复兴是近代史的母体。

 

    这个由意大利佛罗伦萨金融业巨头,美第奇家族长期支持的事业改变了整个世界史。面对中世纪基督教对商业金融的鄙视和相当不稳定的市场环境,萨美第奇家族努力创造一种同情商业的文化,努力创造一种可控制的市场环境。前者要求物欲取代道德,后者要求资本控制政治,二者锁定了过去五百年来人类历史发展路径……

 

今天,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已经风靡世界,军工企业联合体已经主导世界。其结果是人类精神上的空虚与混乱,资源的紧张和为掠夺资源进行的残酷战争。二者加和,加剧了人类文明毁灭的危险——这已经成为世界上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二、教育中圣贤之学被精心屏蔽掉了

 

    教育是改变社会的基础。为了实现物欲取代道德的目的,近代大学教育应运而生。它以讲授实用知识、技艺为目的,而一切知识、技艺至精微处,维系清静中正心智的道德却被剔除了——圣贤之学被精心屏蔽掉了!

 

   事实上,有术而无道是极其危险的,哪怕一个人再多才多艺。用《管子·戒第二十六》中的话说就是:“博学而不自反,心有邪。”

 

   诸子百家皆言道、言德。大体是内篇言道、言理、外篇言术、言事。黄老学传世经典《管子》一书不分内、外篇,言道主要集中在《内业》、《白心》、《心术》上、下四篇中,其他篇亦有言道者,只不过显得零散。比如《管子·戒第二十六》,言圣贤大道极为精妙,值得我们反复研读。

 

    想象一下:两千六百多年前,齐国宫庭幽暗的灯光下,两位改变了中国命运的伟大政治家,齐桓公、管子君臣在倾心谈论大道。他们将修行作为人生的基础,目标是为了身心的现实成就,为了天下黎民百姓的福祉。他们谈到了圣、德、道这些心法的核心观念,谈到一个人有术而无道的危险——将如童子操刀,其伤必多。

 

    什么是圣贤境界呢?在管子看来,只要正确地调节身体、情欲,自然会“静然定生”,由定生慧,成圣成贤。我们在生活日用中当孜孜行善,好好修行。《管子·戒第二十六》写道:“合理的饮食作息,目的是为保养生命;好恶、喜怒、哀乐,是生命的变化;聪明中正地处事,是生命本有的德能。因此,圣人总是调节饮食安排作息,控制好恶、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不让声色物欲侵害自己,身上没有邪僻的行为,口中没有背理的言论,心清静了自然就会生定,这就是圣人。”(原文:滋味动静,生之养也;好恶、喜怒、哀乐,生之变也;聪明当物,生之德也。是故圣人齐滋味而时动静,御正六气之变,禁止声色之淫,邪行亡乎体,违言不存口,静然定生,圣也。)

 

    什么是德呢?具体体现为仁、义二字,行为中要做到不为物欲迷惑,重德轻利,这样就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动心,无为无不为,赞天地之化育了。《管子·戒第二十六》写道:“仁是从心里发出的,义是在外面实行的。仁,所以不利用天下人谋私利;义,所以不利用天下人猎取私名。仁,所以不肯取代他人而自立为王;义,所以年到七十而交出政务。因此,圣人总是以德为上而功业在下,重视道德而轻视物欲。道德在身,所以不被物欲所诱惑。因此,即使身在茅舍之中,也毫无惧色;治理天下,也没有骄傲之态。这然后才可以成为天下之王者。其所以叫作有德,就是不必鼓动,人们也知有所努力;不用言语,人们也能够理解;不自为,事情也能做成;不召唤,人们也能到来。这都是德的自然作用。”(原文:仁从中出,义从外作。仁,故不以天下为利,义,故不以天下为名。仁故不代王,义故七十而致政。是故圣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贱物。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是故身在草茅之中,而无慑意;南面听天下,而无骄色。如此,而后可以为天下王。所以谓德者,不动而疾,不相告而知,不为而成,不召而至,是德也。)

 

    现实社会中一个人德性充实,才会体用兼备,证道之体,得道之用,知人、知用、知道——自在无事矣!《管子·戒第二十六》写道:“天不用动,四时自然运行,万物自然化育;君无为而治,政令自然发布,万事自然成功;心不用动,使用四肢耳目,万事万物都能正确感知。交游少而亲者却多的,叫作知人。用力少而成效却好的,叫作会办事。听一言就能够贯通万物的,叫作懂得大道,因为道无所不在。”(原文:故天不动,四时云下而万物化:君不动,政令陈下而万功成;心不动,使四肢耳目而万物情。寡交多亲,谓之知人。寡事成功,谓之知用。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

 

    紧接着,《管子》论证了德不配位,光有知识,道德缺失的危害。道德是本,知识是末,这是中国文化最基础的观念之一。《管子·戒第二十六》写道:“言语很多而不得当,不如少言;学问广博而不会反省自身,一定产生邪恶。孝、悌是仁的根本,忠、信是交游的凭借。内不思考孝悌,外不直行忠信,离开这四点而空谈学问,这样的人简直是自取灭亡。” (原文: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博学而不自反,必有邪。孝、弟者,仁之祖也;忠、信者,交之庆也。内不考孝弟,外不正忠信,泽[通“释”]其四经而诵学者,是亡其身者也。)

 

到这里,管子与齐桓公的对话告一段落。

 

穿越千年时空,今天的学者,还有多少人能听懂他们的心声——闻大道并勤而行之呢?

