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技艺
中国——一条腾空而起的经济巨龙(八) 
作者:[红钻] 来源:[作者惠寄] 2013-11-14

                            八    龙的智慧

    今天,中国在工业生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一个个宏伟的工程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科学技术领域,中国人以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同样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科技和工业在这里构成了一对相互促进的正循环:科技的发展推进工业的升级,工业的需求反过来带动科技的进步;科技突破产生新产业、新产品,工业规模的扩大和投入的增加产生新发现、新技术;科研向工业提供技术,工业为科研提供设备。现在的中国的工业和科技就是在这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之中共同获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纵观近年来中国在科研领域和装备制造方面的发展,不难发现,无论是工业装备还是科研成果,其背后都是由一整套的国家战略计划驱动的,而不是靠自由市场和资本运作自发地运行。可见新中国的老法宝“集中力量办大事”并没有被丢掉,不但没有丢掉,而是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上升、工业实力的增强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被愈加发扬光大了,升级成为“分散力量办大事”。凭借两倍于美国的工业产值,凭借占世界一半的主要工业品产量,凭借每年七百万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中国目前正在所有的产业领域和科研方向上全面出击、多点开花。用俗话来说,就是拼命砸钱。从2012年中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各种技术突破尚呈现为分散、孤立和点状的形态,出现在个别少数几个领域。不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未来这些突破点会慢慢增加、扩大、汇集,可能会在10-20年的时间里行成集中的、成片的、全面性的产业突破。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的领跑者,这并非天方夜谭,而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A.中国智造

    中国正在逐步成为发明大国、技术大国和科学大国。2012年的中国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制造大国,同时也是知识生产大国,这首先表现为日益增加的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 


 
    在2012年中,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继续创造新高,达到了65.28万件,其中82%为国内申请,达到53.53万件,比上年增加了29%;而国外申请为11.75万件,与上年基本持平。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申请还是授权,主要都是以来自国内的专利为主。相比之下,美国的发明专利申请大约有一半来自国外。此外,在国际专利申请中占据第一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中国的中兴和华为公司。

    在专利授权方面,2012年全年中国共授权发明专利21.71万项,位列世界第一,远远高于第二位日本2.88万项的和第三位美国的1.68万项,是其他主要国家――日本、美国、德国、韩国、法国等19国――总和的3倍。必须指出的是,这些授权专利中的大部分是来自国内的申请。1985年中国开始实施专利制度,当年只有区区38件国内发明专利被授权。之后中国的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量连续二十多年保持年均31%的增长率,直到2012年的14.38万项,占全部授权量的三分之二。

    如此大量的专利在中国进行申请和授权,还意味着这样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专利方面,每年都有最大数量的技术信息被表示为中文。随着这些海量的信息被添加到中文的知识宝库中,中文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知识描述语言,个中的深远意义可能需要过上相当长的时间才会体现出来。
 
    专利主要是面向应用的技术,伴随着中国工业的急遽扩展,专利数量在短时间内同步爆发,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而在更深层的基础研究领域,中国落后得更多,追赶起来绝非朝夕之功。可喜的是,在这方面中国也开始出现赶上的苗头了。 


 
    对于一些长期处于自卑、自恨状态的媒体人来说,这个消息让他们很不舒服、很不习惯、很难于接受,又总要说出点什么,于是条件反射式地喊出了“数量上去了,但质量呢?”的质问,一时成为笑谈。其实对他们来说,真正值得提出的问题的是:“现实发展了,但认识呢?”。但愿他们的大脑质量能及时跟上时代,否则再闹出更多的笑话,倒还是小事,日后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地调整适应过来,恐怕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和《自然》齐名的科学期刊还有《科学》《细胞》等等,2013年,它们报道了中国科学家取得的又一项突破,北京大学的邓宏魁团队使用4个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把成年鼠身上的表皮细胞成功逆转为全能干细胞,相当于在细胞层面上实现了“返老还童”。过去的克隆技术是采用卵母细胞来获得干细胞的,不仅存在伦理上的问题,而且无法适用于雄性生物。这项新技术可以避免上述问题,比第二代转基因技术更安全,为未来研发人造器官和攻克癌症等提供了新方向。

    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其中很多已经转化成了实际成果。在医疗卫生领域,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温浩团队多年来研究和治疗包虫病,开创了用自体肝移植来根治终末期肝包虫病的新途径,挽救了成千的生命。2012年,温浩被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防科技工业局联合评选为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戊型病毒性肝炎原来被叫做非甲非乙型肝炎,通过肠道传播,全球每年大约有2000万人感染这种肝炎。这种疫苗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对戊型肝炎的保护率达到100%。除了此之外,只有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制过戊肝疫苗,在一千多人参加的二期临床试验中的保护率为95%,未开展三期临床试验。和其他很多的科研成果一样,中国研制出这种疫苗,其意义不仅在于可以预防某一种特定的疾病,而是在于建立了一个科研平台、培养了一支科研队伍。在基础之上,不难预期,未来的中国还将出现更多、更先进的科研成果。

