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谈天说地
子建:中医学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及其发展思路 
作者:[子建] 来源:[联合早报] 2008-10-31
文章来源:联合早报网2006年06月25 日
     
       在上大学(西医院校)的时候,随着学习的深入,觉得有些现代医学的思维多少有点形而上学,对中医学理论开始产生兴趣,后来读研究生时开始比较系统地学习中医学理论,对祖国医学的理论开始有点比较深入的认识,同时在上网或者和人进行交流的时候也时常谈到中医学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的问题,在网上也看到不少批驳中医“不科学”、“不正确”的说法。现在就想在这里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以及中医学发展思路的一些浅见。
  
     一、科学与正确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说“某某说法是科学的”,“某某理论科学地解释了某种现象”。这里的“科学”,据笔者个人的理解,应该是合乎逻辑、符合科学本身的思维方式的意思。但是,常常会被人解读为“正确”。科学的=正确的,这似乎是很多人的理解,果真是这样吗?
  
     什么是科学?“科学”一词的一般含义是“人类在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协调过程中产生的理性知识”。也就是说,科学是一套理论体系,是人类对事物的合理认识,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发展,科学的理论体系也会不断发展,从而形成一套具有自我推动的知识体系。“正确”一词应该是指“真理”的属性,就是符合事物客观规律。那么“科学”的理论就一定能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吗?拿光的物理本质举例来说,在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产生之前,光到底是一种波,还是一种粒子,在物理学界争论得很激烈,双方都有充足的证据来解释自己的理论,直到爱因斯坦天才地用波粒二象性来解释光的本质,指出在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水平,光分别具有粒子和波的特性。至此人们对光的物理本质有了更完善的认识。那么,在此之前,人们的哪种认识是正确的呢?甚至波粒二象性一说难道也会永远“正确”下去?可是谁又能否认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正确性”呢?所以说,科学是一种按照一定思维模式产生的一套理论,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地不断深入,它也在不断地完善,越来越接近于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就是说科学可以无限地接近真理,但是它本身永远也不能等同于真理,也就不具备真理才具有的“绝对正确”属性。谈到这里,似乎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正确”的了,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样讲是有道理的,但是作为人类的语言,“正确”这个词还是有其实际意义的,就是说在特定的环境(时间、空间)下,人们的认识接近客观真理,达到“相对正确”。换句话说,就是“正确”绝非无条件的,而是有诸多限制下的正确。需要解释的是,这里所说的“科学”,更多的是指狭义上的科学,接近于指现代自然科学的范畴。其实人们在日常的交流话语中,“科学”更多的也就是指这一范畴的意义。
  
      二、中医学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联想到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现在有很多人批评中医不科学,进而否认中医学理论的正确性,一棍子打死,拒绝接受这种带有深厚传统色彩的理论体系。一般而言,有两种否定中医的想法,一种是对中医学理论所知甚少,盲目的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断然否定;还有一种则是了解很多中医学理论知识,在把它和现代西方医学体系比照之后指出中医学理论的诸多“不科学”之处,进一步否定中医学理论的正确性。
  
     对于前一种否定,我们大可不必搭理,因为那种带有偏见的、封闭的看问题的方式不值一提,也没有必要和他们辩解什么。但是这里面牵扯到一个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的认识的问题,每个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范围终究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懂,对于自己不甚了解的领域,我们应该抱有一种开放的心态,不轻易肯定也不能轻易否定。在一个崇尚权威的社会环境里面,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们每个人几乎都会先入为主的抱着偏见、成见去对待许多自己不甚了解的事物。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尽可能的理性的看待事物。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才应该是“科学的”态度。举例来说,有些人了解到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五脏功能,简单的和西医中的脏器功能相比照,草率地下一些很“外行”的结论。例如“心主神明”,有些人就会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认为现代医学早已证明“神明”这种思维活动是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与“心”无关。这其实反映了他对中医基础理论的不甚了解。在我的学习过程中,觉得中医中的五脏概念其实是一种功能组合的概念,只是由于文字表达的原因,造成很多人产生误解。中医中的心、肝、脾、肺、肾和西医中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并不是一个概念,在西医概念中,它们只是一个解剖概念,行使特定的功能。而在中医理论中,它们则是功能意义上的概念,更接近于西医中“系统”的概念。比如脾,在中医理论中,它反映的是人体运化水谷等功能,维持着人体后天之本的运营,包括了西医中消化系统的各个脏器的功能。
  
