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法家内业
付金才:《性自命出•第一章》通俗解 
作者:[付金才] 来源:[作者惠寄] 2014-06-27


    近日阅读翟玉忠先生的新作《性命之学》,先生此书价值极高,姑且不谈此书在普及弘扬儒家性命之学的意义,仅从阅读上来说,先生此书阅读起来极为方便,从文字到义理,先生都做了极为精细的工作。在阅读先生大作之余,笔者通过通俗的方式,阐释子思之儒留给后人的宝贵思想。需要注意的是,翟先生的解释引经据典,字字珠玑,皆有所据,而笔者的通俗解是在先生的基础上更加通俗,属乡言野语之流。

《性自命出》第一章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凡人虽有性,心亡奠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奠。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知情者能出之,知义者能入之。好恶,性也。所好所恶,物也。善不善性也,所善所不善,势也。

    中国古代经典中所使用的核心词汇在文化变迁中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这些词汇当时的含义是比较清晰的,即使不很清晰,经典的学习者、修证者、传播者结合自己的体认和当时的文化环境进行简单说明,时人也能理解。由于文化变迁,更由于门户之见,这些核心范畴甚至古人关于核心范畴的解释,当然人读起来可能也不知所云。所以有必要在经典原文、古人注释的基础上,根据当代人的文化知识背景,进行说明。

 字在《尚书》、《诗经》还未使用,而此前已有字。生为象形字,草木出于土地之上,意为大地为母,生发万物。战国时期字成为诸子百家共同研究的核心范畴。字,从心生声。《庄子》:性者,天之质也。《论语》中文与质相对,文突出的是人为作用,质强调的是先天本来的质朴。所以,庄子认为,性是人先天本来的质朴状态。《荀子》: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强调的也是这一点,认为人的性指的是人未经雕凿的本来状态。那么人的性是什么含义呢? 

天地相当于宇宙。宇宙是自卫自发的,却涵育万物万物,生发万物。故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天何言哉,百物生焉。所以人性,人的本来状态、理想状态和天地宇宙是一样的,可以涵育万物,生发万物。《中庸》中表述的更为清晰:天命之谓性。即人的本来状态、理想状态就是天地宇宙的状态,简单地说也就是天命即人性。六祖慧能对人性的看法和西哲的比喻对于认识含义是有启发作用的。而六祖认为自性本自具足、本子清净、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宇宙本身不就是本自具足、本自清净、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吗?西哲的比喻说:比大地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广阔的是人的思想。

结合以上王圣贤者的看法,人性指的是人本来的理想的状态,人本来状态和理想状态是涵育万物、生发万物的。为了使人理解和明白人涵育生发万物的能力到底有多大,往圣先贤不得已而以众生常见而敬畏的天地宇宙而作比喻,以天地宇宙的功能来形容人性本具和理想的状态。心指的是人的主观有为的意识。凡人虽有性,心无奠志。一般意义上说,每个人可以涵育一切、生发一切的潜能,能够像天地一样生化万物。但是后天的意识心如果不与周边环境互动,不会产生值得自己去研究的问题,值得自己付出心血去奋斗的事业。性是人的先天状态,心是人的后天状态。后天的意识心首先源于先天的无限可能之中。从先天的性转化为后天的心的条件是心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因为与环境的互动,意识心具有能动作用。如果抑制意识心的能动性,是很痛苦的事情。尊重意识心的能动性,令其展现是幸福的事,所以待悦而后行只有法喜充满去实践养成习惯,人执著的事情和追求的事业才会稳定而明确,待习而后奠。奠者,定也。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蕴含着无限的可能,而哪种可能能够转化为现实,取决于人将何种事务作为长久执著的志向而为之实现付出努力。其程序是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奠。