 

两千年前“尊道而贱物”的金玉之言早已幻化成今天“尊物而贱道”的广告宣传,内圣之学对于当代知识界已经陌生到见面不识的程度——这是现代的愚昧,比信息相对闭塞的古人,身处信息时代时代的我们在灵性上已经严重退化了!

 

三、放纵物欲必将导致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反映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上,这种灵性上的退化表现为文明本身的倒退。

 

私欲膨胀,为了满足个人或特殊利益集团的私欲,客观上要求自由竞争的合法性,因为只有这样,以强凌弱才有了法理的“政治正确”基础。西方人很少会为屠杀美洲印第安人道歉,因为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后者是病弱的异教徒,他们在“现代文明”民族丛林中被消灭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

 

几百年来,西方学人塑造的自由竞争丛林法则,在中华道统中似乎只能用两个字表述:禽兽!

 

这是对过去五百年来西方异化了的人文精神(非基督教精神本身)最为形象化的概括和总结。

 

    关于道与欲(利)的关系,列子时代一个叫严恢的人曾经作如是问:

 

    既然学道的人能够实现富有,现在我通过积累珠玉财宝也能富有,还学道做什么?

 

    列子的回答斩钉截铁:

 

    夏桀、商纣就是由于重视欲利而轻视道义才灭亡的。幸好我还没有对你讲过,现在告诉你:人如果没有道义,只有吃饭而已,就如同鸡狗。抢着吃饭,用角力互相斗争,胜者宰制弱者,这是禽兽的行为。(《列子•说符第八》原文:严恢曰:“所为问道者为富。今得珠亦富矣,安用道?”子列子曰:“桀纣唯重利而轻道,是以亡。幸哉余未汝语也。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狗也。强食靡角,胜者为制,是禽兽也。”)

 

    在中国先贤看来,放纵物欲与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二者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这是社会失序,经济贫困,政治动乱的根本原因——所有这一切都是与人性本静的大道相违背的。

 

    《礼记·乐记》的作者清楚地写道:人生来心性是清静的,这是人的天性。受到外物的影响而产生各种冲动,这是由人性产生的欲求。外物的各种影响使人产生了不同的感觉,人们的喜好和厌恶的情绪就反应出来了。人们对好的事物总是不会主动拒绝,外界的美好事物持续存在,不断诱惑人,如是人们不能反省自己,就会沉溺其中,难以自拔,这样就会丧失天性。外物对人的影响诱惑种类繁多、无穷无尽,如果好恶没有节制,那么在外物的影响下,人就会被外物诱惑并深陷其中,成为外在事物的俘虏,从而失去人的天然本性。人变成外在事物的俘虏,就会失去天性,执着于某种欲望,这样就会有悖逆之心,虚伪之心,出现虚假敷衍的心态,就会发生纵欲放荡,为非作歹的事情。于是强暴的人就会胁迫弱小的人,多数人就会欺凌少数人,聪明人就会欺骗愚笨的人,勇敢的人欺侮怯懦的人,生病的人没有人照顾,老幼孤独者无依无靠,这就是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呀!(原文: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惑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通“智”]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

 

    这里,真诚建议读者三复斯言,因为上面这段话从内圣到外王,说尽了人间大道。要知道:圣贤之道是永远不会过时的预言,它不断地为古往今来、四处碰壁的世人指示未来。

 

从社会生活到国际政治领域,在物欲主义、弱肉强食近乎成为人类行为准则时代,是我们彻底反思过去五百年人类历史进程的时候了!人文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现代主义……,这些主义背后的历史背景如何,它们本质上在宣讲什么?

 

一个难以否定的现实是:过去五百年来,人类在以科技为主导的物质生活领域取得了空前的进步,在上述主义铸就的精神生活领域却大步倒退了——这种严重失衡的局面已经影响到人类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现代社会对外破坏自然,对内破坏人性的残酷现实,我们怎能无动于衷!为了我们和我们的后代,治本之策似乎只有一种选择:

 

回归两千多年前中国圣贤为我们明白指示的大道——接续中华道统!

 

   这不是中国人文化自豪感的膨胀,更不是什么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唯一的选择——所有具有正常心智的现代人都应清楚看到这一点。


相关文章:
·翟玉忠:《大学》“德本财末”思想的时代意义
·翟玉忠:《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译序
·翟玉忠:读余云辉博士《关于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探讨》
·翟玉忠:不能脱离中华文化背景理解《大学》三纲及“定静”
·翟玉忠:为中华续慧命——六经书院2023-2024年度工作报告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