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哲学纵横
国风:因革损益——历史的演进模式 
作者:[国风] 来源:[中国文化报2008-04-26] 2012-07-16

   历史的演进根源于时势的形成与变异,时势不断变化,历史也就不断变异,变是历史的永恒性质。然而,在历史的演进中,是否一切皆变?这就涉及变与常的问题了。

    孔子首先提出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孔子答道:“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子认为历代礼制的发展,是有所因革,有所损益的,也就是有所承袭,有所变革,变中有常,所以,由夏、商、周礼制损益的情况,可以推知以后演变的轮廓。因也含有谨守法度的意思,如果失其法度就会带来灭亡。孔子因革损益的思想成为后世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模式。

    常是历史的本源和法度,肯定了本源和法度,历史便能循序渐进,在时势的变异中源远流长。孟子发挥了孔子的观念,提出“法先王”的主张。孟子深信古圣先王所创立的制度,可为万世楷模,后世君主必须取法,所以他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荀子也引三代圣王之治法作为矩范,他相信三代之法是相因承袭的,首重百王累积之法度,所以他认为:“以道观尽,古今一也。”基于这种观点,他又指出:“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上世,则审周道;欲知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也因此,在统而一之、连而贯之的基础上,荀子提出“法后王”的主张,他的基本意旨是:“百王之道,后王是也。”孟子“法先王”与荀子“法后王”的基本差异是,孟子借托古以改制,而荀子则接受历史的现实。

    先秦儒家承认历史的变异性,但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孟子“言必称尧舜”,荀子也屡称“原先王”、“法先王”,比较起来,先秦儒家较偏重于强调历史的本源,注重历史常道的延续。较强调历史变异的法家,在这方面的看法与儒家完全不同。韩非子依据“事异则备变”的原则,提出了变与不变在可与不可的最实际观点,“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对于变与常的态度是如此,目的是要摆脱古圣先王的观念束缚,指出一切法度都应与时推移。因此,韩非子批判了儒家的守常态度,他说:“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而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故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则诬也。”韩非子还用“守株待兔”、“尘饭涂羮”的故事讥笑儒家的“法先王”。

    但是,反过来,法家一味求变而不知常的态度也受到儒家强烈的批评,这是儒法两家在历史发展的观念上最大的歧异处。董仲舒接着发挥了儒家的这层思想,认为:“所谓新王必改制者,非改其道,非变其理。”如此,既要法先王,又要改制,两者如何并存?他作了解释:“故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这仍然是变中守常,有因有革的观念。而后,扬雄也相信历史有因有革,因革损益完全随时而变。扬雄将时、因、革三方面作了较好的结合。他认为:“以往圣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圣人之法不是古今一律的。大体上,中国的思想家大多相信至当之道万世不变,但是道的具体运用则要因时因地而变。

    史学家“通古今之变”,当然对历史发展的因革损益有更敏锐的观察。司马迁笃信礼义是历史的常道,“以礼义防于利”,则是通古今之变后得到的结论。杜佑的《通典》综览古今制度的变迁沿革,承认在氏族部落与族长权力的基础上,顺着历史行进的步调,产生封建制,而非圣人的制作。当然,杜佑也说过:“随时立制,遇事变通,不必因循。”这也就表示杜佑相信历史是有因有革的。

    历史上的变法论争,往往症结所在就是常、变观念的不同。以宋朝王安石的变法为例,司马光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王安石辩称“祖宗不足法”,所谓法是“当法其意而已”,意谓尽管需以上复三代理想为目标,但是在运用上必须随时而变。两者的差异正是一主守常勿变,一主常中有变。晚清的变法论争中,守旧与维新双方的理由,亦复如是。

    再回到王船山的历史哲学里来。王船山认为天有“贞一之理”和“相乘之机”, “贞一之理”是“万古不易者,时之贞也”,也就是“君臣父子之伦,诗书礼乐之化”的不可违的常道、大经。“相乘之机”是“古今殊异者,时之顺也”,也就是历代典章制度的变革、更易。常道、大经是“有定理”,是本质,可因不可革。变革、更易是“无定法”,是“末文”,可革不可因,“一兴一废一繁一简之间,因乎时而不可执也”。

    既然在历史的演进中,有圣人之道统,有不可变者,有可变者,所以,“三代之礼,郡县之权,革其文,必因其实”。因是因袭其实(本质),本质不容革,不容损益。革则是损益其文(末文),因此后代在法古时,必须有“革兴”的态度:“故善法三代者,法所有者,问其所以者,而或可革也;法所无者,问其何以无,而或可典也?”落实到历史来说,必须谨守历史之大经、常道,而在遇不合时势时,又当顺应时势,及时损益,这才是因革损益的正确意义。中国的历史发展观念在这里有着最理性的表现。


相关文章:
·姜广辉:应重新评价荀子的历史地位
·罗运环: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记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谭戒甫
·陆寿筠:普世价值、暴力革命、历史循环——重读狄更斯《双城记》
·张舒,任锋 | 如何理解大一统:比较历史视野中的汉政典制化与罗马帝国困境
·孙昊:交流互鉴是丝绸之路的历史底色——兼评“游牧者缔造丝路”说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