     但是对于后一种态度,还是很有必要进行理性的探讨,去理解中医学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中医学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用于预防、诊治疾病、增进健康的一门传统知识体系,属于科学文化的范畴。中医学产生于古代,孕育于传统文化土壤,一直没有从自然哲学母体中分化和独立出来,从而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和传统文化烙印。中国传统文化素以重人文,轻自然为其特点,文化内容便表现出人文发达而科学薄弱的性质。历代医家多为诗书经史的人文文化素质类型,面对人体生理和疾病规律等科学文化指向的对象,他们无力用科学的概念和方法来建构科学的理论,而只能选择人文文化的形式和人文方法来反映科学文化的内容。但是,作为一种认识体系,中医理论毕竟也是中国古代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客观认识。有人批评说中医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经验主义,其实经验本身就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只是还没有经受符合逻辑的证实或证伪,由于其明显的经验主义色彩就一味否定它的合理性是很武断的。
  
     中医理论和现代自然科学体系一样,是对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而得到的不同的认识和表述。再回到前面提及的“科学”的概念:科学是人类在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协调过程中产生的理性知识。那么中医学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当然,和现代自然科学一样,中医学也不可能是绝对正确的,只能说,在特定的条件下,它符合客观规律,具有正确性。那么为什么同样是对事物的客观反映,中医学往往会令人感到不“科学”呢?这可能与中医学的认识方式和表述有关。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包含着主体因素,是从认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描述和定义对象的。在唯科学主义眼里,观察对象是不依赖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在观察过程中必须排除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和影响。中医学的认识对象却有“融我”的人文倾向,不同程度地打上了医者的主观烙印。“象”是中医观察和研究的主要对象,如面象、舌象、脉象等。与西医学与主体无关的脏器不同,中医的象是从医生体验的角度来界定的。如正常面象“赤欲如白裹,不欲如赭”,阳毒面象“面赤斑斑如锦纹”;脉象的辨别更是需要医者反复体会和感悟,如“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如轻刀刮竹”,“如按琴旋”,“如以毛羽中人肤”。尽管早在《内经》中,中医学已经认识到了“八尺之士,可以剖而视之”,但中医最终未能采用解剖、实验和分析等以“透视”为主的科学方法,而是形成了以“体验”和“感悟”为主的人文方法。“医者,意也”典型地反映中医思维这一特质。古今医家均强调“心悟”、“心法”等直觉体验功夫。如说“自得之妙,未易以示人”,“得心应手,自不能以巧思语人”,“医理无穷,脉学难晓,会心人一旦豁然,全凭禅悟”,“虽欲师之而不可得”等等。总而言之,中医学在观察过程中,过多地渗透了主体生理和心理因素,从而给人感觉中医学过于主观的印象。但是仔细想想,作为现代自然科学一部分的西医学,在对各种体征信息的采集过程中,其实也是少不了各种主观感觉的,只不过它更强调表述的客观性,尤其是随着物理、化学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现代诊断仪器应用于疾病信息的采集中,更使得其诊断过程显得“客观”。但是,归根结底,这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说到底都是对患者疾病信息的反映,都是一种唯物的观点。我们不应该因为语言表述上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就断然否定一种理论的客观本质,进而否定其科学性。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人们使用越来越先进的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事物进行观察,许多中医学传统的观点被动摇甚至被否定。但这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之路,从来就没有任何一种观点会永远正确,中医学当然也是这样。
  
     科学作为人类的知识体系,也是在不断在发展变化之中,许多过去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权威”的科学理论,随着科学自身的不断发展,也会不断地被修正和完善。中医学理论自然也不例外。就象在本文最初所举的光的本质问题的例子一样,现代自然科学本身也是在不断的处于修正和完善之中,“绝对正确”是不存在的。
  
     总之,有很多人不认同中医学的科学性,大概就是因为中医学具有浓厚的人文哲学色彩,从内在本质到外在表述都和现代自然科学有较大的差异。但是,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中医学无疑是具有其科学性的,并且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无可争辩的正确性,几千年来的实践,其疗效证实了这一点。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医学也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最为令人敬佩的发展莫过于近代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总结和完善。
  