    在农业方面,袁隆平的超级稻在2012年里再次实现了单季亩产突破900公斤大关。和2011年中亩产首次超过900公斤相比,这一次是在不同地点实现的,并且是在克服了低温阴雨导致的稻瘟病爆发等诸多不利因素之后取得的,这就意味着超级稻第三期的900公斤目标已经圆满实现。接下来,袁隆平的超级稻第四期将向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发起冲击。 


 
    由于基础研究从投入到出成果最短也需要数年的时间,长则十数年甚至数十年。中国在这方面的巨额投入才刚刚开始,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2010、2011、2012三年批准的资助经费总额分别是97亿元、183亿元、237亿元,和十年前相比提高了十几倍。如此充裕的资金支持,归根到底也是来自于工业的发展成果,并且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为指数式的增长。

    目前,这种巨额投入已经开始体现出成果了。例如在基础材料领域,中国科学家不断地取得着突破。2013年3月,浙江大学研制出了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其密度为0.16毫克/立方厘米,不到标准状况下空气密度的八分之一。此前美国人创造的最轻材料纪录为0.9毫克/立方厘米。2013年7月,清华大学研制出世界上最长的碳纳米管,单根长度达半米以上。碳纳米管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力学性能最好的材料之一,有着极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其密度只有钢铁的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单位质量上的拉伸强度却是钢铁的276倍之高,远远超过目前人类发现和制造的其他任何材料,是非常具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未来材料。

    根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中国未来还将在国家的支持下开展一系列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海底科学观测网、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转化医学研究设施、中国南极天文台、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大型低速风洞、上海光源线站工程、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器等16项。这其中体现出的是一种不遗余力地发展科技的国家意志。有了这样的国家意志和长期投入,加上日益庞大的科研队伍,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中国科学家们未来取得更大成果,在世界科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实现“为人类做出较大贡献”的预期。

B.探索之眼

    当年李约瑟提出了“古代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科学”的问题。姑且不论整个问题的真假和种种回答,中国的科学技术从近代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世界,这是一个不争事实。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这条巨龙在扩张到地理极限之后,便逐渐闭上了眼睛,陷入了自我闭锁的心态。这种闭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人与人之间的和人与物之间的,前者表现为和其他文明之间的交停滞流,后者则表现为停止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和思考。前一个在国家层面上便是闭关锁国、拒绝吸收外来文明的成果,这方面的相关论述已经很多了,不必赘述。而真正妨碍中国科学发展的实际上是后一种闭锁,这一点却常常被人忽视。

    试想,如果我们的先祖们没有失去对未知的好奇心,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琢磨诸如“苹果为什么落地”的问题上,或者醉心于看上去玩物丧志的野外探险和博物学,而不是一味地把头埋在故纸堆里钻研先贤的经典,很可能是中国人首先提出运动定律和进化论。遗憾的是,历史并非如此,没有大规模的探索活动,没有大量基础性的数据积累,没有科学家群体的专注思考,古代中国没有发现新大陆,也根本不可能产生出现代科学体系。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今天的中国已经放开了闭锁的心态,开始睁眼看世界了。这个世界不限于地理意义和政治意义上的世界,即人与人的世界,还包括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中国的科学家正在最广阔的空间和时间中对物质世界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探索。
    南极冰芯是地球历史的记录者,可以告诉我们过去百万年来地球气候和温室气体等等的变化情况。掌握这些数据,从大处说有助于人类的生存,从小处说能提高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地位。目前中国在南极现已拥有3座科学考察站,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未来还将再建设两座。众所周知,南极的自然环境条件极其恶劣,中国在此建立和维持长期有人驻守的站点,不仅体现了工业、经济和科技的综合实力,而且能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反过来也会促进促进工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从南极冰芯我们了解到的是遥远时间之前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沿着时间的方向更好地认识现在。而从嫦娥二号告诉我们的,则是遥远空间之外的现状,同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身所在的地球。此外,此次从嫦娥二号获得的高分辨率月球影像还将为今后球进行着陆探测和载人登月提供数据支持。


