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艺术
毛泽东诗词中惟一的一首纯粹写爱情的作品 
作者:[陈晋] 来源:[网友推荐] 2013-11-23


编者按:本文摘自《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作者陈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

    1918年,25岁的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萌发的爱情,也是这样地充满着诗情画意。

    爱情是在一片冰雪的世界里开始的。

    1936年,毛泽东曾对斯诺作过这样的回忆——

    “在公园里和故宫广场上,我却看到了北方的早春。当北海仍然结着冰的时候,我看到白梅花盛开。我看到北海的垂柳,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诗人岑参咏雪后披上冬装的树木的诗句: ‘千树万树梨花开。’北京数不尽的树木引起了我的惊叹和赞美。”

    和毛泽东一道享受这些美景的,是一位18岁的姑娘。他是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

    正是在北京的公园和名胜一同观赏冬春景色的日子里,毛泽东和杨开慧确立了恋爱关系。

    作为书香门第的闺秀,杨开慧生活在高尚和浪漫的爱情理想之中。

    她对毛泽东的爱慕之情,也是那样地富有个性。

    她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是十分的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的事,看见了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

    坠入爱河的杨开慧,是一位新青年。她虽然爱毛泽东,“但绝不表示”,因为她“不要人家被动地爱”她。

    结果,两位在五四思想解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知识青年,常常被深沉而含蓄的爱情表达方式所困扰。

    杨开慧后来回忆说:“我们彼此都有一个骄傲脾气,那时我惟恐他看见我的心(爱他的心)。”“他因此怀了鬼胎,以为我是不爱他。但他的骄傲脾气使他瞒着我一点都没有表现……”

    爱情成为了甜蜜而痛苦的心理感受。

    特别是在离别的时候,在孤夜独处,地上那双星星般的眼睛和天上无数眼睛般的星星深情对视的时候,毛泽东的情丝是那样的深沉、缠绵,似乎轻轻一拨,就能响起动人的心曲——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寡情未必真豪杰,眷爱更为大丈夫。

    这首缠绵悱恻、柔情爱意的《虞美人`枕上》,是1920年冬天因为一次短暂别离时写给杨开慧的。

    这是毛泽东诗词中惟一的一首纯粹写爱情的作品,惟一的一首属于婉约格调的作品。

    社会背景在诗中淡然远去,惟有“我”在夜晚的相思,在拂晓的所见,而所见更引起相思,恰如李商隐《无题》中说的,“一寸相思一寸灰”。

    对不大用笔墨表达爱情的毛泽东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

    他曾是青春诗人,在青春时节却没有爱情之作。

    如今已近而立之年,过了青春时节再来讴歌爱情,或许更见其执著的性情。

    毛泽东没有独享这爱情的特殊感受。他把这首词抄给了杨开慧,而自己则把它保存了一辈子。

    晚年又把这首词翻出来,作了几处修改。1961年,又书写下来交给身边的卫士张仙朋,希望他好好保存。


相关文章:
·李殿仁:要支持、爱护和引导“毛泽东热”健康发展
·韩毓海:毛泽东为什么要批判《武训传》
·赵丹阳:读少年毛泽东的《商鞅徙木立信论》有感
·于洪君:毛泽东晚年是如何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的
·毛泽东:“秦始皇是个好皇帝”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