     三、中医学的发展思路
  
     回顾中医学的历史发展,从黄帝内经中中医学的哲学起源,到历史上一篇篇重要的经典文献,中医学一直在不停地发展着,但是由于其先天不具有严密的逻辑,整个体系的建构显得很不完善,甚至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历史上各个著名医家都从自己个人的经验和感悟出发,发展出一整套很有个人风格的理论,但是一直没有一整套完整的互相关联的理论。似乎直到近代,才开始有人整理完善这个理论体系。现在中医院校所学习的中医基础理论,从中医学的基本特色、脏腑概念、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原理等等相互串联,构成一整套理论的骨架。而这种集大成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时候什么人来完成的,由于本人对医学史了解甚少,无从谈起,但是这些基础理论的建立无疑是中医学历史上伟大的发展。时代到了今天,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去进一步发展完善中医学。
  
     前面已经提及,中医学的人文哲学特色之所在,是中西医学的差异的本质。西医在古代也曾包容在自然哲学母体之中,随着解剖和实验方法在医学中的运用,西医学逐渐从自然哲学和文化母体中分化出来,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医学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开始分离。伴随着西方科学在20世纪中国的不断成长,一股唯科学主义思潮亦随之兴起并迅速蔓延,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出现了两种不可忽视的倾向:一是否定中医的科学性。这种观点根据中医学术体系中包含着人文文化内容和方法,认为中医学只能定位于自然哲学、人文文化,甚至伪科学,从而提出了“废止中医”、“废医存药”等口号和主张,中医学术中源远流长的人文文化被当作反科学的封建的糟粕而被冷落和批判。另外一种倾向是在中医现代化研究过程中,把本属人文文化的内容当作科学文化的内容去研究,带来了中医科研工作的盲目和混乱。阴阳、命门、气、三焦等理论概念在中医理论中本属于人文文化的内容,而有人试图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这些概念的“实质”,用一些微观的物质指标来诠释和说明,或者用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将中西医的理论概念之间寻找一一对应的关系。其实无论是气也好,阴阳也罢,本身是一个哲学范畴,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命门、三焦也属于人文文化范畴,是没有对应于西医的物质结构的。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中医,同样也没有考虑到中医人文文化的特点,其结果也只能中医西医化,从而丧失中医的主体性。
  
     中医学不仅仅是一门传统的科学技术,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由于中医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所以对中医基础的现代研究必须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方法相结合。
  
     中医学作为传统的科学技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而带有直观性、模糊性和主观性等缺陷和不足,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来丰富、充实和发展自己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这种现代化过程中应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中医学把人视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和自然不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简单对立关系,而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对立统一关系。人的生长发育、健康与疾病都取决于人与自然四时阴阳变化的协调关系,一切诊治医疗行为也必须顺应自然规律。人除了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现代医学模式已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从更广阔的社会心理文化背景去认识人体健康和疾病。中医学蕴涵的这种科学精神容易被其人文方法所遮蔽。中医现代化首先是中医科学文化的现代化,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必须弘扬求实、求真、怀疑、批判、创新和奉献的科学精神。
  
     在发展中医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西医具有根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角度,不能用一个作为衡量和检验另一个的标准,主张走独立发展之路。但这一道路的选择决定了中医的现代研究只能是在文献的整理、老中医经验的继承、临床经验的摸索中兜圈子,很难有理论的创新和临床的突破。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标准、理论、方法来衡量、检验和发展中医。但这种中医“现代化”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却并不令人乐观。以我个人的浅见,这两种道路都有其存在价值,不应该轻易否定任意一种方向,随着研究的深入,终有一天,会产生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这也是量变导致质变的一种体现。其实科学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有很多现在看来也许没有什么理论或实践意义的观点和方法其实是一种“蓄势待发”,形象一点地说,科学的发展就像“填坑”,你往里面扔了很多石头却一直不见把它填满,终于有一天,最后一块石头扔进去之后,把它填满了,甚至还露出地面,这个成果往往会引人注目,但是谁能否认前面的那些“悄无声息”的工作和积累?
 
       四、小结
      
       中医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套理论体系,无疑具有其科学性。科学不等于正确,任何人类知识体系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的,“正确”只是一个有条件限制的概念。中医学具有科学精神,但是同时含有丰富的人文文化内容,在发展中医学的时候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相关文章:
·揭开数字“七”与中医学之间的神秘面纱!
·中医学术流派形成之我见
·顾植山:中医学术流派与五运六气
·对修订中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几点意见(五老上书)
·沈文朋:谈谈中医学习和幼儿学中医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