 
    除了遥远的过去和缥缈的太空,中国龙的探索之眼自然也不会放过身边的海洋。海洋考察不仅具有科学上的意义,还有助于开发海底资源、维护海洋权益,以及军事意义,比如为己方的舰队特别是潜艇提供水文资料等等。在进行海洋专属经济区划分、申请海底资源开发权等等国际谈判中,只有掌握第一手的水文、海底资料,才能为自己的国家有力地争取到更多权益,否则就只好望洋兴叹了。 


 
    科学号上的实验设备十分全面和先进,包括七大船载科学探测与实验系统,其中有水体、大气、海底、深海极端环境探测系统,以及遥感信息现场印证系统、船载实验系统、船载网络系统。此外,船上还搭载了高精度星站差分GPS定位导航系统、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多道数字地震系统、缆控水下机器人、电视抓斗等多种国际先进的探测设备,具备高精度长周期的动力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生物、化学等综合海洋观测、调查能力。船上的实验室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种,配备有海上科学实验所必须的各种水、电、气供应,以及各种试验设备、测量分析仪器,是一座真正的专业实验室。未来这艘船将作为中国海洋科考的旗舰使用。

    此外,在海洋探测方面,中国已经开始着手在南中国海布置全方位的水声监测系统,这是中国建设的首个水底声呐阵列,有望把南海变成中国的透明内湖。在深海探测方面,中国拥有全球唯一的7000米作业型载人深潜器,其探测范围和作业能力都具备经济、科学和军事上的多重意义。此外,在空间监测方面,中国于2013年4月发射了“高分一号”对地观测卫星,具有高分辨率、大范围、多光谱的对地观测能力,图像分辨率2米,可以在4天内完成对地球的扫描。

    对于作为个体的人来说,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成长的必要条件,探索身外的未知世界则是成长的过程,否则他的一生就只能在愚昧和黑暗中渡过。对于一个民族也是同样,历史上那些只满足于眼前世界的民族,要么被时间淘汰,要么被外来力量消灭。过去的中国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文明成长期的中国人曾经敢于孤身通西域、取佛经,之后却逐渐陷入了衰老和保守的心态,乃至主动放弃了远航的巨轮、拒绝了来自南美的移民邀请,不再对外面的世界有兴趣了,直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才重新睁开了看世界的眼睛。好在今日中国不但站立了起来,而且已经恢复了孩童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次把探索的目光投向了各个未知的世界,贪婪的收集着信息、汲取着知识,即便是在那些暂时看起来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也不能立刻带来经济利益的领域,比如百万年前的南极冰层、三十八万公里之外的月球表面。从这点来看,我们的民族心态正在变得进取而开放,已经从精神上返老还童了,重新进入了充满活力的成长阶段,未来正是不可限量。 

C.超级导体

    一般来说导体总是具有一定的电阻,而在足够低的温度之下,通常是接近零下273.15摄氏度的绝对零度附近,此时某些导体会呈现出零电阻特性,称为超导体。超导体具有很多奇特和有用的性质,比如零电阻使它可以毫无损耗地传输电流。不过绝对零度在物理上是完全不可能达到的,接近也是极其困难的。所以在高温超导现象发现之前,超导始终无法走出实验室。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合成了能在液氮温度以上实现超导的材料,称之为高温超导。所谓高温,是相当于绝对零度而言的。由于通过液化空气制备液氮已经是很成熟和廉价的技术,这就使高温超导的实际应用具有了可行性。此后,国际上掀起了研究也应用高温超导材料的热潮。  

    中国的高温超导研究是和国际上同时开始的,并且始终保持在第一梯队的位置。到2012年,中国的高温超导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里进入实用范畴,其中一个应用方向是构建变电站。高温超导体具备零电阻的特性,即可以无损耗地传输电流,这使得超导材料在电力行业中有着天然的应用优势。


 
    这座超导变电站所采用了四项超导技术,分别是:高温超导储能系统――世界上并网运行的第1套;高温超导限流器――中国第1台、世界第4台并网运行;高温超导变压器――中国第1台、世界第2台并网运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晶合金变压器;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研制时为世界最长的同类电缆。

    除此之外,高温超导现象还可以被用来制造大功率的超级电机。 


 
    而在高温超导电机方面,中国在高温超导和高强度永磁材料两方面的基础研究和构成应用都具备相当的优势。此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首条高温超导电缆,长360米、载流能力10千安,已并网示范运行;国际合作的顶尖物理探测设备――阿尔法磁谱仪――中的永磁体也是由中国制造的,它提供了仪器必须的巨大磁场,是其核心器件之一。由此可见,中国在高温超导电机领域完全有可能后来居上,为巨型舰船提供最强劲的动力。

