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经世济民
余云辉 张庭宾:“改革”不应成为宗教 
作者:[余云辉 张庭宾] 来源:[海疆在线2014-03-31海疆在线2014-03-31] 2014-04-02


马宏达先生按:人参、灵芝、宗教、科学、民主、自由、人权、市场、资本、社会主义……都不应成为迷信对象。否则皆入执者失之、刻舟求剑陷阱。任何一味药,用对了就有益,用错了就有害。此时用对了,彼时却未必。此事用对了,彼事却未必。药、药方、医生、治疗,均不等于健康。健康来自众缘合和,失之众缘无常与不合和。
 

    当“两会”期间主流媒体把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的频率作为新闻题材,并且声称“改革是动力,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还是一项永不停止,永远没有尽头的工作”时(详见《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改革最强音》,《人民网》2014年3月5日),改革的舆论导向已经违背了“知止可以不殆”的常识,改革反而成为一种危险的思维定势,成为迷信和宗教式崇拜。

    其实,“改革”仅仅是一种有组织的行为,其本身是中性的。由于改革者的立场、目标、路径不同,同时,改革的结果对不同群体的损益影响不同,因此,任何改革都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评价。华尔街所欣赏的中国金融改革从中国百姓的利益角度看可能是灾难性的。可见,改革仅仅是动作。任何动作的本身都没有意义,而必须由利益攸关方赋予意义。

    改革的使命和内涵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决定着改革究竟属于“正确的改革”还是“错误的改革”?属于“前进的改革”还是“倒退的改革”?属于“爱国的改革”和“卖国的改革”?属于“利民的改革”还是“害民的改革”?属于“进步的改革”和“反动的改革”?等等。 

    根据改革的不同性质,改革有着“善政”与“恶政”之分。那些属于“善政”的改革表现为得民心、得天下;另一些属于“恶政”的改革则表现为失民心、失天下。那些曾经下岗的工人、那些正在失地的农民、那些因农村并校而奔走于山路甚至失学的孩子,虽然不会像大V们一样长篇大论谈改革,但是他们是沉默的准绳,衡量着改革的对错与成败。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改革的起点。在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研究——过去三十多年的诸多改革,究竟哪些属于“善政”、哪些属于“恶政”?今后的改革如何成为“善政”而避免“恶政”?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显然比统计和比较哪一届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改革”一词频率更高要重要得多。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改革”二字成为毒品和次品的标签,才能避免改革成为宗教和迷信。


相关文章:
·余云辉:警惕某些人将改革至高无上化、宗教化
·翟玉忠:读余云辉博士《关于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探讨》
·余云辉:关于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探讨
·贾根良:中国经济学教育体制的反思与改革的总体思路
·吴铭:余云辉老师的这篇文章极好且及时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