前面交代了人内蕴含的无限可能通过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奠。的过程而成为现实。紧接着讨论人的情感。首先我们要明白何为人的情。情字《说文》曰:从心,青声。《说文》又曰:青,东方色也。春天万物复苏,草木返青,青为春天到来,万物生机表现出来的反应,更是春天到来的证据。那么人内在所蕴含的无限生机与可能表现在人的五官上就是情。人的基本情绪喜怒哀乐的根深植于人的内在世界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人在和外部世界互动之际,如果某件事务触及到了内在世界的某种可能时,情绪情感就表现出来。性自命出,命自天降。人内在世界蕴含的无限生机与可能有赖于人生命的存在,而生命是上天赋予的。关于命字,《说文》曰:命者,使也。人的生命是上天使之的。《说文》的解释并不很清晰,不便于当代人理解。事实上,通俗的说法,当某人病危或患上不治之症,向我们借钱的时候,明知这个病治不好,我们照样掏钱,此时我们心里的想法往往是虽然患上不治之症,可这人毕竟还没有归西,毕竟还是个生命呀。所以命的含义是当人具有生命的表征时,人就是生命。这些表征包括心跳、呼吸等新陈代谢功能,也就是说人只要活着就是生命。而人的生命的功能是从哪里来的?来自于上天的赋予。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儒家不关注父母未生之前和生命的结束之后,不像佛家把生命的来龙去脉研究的那样清晰,只说生命是上天的赋予。只要具有生命的表征,人内心就蕴含着无限的可能。道始于情,情生于性。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西方文化的核心和最高范畴是哲学。哲学的原义是爱智慧、追求智慧。爱智慧、追求智慧不见得有智慧,如同爱钱的人不见得有钱,追星的人不见得是明星一样。而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更进一步,其意义是不仅爱智慧、追求智慧,并且获得拥有了智慧。因为有了这种智慧即道,人就能够自如的面对世界、解决问题,实现了自己人生的喜乐。人对道的追求,以道去解决人生所面对的各种问题,是源于人的情绪情感。情作为一种生命表征是因为人的内心所蕴含的的无限生机与可能。人的情绪情感本能比认知更强大,人感知情绪情感的能力也远胜于对认知的感知能力。所以情与知相比,情更根本。所以人的日常存在状态首先是情绪情感存在,其次才是认知存在。禅定一次翻译成汉语其中的一个意译是静虑,其中静便是消弱情绪情感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可见情绪情感的强大和根本地位。情绪情感决定着生命存在的质量,负面情绪情感如果困扰着人,人生便无幸福可言。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人就会探究控制负面情绪情感,张扬正向情绪情感以实现人生幸福的方法,达到幸福的境界,这就是道。所以说。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人道在初始时是受情绪情感的影响极大,比如父母对子女的关爱,而人道的圆满完成则在于人能用义,即合理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爱孩子是因为情绪情感,如果不对表达情绪情感的方法进行调节和控制,爱孩子或者成为溺爱,或者成为虎妈狼爸。知情者能出之,知义者能入之。能够感知和理解情绪情感的人,其言行的出发点是合于人道的,比如有的杀人犯、抢劫犯,如果追问他为什么杀人、抢劫,原因可能是为了使家人生活的更幸福。所以要想使人道圆满,更需要以义来调节,只有理解义的人才会思考表达感情的方法,实现人道的圆满。好恶,性也。所好所恶,物也。好恶等情绪体验的源头在人性之中,而引发好恶等情绪情感体验的因素是外部环境。比如对孩子的爱,根植于人性之中,如果自己没有儿女,对孩子的爱可能就不会被感受到,不会表现出来。善不善性也,所善所不善,势也。善和不善的源头深藏于人性之中,而善和不善的实际表现和人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关系密切。基本的社会保障和良好的教育会使善的行为表现出来,不善的行为则销声匿迹。


相关文章:
·翟玉忠:经子贯通乃真孔——读付金财老师书跋
·付金才:社会主义激活中华大道
·付金财:圣王之“盛德”即是“明明德”
·付金财:《大戴礼记·五帝德》是正确理解“明明德”的好材料
·付金财:《礼记·礼运》的大同小康都属于“明明德”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