    此外,由中国主导的最新一代可控核聚变试验装置――东方超环――中也使用了高温超导线圈,用于提供约束核聚变材料所需的超强磁场。至2013年5月,中国已经在河南建成了高温超导输电示范工程,其电缆长360米、载流能力10千安,是世界首条并网示范运行的高温超导电缆。

    在产业应用方面,由清华大学的曹必松团队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超导滤波器已经实际应用到了联通的CDMA基站。2005年底,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地区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高温超导前端移动通信应用示范基站。试验结果表明,在通信装备上加装超导滤波系统后,重度干扰下原本无法工作的通信装备恢复了正常工作,中度干扰下装备最大作用距离平均增加了56%,在应用高温超导滤波器后,可以把移动基站的辐射功率降低一半。2011年1月19日,该系统获得了在我国通信装备实际应用的许可。2012年10月22日,其首批产品订货完成生产并交付用户使用,将在全国16个省市的通信装备上投入了长期实际应用。

    采用高温超导材料制作滤波器,是由于高温超导材料具有极低的微波损耗,利用这一特性研制的滤波器具有插入损耗小、带边陡度高、带外抑制深等特点,除了应用在移动通讯领域,还可以用以提高卫星微波接收系统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2012年10月14日,实践九号A/B卫星随“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上面搭载了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研制的高温超导滤波器,初步的数据表明,该滤波器达到了预定试验指标要求。

    从近代科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科学理论从来都是和工业应用同步发展的,并且往往是工业应用走在了科学理论的前面,比如在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之后,又过了半个多世纪,才有了卡诺的热机理论和焦耳的热功当量。在很多情况下,是大规模的工业应用,而不是象牙塔里的潜心研究,成为了理论突破的真正动力。所以,高温超导的意义远不限于工程应用领域,也绝不仅仅是用来制造低损耗变电站、大功率电动机、强磁场线圈或者微波滤波器的实用技术。高温超导现象是凝聚态物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子和原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出更加深刻的物理规律。在这方面,工业越发达、应用规模越大的国家机会越大,从英国、法国、德国到美国,概莫能外,未来的中国也是如此。

D.量子世界

    在刚刚过去的龙年里,中国人探索的足迹从海洋一直延伸到太空,对象涵盖了南极的远古冰芯和遥远的月球表面,不仅如此,还延伸到最微观的量子世界之中。量子理论通常被认为是玄妙和远离现实生活的,是少数科学家的理论玩物。其实不然,量子理论涉及对物质的组成和运行规律的基本认识,这决定了人们能够得到什么样的物质和制造出什么样的东西,或者说,决定了工业制造的高度。事实上量子理论可谓是现代工业的基础,从化工、材料到激光、核能、超导,都离不开量子理论的指导。而理论不是凭空诞生的,而是从实验之中产生的、并且被实验所验证的。


 
    大亚湾的中微子实验充分表明了工业对于科学的促进作用。对于那些没有核电站的国家,或者是因为公众的恐惧而停止核电站的国家,进行这种实验是不可想象的。实际上很多最尖端的物理实验室都是用工业设施的基础改造而来的,比如位于中国四川的锦屏地下实验室,便是利用雅砻江锦屏水电站现有的地下隧道开挖的,位于2400米的岩层之下,是研究暗物质的绝佳场所。

    如果没有这些实验,就没有对物质的深刻认识,也就不会有新材料、新能源、新器件,人类社会就只能维持在现有的生产水平,并在逐渐耗完可用的能源后走向衰亡。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绝大多数的古文明都是这样消亡的。中国也险些步其后尘,固守农业的生产方式和自我循环的历史,最后几乎亡国灭种。而西方世界则借助对于物质世界的探索打开了工业文明之门,把人类社会带上了全新的层次。现在中华文明已经脱胎换骨地成为工业文明,自然会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不但要把工业之路坚持下去,而且要继续探索更遥远的世界、更基本的物质,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未来。

    在实际应用方面,量子理论还可以用来建立从物理上不可破解的保密通讯线路。


 
    量子纠缠是一种特殊的物理现象,源自于一对量子之间的内在关联。量子理论指出,对于两个处于纠缠态的量子来说,无论它们相隔如何遥远,一旦对其中一个进行测量,都会以某种方式影响另外一个的测量结果,导致它们塌缩为某种特定的状态,两个测量结果之间会表现出某种特定的相关性。量子通讯的基本过程是,发送者生成一对处于纠缠态的量子,并把其中一个通过量子传输通道发给接受者,双方分别对它们进行测量,利用各自得到的测量结果完成密码信息的传递。

