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向松祚:反思和重建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之一) 
作者:[向松祚] 来源:[] 2012-09-26

编者按:这是自由经济学家,《环球财经》主编向松祚先生最近在《第一财经日报》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题目是《反思和重建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在具体内容上,向先生重反思而乏重建——这是因为西方学术中仍然缺乏描述经济这类复杂巨系统的有效思维方法和一般理论概念,我们不可苛求于人。


    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不断演变和深化,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经济思想,经济学和全部社会科学正酝酿革命性变化。我们需要反思和重建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每一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都刺激人们去重新审查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经济学者尤其如此。经济学者声称自己可以解释和推测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可以构想让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大政方针,可以规划人人共享福利和幸福的宏伟蓝图,可以设计摆脱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甚至可以帮助人类实现长期繁荣和持久和平。经济学是一门显学,经济学者 跻身社会名流,他们对自己的同胞承诺了许多许多。

  曾几何时,经济学者似乎显得无所不能。他们到处宣扬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那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他们虔诚地去传播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新人类福音,认为那是全人类唯一的出路。他们用自己独特却偏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诠释人类历史,他们创造出许多令外行人匪夷所思的名词和术语,宣告那是人类的普遍真理和普适价值。

  然而当金融体系轰然崩溃,经济体系陷入危机,经济增长急剧放缓和衰退,失业人口迅速飙升,社会矛盾不断恶化之时,经济学者却突然变得那么束手无策,黔驴技穷。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一 切茫然不知所措,慌不择路地试图为自己找到逃避的借口;经济金融体系的突然变化,让貌似高深的经济学理论变得荒谬绝伦,让经济学者无地自容。尽管他们依然到世界各地高谈阔论,内 心深处却充满着不安、惭愧、内疚、耻辱甚至恐惧。他们生怕一个贩夫走卒站起来,高声责骂他们的理论是空中楼阁,是自欺欺人,是胡说八道。他们生怕一个草根企业家站出来,随便举出 一些日常生活的铁的事实,将他们那些故弄玄虚的名词术语打出原形。他们甚至害怕那敢于说出“皇帝新衣”的小孩子,直指那似乎无所不能的经济学理论,其实什么也解释不了,什么也预 测不了,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混淆视听。

  看起来如此荒诞和怪异的一幅景象,绝非是危言耸听。经济学者历来也不乏“人贵有自知之明”的贤人雅士。早在20世纪40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开山宗师弗兰克·奈特就曾经非常严肃地致信芝加哥大学校长,建议取缔经济学这门学科,理由是经济学本身毫无用处,却无端增加人们思想的混淆。奈特认为经济学既不能加深我们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理解,更不能为社会秩序提供任何 新的理论基础。人类社会秩序的唯一基础是宗教和道德。既然弊大于利,干脆取缔为妙。奈特的名言是:“经济学家真正明白的,普通人也完全明白;普通人不能明白的,经济学家也不明白 。”同属芝加哥学派的诺奖得主、新制度经济学一代宗师科斯教授曾经专门著文,说全世界经济学者对人类财富的贡献,绝对抵不上他们所赚取的收入,大多数经济学者应该引咎辞职,以谢 国民。2008年的诺奖得主、《纽约时报》大名鼎鼎的专栏作家克鲁格曼先生,2009年6月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发表《罗宾斯纪念讲座》,说过去三十年的宏观经济学,说得好听的一点儿,是百 无一用,说得不好听一点儿,是贻害无穷!克氏近几年以攻击中国(尤其是人民币汇率政策)为己任,早已丧失一个经济学者的本分。不过他对经济学现状的尖刻批评,倒是说了一句实话。

  到底是怎么回事?即使没有公开承认,全世界负责任的经济学者其实都在深刻反思自己的职业和学问。我们确实需要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许我们暂时或很长时间都无法找寻到令人满意的 新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我们却不能坐以待毙,更无法固步自封,我们必须以谦卑的态度,重新审视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和分析逻辑;我们必须放弃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傲慢心理,高度重视其他学 科特别是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许多重要真理;我们必须以建设性的批评精神,去检讨过去200多年来经济学的发展,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我们必须脚踏实地,让经济学回归真实世界,回到人间 百态,关注人间疾苦;我们必须正视自身的无知和愚钝,明白我们对几乎所有重要的人类经济现象其实还一无所知,甚至连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还蒙在鼓里。

  让经济学陷入如此尴尬境地的基本原因,是现代经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曾经让经济学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以至于许多经济学者坚信那是我们理解人类经济体系唯一 正确的路线。经济学辉煌成就的主要标志之一,是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设立,它宣称经济学已经获得与物理学同样“尊贵”的科学地位。然而,恰恰是让经济学曾经如此成功和辉煌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却不断地将经济学引入死胡同。要想为这门学问开辟新生命,我们就必须深入检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和分析逻辑。

  现代经济学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以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主要发源地,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一种居于支配地位的全球性思维模式。追根溯源,西方经济学是西方总体 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西方哲学思维数千年演变进化的产物。经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直接来源于西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西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者一般而言的西方哲学思想,有一种特别的精神。哲学家牟宗三说:“西洋形而上学以宇宙实体当作外界的物事而推穷之。西洋哲学之方法是析物的方法,所 谓一元、二元、多元等论,则是数量的分析;唯心唯物与非心非物等论,则是性质的分析。此外析求其关系则犹若机械论等等。要之,都把真理当作外界存在的物事,凭着自己的知识去推求 它,所以把真理看做有数量、性质、关系等等可析。”分析的方法或析物的方法,实在是西洋整个哲学思想和科学思想最基本的特征,亦是其最殊胜之处。西方许多著名科学家将西洋科学方 法总称为“约化论”(Reductionism)。约化论让西洋科学取得令人叹为观止的伟大成就,绝不可轻视,更不可忽视。西方经济学实在是西洋整体哲学思想之支流,其哲学基础和分析逻辑亦是 秉承“约化论”之基本意蕴。

  概而言之,主流西方经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四个方面构成。(1)人类行为的自私决定论;(2)经济体系的机械决定论;(3)人类发展的西方中心论;(4)人类认识的实证方法论;(5 )政策哲学的自由竞争论。从哲学角度来审视,上述五论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本体论、宇宙论、知识论和人生论。200多年来,经济学演变繁复,流派纷呈,恰如滔滔江河,又如涓涓细流, 溯其源流,就是上述五论。


相关文章:
·贾坤鹏:齐法家的建构与反思
·贾根良:中国经济学教育体制的反思与改革的总体思路
·付金财:南师《原本大学微言》对理学的反思
·陆寿筠:反思物质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陆寿筠:反思生产力中心说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