    量子通讯的工作方式是:每次通讯前,利用量子纠缠态传递一个不同的新密码,利用量子通道传递,而加密后的正文和其他信息则可以通过公开的信道进行传递。只要量子密码不被窃听,通讯内容就不会被破译。至于量子密码本身,如果有人试图进行窃听,即对其中的量子进行测量,就会导致量子塌缩。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量子就进入窃听者的接收器,而不是达到真正的接受者那里。依据量子物理的原理,发送者和接受者就会发现,测量结果和预期的对不上号,于是知道自己被窃听了。即使窃听者依据其测量结果,试图复制出相同的量子发送给接受者,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复制出来的量子和发送者手中的那个原始量子之间不存在纠缠关系,这一点会反映在接受者的测量结果里,收发双方可以据此判定遭到了窃听。

    所以,量子通讯的保密作用在于,从物理上保证了窃听者必然会被发现,而不是某种不可破解加密算法,也不是保证密码绝对不被窃听。实际上,在保密通讯中,比密码泄露本身更可怕的,是密码泄露了而自己还不知道。二战中的德国和日本都因此吃过大亏。量子通讯的优势在于,一旦遭到窃听,会被立即发现,可以重新发送密码,直到确认未被窃听为止,然后才发送密文。最坏的情况是放弃通讯,胜过泄密了还茫然无知。所以,准确来说,量子通讯的优点并非是“不可干扰的”、“不可破译的”或者“不可窃听的”,而是“窃听者一定会被发现的”。

    从量子通讯的原理可以看出,其难点在于如何长距离地传递单个量子(实际中是光子),并保证其量子态不因环境干扰而发生变化,也不可以使用中继和放大技术,因为这样一来就会破坏量子通讯不可窃听的特性。实用的量子通讯技术不是直接传递光子,而是通过某种方式把该光子的量子状态复制给远处的其他光子,从而在接受者那里制造出一个处于纠缠态的光子,从而达成量子通信的目的,这被称为“量子态隐形传输”,也就是中科院的潘建伟团队所采用的技术路线。

    目前在量子通讯领域中国无疑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这并非是一个孤例。同样是在最尖端的应用基础科学领域,2013年3月,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团队制造出了世界上最轻的固体,这是一种密度为0.16千克/立方米的超轻气凝胶,是平常空气密度的八分之一,刷新了2011年由美国人创造的、固态材料密度0.9千克/立方米的世界纪录。超低密度并非是这种材料的唯一特点,它还具备高弹性,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对有机溶剂具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报道的吸油力最高的材料,在保温、催化和环保方面都有潜在的用途。

    量子霍尔效应是量子世界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都分别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2013年3月,清华大学的薛其坤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研究成果。量子霍尔效应需要很强的外加磁场,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则无需任何外加磁场,可用于新一代的低功耗微电子器件。实现这种效应的难点在于材料的制备,薛其坤团队用四年的时间,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制备方法,采用分子束外延的手段,得到了高质量的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薄膜,在极端低温下进行精密测量,最终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这场正常科学竞赛中,美、德、日等国科学家也都发起了冲击,但均未取得最后成功。

    量子理论还可以被用来做成量子相机。一般意义上的光学成像系统,无论是日常使用的卡片相机还是摄影记者手中的专业“大炮”,无论是科学研究用的天文望远镜还是军事侦察卫星上的观察设备,都是基于光线成像原理的,所有这些成像系统的分辨率都受到衍射极限的制约。物理原理决定了,它们的角分辨率能力与其镜头的尺寸成正比,通俗地说,有多大的镜头,就能够在多远的地方看见多小东西。某些电影中渲染侦察卫星可以看见地面上的细微景物,这纯属艺术夸张,实际中是不可能的,卫星的镜头尺寸受到发射能力的制约,所以亚分米的地面分辨率已经是其物理极限了。此外,所有这些设备都是基于光线成像,很容易受到光照、雨雾、云层等自然因素的干扰,轻则影响成像质量,重则根本无法成像。但量子相机却可以避开这些限制。 


 
    基于之前的研究成果,2013年8月,第一台量子相机的工程样机在上光所制作完成。值得指出的是,研制这台量子相机的,是一群80后年轻人,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他们转战于城市、郊区、高原、大湖边,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进行了大量晴朗、夜间、云雾、雨雾等典型气象条件下的室外遥感成像实验,取得了各种气象环境条件下的第一手数据,验证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在自然条件下应用的量子相机。有了这样的科研团队,我们完全不必怀疑,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深、经济实力的上升和科技投入的加大,中国在尖端科学领域追赶上发达国际只是个时间问题。


相关文章:
·余云辉:吸引美元纸币刺激中国经济如同饮鸩止渴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下)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上)
·胡春雨:王道荡荡——孙中山与现代中国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研究的立场、原则与方法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